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评价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l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28例IgAN患者,对所有患者左肾进行常规超声(肾脏长径、皮质厚度、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及VTQ超声[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检查。分析常规超声与VTQ指标间,以及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一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Lee分级、肾小球硬化指数(glomerulars clerosis index,GSI)、肾小管萎缩(tubular atrophy,TA)以及肾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IF)的相关性。结果IgAN患者。肾脏常规超声指标与其VTQ结果、临影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VTQ测定的SWV与CKD分期(r=-0.382,P=0.045)、Lee分级(r=-0.407,P=0.031)及IF(r=-0.397,P=0.036)呈负相关,与GSI和TA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VTQ技术测定的肾皮质swV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存在相关性,这一新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评估慢性肾脏疾病(CKD)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对45例经肾组织活检证实的CKD患者进行VTQ以及常规超声检查。分析VTQ以及常规超声指标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CKD分期、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萎缩面积以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肾皮质SWV值CKD 1期为(2.74±0.57)cm/s, CKD 2期为(2.30±0.27)cm/s, CKD 3期为(2.85±0.26)cm/s, CKD 4期为(2.60±0.40)cm/s。统计分析显示肾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病理指标间无相关性。讨论 VTQ技术可以测定的肾脏皮质的SWV值;但肾脏皮质SWV值与CKD分期及肾组织纤维化指标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声辐射力脉冲(ARFI)成像评估儿童慢性肾脏疾病(CKD)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CKD患儿(CKD组)及4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ARFI成像测量肾皮质剪切波速度(SWV)。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将CKD组分为eGFR<60 ml/(min·1.73 m2)亚组和eGFR≥60 ml/(min·1.73 m2)亚组;比较组及各亚组间肾SWV及肾功能指标,观察肾SWV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WV诊断CKD的效能。结果 CKD组肾SWV、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eGFR低于对照组(P<0.05)。CKD组平均肾SWV与血肌酐均与尿素氮呈正相关(r=0.46、0.54,P均<0.01),与eGFR呈负相关(r=-0.44,P<0.01),而与尿酸无明显相关(r=0.22,P=0.09);其内eGFR<60 ml/(min·1.73 m2)亚组和eGFR≥60 ml/(min·1.73 m2)亚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eGFR和平均肾SW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GFR<60 ml/(min·1.73 m2)亚组平均肾SWV与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呈正相关(r=0.48、0.47,P均<0.05),与eGFR呈负相关(r=-0.76,P<0.01),而与尿酸无明显相关(r=0.07,P>0.05)。以SWV=2.60 m/s为截断值,其诊断CK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50%和87.50%,AUC为0.80(P<0.01)。以SWV=2.66 m/s为截断值,其评估CKD患儿eGFR<60 ml/(min·1.73 m2)或≥60 ml/(min·1.73 m2)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0%和59.10%,AUC为0.69(P=0.03)。结论 以ARFI成像测量肾皮质SWV有助于诊断儿童CKD,尤其是eGFR<60 ml/(min·1.73 m2)的CKD。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modified critical care ultrasonic examination,M-CCUE)方案对非计划入ICU患者的评估价值,并分析其是否会影响医疗行为及预后判断。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非计划收治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血流动力学指标、器官及组织灌注指标和预后评价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在入室30 min内完成初始M-CCUE评估,根据M-CCUE评分系统予以评分(M-CCUE score,MCS)。分析MCS与预后的相关性及对治疗策略的影响。  结果  共计272例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非计划入ICU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仅3例(1.1%,3/272)患者在M-CCUE评估方案中未发现异常,139例(51.1%,139/272)因评估结果改变了药物治疗方案,81例(29.8%,81/272)进行了有创检查或治疗。MCS与患者28 d死亡率(r=0.432,P=0.020)、48 h死亡率(r=0.594,P=0.008)、机械通气时间(r=0.454,P=0.040)、ICU住院时间(r=0.563,P=0.003)均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MCS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是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年龄、MCS和SOFA是48 h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M-CCUE能够实现早期床旁心肺功能评估,其量化评估结果可改进临床治疗方案,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IOL-Master生物测量仪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92例患者161眼分别用IOL-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 同时用IOL-Master及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  结果  IOL-Master和A型超声对前房深度的测量值分别为(2.94±0.19)和(2.77±0.13)mm,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但两种测量方法无显著相关性(r=0.012, P>0.05)。IOL-Master和A型超声对眼轴长度的测量值分别为(24.10±2.36)和(23.91±2.13)mm,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且两种测量方法具有显著相关性(r=0.983, P < 0.001)。IOL-Master和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分别为(44.38±1.66)和(44.12±1.62)D,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结论  IOL-Master与A型超声均可用于眼前节相关参数测量, 基于光学原理基础, IOL-Master测量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为临床生物测量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孕筛查期正常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 UmA)及孕妇子宫动脉(uterine artery, Ut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并探讨各项参数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于本院超声医学科就诊的常规中孕筛查期(20~24+6周)孕妇206名, 测量胎儿常规物理测量指标如双顶径、头围、腹围及股骨长; 测量MCA、UmA及Ut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包括峰值流速(peak flow velocity, 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 计算大脑胎盘搏动指数比值(CPR=MCA-PI/UmA-PI)和阻力指数比值(CRR=MCA-RI/UmA-RI)。  结果  孕20~24+6周胎儿MCA-PSV范围为13.63~37.96 cm/s, 随孕周增加而呈递增趋势; 而MCA-RI、MCA-PI、UmA-RI、UmA-PI、UtA-RI、UtA-PI及CPR、CRR随孕周变化不明显。MCA-RI与UmA-RI(r=0.51, P < 0.01)、MCA-PI与UmA-PI呈显著相关性(r=0.65, P < 0.01), 而UtA-RI、UtA-PI与MCA和UmA的相应指数均无明显相关性。MCA-PSV(cm/s)和孕周(GA, 周)呈线性相关关系:MCA-PSV=-0.17+1.02×GA(r=0.67, P < 0.01)。MCA-PSV与双顶径、头围具有相关性(r=0.29, P < 0.01;r=0.32, P < 0.01)。  结论  中孕筛查期胎儿MCA的RI和PI与UmA相应指数密切相关, 而与Ut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不大; MCA-PSV与孕周关系密切, 并受脑部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测定肝脏超声图像肝肾回声比值及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脂肪肝定量评估的临床价值及血生化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64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日血生化检测及肝脏灰阶超声检查,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轻度脂肪肝组、中-重度脂肪肝组, 应用计算机辅助超声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肝肾回声比值和肝脏回声衰减系数。  结果  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在正常组[0.954±0.103及(1.10±0.71)mmol/L]、轻度脂肪肝组[1.206±0.198及(1.82±0.84)mmol/L]、中-重度脂肪肝组[1.546±0.400及(2.86±1.75)mmol/L]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肝肾回声比值在轻度脂肪肝组(1.350±0.302)、中-重度脂肪肝组(1.628±0.829)与正常组(0.926±0.175)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肝肾回声比值、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及TG与糖尿病患者NAFL分度呈正相关(r=0.678, P < 0.001;r=0.788, P < 0.001及r=0.609, P < 0.001)。  结论  超声肝肾回声比值及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可作为脂肪肝诊断的客观定量指标, 可为临床T2DM患者NAFL随诊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简易有效的辅助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8.
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分期诊断慢性肾病(CKD)的价值。方法 应用VTQ技术测量120例CKD患者双侧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构建ROC曲线,评价VTQ技术诊断CKD临床分期的价值。结果 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肾实质的SWV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实质SWV测值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r=0.567,P<0.001),与CKD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16,P<0.001);以2.52、2.46、2.24和2.21 m/s为界值诊断≥2期、≥3期、≥4期以及5期CKD的敏感度分别为84.4%、88.4%、84.9%和82.4%,特异度分别为70.0%、64.7%、68.7%和62.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29、0.832和0.775。结论 VTQ技术可无创定量评价CKD肾实质弹性变化,进而分期诊断慢性肾病,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不同肺复张手法的肺内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动脉血气的关系。  方法  在10只肺泡灌洗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西兰家兔中, 应用动态肺部CT扫描, 监测并使用Image-J软件分析随气道压力递增和递减时肺内气体容积及分布的变化。然后分别以5种不同开放肺泡的压力和维持肺泡开放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水平进行控制性肺膨胀(sustained inflation, SI), 测量SI后2 min及20 min时的动脉血气。分析不同压力水平下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动脉血气的关系。  结果  在使用不同气道压力进行SI后应用相同PEEP水平进行通气时, 发现肺复张后2 min与20 min时的PaO2均随SI压力的增加而明显增加(P < 0.05)。PaO2与不同气道压力下正常通气容积比例呈正相关(r=0.597, P=0.001), 与通气不良容积比例(r=-0.592, P=0.001)和塌陷容积比例(r=-0.475, P=0.012)呈负相关, 而与过度通气容积比例无关(r=0.202, P=0.311)。在使用相同气道压力进行SI后应用不同PEEP进行通气时, 发现肺复张后2 min时的不同PEEP水平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通气20 min时, 高PEEP水平下PaO2明显高于低PEEP水平(P < 0.05)。PaO2与正常通气容积比例呈正相关(r=0.635, P=0.000), 与通气不良容积比例(r=-0.609, P=0.000)和塌陷容积比例(r=-0.544, P=0.002)呈负相关, 而与过度通气容积比例无关(r=0.058, P=0.762)。  结论  完全肺复张需要较高的开放肺泡和维持肺泡开放的气道压力。肺复张后正常通气区域容积比例决定PaO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连续纳入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 填写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排便功能的研究报告表, 并进行三维高分辨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检查。根据肿瘤远侧缘距肛缘的距离将患者分为中位组和低位组  结果  共纳入6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 其中男45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58.86±10.99)岁; 低位组22例, 中位组44例。95.5%患者有便血, 50.0%排便次数增多, 30.3%~40.9%有粪便性状异常、排便急迫感、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 便血、排便次数、排便不尽感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0.308, P=0.012;r=0.290, P=0.018;r=0.305, P=0.013)。所有患者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均无受损, 持续便意感阈值和最大耐受量均较正常值明显降低; 持续便意感阈值、最大耐受量与肿瘤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333, P=0.007;r=-0.323, P=0.009)。与中位组相比, 低位组患者排便费力发生率高(27.2%比6.8%, P=0.031), 肛门平均静息压低[87.20(49.80)mmHg比108.25(41.80)mmHg, P=0.017]  结论  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 除便血外, 排便症状多样化, 且不具有特异性; 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直肠感觉功能受损明显, 肿瘤浸润深度和肿瘤远侧缘距肛缘的距离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肛门直肠感觉和动力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在慢性肾病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肾活检的慢性肾病患者62例。在相同体位下,使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患者的左肾皮质及同一深度脾脏实质的组织弹性,各测量15次。计算每例患者肾脏弹性测值的变异系数,并与脾脏测值对比,分析测量次数、测量深度、慢性肾病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对肾脏弹性测值变异度水平的影响。结果测量次数的增加不能减低肾脏及脾脏的测值变异系数(P〉0.05),但是可以增加测量均值的稳定性(P = 0.000)。肾脏测值变异系数与测量深度呈正相关(r= 0.370,P =0.003),而脾脏测值变异系数与测量深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慢性肾病分期及病理诊断与肾脏测值变异系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肾组织弹性时,需要在方法学上建立更为细致而统一的规范,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实质剪切波速度(SWV)与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DN患者28例,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将DN患者分为早期阶段DN组15例(DN1组)和进入临床期后DN组13例(DN2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对照组。依次进行频谱多普勒超声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检查,比较各组各级肾动脉血流参数和肾实质SWV的变化,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DN1组和DN2组各级肾动脉阻力指数(RI)均较对照组升高,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均较对照组降低,除DN1组主肾动脉PS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各级肾动脉RI、PSV、EDV DN1组和DN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DN1组及DN2组SWV分别为(3.56±0.53)m/s、(2.99±0.63)m/s及(2.62±0.74)m/s,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实质SWV与主肾动脉和段动脉RI均呈负相关(r=-0.39、-0.37,均P0.05),与段动脉和叶间动脉PSV,以及各级肾动脉EDV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肾实质SWV随肾损害程度加重而减低,肾实质SWV与肾动脉血流参数存在一定相关性;VTQ有助于评估DN患者肾实质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评估慢性肾病的影响因素,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TQ技术测量192例慢性肾病患者(病例组)及112名正常对照的肾皮质硬度,于右肾下极设置ROI,将检查深度设定为2.0~6.5 cm,并分为2.0~3.5 cm(深度1)、3.6~5.0 cm(深度2)、5.1~6.5 cm(深度3),分析不同深度下各期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剪切波速度(SWV)差异。评价患者的血肌酐与肾皮质SWV的相关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间SWV差异。结果 深度1~3下,正常肾皮质的SWV中位数分别为2.91、2.82、2.48 m/s,深度1、深度2与深度3的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度2下,正常对照组与中晚期肾病组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病变程度加重,肾皮质SWV中位数逐渐减小。肾病组肾皮质SWV值与血肌酐水平呈负相关。不同病理类型肾病间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TQ技术可用于评估慢性肾病的病变程度,定量评价肾脏顺应性。  相似文献   

14.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肾脏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量肾脏弹性的可重复性以及影响因素,同时研究病理状态下肾脏弹性的变化.方法 选取年轻健康志愿者65名、肾功能正常老年志愿者10名、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10例.采用VTQ技术测量受试者肾脏剪切波速度(SWV),记录取样深度.研究操作者间和操作者内VTQ测量的可重复性.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右肾长径、右肾短径、右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的年轻健康志愿者右肾实质SWV的差异,分析年轻健康志愿者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右肾长径、右肾短径、右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与右肾实质SWV的相关性.比较肾功能正常老年志愿者与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右肾实质SWV的差异.结果 操作者间及同一名操作者前后测量右肾实质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右肾长径、右肾短径、右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的年轻健康志愿者右肾实质SW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23、0.249、-0.448、-0.757、-0.253、-0.242、-0.762、-1.056、-1.422、-0.291,P值均>0.05).右肾实质SWV与年轻健康志愿者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右肾长径、右肾短径、右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0.02、-0.04、0.04、-0.04、-0.24、-0.24、-0.27、-0.18,P值均>0.05).年轻健康志愿者右肾实质中部、肾窦SWV分别为(2.41±0.52) m/s和(1.73±0.44)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3,P=0.000);左、右肾实质中部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正常老年志愿者、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右肾实质中部SWV分别为(2.03±0.37) m/s和(1.38±0.24)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1,P=0.000).结论 VTQ测量肾脏实质SWV重复性好,变异小,且测量出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右肾实质SWV较肾功能正常老年人显著降低.VTQ是测量肾脏弹性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技术(VTQ)在慢性肾病(CK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KD组65例、对照组70例共270个肾脏行VTQ检查,测量反映组织弹性和顺应力的剪切波速度(Vs), 将结果和常规超声、血Scr/BUN、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脏Vs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肾皮质区>肾髓质区>肾窦区.CKD组肾皮质Vs较对照组低;常规超声图像上典型CKD表现者肾皮质区Vs减低,常规超声表现正常而血Scr/BUN异常者多数肾皮质区Vs亦减低.设定肾皮质Vs 2.9~4.1 m/s为正常范围,VTQ对肾病检出阳性率高于血Scr/BUN检查.结论 VTQ能敏感并较早发现肾病组织弹性顺应力异常,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疾病活动度、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AS患者及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群。收集两组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以及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疾病活动度指标。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AS患者肠道菌群与疾病活动度、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AS患者62例(低、高、极高疾病活动度分别为11例、26例、25例),健康人群62名。α多样性分析显示,AS患者肠道菌群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低于健康人群(P均<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P<0.01)。在肠道微生态构成分析中,发现两组样本肠道菌群优势菌门均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主,但二者在门和属水平上多种菌群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在Stamp差异菌群分析中,AS患者在门、属水平亦显示出不同于健康人群的特征:在门水平上,AS患者变形菌门、髌骨细菌门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升高(P均<0.05),厚壁菌门、梭杆菌门等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均<0.05);在属水平上,AS患者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球菌属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升高(P均<0.05),普雷沃氏菌属、粪杆菌属等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AS患者粪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及克雷伯氏菌属等菌属的相对丰度与疾病活动度或其相关指标呈正相关(P均<0.05);阿加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细胞(r=0.302,P=0.017)、CD4+T细胞(r=0.310,P=0.014)、B细胞(r=0.292,P=0.021)、Th2细胞(r=0.429,P<0.001)、Th17细胞(r=0.288,P=0.023)水平,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与B细胞水平(r=0.270,P=0.034),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h1细胞(r=0.279,P=0.028)、Th17细胞(r=0.262,P=0.040)水平,CAG-352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h1细胞水平(r=0.283,P=0.030)均呈正相关;大肠杆菌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与Th2细胞水平(r=-0.261,P=0.040),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CD4+T细胞水平(r=-0.255,P=0.046)均呈负相关。  结论  AS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致病菌表达增多,且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疾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可能参与了A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0 T MRI与血清纤维蛋白降解复合物(DR-70)联合检测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96例,另选取同期40例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实施3.0 T MRI行动态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等序列扫描和血清DR-70检测,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3.0 T MRI相关参数和血清DR-70水平与早期结直肠癌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评估这两种检测指标对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  结果  96例患者中本次共检出结直肠癌94例,漏诊2例,检出率为97.92%;3.0T MRI能较好地观察到肿瘤的病灶部位、形态、侵袭等情况,肿瘤病灶在T1图像呈中等偏低信号,T2图像呈略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呈不均匀强化,延迟期表现为稍低信号,在扩散加权成像中呈明显高信号,在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呈低信号;观察组MRI参数ADC值低于对照组(P < 0.05),而DR-70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DC值与结直肠癌呈负相关(r=-0.383,P < 0.05),而DR-70水平则与结直肠癌呈正相关(r=0.460,P < 0.05);ROC曲线显示:ADC、DR-70联合诊断结直肠癌曲线下面积为0.850,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曲线下面积(P < 0.05)。  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利用3.0T MRI技术和DR-70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鉴别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