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干细胞移植为肾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治疗基因转染干细胞可增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修饰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肾损伤小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连续2 d向BALB/C裸鼠腹腔注射10 mg/kg顺铂诱导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造模24 h后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含1×105个脂肪源性干细胞或转染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细胞悬液,3 d后留取小鼠血液及肾组织标本进行实验。以注射200 μL生理盐水的急性肾损伤小鼠作为模型对照,以正常小鼠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与结论:脂肪源性干细胞干预后急性肾损伤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肾组织病理改变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病变减轻,肾组织炎症因子RANTES、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降低,白细胞介素10表达升高;其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修饰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对肾组织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作用更明显。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移植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存活,但未见其向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结果表明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急性肾损伤小鼠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经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修饰后的脂肪源性干细胞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顺铂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①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及鉴定间充质干细胞;②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所致肾小管上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及凋亡状况。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后,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及凋亡状况。结果:细胞凋亡是顺铂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间接共培养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增高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直接共培养较间接共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数量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这一作用可能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66Shc-线粒体信号通路在顺铂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顺铂对p66Shc及磷酸化p66Shc(Ser36)蛋白表达的影响,然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及顺铂+p66ShcS36A(第36位Ser突变为Ala的p66Shc)组,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66Shc对顺铂诱导的细胞活性氧簇、线粒体活性氧簇及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顺铂促进p66Shc蛋白磷酸化,对p66Shc蛋白表达无影响;顺铂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及线粒体活性氧簇产生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caspase-9表达增加,p66ShcS36A可以抑制顺铂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结论:顺铂通过p66Shc-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多学者使用5-氮胞苷作为诱导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黄芪甲苷及5-氮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中心肌细胞相关受体的表达。 方法:选用生长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4组。Ⅰ组:仅更换L-DMEM培养液;Ⅱ组:100 mg/L黄芪甲苷+5 µmol/L 5-氮胞苷诱导24 h后,更换L-DMEM培养液。Ⅲ组:10 µmol/L 5-氮胞苷孵育24 h后,更换L-DMEM培养液;Ⅳ组:5 µmol/L 5-氮胞苷孵育24 h后,更换L-DMEM培养液。各组均每3 d换液1次,诱导30 d后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与结论:①Ⅲ组、Ⅳ组及Ⅱ组诱导后细胞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Nkx2.5、cTnT及Desmin的表达均为阳性,与Ⅰ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Ⅱ组及Ⅲ组诱导后2周,镜下见cTnT、Desmin表达数量高于Ⅳ组(P < 0.01)。Nkx2.5在两组表达亦高于Ⅳ组,其中Ⅱ组与Ⅳ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 0.01),Ⅲ组与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Ⅰ组无上述蛋白的阳性表达。②诱导后2周,镜下可见Ⅱ组、Ⅲ组细胞出现心肌细胞样的节律性跳动,证明部分细胞在诱导因素的作用下,已向心肌细胞分化。结果表明用100 mg/L黄芪甲苷+5 µmol/L 5-氮胞苷联合诱导可产生与   10 µmol/L 5-氮胞苷相似的诱导效果,这可能与黄芪甲苷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增强细胞对5-氮胞苷细胞毒性的耐受,上调心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芦荟苷能否通过降低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增强顺铂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方法:胃癌HGC-27细胞分为对照组、200 mg/L芦荟苷组、5 mg/L顺铂组和两者联合组(200 mg/L芦荟苷+5 mg/L顺铂)。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形态改变及凋亡率;RT-qPCR检测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SP70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沉淀(IP)检测HSP70的泛素化水平。结果:DAPI染色结果显示,与药物单独刺激组相比,联合组细胞核浓缩与核碎裂现象显著增强。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表明,顺铂组细胞凋亡率为16.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P<0.01)。虽然芦荟苷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是其与顺铂联合作用后,细胞凋亡率为33.74%,显著高于顺铂和芦荟苷单独刺激组(P<0.01)。RT-qPCR显示,芦荟苷能够显著下调顺铂诱导的HSP70 mRNA表达(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联合组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7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由犬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得到,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潜能、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多能干细胞,它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外泌体等活性物质,具有强大的组织修复作用,在宠物临床上有很大发展前景。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产生的胞外囊泡,大小为40-100  nm,含有多种蛋白质、mRNA和miRNAs,它通过这些生物分子的传递改变受体细胞的生化特征,是参与细胞间通讯的重要成分,而且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背景:犬肾脏损伤的特点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坏死。最近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人、大鼠、小鼠肾损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对犬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对庆大霉素致犬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5 mmol/L硫酸庆大霉素处理犬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后分别将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条件培养基和外泌体与受损犬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在24 h及48 h后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最后通过Q-PCR法检测PCNA、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条件培养基和外泌体均可显著促进受损犬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以及减少细胞凋亡(P < 0.05),其中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受损犬肾小管上皮细胞PCNA、Bcl-2基因的表达(P < 0.05),对庆大霉素诱导的犬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发挥修复作用。 ORCID: 0000-0003-3613-2980(林嘉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38 MAPK在顺铂诱导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RPT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0、5、10和20μmol/L顺铂处理24 h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剂量;而后采用20μmol/L顺铂联合50 mg/L 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刺激RPTC,实验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及顺铂+SB203580(加入SB203580处理RPTC 1 h后再给予顺铂处理24 h)。采用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顺铂处理后RPTC的凋亡情况;采用Ac-DEVD-AFC试剂盒检测RPTC裂解液中的caspase活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38、磷酸化p38、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等的蛋白水平;pH计检测顺铂处理后RPTC外环境pH值改变。结果:20μmol/L顺铂处理RPTC 24 h,可以明显诱导细胞凋亡;顺铂处理15 min后RPTC中p38 MAPK开始磷酸化并达到高峰。顺铂处理后12.08%的RPTC呈凋亡形态,具有增强的caspase活性,并且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P0.05);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可抑制p38的磷酸化,降低RPTC的凋亡率和caspase活性,并减少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同时,SB203580可逆转顺铂诱导的RPTC培养基pH值的改变。结论:p38 MAPK的磷酸化在顺铂诱导的RPTC凋亡中发挥作用。顺铂诱导RPTC凋亡后,可改变细胞外酸性环境,并可被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所抑制。  相似文献   

8.
背景:黄芪甲苷和丹参酮Ⅱa是传统中医药治疗心肌缺血的有效成分,是否可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过程呢?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联合丹参酮Ⅱa对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 方法:应用MTT法分别测定黄芪甲苷和丹参酮Ⅱa的最大无毒浓度,确定两者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剂量。将分离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5组进行诱导:黄芪甲苷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5-氮胞苷组、空白对照组,ELISA方法观察体外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和肌钙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诱导后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5-氮胞苷组肌钙蛋白、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高于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P < 0.01)。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与5-氮胞苷组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提示黄芪甲苷联合丹参酮Ⅱa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方向转化,而其联合作用高于单一成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使用顺铂进行化疗时,常因造血干细胞损伤造成严重的骨髓抑制,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化疗细胞保护剂来减轻其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顺铂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的供体,用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与顺铂同时作用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8 h后,甲氮甲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MTT检测发现顺铂可降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率,硫氢化钠可呈浓度依赖性的对抗顺铂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0.5,1 mmol/L 硫氢化钠与20 mg/L顺铂共同作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8 h后会引起NF-κB(p65)上调和IκB-α的下调,1 mmol/L 硫氢化钠与20 mg/L顺铂在作用6 h后磷酸化蛋白激酶1/2明显上调。结果提示,硫化氢可能通过蛋白激酶-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顺铂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和机制探讨。方法体外培养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用肺炎链球菌处理后,选择黄芪甲苷10、20、40、60μmol/L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黄芪甲苷40μmol/L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3、MCP-1、NF-κB蛋白表达;qRT-PCR检测Bcl-2、Bax、Cleaved Cas3、IL-1β、IL-6、TNF-α mRNA表达量;ELISA检测IL-1β、IL-6、TNF-α含量。结果 与Con组相比,SP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 P<0.01);与SP组相比,SP+Astragaloside Ⅳ各组呈剂量效应关系增加细胞活性(P<0.05, P<0.01)。肺炎链球菌感染细胞后促进凋亡,并增加炎症相关因子和蛋白表达。黄芪甲苷降低肺炎链球菌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及炎症相关因子和蛋白表达。结论 黄芪甲苷能减轻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和凋亡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将靶向HIPK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NRK-52E细胞,并设置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阴性对照组(HIPK2-NC组),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48 h的效率;细胞经H/R处理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Ca~(2+)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Ki67、cleaved caspase-3、caspase-12、Bcl-2、Bax、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靶向HIPK2的siRNA转染NRK-52E细胞后,HIPK2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与control组比较,H/R组的细胞活力及Ki67和Bcl-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Ca~(2+)荧光强度值及cleaved caspase-3、caspase-12、Bax、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H/R组比较,HIPK2-siRNA+H/R组的细胞活力及Ki67和Bcl-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Ca~(2+)荧光强度值及cleaved caspase-3、caspase-12、Bax、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HIPK2基因表达可促进H/R诱导的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降低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与微炎症状态相应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否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方法:以微炎症状态相应的CRP浓度刺激HK-2细胞。采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率。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检测细胞caspase-3活性。Real-time PCR检测促凋亡基因bax、抗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结果:CRP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HK-2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CRP浓度为10 mg/L时达高峰,在20 mg/L时则以晚期凋亡和坏死为主。Hoechst 33258细胞核染色显示CRP作用的HK-2细胞呈现染色质浓缩、碎裂或染色质边集等细胞凋亡的特点。CRP增高细胞caspase-3的酶活性、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和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论:CRP轻度增高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EBP同源蛋白(CHOP)对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急性肾损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HOP的mRNA水平。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HK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阴性组和si-CHOP组,si-CHOP组和阴性组分别转染CHOP小干扰RNA(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细胞损伤。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细胞核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中CHOP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转染CHOP siRNA显著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CHOP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敲减CHOP的表达显著增加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的活力(P0.05),降低其凋亡率(P0.05),增加Ki-67和PCNA的表达量(P0.05),下调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在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中CHOP的水平增加。敲减CHOP表达通过调节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干细胞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可分化为肾组织固有细胞、修复损伤肾组织。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干细胞因子动员自身骨髓干细胞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方法:160只大鼠尿筛阴性后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细胞因子治疗组、治疗对照组。模型组和细胞因子治疗组建立大鼠单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细胞因子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于造模后24 h开始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0 μg/kg,1次/d)和干细胞因子(200 μg/kg,1次/d),连续5 d;模型组不给药,正常对照组不予干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肾组织CD34+细胞、Caspase-3、Bcl-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细胞因子治疗组肾组织内CD3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明显增多(P < 0.05)。不同时间点模型组和细胞因子治疗组凋亡指数、Capase-3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对照组(P < 0.05),且模型组均显著高于细胞因子治疗组(P < 0.05)。不同时间点模型组和细胞因子治疗组Bcl-2阳性表达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对照组(P < 0.05)。细胞因子治疗组显著高于模型组,然后随着时间推移Bcl-2表达量明显减少(P < 0.05)。模型组和细胞因子治疗组均可见细胞增殖核抗原阳性表达细胞;模型组于第24天增殖指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细胞因子治疗组在第10天即达到高峰,持续至第17天,然后逐渐下降。说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干细胞因子动员自身骨髓干细胞可以促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有利于肾小管损伤的恢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文题释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具有促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等活性,在细胞分化和机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配体结合,进而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级联反应,从而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主要分布在肝脏中,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胰岛素及其受体一起构成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其对细胞生长和代谢具有多效作用。 背景:生长因子作为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细胞生长及增殖必需的调节因子,一直被广泛的关注。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er,IGF-1)联合作用对小鼠精原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方法:从6-8 d龄昆明雄性小鼠睾丸内分离培养精原干细胞并进行鉴定。将精原干细胞接种于经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分组干预:对照组加入正常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bFGF、IGF-1组分别加入含20 μg/L bFGF、20 μg/L IGF-1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bFGF+IGF-1组同时加入含20 μg/L bFGF及20 μg/L IGF-1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CCK-8、EDU染色法分别检测精原干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原干细胞生长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PCNA、Bax、Bcl-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bFGF组、IGF-1组、bFGF+IGF-1组吸光度值显著升高,与bFGF组、IGF-1组比较,bFGF+IGF-1组吸光度值进一步升高(P < 0.05),EDU染色得到与CCK-8实验一致的结论;②bFGF+IGF-1组S+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P < 0.05),IGF-1组、bFGF组S+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 < 0.05);③与对照组比较,bFGF组、IGF-1组、bFGF+IGF-1组凋亡细胞降低;与bFGF组、IGF-1组比较,bFGF+IGF-1组凋亡细胞进一步降低;④与对照组比较,bFGF组、IGF-1组、bFGF+IGF-1组细胞中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 0.01),Bcl-2和PC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与bFGF组、IGF-1组比较,bFGF+IGF-1组细胞中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P < 0.01),Bcl-2和PC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 < 0.05);⑤结果表明,bFGF、IGF-1通过上调PCNA和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二者联合作用效果最佳。 ORCID: 0000-0001-5693-3713(李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rrALR)在体外对庆大霉素(GM)诱导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庆大霉素处理组(GM 1.6 g/L)和rrALR干预组(分别加入GM 和不同浓度的rrALR),培养细胞24 h、48 h。吖啶橙/溴乙啶(AO/EB)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状态。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点Bcl-2和Bax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1)rrALR对庆大霉素诱导的NRK-52E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P<0.05)。 (2)rrALR能够呈剂量依赖方式增加细胞Bcl-2蛋白及核酸的表达(P<0.05)、降低细胞Bax蛋白及核酸的表达(P<0.05),使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 rrALR可以通过调节Bcl-2家族Bax和Bcl-2蛋白及核酸的表达水平,抑制庆大霉素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肾毒性药物对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为靶细胞,构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样坏死(necroptosis)的模型。方法:采用肿瘤坏死因子 α (tumor nercosis factor α, TNF-α)诱导细胞凋亡,同时采用抗霉素A (antimycin A)耗竭ATP,构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模型,并以caspase-8抑制剂苄氧羰酰-缬氨酰-丙氨酰-天冬氨酰-氟甲基酮(benzyloxycarbonyl-Val-Ala-Asp-fluoromethylketone, zVAD-fmk) 阻断凋亡,用necroptosis的特异性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阻断necroptosis,观察细胞在不同的处理下形态学的变化,同时检测细胞存活率及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的表达。结果:(1)在TNF-α+zVAD- fmk+antimycin A处理1 h时细胞及细胞器膨胀,电镜下细胞膜碎裂,线粒体变圆、肿胀,嵴逐渐模糊,胞浆中出现大量自噬小体,而Nec-1预处理后细胞的坏死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在TNF-α+zVAD-fmk+antimycin A 1 h实验组,Nec-1预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3)TNF-α+zVAD-fmk+antimycin A干预1 h实验组在Nec-1预处理后LC3-Ⅱ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凋亡环境中阻断凋亡可以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ecroptosis,抑制剂Nec-1能特异性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坏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药红景天的有效成分-大花红天素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的大花红天素(25 mg/L, 100 mg/L)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株)凋亡的影响。细胞凋亡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ABC法(Fas/Bcl-2)及Western blotting(caspase-3)测定。 结果: 与对照组比,在bEnd.3细胞中含药浓度25 mg/L组凋亡明显抑制(P<0.05),而100 mg/L组凋亡明显加剧(P<0.05)。凋亡抑制组Fa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比对照组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而Bcl-2染色比对照组强,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caspase-3表达明显抑制(P<0.05)。凋亡加剧组中(100 mg/L)变化相反。 结论: 大花红天素对bEnd.3细胞凋亡有双相调节作用,其机制与Fas/Bcl-2蛋白表达及caspase-3激活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