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对患者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及观察组(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每组45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程度、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7. 78%,对照组患者86.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6. 83±3. 64) m L,对照组(79. 32±5. 47) m 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SF-36评分、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两个指标都明显改善(P 0. 05),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P 0. 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是椎间盘切除,但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现象。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cage植入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脊柱稳定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应用后路减压cage植入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再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情况以及腰椎稳定性。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分析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体稳定性。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后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融合良好,优良率96.2%。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椎间不融合现象。后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症状缓解快、内固定坚强、椎间融合确切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多数患者同时出现邻近节段的退变,再次手术较初次手术难度增加。目的:观察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内固定修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二次手术均行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椎体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29分评分系统和腰痛及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及自觉症状进行评价,进行治疗后疗效评定并计算改善率。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随访时间6-36个月。治疗后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首次手术破坏脊柱稳定性,可加速邻近节段退变,后路椎体间融合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在解决彻底减压、稳定融合、瘢痕粘连压迫等问题后,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后,生物化学变化引起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与椎间盘镜系统治疗,但其疗效具有差异性。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76例)和椎间盘镜系统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修复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腰椎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症修复前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两组患者修复后第1,3,6个月及末次随访两项评分均显著的降低(P < 0.05);修复后各时间点经皮椎间孔镜组两项评分均显著的低于椎间盘镜系统组(P < 0.05)。②修复前两组患者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修复后第1,3,6个月及末次随访经皮椎间孔镜组患者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显著高于椎间盘镜系统组(P < 0.05)。③末次随访经皮椎间孔镜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椎间盘镜系统组(P < 0.05)。④经皮椎间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的短于椎间盘镜系统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结果表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修复后患者疼痛轻微,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是否行椎间孔成形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52例采用经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A组(不行椎间孔成形)和B组(行椎间孔成形)。Ⅱ型患者(21例)选择A组手术方案;Ⅰ型、Ⅲ型、Ⅳ型患者(31例)选择B组手术方案。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前、术后3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腰骶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后感染、术中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等严重并发症。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1±2. 3)个月。术后3 d、3个月和末次随访VAS腰痛、VAS腿痛和腰椎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41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 6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对认识该病的病理变化及椎间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性行椎间孔成形,即Ⅱ型患者无需椎间孔成形,Ⅰ、Ⅲ、Ⅳ型患者宜选择行椎间孔成形。  相似文献   

6.
BACKGROUND: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surgeries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ainly removal of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nerve root compression to lessen patient’s symptoms, containing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and non-internal fixation.  相似文献   

7.
背景:脊柱双侧内固定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但长期随访发现坚强内固定形成的应力遮挡效应会导致融合椎体的骨量丢失以及临近椎体退变加速。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6-01/2010-01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对45例一侧肢体为主要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经椎间孔后路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结果与结论: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全部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JOA评分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固定后及末次随访与固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45例患者中优36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91%。6个月后X射线及CT提示椎间融合,椎间融合器无移位,无沉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提示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可行的脊柱外科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临床椎间盘镜下钉棒置入内固定腰椎融合植入物材料有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它们都存在各自不同的优缺点。 目的:分析与总结椎间盘镜下钉棒置入内固定腰椎融合植入物的特点,并探讨如何根据植入物的特点进行选择最合适腰椎内固定融合植入物。 方法:在万方数据库及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1999-01/2010-12有关椎间盘镜下钉棒置入内固定植入物的研究,关键词为“椎间盘镜,钉棒内固定腰椎融合,植入物”。 结果与结论:由于椎间融合器的尺寸符合内窥镜通道的要求,因而椎间融合器的应用逐渐成为目前椎间盘镜下钉棒置入内固定腰椎融合中最主要的手术方式。腰椎间融合器材料由最初的惰性材料钛合金发展至可降解、可吸收生物材料,异体皮质骨材料融合器也已出现,它最为接近所谓的“金标准”。每种椎间融合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患者腰椎影像学表现及内固定植入物的特点选择最合适内固定植入物。  相似文献   

9.
背景:小切口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因手术技术容易掌握,严重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广泛。但对于同时符合2种手术适应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如何选择手术方式还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比较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6例,分为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组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并发症、术后腰椎融合节段前凸角、椎间隙高度及椎间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P<0.05);②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高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2组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前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节段前凸角大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高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椎间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提示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小切口极外侧椎间融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维持腰椎融合节段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方面有优势,但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椎板开窗及经峡部外缘入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板开窗、峡部外缘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椎间盘摘除术,术中应用人造血管覆盖椎板开窗处及椎管外注射透明质酸钠.结果:9例手术顺利,术后疼痛8例即刻消除.根据NaKai分级标准[1],优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8.9%.结论:椎板开窗及峡部外缘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野显露清楚,创伤小,不影响腰椎稳定性,直视下操作不易损伤神经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融合治疗是腰椎滑脱症手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融合的主要目的是椎间关节之间发生骨性结合,从建立和维持比较坚强脊柱稳定性。腰椎滑脱症常用的融合方式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虽然上述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后具有临床疗效良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但在临床上对于腰椎滑脱的最佳融合方式仍存争议。目的:对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修复成人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年至2014年3月)、Pub Med(2000年至2014年3月)、Springerlink(2000年至2014年3月),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文献。文献检索语言只限制为英文。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高质量队列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en 5.2.0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疗效相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经全面检索及筛查后,共纳入2篇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4篇高质量队列研究进行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患者治疗后下腰部末次目测类比评分[WMD=0.32,95%置信区间(-0.89,1.52),P=0.60]、下肢末次目测类比评分[WMD=-0.24,95%置信区间(-0.49,0.02),P=0.07]、腰痛ODI评分[WMD=4.18,95%置信区间(-0.30,8.65),P=0.07]、治疗后满意率[OR=0.86,95%置信区间(0.46,1.62),P=0.65]和治疗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OR=0.88,95%置信区间(0.44,1.78),P=0.7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疗效基本相同。椎间融合组的融合率明显高于后外侧融合组[OR=0.29,95%置信区间(0.15,0.55),P=0.000 1];后外侧融合组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椎间融合组[OR=2.58,95%置信区间(1.12,5.95),P=0.03]。两个融合组患者治疗后下腰部及下肢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椎间融合组的融合率明显高于后外侧融合组,后外侧融合治疗会有更高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包含的其余疗效指标两个融合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联合治疗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PLIF)并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传统常规开窗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CT检查、Macnab评分,判定该2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术后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同时住院时间少于常规治疗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提高优良率和骨性融合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14.
背景: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疾患,造成修复耐受性较差。退变性腰椎侧凸多存在"责任椎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局部减压和选择性融合,这样可以达到神经减压、脊柱稳定效果,又相对微创。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内固定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修复适应证和禁忌证。采用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神经减压和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内固定的方案治疗,分析其修复效果和并发症。随访时采用Suk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推荐的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计算疗效优良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矢状位和冠状位Cobb’s角。结果与结论:患者获得12-36个月随访。根据JOA腰背痛评分,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89%。采用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情况,融合率为94%。最后一次复查腰椎X射线摄片示:治疗后冠状面Cobb’s角平均(4.3±2.3)°(0°-13.5°),侧凸矫正率为56%。治疗后矢状面Cobb’s角平均(45.1±12.5)°(10.4°-65.3°),前凸矫正率为36%。修复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2例,神经损伤2例,内固定器械失败1例,肺炎1例,症状性深静脉血栓3例。提示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性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是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安全有效的方法,冠状面及矢状面上腰椎序列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能够实现侧凸节段腰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脊柱融合的理想方法是椎体间融合,该法用于颈椎则是由Robinson和Smith在1955年从颈椎前方对突出的椎间盘进行摘除,并予以椎体间植骨。随后又提出在椎体间放置内容物促进脊柱融合的设想。此后,脊柱椎体间植骨融合有了较大的发展,并成为治疗脊柱退行性变的标准方法之一。目的:分析颈椎前路三节段椎间隙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修复颈椎病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解放军306医院骨科收治了20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三节段椎间盘切除、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男15例,女5例;年龄48-65岁,平均56.4岁;病变节段:12例C4-7,8例C3-6。比较治疗前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评价其改善率;记录治疗后Odom分级。测量治疗前、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手术节段融合和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顺利完成融合治疗,无神经系统及与内固定物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0-132个月。治疗前JOA评分(9.85±0.81)分,末次随访(14.40±0.9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平均改善率为81%。末次随访时Odom分级:优14例,良4例,一般2例。未观察到邻近节段病变,有2例出现Cage沉降,颈椎生理弯曲保持良好,在末次随访时骨性融合率为100%。治疗后1年、末次随访时颈椎前凸Cobb角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修复三节段颈椎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长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背景:传统的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存在诸多不足,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为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修复方案。目的:观察脊柱内固定系统置入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在常熟第二人民医院行脊柱内固定系统置入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0例,其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例,Meyerding分型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14例。观察患者融合前及融合后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的改善以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Cage下沉、移位。患者融合后腰背痛症状明显改善,融合前目测类比评分为6.4±0.8,末次随访为1.1±0.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末次随访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26.5±1.2较融合前12.9±1.6明显改善,改善率为(83.9±7.9)%,其中优27例,良3例,优良率100%。提示脊柱内固定系统置入改良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扩大了适应证,贯彻了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微创理念,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并发症更少,选择性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背景:改良自体骨融合术是松质骨与皮质骨的结合,将二者同时应用到腰椎融合术中,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在保证融合率的同时,又能减少椎间隙高度的过度丢失。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并改良自体骨后路椎间融合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需要进行内固定治疗的6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按修改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改良组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并改良自体骨后路椎间融合,对照组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并Cage后路椎间融合,在内固定后3,6,12个月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腰腿痛改善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差异。结果与结论:与内固定前相比,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腰腿痛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改良组的术后并发症更少,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保持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钉棒系统内固定并改良自体骨后路腰椎融合与钉棒系统内固定并Cage后路椎间融合疗效相近,但自体骨移植组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8.
椎板侧方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后正中经椎板侧方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显微外科解部学基础。方法:20具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观测横突间韧带厚度、前后方血管和腰神经前支走行。结果:横突间韧带厚度0.60~1.39mm;L3~5节段动脉前支及伴行静脉90%以上位于相邻横突间韧带腹侧上1/2处,横突间韧带背侧中1/3处有一恒定节段动脉分支;腰神经前支与矢状面夹角18.9°~39.2°,下位横突的副突处距前方走行腰神经前支距离为5.63~8.05mm,椎弓峡部侧缘至腰神经前支的距离为1.73~3.64mm。结论:横突间韧带是该入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熟悉其应用解剖对手术治疗极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从1988年~2000年采用经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并总结相关病例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全组诊断符合率100%,,伤口均I期愈合。85例获随访2a~10a,平均5.6a。参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手术评定标准,其中优62%,(53/85),良33%,(28/85),差5%(4/8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板间开窗手术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小、出血少,术后发生神经根粘连和医源性椎管狭窄机会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t present,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the discectomy and interbody fusion are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ut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Modic chang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bove two kinds of surgical methods are still inconclusive.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cectomy versus interbody fusion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Modic change. METHODS: We searched PubMed,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 2, 2015), CBM, CNKI, VIP and WanFang database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n discectomy versus interbody fusion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Modic change from inception to May 1st, 2015. Clinical outcomes were back pain Visual Analog Scale, leg pain Visual Analog Scal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lumbar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the number of cases affecting complications, and MacNab criteri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RevMan 5.2 softwar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Ni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included, involving 945 patients.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discectomy group, back pain Visual Analog Scale was lower [MD=0.81, 95%CI (0.69, 0.92), P < 0.000 01];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was lower [MD=2.07, 95%CI (1.62, 2.52), P < 0.000 01]; lumbar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was higher [MD=-2.32, 95%CI (-4.32, -0.32), P=0.02] in the interbody fusion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g pain Visual Analog Scale and MacNab criteria outcomes was detected between both groups. These findings verified that interbody fusion was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Modic change, compared with discect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