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的消化道反应在临床很常见.它是限制化疗药物剂量及影响化疗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化疗的消化道反应,对化疗顺利实施及改善生存质量都十分重要。欧必亭是目前唯一与5-HT主环结构完全相同的5-HT3受体拮抗剂。作者对102例联合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欧必亭与恩丹西酮进行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出血是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急变常见的临床表现和死亡原因 ,而合并消化道出血症状者临床报告不多。现将我院自 1 997- 0 8~ 2 0 0 2 - 0 5合并消化道出血 3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我院经临床骨髓形态和细胞化学染色确诊的住院患者 ,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 1 6~ 49岁 ,平均年龄 32岁。按FAB分型 ,其中急非淋 1 5例 (M2 6例 ,M3 5例 ,M54例 ) ,急淋 6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 1 0例。其中复发患者 4例 ,其余均为初治患者。全部均接受 1~ 8个疗程联合化疗方案 ,均为静脉用药。化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消化道症…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根据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生理、心理的特点不同 ,因人施护 ,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率 ,使患者主动按量化疗 ,生活规律 ,心态平稳 ,具备自我护理的能力 ,提高生存质量。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1月我院共收治急性白血病 12 7例 ,男 6 2例 ,女6 5例 ,14~ 6 9岁。AML 92例 ,包括M 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未成熟型 )2例 ,M2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成熟型 ) 37例 ,M 3(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 2 7例 ,M4 (急性粒 -单细胞性白血病 ) 7例 ,M5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 17例 ,M6 (红白血…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 (AL)的主要手段 ,而其最常见的副作用恶心、呕吐 ,加重了患者痛苦 ,影响了其生活质量。自 1999年以来我科应用奋乃静、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联合防治AL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12 0例 ,疗效满意 ,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0例中男 68例 ,女 5 2例 ,12~ 5 6岁 ,平均 2 9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90例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2 4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 6例。随机分为联合止吐方案组与枢复宁组 ,每组各 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化疗方案等无统计学意义 (P…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由于多剂并用的化学疗法的实施,其疗效虽有提高,但在诱导缓解过程中及诱导缓解后因白细胞减少所并发的重症感染,特别是败血症的病死率依然很高。今后在白血病化疗时,防治败血症是一个重要课题。作者就近5年来白血病并发的败血症及其治疗进行了临床探讨。作者在1973.1~1977.12间收治的白血病中27例并发败血症,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白血病性淋巴肉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各1例。其中3例曾2次发生败血症。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7~66岁,平均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 996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 ,对使用化疗药物无效的 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进行了脾脏放射治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经临床、血像、骨髓像检查确诊 ,使用化疗药物治疗脾肿大不能控制 ,其中CML加速期 6例 ,急变期 1例 ,男4例 ,女 3例 ,年龄 2 4~ 46岁 ,平均 32岁。从确诊至脾照射的间期为 6~ 35个月。照射时脾脏于左肋下 1 5~ 2 3cm(中数 1 8 5cm)。放疗前经超声显像定位 ,设野包括全部或大部分脾脏 ,但不超过脾脏的边缘 ,以钴 - 60或 6MV直线加速器作体外照射 ,采用全…  相似文献   

7.
丁慧芳  耿丽  路希敬 《临床荟萃》2003,18(16):943-944
胃肠道反应是化疗的主要副作用 ,5 羟色胺受体阻滞剂恩丹西酮止吐效果满意 ,但价格偏高 ,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又需要反复化疗的患者承受有一定困难。1 998年 3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我们应用甲泼尼龙联合胃复安防治血液病化疗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反应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为 1 998年 3月至2 0 0 2年 1 0月我院住院患者。男性 2 1例 ,女性 1 1例 ,年龄 1 3~ 75岁 ,平均年龄 3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8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 1例 ,恶性淋巴瘤(ML) 9例 ,多…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8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其进行自我口腔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32例,17~68岁,均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12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8例。患者均接受过3种以上化疗药物联合化疗及大剂量化疗,化疗后骨髓功能抑制期白细胞最低为0.2×109/L。本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种类和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1.2方法1.2.1评估内容包括:①患者资料;②入…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90例白血病患者采取诱导治疗,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0例,男51例,女39例,5~65岁,平均25岁。其中55例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5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诱导治疗中,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预防及治疗出血、感染及贫血等护理,有18例患者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9例有鼻粘膜及牙龈出血,2例有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药物外渗,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2护理2.1化疗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急性白血病恶性程度高,病情重,预后差,因此患者及家…  相似文献   

10.
两性霉素B治疗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近3a来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25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6-42(平均29)岁。所患疾病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4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3例。其中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病原菌白色念珠菌12例,近平滑念珠菌5例,热带念珠菌5例,克柔念珠菌2例,毛霉菌1例。  相似文献   

11.
阿糖胞苷呈白色粉剂,是闩血病常用化疗药物之一,常和三尖杉酯碱、柔红霉素等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件白血病。治疗中除可引起一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外,少数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尚可引起发热,当改用无阿糖胞背的方案时,无此副反应。故可认为发热乃阿糖胞着所致,并排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发热。医临床资料阿糖胞普通常溶于5%葡萄糖或牛理盐水平静脉滴注,也可以皮下或肌肉注射。我科1991~1992年2月收治白血病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9~65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  相似文献   

12.
过去认为妊娠合并白血病罕见,到1989年止,国内外共报道约400例。本文收集5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患妇年龄20~39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红白血病(红白)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性(慢  相似文献   

13.
金莱  胡慧仙 《临床医学》2003,23(10):51-52
目的 :比较欧必亭 (Tropisetron)与不同剂量地塞米松 (DXM )联用预防非铂类药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方法 ,将 75例接受联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 ,A组用欧必亭和 10mgDXM ,B组用欧必亭和 5mgDXM ,C组单用欧必亭 ,观察化疗后 2 4小时 (急性 )及 7日 (延迟性 )恶心、呕吐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A组、B组控制急性及延迟性恶心、呕吐疗效明显好于C组 ,而A组与B组之间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欧必亭联合不同剂量DXM均能有效控制非铂类药物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反应 ,且 10mgDXM并不比 5mgDXM有优势 ,在非淋巴系统疾病治疗中 ,DXM剂量以 5mg为宜  相似文献   

14.
2003—02/2006—10我们通过对4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76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均符合《血液病白血病疗效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儿童急性白血病感染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是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感染发生 ,则影响化疗的继续进行 ,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总结我院 1995— 2 0 0 0年确诊并接受治疗的 4 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发生感染 ,及抗生素应用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4 1例患儿均由临床、血象、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2 9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L) 12例。男 2 6例 ,女 15例。年龄2岁 9个月~ 12岁 ,平均年龄 5岁 7个月。 5年中共接受化疗 5 84例次。二、感染诊断标准依据 1996年修订第 6版《实用儿科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无菌室为急性白血病等易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企图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象是急性白血病25例(粒细胞性12例、大单核性6例、淋巴细胞性7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1例。恶性淋巴瘤3例,实体瘤3例,肾移植术后7例,胆道闭锁术后1例,共40例。年龄由3个月到82岁。性别,男23例,女17例。入无菌室日数是8~138天,平均28天。结果及讨论:白血病26例中有5例(19.2%)发生了感染。对此,将在无菌室治疗的与同时期在一般病室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年龄、病种相同的做了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lO例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资料分析,提高对于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总结2007年。2010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可分析病例共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2-78岁,以呕血就诊的3例。黑便就诊的7例。6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6-18s),5例纤维蛋白原降低(1.0-1.6g/L)。10例患者Ph染色体,融合基因BCR/ABL均为阳性,给予对症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好转。结论慢性粒细胞自血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者较为少见,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同时应考虑到该病,及时请血液专科医生会诊,减少对CML的误诊。  相似文献   

18.
郑立  袁颖  胡月珍 《华西医学》2003,18(3):391-391
恶性肿瘤与白血病迭合在临床上少见 ,近 2 0年来本院收治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以恶性实体瘤为首发病者 6例 ,从恶性肿瘤治疗后到诊断急性白血病之间相隔时间为 1~ 9年 ,而从急性白血病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为 8~ 32天 ,平均为 2 3天。其中高热 6例 ,出血 5例 ,胸骨压痛 2例 ,肝脾肿大 4例。 6例均死于白血病 ,从就诊到死亡时间为 32~ 173天 ,平均 98天 ;2例以慢性白血病为首发病 ,1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另 1例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详细临床资料见表 1。2 讨论  本组病例基本经化疗或放疗 ,2种肿瘤迭合的时间 1~ 9…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治疗与预后。方法总结38例老年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2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例。淋巴肉瘤白血病4例,浆细胞白血病2例,按个体差异采用化疗和姑息治疗33例。结果18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7例,CR率38.9%,15例慢性及特殊类型白血病CR6例,CR率40%。化疗组的CR率和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始息治疗组。小剂量化疗的生存时间高于标准剂量组。80岁以上、CD34阳性、5q^-和7^-无1例CR。4例继发AML CR 1例。23例高LDHCR 5例,CR率低于正常LDH组。2例浆细胞白血病和4例淋巴肉瘤白血病治疗无效。结论老年白血病的治疗应个体化治疗,根据老年病人的年龄、体质和重要脏器功能情况,骨髓增生情况,血清LDH值,生物学依据,进行综合治疗,总体来说对化疗耐受差,生存期短,缓解率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丁汀  沈云梅  陈峪 《护理研究》2003,17(16):944-944
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STI 5 71)在基因水平上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取得了很大进展[1] ,但治疗引起的副反应及护理预防在国内总结尚少。为预防STI 5 71副反应 ,提高基因药物疗效 ,对 7例应用STI 5 7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进行了观察 ,对用STI 5 71后出现的副反应 ,予以相应护理措施 ,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我院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4月住院及门诊病人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38岁~ 6 2岁 ,均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2 ] ,全部病例经逆转录酶链反应PCR探针技术(RT -PCR) [2 ] 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