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细精管组织是血睾屏障结构的组成部分,所含碱性磷酸酶(ALP)构成酶鞘,则可能是一种生化血睾屏障。本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曲细精管周组织固有膜的基板系一层,肌样细胞一般3层,但因有细长分枝突起故切面上可多至5~6层。最内层细胞具有典型的收缩细胞形态,外层细胞的微丝量减少,与成纤维细胞相似。ALP反应产物只分布于固有膜和内面1~2层肌样细胞的向内侧质膜小泡及胞质。兔与豚鼠的肌样细胞有一层,相邻细胞可呈单层完整包绕,也可呈远侧端交错排列而呈2层;大鼠和小鼠的肌样细胞构成完整的单层包绕,未见交错排列。兔的内非细胞层基板有2~3层,其它三种动物的基板皆一层。  相似文献   

2.
自Manz(1860年)首次于鸟的胆囊壁内发现内在的神经元以来,应用甲基蓝染色法,镀银染色法,胆碱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显示法和新近的免疫组化染色法等,对胆囊内在神经节丛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而,胆道系统神经节丛的微细结构可能由于神经节小,分布稀疏,所导致的技术上的困难,至今极少报导。本实验结果表明,胆囊神经节丛和肠道内在神经丛(肠道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相似,是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它们的突起组成的实体。与植物性神经的交感神经节不同,节外未被有结缔组织的被膜而仅被以一层薄的连续性的基板(basal lamina),无血管及其它结缔组织存在于神经节中。胆道神经节丛和肠道神经丛的超微结构的相似性,进一步证明其胚胎起源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3.
有材料指出栉孔扇贝外套膜 (以下简称套膜 )内有两组肌肉 :一是放射肌 ;二是环状肌。有关这两组肌肉的类型、微细结构等可供查阅的资料并不多见。作者在检查标本时 ,注意到栉孔扇贝套膜肌纤维有两种 :平滑肌与横纹肌。现整理如下。材料与方法取成体栉孔扇贝套膜组织 ,按常规电镜术固定、包埋 ,经半薄切片定位作超薄切片 ,经铀和铅双重染色 ,JEM 12 0 0EX透射电镜观察。观察结果1 半薄切片光镜观察套膜厚约 1mm ,两面覆盖单层上皮。上皮下各有一薄层平滑肌 ,两层平滑肌之间为密集的大块肌组织。有的标本可清楚地看出为横纹肌纤维 ,有…  相似文献   

4.
已经证明,在具双细胞的杨树花粉内,会形成营养核包围生殖细胞结构形式的雄性生殖单位,这是双细胞花粉粒中观察到雄性生殖单位的唯一例证。本工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杨树花粉内雄性生殖单位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一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生殖细胞贴壁阶段。第一次证实生殖细胞与营养细胞之间的弧形壁具三层结构,中间的纤丝层和两侧的电子透明区,分别与花粉内壁和外壁内层相连。(2)生殖细胞离壁阶段。包围生殖细胞的营养细胞质膜内陷,产生大量液泡。由于液泡具溶酶体的功能,弧形壁内纤丝层溶失。进入了营养细胞内的生殖细胞,周围仍具狭窄的电子透明区,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对经切片证实的2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2例萎缩性胃炎和5例正常胃粘膜进行观察,着重研究其基本形态特征,并作对比和分析鉴别。结果:正常胃体部胃小凹开口呈圆形或卵圆形,幽门部者有三角形、不规则形或沟形:胃小凹周围隆起如堤防状。表面上皮细胞为多边形,排列呈砌石状(图1)。上皮细胞腔面有许多短棒状微绒毛和少数半球形丘状隆起,散在三五成群细胞腔面膜灶性糜烂。慢性浅表性胃炎时,胃小凹开口不同程度变形,大小不等,(图2),表面上皮细胞有些大小不等,多见成片上皮细胞腔面膜糜烂,细胞表面小丘状隆起及各种突起增多(图3)。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牛膀胱变移上皮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及多种电镜技术,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上皮细胞膜蛋白 Uroplakin I 的定位做了初步的探讨。在显微与亚显微水平上,牛膀胱变移上皮细胞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富含膜泡的表层细胞,富含线粒体的中间层细胞和其下的基底层细胞。在超薄切片样品中其腔面细胞质膜由扇形凹陷区与冠状突起区相间排列而成,细胞质膜的暗一亮一暗单位膜结构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来,靠腔面厚约80A,靠细胞质面厚约40A,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图1),因而称之为不对称单位膜。冰冻断裂复型样品中在细胞质膜纵断面上,表层细胞腔面膜的形状与超薄切片中类似,亦由扇形凹陷区与冠状突起区相间排列而成。扇形凹陷区即为斑区,分布着许多的颗粒状结构,颗粒大小约11—13nm(图1左  相似文献   

7.
紫花补血草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法研究了紫花补血草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层中层和绒毡层共5层细胞构成.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表皮细胞内贮藏单宁类物质.药室内壁有纤维性加厚.绒毡层为分泌型绒毡层,成熟绒毡层细胞含2核.(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四面体型排列.(3)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4)胚囊发育类型为贝母型.(5)卵细胞的细胞核位置较为特殊,不是靠近合点端,而是靠近珠孔端.(6)八核胚囊在分化为成熟胚囊时,卵器的细胞常退化.(7)存在过度发育的胚囊.(8)具双胚囊现象.  相似文献   

8.
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粘膜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长期热成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间的关系。方法:用热盐水灌胃(55℃,150g/mL,2.5ml/d)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窦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扫描电镜观察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光镜下热盐水灌胃后第12周,大鼠胃粘膜出现腺体明显缩小,粘膜肌层的平滑肌呈柬状增生插入粘膜固有层中一腺体上1/3至2/3腺上皮萎缩,腺管腔增宽,胃小凹颈部粘膜宽度变窄。扫描电镜见正常组大鼠胃粘膜被纵横交错的小沟分隔成许多胃小区,呈网状,胃小凹(胃腺开口)壁衬有圆形或椭圆形上皮细胞,体积基本一致,有短而稀的微绒毛。上皮细胞排列规则,被覆一薄层连续的粘液。热盐水组大鼠在12周时见胃粘膜细胞表面粗糙,粘膜表面糜烂、扁平;在32周时见胃粘膜细胞萎缩、腺腔直径增大、细胞表面破溃,并见纤维性渗出。结论:热盐水灌胃可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损害,长期过成及过热刺激可能会诱发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9.
吴先良 《电子学报》2000,28(11):128-131
通过对圆柱状结构中多层各向异性薄层吸波材料的电磁分析—柱体由金属柱芯和包围其外的多层各向同性介质材料组成,在各层之间和外表面涂覆各向异性薄层.考虑各薄层的输入阻抗,得出曲面结构内部及表面涂覆各向异性吸波材料散射场.根据级联矩阵和算法,在一定波段上进行RCS (Radar Cross Section)减缩,获令人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细胞连接在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胃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连接装置特别典型丰富,因此是研究紧密连接结构的较好材料。本文初报了黑斑蛙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形态结构。黑斑蛙采自成都平原。按常规方法取样及冰冻蚀刻操作。用日本电子光学公司的EE-FEB·D冰冻蚀刻装置,在1×10~(-6)托—130℃“切”断样品,蚀刻1分钟后,喷镀铂碳制成复型膜供电镜观察。黑斑蛙胃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分布在微绒毛基部,上皮细胞顶端的边缘。紧密连接的索条构成带状网纹。近腔体一侧带的边缘不够整齐。在紧密连接区,有的索条成近似平行线状排列(图1),有的区域,索条形成波纹状,有的区域索条出现纵向或斜向分布形成一些近似棱形或不规则的网纹,这些网纹排列密集(图2)。单个网  相似文献   

11.
冬季沙冬青液泡中膜状内含物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季沙冬青叶肉细胞中由于液泡膜内吞现象极其普遍,以致常常形成各种细胞质突起,并有丰富的颗粒状和纤维状物质及大量的膜状结构存在于液泡中。膜状结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膜层排列也不一样。有的相当紊乱,有的比较规则,有的甚至呈同心圆形。同心圆的内部膜层时而清楚,时而模糊,时而是一团电子密度很高的物质。在这些液泡中常有一种电子密度很高,近似圆形的内含物,它的表层中偶尔有膜状结构。冬季沙冬青液泡膜的大量内吞可能与沙冬青具有高度的抗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波形纤维蛋白转基因小鼠 (下称 VTg M)白内障晶状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用微注射法将鸡的波形纤维蛋白基因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 ,获得 2 0只白内障小鼠。应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 ,观察 VTg M晶状体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VTg M晶状体上皮细胞呈多层排列 ,细胞内有粗大的线粒体 ,晶状体皮质内有核细胞成团堆集 ,胞浆内有大量细胞器 ,特别是线粒体、溶酶体。晶体状纤维细胞排列紊乱 ,核伸长不完全。纤维的规则板层结构消失 ,出现大量的髓鞘样结构。结论 :外源性波形纤维蛋白的表达影响了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分化 ,使晶状体纤维细胞脱核 ,脱细胞器受抑制 ,晶状体纤维排列紊乱 ,导致白内障形成  相似文献   

13.
剑尾鱼鳃结构的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鳃的组织结构、表面形态特征及鳃小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鳃耙既有呈长锥状又有呈膜质状的结构;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鳃小片呈褶皱状,镶嵌排列在鳃丝两侧。鳃弓及鳃耙内表面分布众多味蕾。鳃丝呼吸面上皮细胞薄,高度血管化,形成呼吸面隆起;非呼吸面由具微嵴的上皮细胞彼此相连,胞间具分泌细胞开口。鳃小片由单层或数层上皮细胞和由基膜相隔的柱状细胞及其围在血管腔的凸缘构成,氯细胞多分布在鳃小片基部,并有开口通外。本文还讨论了剑尾鱼鳃结构与其功能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TEM对润楠(MachilusPingii Cheng ex Yang)花粉内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四分体解体后的早期小孢子,胼胝质壁内面有高电子致密度物质组成的球状颗粒沉积(图1)。颗粒粒径约27—35nm,高倍率下可见球状颗粒是由一些更为细小的颗粒集聚而成。有微管同球状颗粒联接。小孢子核贴壁分裂时,花粉内壁迅速增厚(图2),增厚的内壁中有呈辐射排列的微通道形成。通道直径约93nm,具较明显的分层通道壁结构,中央有粒径约40nm的椭园球形电子深染团块,通道壁中层与内侧的胼胝质壁相连,椭园球形电子致密团块呈串珠样排列在通道中央(图3)。这一时期花粉内壁中纤维素微纤丝排  相似文献   

15.
专利文摘     
美国专利4,757,166 Vacuum interrupter with Ceramic enclosure 陶瓷真空断路器 Paul G.Slade,Churchill Boro 真空断路器组成:有一外壳,其内部是真空;在外壳内部,有一对可分离的电的触点;外壳是一全封闭的容器而且由陶瓷材料组成;外壳是由两个杯状物组成,杯状体有整体的侧壁、端壁和端平面(邻接的),该端平面保证与真空密封接头牢靠连在一起,触点是传导的,为了在触点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快速制样方法制备标本,并用扫描电镜观察,首次对具有灭蚊作用的腐霉属新种一贵阳腐霉的茵丝及其无性繁殖阶段的外部形态和表面结构进行研究.观察发现茵丝呈索状,表面粗糙;孢子囊壁有厚实感.表面粗糙,有微细皱折、独特纹饰和绒毛,一些孢子囊可见1个~4个凹陷;游动孢子表面具纹饰,凸面较光滑,凹面粗糙,体表也具有绒毛状突起及凹陷.  相似文献   

17.
介绍HFC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MAC层协议原理及实现.此MAC层协议主要是针对前端控制器(HE)与Ⅰ类应答器(NE)之间的通信协议,该协议支持在HFC网络的上、下行射频(RF)信道内进行基于"问答式"的消息交换,能进行多种类型网络协议PDU的传送(包括基于串行协议的IP包和SNMP包),以前端控制器(HE)为中心来管理应答器(NE)的方式,有效地利用了HFC网络上、下行RF信道的频谱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GaAs基In x Ga1-xAs( x =0.15)应变层上生长了InAs 量子点(QD)层,通过分析各层之间的应力状况和位错的演变过程,配合生长过程中对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实时监测,并观察生长后的表面形貌,发现可以通过控制应变层厚度来控制应变层表面布纹结构的宽度,而且在应变层厚度低于位错增殖的临界厚度时布纹宽度较窄.如果同时控制QD层在刚刚出点,则QD主要沿着较窄的布纹结构排列,从而得到有序排列的QD.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DMSO(二甲基亚砜)冷冻割断法,对家兔及大鼠的肺上皮细胞表面及其内部微细构造立体形象,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为进行中毒性休克、呼吸窘迫综症等临床病症肺脏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技术方法将动物麻醉后,正中切开腹壁,结扎腹主动脉远心端,向其近心端插入塑料导管,并剪开下腔静脉以引出血液,随即向塑料管内灌注生理盐水,至内脏血色消失时再迅速取材。将取下的样品切成1×1×5mm大小,按田中敬一的DMSO冷冻割断法处理样品。最后将样品送日立S—450型扫描电镜观察,加速电压25~30KV。  相似文献   

20.
利用GaAs基上InGaAs应变层制备有序排列的InAs量子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春玲  赵凤瑷  徐波  金鹏  王占国 《半导体学报》2004,25(12):1647-1651
在GaAs基InxGa1-xAs(x=0.15)应变层上生长了InAs量子点(QD)层,通过分析各层之间的应力状况和位错的演变过程,配合生长过程中对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实时监测,并观察生长后的表面形貌,发现可以通过控制应变层厚度来控制应变层表面布纹结构的宽度,而且在应变层厚度低于位错增殖的临界厚度时布纹宽度较窄.如果同时控制QD层在刚刚出点,则QD主要沿着较窄的布纹结构排列,从而得到有序排列的Q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