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补体C1q在成人肾病综合征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2名,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接受血清补体C1q检测,比较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员的血清补体C1q水平。结果原发性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补体C1q水平为(192.94±19.29)mg/L,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的血清补体C1q水平(173.68±17.37)mg/L、继发性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补体C1q水平(171.55±17.16)mg/L,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补体C1q水平,可以对原发性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诊断,但是无法对继发性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IgA肾病与低补体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春  林冲云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50-50,89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与低补体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6月经皮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154例,并排除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继发性因素。分析其补体C3浓度,其中低补体C3血症41例,占原发性IgA肾病发生率26.6%,将各种临床表现与低补体血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病理类型按WHO分5型,并对各种病理分型与低补体血症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统计原发性IgA肾病中免疫病理C3在肾脏的沉积阳性率。结果原发性IgA肾病低补体C3血症与临床表现之间无明显关联,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X2=3.106,p〉0.05)。但低补体C3血症与病理类型存在统计学差异(X2=10.165,p〈0.05)。免疫病理C3在肾内沉积阳性率77%。结论原发性IgA肾病可发生低补体血症,其发生率与病理类型有关,WHO分型Ⅱ型及Ⅳ型低补体C3血症发生率较高,提示原发性IgA肾病发病过程存在着明显的补体消耗,临床上遇见低补体C3血症亦不能完全排除原发性IgA肾病,仍需考虑原发性IgA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与低补体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6月经皮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154例,并排除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继发性因素.分析其补体C3浓度,其中低补体C3血症41例,占原发性IgA肾病发生率26.6%,将各种临床表现与低补体血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病理类型按WHO分5型,并对各种病理分型与低补体血症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统计原发性IgA肾病中免疫病理C3在肾脏的沉积阳性率.结果 原发性IgA肾病低补体C3血症与临床表现之间无明显关联,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X2=3.106,p>0.05).但低补体C3血症与病理类型存在统计学差异(X3=10.165,p<0.05).免疫病理C3在肾内沉积阳性率77%.结论 原发性IgA肾病可发生低补体血症,其发生率与病理类型有关,WHO分型Ⅱ型及Ⅳ型低补体C3血症发生率较高,提示原发性IgA肾病发病过程存在着明显的补体消耗,临床上遇见低补体C3血症亦不能完全排除原发性IgA肾病,仍需考虑原发性IgA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内源性哇巴因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的特异性抗哇巴因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20例肾功正常的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内源性哇巴因水平进行测定发现肾功正常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E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EO水平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组。结果表明EO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及肾性高血压的产生和维持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 3个月至 1 6岁的儿童 ,占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肾病综合征的90 %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微小病变 ( Minimalchange disease,MCD)或非特异性损害 ,如节段性和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或系膜增殖而没有任何免疫复合物沉积。儿童和成人肾病在肾活检类型、并发症、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方面 ,均有明显差异 ,因此其治疗方案、预后也不相同。激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第 1选择 ,90 %的原发性肾病患儿对激素治疗有效 ,1 0 %对激素无反应者称为激素耐药 ,为难治性肾病。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预后较差。大约 5 0 %的激素耐药 ( SRNS)…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肾脏固有细胞参与的免疫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致病机制予以探讨,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对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彬淇  何强 《浙江医学》2022,44(19):2130-213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肾脏疾病,可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是死亡、心血管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同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能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尿液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可提供较多关于不同肾脏病中尿肽和尿蛋白含量的信息;且与肾活检相比,该技术是一种更安全的选择。本文就尿液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的变化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性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1例病人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2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组11例;另选无肝肾功能损害、无内分泌功能紊乱、反复小便常规检查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病例均测定血清中FT3、FT4、TSH水平;通过甲状腺功能水平的变化来明确该检查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相关性肾病综合征中的鉴别诊断意义。结果 三组病例中FT3、FT4、TSH水平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性肾病综合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T3、FT4水平下降,TSH水平升高,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T3、FT4、TS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组比较,后者FT3、FT4水平下降,TSH水平明显升高,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FT3、FT4水平下降,TSH水平升高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性肾病综合征诊断中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席艳平 《当代医学》2010,16(20):107-10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脂代谢及脂质三角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检测其血脂水平的变化,并比较脂质三角异常发生的比率。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和平行对照组儿童相比,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TG和LDL-C均明显增高,HDL-C明显下降,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2)肾病综合征患儿脂质三角异常率较空白对照组和平行对照组儿童明显增加。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脂代谢发生明显异常,脂质三角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陈文慧  马志英 《西部医学》2012,24(11):2148-2150
目的观察泼尼松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均以泼尼松等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水平升高,血清hs-CRP、IL-6、TNF-α及尿蛋白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有效平衡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显著提高缓解率,并能有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肾病综合征体液免疫指标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晓菊  李秋 《重庆医学》2005,34(2):171-172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肾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及补体C3水平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敏感性的关系,以了解肾病的发病机理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IgM、C3及ELISA法检测血清IgE.结果原发性肾病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gA、C3无显著差异,肾病患儿血清Ig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IgM、IgE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结果一致.而在激素应用方面,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8.48(P<0.005);原发性肾病患儿血清IgG降低组与IgG正常组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χ2=1.26(P>0.05),IgE升高组与IgE正常组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2.46(P<0.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存在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可能与患儿体液免疫紊乱有关.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与IgG水平高低无关,而与肾病综合征临床分型(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及IgE水平高低有关:单纯性肾病对激素治疗敏感;而肾炎性肾病对激素耐药和依赖;IgE升高的肾病患儿对激素治疗敏感,IgE正常的肾病患儿却对激素有耐药和依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 3 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予激素标准疗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 (LMWH )。结果 观察组在降低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液粘滞度及升高血清白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过去认为,低补体血症主要出现在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IgA肾病伴低补体血症并不少见,故将原发性IgA肾病与补体C3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IgA肾病(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为特征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以肉眼或镜下血尿为主,可伴有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本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左右,在IgAN确诊后5~25年内有20%~40%患者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应用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减的疗效及治疗肾病综合征后对甲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至2015年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减退患者68例的临床病例资料,以探究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后对甲减的影响,运用χ2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有无差异。结果:应用泼尼松口服治疗后,56例患者甲减症状缓解,血浆TT3、TT4、FT3、FT4升高;另外12例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减的患者大多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甲减,在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同时,甲状腺功能可有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对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2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别于使用激素治疗前、使用激素治疗后2周、4周、8周时测定其血浆皮质醇(8AM)浓度,前后对照。结果: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患者血浆皮质醇无明显影响。结论:规则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是否存在Th1/Th2失衡。方法 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外周血淋巴因子蛋白产生。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IL-4、IL-6、IL-10明显增高,IL-2降低。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Th1类和Th2类淋巴因子产生有重叠,可能存在细胞间相互作用,不能用某一亚群过度活化解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单纯性肾病组23例,肾炎性肾病组12例)和2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及尿中TXA2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PG12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论单纯性肾病或肾炎性肾病患儿血清和尿中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5);6-Keto-PGF1α含量无变化;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2组间比较,各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XA2和TXA2/PGI2平衡失调可能参与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体C3与肾损害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毒症、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糖尿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补体C3水平.结果: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补体C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患者补体C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补体C3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肾脏损害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氧化及抗氧化系统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体内氧化损伤状态和抗氧化系统的改变。方法 :测定了 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及血清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38例PNS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GSH -PX、血清SOD ,红细胞SOD及SOD/MD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脂质过氧化物参与了肾病综合征的致病 ,以及肾病综合征患者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了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