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所谓“标题新闻”是以报道性标题的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闻样式,是以短语为语篇组构样式的新闻变体。迅速简约传递信息的标题新闻是当代信息社会在时代要求下的创新新闻形式,既蕴含新闻受众的身心接受需求,也体现在信息竞争激烈环境下新闻形式创新发展的要求。标题新闻是在信息时代受制于报刊版面空间、信息快捷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闻变异形式。为进一步探究标题新闻的组构特点,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处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每天都需要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这也就要求新闻媒介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和密度。“标题新闻”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新闻形式。什么是“标题新闻”?简言之,就是以标题形式发布的新闻。其主要特点是简洁凝练,概括性强,在简短的文字中容纳较多的新闻信息,报道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迅速而一目了然。由于它有上述特点,近年来已为各类报纸广泛采用。如《中国青年报》第一版开辟了“标题新闻”专栏;《人民日报》的“一句话快讯”也属“标题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闻实践的发展使新闻传播的样式发生很大变化,突破了传统新闻学范畴所涵盖的内容和形式。标题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表现样式正在日益兴起。无论是全国性报纸、综合日报,还是地方报纸、专业报都在不同程度地尝试这一新样式,并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这里笔者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标题新闻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作一探讨,以利标题新闻更好、更成熟地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第2期载刘广金《“标题新闻”要名副其实》一稿,针对“标题新闻”提出了三点意见。前两点,我深表赞同,但对第三点,我则不敢苟同了。刘广金认为:“《标题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不能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新闻要素不全是一大通病,有些新闻时间、地点不清,使读者难以推测。”如果按这个要求,标题新闻只有五个W(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也不成,还应该有一个H(什么结果)。五个W和一个H加在一起,才是完整意义的新闻要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好几家报纸相继出现了一种新的新闻文体,名曰《标题新闻》,它的诞生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标题新闻》,按我的理解就是用标题的形式来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这就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一则《标题新闻》不但要具备新闻的五个要素,而且要求文字精练,排版引人注目。然而,从目前报纸上刊登的一些《标题新闻》来看,却有很多名不副实。一是文字长。有一家晚报每期刊登的《标题新闻》字数都在百字左右,有一则长达199个字。所谓“标题”,是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郭五林 《新闻界》2005,(4):102-103
新闻来稿的标题发布,是指对一些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来稿,在媒介版面或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将其以标题形式予以发布。新闻来稿的标题发布,与标题新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二者就形式和内容都基本相同,都是采用标题的形式对最近发生的事实予以报道。标题要素都不一定完整,除事件要素是必须的外,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要素经常是部分具备而较少全部具备。从标题新闻中,人们获知的是一个事实的粗线条式的轮廓。然而,二者的不同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就其产生来说,标题新闻是媒介把关人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用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7.
“标题新闻”,是1985年上半年在我国新闻改革中产生的一朵新花。她率先出现在贵州省《黔南报》上。“标题新闻”,就是以标题的形式,而不用文字的交待,简明扼要地报道出一条新闻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写法: ①凡是新闻内容分量一般,但是又新鲜,且有信息性,人们都想知道,却不一定非得用文字详细说明的题材,可以写成“标题新闻”。②“标题新闻”的写作,要把新闻内容的主题核心,高度集中,准确概括地表示出来。比如:“国家对延安老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改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第2期载刘广金《“标题新闻”要名副其实》一稿,针对“标题新闻”提出了三点意见。前两点,我深表赞同,但对第三点,我则不敢苟同了.刘广金认为:“《标题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 W)不能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新闻要素不全是一大通病,有些新闻时间、地点不清,使读者难以推测。”如果按这个要求,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好几家报纸相继出现了一种新的新闻文体,名曰《标题新闻》,它的诞生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标题新闻》,按我的理解就是用标题的形式来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这就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一则《标题新闻》不但要具备新闻的五个要素,而且要求文字精练,排版引入注目。然而,从目前报纸上刊登的一些《标题新闻》来看,却有很多名不副实。一是文字长。有一家晚报每期刊登的《标题新闻》字数都在百字左右,有一则长达199个宇。所谓“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精髓,这样长的《标题新闻》能算高度概括嘛!!一则《标题新闻》究竟多少字为宜,目前,行家们没有定论,我个人之见,控制在50字以内,最多不能超过百字。否则,便失去了特色。二是版面  相似文献   

10.
“大报如何更活泼一点 ,小报如何更规范一点。”这是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新年对新闻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当选福建省省长的卢展工在座谈会上要求 ,对领导的报道要减少 ,电视报道画面要活跃一些 ,要多让基层干部群众上电视。记者注意到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 ,有关福建省领导的一般活动在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上 ,多次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出现福建党政领导支持新闻改革 领导人一般活动只发标题新闻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词化"传播,是指借用单词或词化短语概括其被传播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它系公共表达中简化言语、活跃交流的传播取向,它比新闻导读和标题新闻更简单,具有广阔的新闻符号消费市场。1.提高信息的社会关注度。在网络海量信息传播中,使用简洁凝练、充满新鲜奇异效果的词语新闻更容易吸  相似文献   

12.
一、简洁、明了,能用一句话说的,绝不写成两句──这大抵是新闻写作中的名言。游离于主要事实,与主题无关的枝蔓,都须剪除。这使我想起了狄更斯《艰难时世》中的一段话:“现在我想要的是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需要的只有事实!”对大多数新闻的写作来说,这没有错,是应当把握的要领。 新闻有“深度报道”,但没有相对于深度报道的“浅度报道”,而只有相对于详细与复杂的“简讯”、标题新闻等等。 换一种思维方式。 有没有在简单新闻事件中写出“复杂”的呢? 我想应该是有的。因为世界许多事情的组成,原本就不是简明的、单纯的…  相似文献   

13.
标题新闻能轻捷、明快的传递信息,因而受到读者的垂青。怎样使它更好地担负起传递信息的重任,本文就如何构置内容、艺术表现两方面谈谈其写作技巧。一、构置内容的技巧一条标题新闻往往一句话、几十个字,在这样短的篇幅内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新闻事实,这就要求在标题新闻的内容构置上抓住两个要点: (一)、在取材上,高度深缩,选取最有价值的事实。如果作者截取的只是事实中的一般价值,那这则标题新闻就不会引起读者注意,例如《湖北日报》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强调新闻的五要素。新闻的要素决定新闻报道的形式。同样,信息的要素决定信息报道的形式。因此,对信息要素的研究是研究信息写作的基础。要向信息受众清楚、完整地表述信息,一定要把与这则信息相关的要素表述清楚,这是写好信息的最起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条消息应有新闻诸要素,方能交代清楚报道的事实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满足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欲望,这是消息写作做到规范化的前提。但是,在消息中如何正确和巧妙地运用新闻诸要素又大有讲究。初学新闻写作者一般认为,新闻诸要素运用起来比较简单。写消息时把这些要素凑起来就成了。有时丢掉一两个要素也照样发稿。因此.当前一些消息存在着这样的毛病:运用新闻诸要素有的是照葫芦画瓢.有的丢胳膊少腿,构不成一篇完整的报道。为了克服消息写作中这种种不规范的现象,运用新闻诸要素既要做到准确,又要灵活巧妙,便颇有“学问”了。现…  相似文献   

16.
据元月3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在与中央驻闽新闻单位及福建省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时说,报道主旋律是必要的,同时也要注意改进报道方式,让读者喜闻乐见。新闻报道成绩不能停留在多少篇宣传稿上,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究竟看了多少,听进去了多少。今年以来,福建省在改进领导活动的报道时,收到了较好效果。有关福建省领导的一般活动在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上,多次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出现。今年1月21日至25日,卢展工省长到南平、三明两地农村慰问困难群众,在26日的《福建日报》一版上也被处理成了"标题新闻"。当记者问卢省长为什么喜欢上"标题新闻"时,卢风趣地说"标题新闻"一目了然,重要的内容都浓缩在短短的几句话里头,人们看了容易记住。卢展工说的是大实话,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  相似文献   

17.
教科书上没有“组合报道”这个词汇,新闻评奖也没有组合报道的奖项。尽管如此,组合报道在当今的电视新闻实践中却有如鱼得水、一发难收之势。大量成功的范例表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报道样式,组合报道所特有的演绎手段正日益显示出它不同凡响的传播效应。 组合报道其实早已有之。例如,在信息类新闻节目中,常常可以看到由一条主新闻和一条新闻背景这样两个报道单体组成的报道。这是组合报道相当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组合报道并不止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8.
据1月3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在与中央驻闽新闻单位及福建省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时说,报道主旋律是必要的,同时也要注意改进报道方式,让读者喜闻乐见。新闻报道成绩不能停留在多少篇宣传稿上,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究竟看了多少,听进去了多少。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福建省在改进领导活动的报道时,收到较好效果。有关福建省领导的一般活动在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上,多次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出现。今年1月21日至25日,卢展工省长到南平、三明两地农村慰问困难群众,在26日的《福建日报》一版上也被处理成了“标题新闻”。…  相似文献   

19.
卫小林 《声屏世界》2003,(12):30-30
一段时闻来,一些媒体越来越多地把一些有价值的消惠排在头条,把一些重要领导的公务活动消息排在次要位置。这表明新闻媒体除了按事实重要性采制新闻,还遵从编排艺术,按新闻价值确定编发位置。与此同时,把会议和领导活动采用标题新闻或简讯形式报道的方法得到大多数领导的首肯。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乐于接受并且鼓励以“标题新闻”的方式报道自己的活动,是建立在对新闻规律的了解和理解之上,并愿意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为新闻媒体创造条件,使我们能够按照新闻规律,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全方位需求。  相似文献   

20.
录音报道,是利用现场音响素材报道新闻的一种广播报道形式。一篇完整的录音报道,通常是由记者现场叙述(播音员解说),现场音响、人物谈话等重要元素组成。然而,笔者在编辑实践中经常接触的那些冠以“录音报道”或“录音新闻”,往往只是文字解说加人物谈话,而缺失的却恰恰是现场音响这个支撑录音报道的关键性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