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永春  张德雷  曹思华 《煤炭技术》2006,25(11):102-104
论文从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因素着手,结合地质构造发育特征,构建11-2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单元,划分突出危险性区域,总结11-2煤层瓦斯赋存及瓦斯地质规律,以便施工中采取针对性的瓦斯治理措施,提高了采掘进度,加快了11-2煤保护层开采力度,保障了被保护层13-1煤层工作面安全、快速施工,确保高产、高效矿井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15,(11):156-159
为了揭示淮南煤田丁集矿11-2煤层瓦斯(煤层气)赋存分布规律,根据矿井地质构造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6个瓦斯地质单元,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各单元的瓦斯赋存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形式的地质构造和煤层埋深是影响各单元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淮南煤田在早白垩纪中期至中新世早期遭受剥蚀,瓦斯大量解吸逸散,造成了矿井煤层瓦斯含量总体较低,分布不均衡性明显。认为丁集矿11-2煤层Ⅱ单元和Ⅴ单元是瓦斯抽采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3.
魏新杰 《煤矿安全》2015,46(2):155-157
采用瓦斯地质理论的方法,结合井田瓦斯地质资料和实测瓦斯数据,探讨了地质构造、地下水活动和岩浆岩侵入等因素对万年矿2#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浆岩侵入和地下水活动造成井田煤层瓦斯含量较低,地质构造和岩浆岩侵入造成井田北部瓦斯含量小,南部瓦斯含量大,煤层瓦斯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地质构造、岩浆岩侵入和地下水活动是控制万年井田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瓦斯地质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气煤公司一号井瓦斯地质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结合矿井瓦斯基础参数,分别阐述了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煤层埋深、水文地质条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认为地质构造和煤层埋深是影响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煤层埋藏深度、围岩及煤层厚度、水分和地质构造等几个方面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分析了豫西三软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控制因素,总结出地质构造是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煤层基岩埋深是影响瓦斯赋存的最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5,(11):141-144
根据鑫基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将井田划分为4个瓦斯地质单元。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煤层瓦斯含量多源分析方法,研究了鑫基井田内不同地质单元的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并指出煤层埋深、井田大型断裂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是影响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瓦斯地质理论,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通过对永丰煤矿3、9号煤层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了煤层埋深、煤层底板标高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得出煤层埋深是影响3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煤层底板标高是影响9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并对深部瓦斯含量分布进行了预测,得出永丰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8.
尚林伟  魏国营 《煤矿安全》2014,(10):147-150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方法,依据锅底山断层形成机理及其发育规律,结合断层区域内煤层厚度、同生和次生构造以及构造煤的分布特征,将断层区域己16-17煤层划分为2个地质单元,锅底山上盘和锅底山下盘。依据断层区域内己16-17煤层地勘瓦斯含量和实测瓦斯含量数据,分析2个地质单元的瓦斯赋存特征,即相同标高下锅底山断层上盘煤层瓦斯含量较下盘高。研究得出地质构造、煤层埋深和构造煤分布是矿井己16-17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即煤层瓦斯含量整体上随煤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受锅底山断层构造活动影响,瓦斯含量分布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在收集整理马泰壕煤矿地质资料和瓦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井田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状态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3-1煤层瓦斯含量等参数,得出了矿井3-1煤层瓦斯地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马泰壕煤矿3-1煤层瓦斯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潘三矿地质构造、地质勘探钻孔与采掘工作面实测瓦斯含量以及影响煤层瓦斯赋存因素的分析,研究了矿井13-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结果表明:井田瓦斯分布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瓦斯风化带与瓦斯带分界明显,瓦斯带瓦斯分布呈现出北低南高、东高西低规律.根据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煤层瓦斯运移与保存条件,可划分为3个瓦斯地质单元,各瓦斯地质单元瓦斯含量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控制瓦斯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圈岩性质、构造煤等.  相似文献   

11.
煤层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丁集煤矿地质构造破坏带内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分析研究了丁集煤矿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的特征,统计了其主采11-2煤层6条巷道的实测预测参数,分析地质构造带内煤与瓦斯突出预测超标点的特征和超标点距构造带的距离。结果表明:丁集煤矿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特征是在瓦斯的参与下,以地应力和地质构造综合作用为主的压出;瓦斯涌出初速度预测指标在井田东部构造带附近敏感性较强;在煤巷掘进过程中遇构造破坏带前30m范围内应该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预报,10m范围内应实施积极的防突措施,以防止瓦斯动力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胡绍勇  张辉 《中州煤炭》2019,(6):15-18,23
通过冲击危险性综合指数评价对正在回采的工作面进行评估,对常村煤矿21号煤层工作面进行综合指数法评价。分析了影响常村煤矿冲击危险性因素,常村煤矿发生冲击地压包括地质条件因素、开采技术因素2个方面。依据综合指数法,按照地质影响因素对常村煤矿21号煤层进行分析,得出危险指数为0.43;按照开采技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该煤层危险指数为0.33。依据上述2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危险指数为0.43,属于弱冲击工作面。  相似文献   

13.
突出区域煤层孔隙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论文以淮南矿业集团丁集煤矿突出煤层为试验点,采用压汞试验法对煤层孔隙进行研究,得出孔隙半径不同时,瓦斯赋存状态不同,游离和吸附的瓦斯含量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压容量法对煤样进行吸附试验,并结合工业分析结果,分析煤层瓦斯吸附量,根据丁集煤矿实际情况,考虑温度因素对瓦斯吸附试验的影响,为煤与瓦斯防突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了解车集煤矿三22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基于瓦斯含量实测数据,采用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对影响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井田内瓦斯含量主要受地质构造、岩浆岩活动、煤层厚度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五阳煤矿3煤层底板进行突水危险性评价,保障五阳煤矿在承压水威胁条件下进行安全开采,在详细分析五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揭露特征的基础上,从主要含水层、隔水层、水压、地质构造及采掘活动等方面对五阳煤矿3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通过在突水系数中考虑隔水层岩性—结构特征和开采活动的影响,建立了3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体系。研究表明,五阳煤矿3煤层底板奥陶纪灰岩岩溶水突水危险性极大,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底板受采动影响破裂越严重,发生突水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6.
闫江伟 《煤矿安全》2013,44(4):10-12
宣东二矿辉绿岩沿Ⅲ3煤层顶板大面积侵入,依据矿井现有的瓦斯地质资料,结合井下观测和实验室测试数据,分析Ⅲ3煤层岩浆岩分布特征,岩浆侵入与煤层变质、变形、煤层瓦斯生成和保存等之间的关系。认为岩浆以岩床形式沿煤层顶板侵入提高了Ⅲ3煤层煤的变质程度,有利于瓦斯的生成和保存,加剧了煤层的变形破坏,对构造煤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阳煤集团新景矿在3#煤层采掘时频繁发生煤与瓦斯突、喷出现象,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和3#煤层的正常开采。论文基于地质构造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原理,分析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煤体结构及瓦斯突、喷出的控制作用,为防治矿井瓦斯灾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同煤塔山矿煤层为特厚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断层是制约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如何查清回采工作面断层的分布情况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槽波地震探测原理,采用槽波透射法,通过特厚煤层槽波探测断层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在特厚煤层中槽波波场响应特征及探测断层断距的精度,并在工作面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实际模型的顶底板岩性与煤层物性差异明显,槽波发育较好;18 m厚煤层槽波主频为80 Hz,埃里相速度为1 000~1 100 m/s,对模型数据进行60~100 Hz的带限滤波,通过成像,槽波可以探测断距为5 m以上的断层;结合回采情况,同煤塔山矿宜采用透射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对构造进行探查,槽波解释成果可为矿井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9.
周牧  李铁昌 《中州煤炭》2023,(2):154-160,166
以刘河煤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矿矿床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煤的含煤性、稳定性、煤质特征、工艺性能和可选性等。研究得出,井田二2煤层大部可采,三32煤层局部可采,二2煤层煤厚0~4.08 m,平均2.37 m,煤层结构较简单,二2煤层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型中厚煤层;二2煤层以低灰分、低硫、特低磷、低水分、特高发热量贫煤为主,易磨碎、极易选。宜作各类动力、火力发电和民用燃料用煤;研究为矿区后续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煤层瓦斯不均衡赋存是制约煤矿瓦斯安全管理的主控因素,准确合理的瓦斯地质区划是有效进行瓦斯防治的基础和保障。基于瓦斯地质区划理论方法,综合分析影响鹿台山煤矿3号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数量化理论I、构造关联度分区等方法,筛选出影响2号煤层瓦斯含量的地质变量包括煤层埋深、围岩透气性和褶皱平面变形系数3个主要地质指标,建立了瓦斯含量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理论和实践验证,模型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利用瓦斯含量预测模型对2号煤层瓦斯含量进行预测和瓦斯地质区划。经实践验证,瓦斯地质区划结果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