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金森病(PD)的治疗策略主要有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物理刺激疗法,这些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纳米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纳米材料不仅是递送药物和基因的良好载体,而且一些纳米材料还表现出神经保护作用;利用纳米技术可以辅助PD的干细胞治疗,并有望刺激和调控神经活性。为了更好地认识纳米技术治疗PD的研究现状,应用该技术解决PD治疗中所面临的挑战,对纳米技术在治疗PD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勃起功能障碍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基础。目前针对其发病机制有多种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基础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基因治疗及干细胞治疗等。  相似文献   

3.
曹津津  宋琼  邹春林 《天津医药》2022,50(4):428-433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不清且发病 机制复杂。目前药物和手术治疗还难以根治PD。细胞治疗为PD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通过移植胎儿腹侧中脑组织 至患者纹状体,可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证实细胞移植具有治疗PD的作用;干细胞,包括多能干细 胞、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再生的细胞来源,进一步拓 展了细胞治疗的前景;诱导神经元治疗PD避免了建立体外干细胞库的高成本,有望实现神经元原位再生。就基于 不同细胞来源的PD细胞移植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再生医学治疗PD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祖文  贾纳  赛那  杨敏  顾艳丽 《北方药学》2015,(7):101-103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阐述其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治疗药物为关键词,检索2005~2015年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①PD发病的特征表现;②PD发病机制的影响因素;③PD的治疗药物。符合要求纳入分析的文献27篇。结果:由脑内黑质神经元细胞代谢异常或死亡造成的多巴胺含量降低是PD发病的特征表现。PD发病机制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兴奋性毒素、Ca+细胞毒、自由基、氧化应激、免疫异常等。目前PD的主要治疗药物有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制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单胺氧化酶(MAO-B)抑制剂、腺苷酸A2A阻滞剂、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等。结论:P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并仍处于无法根治的阶段。 PD发病机制深入研究的同时,新药研发拥有了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α1-抗胰蛋白酶基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1例1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胰岛干细胞移植组和基因治疗组,各27例,常规治疗组进行胰岛素注射降糖保守治疗,胰岛干细胞移植组进行胰岛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组接受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干细胞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基因治疗组术后5个测定时间点血清胰岛素浓度均明显高于胰岛干细胞移植组和常规治疗组(F=1 349.379、1 831.186、1 068.173、416.080、257.810,均P<0.05);基因治疗组口服葡萄糖后6个测定时间点血糖浓度均明显低于胰岛干细胞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F=1 212.243、586.057、962.495、582.887、650.015、1 181.808,均P<0.05);基因治疗组术后移植部位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轻于胰岛干细胞治疗组.结论 α1-抗胰蛋白酶基因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和评价临床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包括快速起效的非甾体抗炎药、皮质激素、缓慢起效的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以及干细胞移植、免疫净化、基因治疗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致残率很高,其治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随着对RA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提出越来越多的治疗RA的新策略,使许多患者病情得到缓解。除常规药物治疗之外,还有生物制剂以及正在探索中的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笔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D)作为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内科和外科皆不能彻底治愈.临床治疗主要为药物控制症状和心理治疗.近年脑深部电刺激(DBS)已成为PD治疗最重要的选择.本文综述药物及DBS在PD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损伤非通气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损伤(ALI)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非心源性肺水肿、呼吸窘迫和缺氧。目前临床ALI主要采用呼吸机治疗。非通气治疗,如多种药物治疗,干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取得一定进展,本文重点就非通气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DF)的临床治疗是集内分泌科、血管外科、骨科和整形外科的综合性治疗。DF的一站式治疗能最大程度保全患者肢体功能。本文综述DF一站式治疗的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1.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由肌营养不良蛋白缺失或减少引起的全身肌肉渐进性损伤和运动功能减退的致死性基因遗传病.目前关于DMD患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疗法和运动训练疗法等.本文梳理了近20年来载体介导DMD基因治疗情况,发现使用短序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在治疗DMD模型小鼠和犬类身...  相似文献   

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胰瘘、出血是PD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PD术后胰瘘、出血,一直是外科临床的棘手难题。本文结合1例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壶腹癌患者治疗成功的护理经验,探讨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新进展,本文对胶质瘤靶向治疗、克服耐药、神经干细胞治疗、免疫和基因治疗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同时阐明各种治疗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7,(8):1143-1149
目的:了解抗帕金森病(PD)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抗PD的临床治疗药物、新型药物及候选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左旋多巴(L-DOPA)类制剂为治疗PD最有效的药物,长期应用L-DOPA类制剂会出现严重的运动并发症。多巴胺受体激动药以选择性高、半衰期长、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等优势,用于单独治疗早期PD或辅助L-DOPA治疗晚期PD,可推迟或缓解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PD的一线药物。抗PD新型药物的作用靶点主要为α-肾上腺素受体、5-羟色胺(5-HT)受体、腺苷A2A受体和谷氨酸受体。作用于5-HT受体的匹莫范色林在治疗PD精神异常方面有效且耐受性好;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沙芬酰胺,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菲帕麦唑,5-HT受体激动药候选药物SUNN4057、F15599,腺苷A2A受体拮抗药伊曲茶碱及侯选药物SYNN15,谷氨酸受体拮抗药候选药物ADS-5102、ADX48621等均可辅助L-DOPA显著改善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为PD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徐雅楠  赵志刚 《医药导报》2023,(8):1178-1186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无法治愈,甚至没有很好的方法阻止疾病进展。PD的治疗药物种类有限,均为对症治疗,药物靶点主要局限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如多巴胺前体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巴胺代谢酶抑制剂等),治疗的同时可能会带来副作用或并发症。由于PD患者人群庞大,许多制药企业及科研人员投入大量精力研发PD新药,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充分了解PD的治疗现状和未来,了解PD新药的发展方向,该文就各类PD治疗药物的作用特点、疗效、安全性做一总结,并对进入临床试验的PD新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美国现有帕金森病(PD)患者约150万,每年用于治疗PD的费用高达100亿美元.研究报告显示,我国65岁以上PD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位居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第2位[1].PD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患病则需终身治疗,药物治疗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常用的临床治疗药物包括多巴胺类和抗胆碱能药物.本文就抗PD药物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的治疗策略与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新 《中国药房》2007,18(32):2540-2542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迄今病因不明[1],尚无根治方法,药物治疗仍是其主要方法。本文就PD的治疗策略及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PD的药物治疗原则PD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延缓疾病的进展,控制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一般认为对年轻、早期患者的治疗目标是保持或恢复工作能力;对中、晚期患者是保持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对晚期患者是减轻痛苦、延长寿命。其治疗原则应强调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医学体疗和日常生活调整等。现抗P…  相似文献   

18.
于洋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3-104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的临床诊断鉴别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PD患者16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PD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为肢体僵硬、姿态步态异常、运动减少等,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震颤为主要症状患者的预后效果最佳,而以少动症状为主、老年PD以及恶性PD患者的预后较差。结论 PD患者容易误诊或漏诊,应高度重视患者的亚临床症状,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及护理,可延缓致残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神经退行性或损伤性疾病防治的新视点——干细胞药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细胞药物是指可以通过调节生物体内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来防治由于细胞缺失或损伤而引起疾病的一类治疗和预防药物。近年来发现:运用中药、生长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均可调节生物体内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神经系统退行性或损伤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PD)、阿尔采末病(AD)、亨廷顿病(HD)、药物滥用、抑郁症以及脑卒中等,均是由于神经细胞的缺失或损伤而引发的疾病。运用药物来调节自身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定向分化潜能,以重建受损的功能细胞,恢复其生物学功能,既解决了成体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困难和胚胎干细胞的伦理困惑问题,也避免了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和手术后遗症问题。为细胞丢失或损伤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崭新的视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癫痫是神经系统中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我国约600多万患者,其中25%为难治性癫痫,目前主要有药物和外科治疗两种手段,其效果均不理想。现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癫痫已是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观察红景天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对体外海马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