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脱钙冰冻骨组织切片原位杂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炜镔  程枫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4):255-255,I017
我们采用不脱钙的骨痂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原位杂交,旨在探索一种更快捷、灵敏却不失特异性的骨组织的原位杂交方法。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与组织切片的制作: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只,按文献[1]方法制作桡骨骨折模型,术后1、2、4周每次处死2只,取下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人类不脱钙骨组织切片上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Erben报道的改进的甲基丙稀酸甲酯低温塑料包埋方法包埋人类髂骨活检组织。制备不脱钙骨组织切片。切片行Goldner’s三色法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组织形态学上,两种染色法均示骨组织中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细胞清晰可辨,钙化的骨基质与类骨质分界清楚。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示FGF-2蛋白和mRNA表达于骨髓腔中一些单个核细胞及少许成骨细胞的胞浆中。此外。骨髓基质亦可见FGF-2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结论 低温塑料包埋方法制备的人类不脱钙骨组织切片可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检测观察。  相似文献   

3.
常超英  刘恩 《中国骨伤》2000,13(10):587-587
对于骨折和骨病的深入研究 ,要求建立不脱钙骨超薄切片技术。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骨组织内钙盐的沉积、构筑及其变化 ,有助于阐明骨病、骨吸收和骨修复过程中 ,钙盐的代谢活动 ;运用脱钙骨制备的标本 ,不能提供相应的资料。1 材料和方法1 1 动物和取材 试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 ,在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下 ,迅速取出股骨头、股骨颈和腰椎椎体。1 2 依次按以下步骤制备超薄切片 :(1)立即投入 2 %多聚甲醛 3%戊二醛溶液内固定 2小时 ,4℃ ;(2 ) 4℃ 0 1M磷酸缓冲液冲洗 2小时 ;(3) 4℃ 1%锇酸溶液后固定 2小时 ;(4)梯度丙酮脱水 ;(5…  相似文献   

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强化和修复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目的 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强化和修复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8具成人新鲜腰椎骨L3-5,随机选择一侧椎弓根放置直径为6.0mm的CCD(compactCD)椎弓根螺钉,另一侧以直径为3.5mm的钻头导孔,均不穿透椎体前皮质。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椎弓根螺钉拔出实验,拔出速率为5mm/min。然后沿椎弓根孔道注入PMMA粉和水按体积1  相似文献   

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在骨科应用已有60年多年的历史,1951年Kiaer和1953年Haboush分别报道在股骨头置换术中用PMMA骨水泥以粘合骨与假体。但PMMA骨水泥直到1960年被Charnley在股骨头置换术中成功应用后才引起广泛的关注,并由此建立了PMMA骨水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目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鼠骨组织形态学和小鼠骨钙含量的研究方法,并观察不同剂量的泼尼松对小鼠骨形态学及骨钙含量的影响.方法 2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泼尼松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按泼尼松0.75、1.5、6.3 mg.kg-1@d-1灌胃给药,实验21 d后,眼眶放血,取右胫骨进行硬组织包埋切片,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取右股骨测骨钙含量.结果小鼠骨形态学与大鼠相似,但松质骨骨量个体差异大.形态学中骨量与骨钙含量有正相关(P<0.05).对不同剂量泼尼松作用的检测表明低、高两剂量泼尼松对骨钙含量无明显影响,中剂量可增加骨钙含量(P<0.05);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可见低、中剂量的泼尼松有增加骨量的趋势,中剂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泼尼松有减少骨量的趋势.中剂量增加松质骨表面双荧光强度(P<0.05).结论小鼠骨形态学特征和骨钙含量有低的相关关系,泼尼松低的剂量可增加小鼠的骨钙含量、骨量和骨小梁表面荧光,当剂量增加时却有减少骨量和骨表面荧光的作用.提示测定药物对骨钙含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形态学中骨量的变化,提示若用高剂量泼尼松可致小鼠骨量减少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重度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中不同剂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分析螺钉稳定性与PMMA剂量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48块重度骨质疏松模块随机分为A~F 6个实验组(n=8),A组不注射PMMA,B~F组分别向钉道内注入1.0、2.0、3.0、4.0、5.0 m L PMMA后,各组拧入椎弓根螺钉,记录最大拧入力矩(T_(max))。待骨水泥硬化后进行X线检查,观察螺钉周围骨水泥的分布情况;随后进行力学实验,测量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并观察模块的破坏情况。结果 B~F组螺钉被PMMA严密包绕,B~F组螺钉周围PMMA的范围逐渐增加。与A组相比,B~F组的T_(max)均有显著提高。B组和C组、C组与E组之间T_(max)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何2组的T_(max)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F组的Fmax均有显著提高。B组和C组、C组和D组、E组和F组的Fmax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何2组的T_(max)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max)、Fmax、PMMA剂量三者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螺钉拔出后,A~F组模块的破坏程度逐渐增加。结论 PMMA可以显著提高重度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中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螺钉的稳定性与PMMA剂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中注射4 m L PMMA可以作为重度骨质疏松条件下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肌腱包埋缝合法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异体脱钙骨移植系列研究提示制备流程是可靠的,植骨成功率达98%,抗原性低。虽50例有32例血清抗体阳性,但不影响植骨愈合。骨折合并感染性骨缺损,采用含抗菌素的脱钙骨植骨,有助于控制感染、植骨成功。应用干骨植骨法能促进植骨愈合,近似自体植骨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478-1481
自骨组织工程概念被提出以来,微球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应用广泛,目前主要在3个方面,分别用于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扩增;构建支架材料将细胞传递至骨缺损部位;装载生长因子以诱导骨形成。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微球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烧伤患者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尤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由于皮肤损害、创面裸露,加之创伤应激、休克、固有免疫功能抑制等因素同时或相继发生,创面极易发生感染,轻者可贻误愈合,重则可诱发脓毒症,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成为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烧伤感染一直是烧伤临床工作所关注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长期以来,自体骨移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骨缺损。自体松质骨移植可以提供骨自然愈合过程所需的各种要素:成骨干细胞、骨传导基质、一系列骨生长因子,因而成为衡量骨移植替代物的金标准,但存在骨源量小等种种缺点犤1,2,3犦。众多实验已证明:组织工程化骨包含自体松质骨的基本要素,组织工程化骨能够较好地修复骨缺损。组织工程学原则提供了骨组织修复的一种策略,骨组织工程常用的种子细胞有骨髓基质干细胞、骨膜细胞等等犤4,18犦,常用的支架分生物类和人工合成类,包括明胶海绵、PLGA多聚体、脱钙骨、陶瓷、珊瑚、磷酸钙…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内皮,在血管生成和血管形成中均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VEGF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研究发现VEGF促进组织工程化骨的血管化,对成骨细胞有趋化和促分化功能,并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协同作用.局部注射和植入VEGF因很快扩散和降解而作用甚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VEGF的缓释、基因转染及植入能分泌VEGF的细胞等技术,以期获得足够的作用浓度和时间.组织工程化骨的骨化过程是多细胞因子作用下的复杂过程,各因子的最佳作用浓度、时间和先后顺序均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20.
组织工程骨(tissue engineered bone,TEB)由于其材料范围广泛,骨传导性及骨诱导能力极佳,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及骨再生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TEB与骨缺损处的血管再生过程极其复杂,需要种子细胞及细胞产生的各种生长因子的参与,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取材方便,伦理争议及免疫原性低,且具有成骨及成血管分化等能力,已作为骨缺损修复治疗中的新方式,可改善目前现有治疗方法的缺点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真核生物中调节细胞能量稳态及多种代谢相关激素的重要分子,可被多种途径激活而发挥生理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与骨再生及骨微环境形成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通过作用于MSCs、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血管再生等发挥促成骨效应,也有不少研究者利用AMPK与MSCs联合治疗骨损伤的再生修复,在TEB促骨再生中产生积极影响。另外,该文也总结出AMPK参与骨再生作用机制可能与活性氧、细胞自噬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等信号通路有关。笔者就AMPK在TEB促骨再生中的研究及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骨缺损修复、骨再生靶向治疗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