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胃(肠)咽吻合术在晚期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 (肠 )咽吻合术在晚期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胃 (肠 )咽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游离空肠 1例 ,带蒂结肠 1例 ,胃上提 6例。本组均获得良好的吞咽功能。 7例健在 ,1例死亡。结论 :胃(肠 )咽吻合术对晚期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大范围下咽 食管缺损具有较好的I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咽胃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手术疗效。方法:自1992年4月~2001年1月对5例下咽癌、1例颈段食管癌采用手术切除,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咽胃吻合术重建上消化道,全部获得成功。结果:6例术后全部恢复吞咽功能,并发症少。随访至今,2例术后2年死亡,1例1年半后死亡,1例10月后复发死亡,1例3年半后复发死亡,1例术后2年仍健在。结论:咽胃吻合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具有吞咽功能恢复快、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梨状窝癌根治术中用对侧半喉修补喉咽缺损的疗效。方法12例晚期梨状窝癌患者行部分喉咽+半喉切除术,用对侧半喉复合瓣和残余喉咽黏膜一期修复喉咽缺损。结果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喉咽功能均恢复良好。1例T3N1M0患者术后8个月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行颈廓清术后再次复发,后死于肺转移,1例T3N2M0患者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放疗半年后死亡。1例T4N1M0患者发生咽瘘,后换药后治愈。3年存活率为58.3%(7/12)。结论晚期梨状窝癌根治术中用对侧半喉修补喉咽缺损具有就近取材、局部供血良好、修复率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晚期喉咽癌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华  李蓉  许宁惠  杜雪芹 《四川医学》2003,24(10):1096-1097
我院自 1992~ 2 0 0 0年 ,收治晚期 (Ⅲ、Ⅳ期 )喉咽癌 71例 ,其中行全喉、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1,2 ] ,游离空肠移植修复重建下咽及颈段食道术 2 5例 ,5例放弃手术 ,15例采用胸大肌皮瓣移植术 ,2 0例局部粘膜修补 ,6例胃咽吻合术。现将 2 5例喉咽癌空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4 5~ 79岁 ,平均 5 9岁。颈淋巴结转移者 2 0例 ,累及喉者 19例 ,均累及颈段食管。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 ,平均手术时间 9 5h ,平均输血量 115 0ml。术后并发咽瘘 3例 ,吸入性肺炎 2例 ,肠梗阻 1例 ,…  相似文献   

5.
喉咽癌、颈段食管癌临床少见 ,缺乏早期临床表现 ,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早期诊断困难 ,绝大多数就诊时已属晚期。本文回顾性研究我科 1996~ 1998年收治晚期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晚期下咽癌 7例 ,颈段食管癌 4例 ,均为男性 ;年龄41~ 72岁 ,平均 5 2岁。临床表现如下 :咽部异物感 2个月~ 2年 5例 ,吞咽困难 1~ 6个月 3例 ,颈部包块 1个月 1例 ,呛咳1个月 1例 ,声嘶 6个月 1例。1.2 方法诊断方法 间接喉镜下活检术 4例 ,直接喉镜下活检术 3例 ,纤维胃镜下活检术 2例 ,纤维胃镜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侧半喉重建晚期梨状窝癌术后咽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晚期梨状窝癌患者行半喉半咽切除术,2例同时行颈段食管切除术,并用健侧半喉重建咽部及颈段食管缺损。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仅1例术前放疗的病人术后发生咽漏,全部病例愈合后均可进普通饮食.也无吞咽梗阻。目前,所有病例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其2年生存率为75%,最长存活5年。结论:利用半喉半咽切除术后残存的正常喉粘膜瓣重建晚期梨状窝癌术后咽部及颈段食管缺损,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除颈段食管癌、胃上提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3月至2004年8月,对10例颈段食管癌患者实施全咽喉食管切除,非开胸食管拔脱,经食管床胃上提,行胃咽吻合重建消化道,术后辅助放疗。结果:病理诊断均为鳞癌;无手术死亡;咽瘘1例。3例患者已分别生存7年6个月、7年、4年1个月,均为手术+放疗的病例。结论:全咽喉食管切除、非开胸食管拔脱并胃上提胃咽吻合术,是治疗晚期颈段食管癌的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结合放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晚期喉咽癌多同时累及喉腔、食管上段及颈淋巴结,手术切除后产生的组织缺损大,对其如何修补一直是个难题,我科自1989年1.临床资料4月至1992年12月共作5例全喉下咽切除胃空肠代食管术,现将初步经验报道如一下:2手术步骤2.l颈部手术组:3例行“U”形切日,2例行正中切口,分离暴露甲状腺、限体、切断舌骨从舌骨甲状膜进入咽腔,在病变上1~3cm处环形切除下咽,连同一侧甲状腺,整个限及上段食管,同时作一侧颈廓清术。作空肠段移植者分离一侧甲状腺上动脉及颈外静脉,以备与空肠皿管吻合,作胃代食营者将食管中下段作周围性向下剥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方法的选择与临床效果。方法:分析1995年以来68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其中位于下咽者27例,颈段食管者41例。结果:下咽癌切除26例,切除率为96.3%,手术中重建食管包括口底-食管吻合2例;咽、喉及颈段食管切除后用颈阔肌皮瓣重建11例、游离空肠代食管3例,全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后用胃重建10例;颈段食管癌切除38例,切除率92.7%,除1例外均采用非开胸食管切除后用胃重建食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用胃重建的47例为27.7%(包括1例术后死于心力衰竭),游离空肠者33.3%,颈阔肌皮瓣重建者为9.1%。随访2~96个月(平均45.5个月),下咽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60%和31.6%,颈段食管分别为68.3%、9.5%和0。结论: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高,下咽癌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颈段食管癌。咽、喉及颈段食管切除后采用颈阔肌皮瓣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少,远期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喉咽癌、颈段食管癌临床少见,缺乏早期临床表现,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困难,绝大多数就诊时已属晚期.本文回顾性研究我科1996~1998年收治晚期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管胃颈部侧侧T型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病人66例,根据病人颈部吻合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管状吻合。比较2组病人术中颈部吻合时间、出血量及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及食管胃反流情况。 结果 围手术期内2组病人无死亡。观察组病人吻合时间和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6个月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胃食管颈部侧侧T型吻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2种方法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手工吻合与一次性吻合器吻合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02年1月-2008年2月接受食管癌三野根治术的患者217例,颈部吻合分别采取手工吻合和强生一次性吻合器吻合,并将其分为手工吻合组135例,吻合器组82例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观察吻合口瘘、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杲:两组患者随访半年,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63%(13/13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5.19%(7/135)。吻合器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44%(2/8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6.10%(5/82)。术后吻合器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手工吻合组(P〈0.05);两组患者比较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中,吻合器的使用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是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兴邦 《安徽医学》2011,32(11):1843-1844
目的 对168例食管中段癌及食管上段癌三切口手术后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及无损伤组)进行分析.方法 所有手术均右胸,上腹,左颈部切口,胃底及食管颈部吻合.结果 所有病例中,有声音嘶哑25例,肺部并发症16例(合并声嘶6例),死亡2例.结论 三切口手术是食管中段癌及食管上段癌常用术式,术中解剖不清及操作不当是造成食管癌术后...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侵犯主动脉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食管癌侵犯胸主动脉的患者预后差,治疗效果不佳。文中总结13例T4期食管癌患者侵犯胸主动脉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外科治疗此类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常规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行胸主动脉局部外膜切除的患者2例,人造血管补片主动脉成形2例,人工血管置换9例。结果13例患者均于2周内顺利恢复,未出现主动脉瘘、吻合口瘘、截瘫等严重并发症,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和25.2%,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95%CI为25.6~44.4个月)。结论对于食管癌侵犯主动脉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外科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扩展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重建术的范围。方法 对胃溃疡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9年又患胸中段食管鳞癌行根治性切除经食管床作横结肠胃食管颈部吻合术 1例 ;贲门癌侵犯食管下段行食管次全切除、全胃切除经食管床作横结肠空肠食管颈部吻合术 1例 ;另外 3例均因贲门癌行全胃切除 ,横结肠十二指肠食管弓下吻合术。本组 5例均切断中结肠动脉采用左结肠动脉升支供血的横结肠行顺蠕动向吻合。结果 其中 1例结肠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的病人 ,术后第 9日发现颈部吻合口瘘 ,术后第 2 3天痊愈出院。其余 4例病人均顺利出院。结论 横结肠有丰富的血供及足够的长度可移植至任何高度与食管吻合且愈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王成  祝会斌 《安徽医学》2015,36(6):715-716
目的:总结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管状胃代食管的手术操作方法,分析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生存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0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应用管状胃代替食管,统计分析术后发生的肺部并发症和随访资料。结果术中保留胃右动脉及分支的管状胃制作成功,23例术后无明显肺部并发症发生,4例出现明显肺部感染,积极治疗后康复出院;2例术后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1周后顺利脱离呼吸机;1例较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出现吻合口瘘,最终死亡。术后随访21例,无明显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术后1月后生活基本自理。1、3年生存率分别为42.8%(9/21)和19.0%(4/21)。结论应用管状胃代食管,对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减少胸腔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胃手术后食管癌的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再次手术的方式。方法 对15例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空肠Roux—Y吻合4例,空肠代食管6例,结肠代食管胸顶吻合2例,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3例。结果 胸腔内吻合12例无吻合口漏;颈部吻合3例,1例吻合口漏。无住院死亡病人。结论 胃手术后食管癌患者再次手术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消化道重建术,食管空肠Roux—Y吻合、空肠代食管和结肠代食管是重建消化道的重要方式,上段食管癌可以行结肠代食管术,以颈部吻合为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例采用空肠食管吻合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的临床资料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残胃食管癌的外科疗效。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患者均存活。结论:空肠食管吻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仍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端癌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3月274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采用手工吻合。颈部吻合194例,吻合口狭窄11例,发生率4.01%。其中1例发生于手术1月内,10例发生于手术2月后,4例有反流性食管炎。胸内吻合80例.无隧道式食管全层-胃黏膜腔内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与手术及吻合方式、吻合口部位、反流性食管炎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