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官宛华;刘晋新;张烈光;陈碧华;江松峰;梁艺;黄德扬;甘清鑫;凌洲焜;张琳琳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9(01):33-36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鸟-胞内分枝杆菌(MAC)感染的胸部影像表现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经菌种鉴定为MAC的AIDS患者31例,其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中30例行胸部CT及X线检查,1例仅行胸部X线检查。 结果 31例AIDS合并MAC感染患者中,3例肺部未见病变,28例为MAC肺部感染。AIDS合并MAC肺部感染的影像表现类似肺结核改变,常见的CT征象有斑片影21例,其中大片实变3例;支气管扩张18例,结节18例,双肺弥漫粟粒10例,空洞10例,胸腔积液1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5例,以中度肿大为主,7例肺门淋巴结大,双肺门多见。 结论 AIDS合并MAC感染的胸部影像表现多样、不典型,以斑片影、小结节及支气管扩张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的 AIDS 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5例行胸部 CT 平扫,1例加做胸部增强扫描;1例行 DR 胸部正侧位摄片.结果6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其中2例表现为单一结节肿块影,1例为斑片渗出影,3例合并浸润实变影、斑片状模糊影.6例中出现结节及团块实变影4例,空洞2例;斑片状渗出影4例,间质样改变2例,支气管扩张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胸膜腔积液3例.结论结节肿块影、浸润实变影伴空洞、斑片状模糊影是 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常见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腹部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腹部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AIDS合并播散性PSM的腹部CT扫描表现.结果35例AIDS合并播散性PSM腹部CT示腹腔淋巴结肿大27例(77.1%);肝脾肿大18例(51.4%);肝脾实质病变共11例(31.4%),其中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3例(8.6%),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5例(14.3%),肝密度弥漫减低5例(14.3%)及肝脏强化不均匀5例(14.3%);肠壁增厚3例(8.6%);腹水4例(11.4%);胰腺炎1例(2.9%).结论AIDS合并播散性PSM腹部常多脏器受累,腹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脾实质病变是其最常见的腹部CT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合并腹部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艾滋病(AIDS)合并腹部结核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病原学证实及临床诊断艾滋病合并腹部结核的腹部CT扫描表现.结果 33例AIDS合并腹部结核患者腹部CT示腹部淋巴结肿大23例(69.7%,23/33);肝脾肿大10例(30.3%,10/33);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14例(42.4%,14/33),其中脾内弥漫粟粒状低密度结节9例(27.3%,9/33);肝内低密度结节7例(21. 2%,7/33),其中肝脓肿1例(3.0%,1/33);腹膜及大网膜增厚5例(15.2%,5/33),其中伴腹腔积液2例(6.1%,2/33);回盲部肠壁不规则增厚4例(12.1%,4/33);腰椎骨质破坏伴椎旁脓肿及左腰大肌脓肿1例(3.0%,1/33),腰大肌脓肿1例(3.0%,1/33).结论 AIDS合并腹部结核常表现肝脾结核、腹部淋巴结结核、肠结核及腹膜结核等,CT对病灶的检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腹部感染的影像学特点. 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6例AIDS患者分别为AIDS合并腹腔淋巴结核、脾结核、肠结核、腹膜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阿米巴肝脓肿、化脓性胆管炎,全部病例均有完整的CT影像资料. 结果 腹腔淋巴结核表现为腹腔内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影,中心为低密度,边缘环形强化,脾结核患者脾内散在分布小结节状低密度病灶,肠结核表现为肠壁增厚,管腔狭窄.阿米巴肝脓肿患者肝内囊性病变,边缘强化,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肝内、外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管腔内积气.马尔尼菲青霉菌患者腹膜后多组肿大淋巴结,局部融合成团块. 结论 影像检查是发现和评价AIDS腹部合并症的有效方法,可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定性诊断有赖于穿刺活检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AIDS合并肺癌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提高对AIDS合并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7例AIDS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AIDS合并肺癌以中年男性多见,常合并肺部感染。CT多表现为外周分布的类圆形、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多合并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感染者与不伴肺部感染者相比,在肿块分布、外形、密度、邻近肺野及胸膜改变、肿大淋巴结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但肿块较大、伴有胸水在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2;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结论:中年男性AIDS患者伴有肺部机会性感染时,若肿块较大、出现胸水且对症处理后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到肺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病理资料,10例行胸部CT检查,13例行X线胸片检查,所有病例经细菌培养证实,其中1例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证实,1例经支气管活检证实。结果:1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马红球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为单侧肺门区的中心型类似球形密度增高阴影,9例,占70%,合并空洞及液平面10例,占77%,胸腔积液3例,占23%,病灶发生在肺的内带10例,占77%,发生在外带1例,占7%;病理表现为肺泡内出血及淋巴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增生,符合坏死性肺炎的病理发展过程。8个月随访13例艾滋病患者抗马红球菌治疗后病灶明显吸收,9例肺部空洞缩小。1例死亡,1例失访,1例病灶完全吸收,1例尚无复查。结论: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为单侧肺门区的中心型类似球形密度增高阴影,实变,继发空洞,肺野毛玻璃样变,小结节及树芽征;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病例资料 患者,男,58 岁,以\"性格改变伴言语不利 2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示意识清楚,言语不利,理解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无肢体抽搐,颈软无强直,Kerning征及Brudzinski 征均阴性.实验室检查:HIV 抗原抗体联合检测201.51 s/Co(参考值 < 1 ).CD3 +...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合并肺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肺部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4例卡波西肉瘤中3例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多个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纵隔、腋窝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1例主要表现为结节;1例淋巴瘤为单发肿块,病灶内可见坏死及空气支气管征,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3例肺癌均为明显强化的孤立肿块,腺癌为形态不规则的外周型肿块伴肺内转移,鳞癌和小细胞癌为中央型肿块,前者可见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及病灶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后者纵隔及病灶侧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3例病灶侧均可见胸腔积液。结论:艾滋病合并肺内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并发脑感染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对14例确认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脑炎10例,均无占位效应。脑萎缩现象5例,其中2例单独存在,3例与病灶并存。平扫病变呈片状低密度,以脑白质受累为主;6例累及双侧多个脑叶,分布不对称;2例位于左脑。其中2例增强无强化。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平扫两枕叶见片状低密度,对称分布。弓形体脑病3例,2例见等密度灶并周围水肿,1例显示脑脓肿征象。结论根据CT影像特征,结合流行病学询问,可提出本病疑似诊断。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10例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7例行胸部HRCT检查.结果 10例患者X线胸片显示:9例有明显病变,1例只有轻微病变;6例为双肺受累,4例为单肺受累(其中右肺3例,左肺1例);其中5例为大面积实变并空洞形成(4例伴对侧肺野散发病灶).在病变形态上有斑片状渗出实变(6例)、大片状(叶、段分布)实变(5例)、空洞(5例)、小结节病灶(3例)、粟粒病灶(2例)、纤维索条(1例).7例患者HRCT显示:斑片状渗出实变(7例)、小结节病灶(6例)、大面积(肺叶、段)实变(5例)及随实变吸收消散而出现的空洞、支气管扩张(各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磨玻璃密度影(3例),粟粒病灶及树芽征(各2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纤维索条(各1例).结论 大面积实变合并空洞、结节病灶、支气管扩张及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是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结核患者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中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的临床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4例AIDS并发结核患者在HAART中发生IRIS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临床见发热4例,乏力及体重减轻3例,腹痛2例,咳嗽、咯痰1例,胸闷、喘憋1例.CT及MRI见颈部和(或)锁骨上区淋巴结增大3例,腹股沟淋巴结增大1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腹部淋巴结增大1例;肝及肺实质受侵2例,肾、肾上腺、肠系膜、腹膜、腰大肌、脑及皮肤软组织受累1例.以上临床及影像表现均具有临时性及自限性特征,随着抗结核及HAART联合治疗的继续,病情均出现好转.结论 AIDS并发结核患者在HAART中均有可能发生IRIS,影像检查对IRIS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IDS患者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对12例AIDS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分析其PET/CT表现.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肺结核且合并肺外结核3例,全身播散性结核1例;弓形虫脑炎2例,脑胶质瘤、脑结核、脑囊虫病和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各1例;肝细胞肝癌和食道癌各1例.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AIDS患者相关感染、肿瘤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艾滋病 (AIDS)患者局部脑血流 (rCBF)的变化。方法 对 5例男性AIDS患者 (IV期 )进行了99Tcm 双半胱乙酯 (ECD)脑血流灌注显像 ,半定量测定rCBF。 16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 1例有痴呆临床表现的AIDS患者存在双侧额、顶、颞叶和基底节及左侧丘脑rCBF低灌注 ,4例无痴呆临床表现的AIDS患者亦出现双侧额、顶叶rCBF低灌注。AIDS组患者双侧额、顶、颞叶、基底节和丘脑以及直回和桥脑rCBF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AIDS患者存在脑皮层和皮层下rCBF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软组织骨骼感染的X线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AIDS并发软组织骨骼感染的X线和CT表现.结果 18例AIDS并发软组织骨骼感染中,蜂窝织炎1例,CT表现为皮下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软组织脓肿6例,CT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后呈环状强化.脓性肌炎1例,CT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灶,增强后病灶边缘强化.脓毒性关节炎4例,其中膝关节病变3例,髋关节病变1例;X线平片示骨质破坏2例,正常2例;CT表现为骨质破坏3例,关节腔积液4例.骨髓炎9例,其中骨结核8例,包括椎体病变6例,X线和CT的主要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骨质增生,死骨形成,椎间隙变窄;肋骨病变3例,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髂骨、骶骼关节病变1例,X线和CT表现为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关节间隙增宽.股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例,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反应.结论 软组织和骨骼感染是艾滋病常见并发症,影像检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MDS)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 13例患者X线胸片中5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7例呈网织纹理,4例见胸腔积液,4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见粟粒病变,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2例呈磨玻璃密度影(GGO),2例见肺气囊,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13例患者HRCT发现7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见小叶间隔增厚,6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5例见粟粒病变(其中1例可见胸膜下小结节),4例见胸腔积液,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可见GGO、多发肺气囊及树芽征各2例,空洞(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局段支气管扩张、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结论 AIDS合并肺毛霉菌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粟粒病变、纵隔淋巴结增大、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多发的浸润性病灶、胸腔积液及结节状肿块影. 相似文献
17.
肺部蠊缨滴虫感染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蠊缨滴虫肺部感染的影像表现.方法 17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术后1~4个月内出现发热,但多不伴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等症状,X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杏确诊为肺部蠊缨滴虫感染.回顾分析肺部感染期间17例X线胸片和16例胸部CT像,总结该病的常见影像表现.结果 X线表现:17例患者中有16例出现累及双侧的肺部阴影,其中9例旱散在分布于双肺的点片状及条索状阴影,7例出现大片云絮状阴影,1例仅见双肺纹理增粗、紊乱;CT表现:所有16例有CT资料的患者,病灶均出现于双侧、累及2叶以上;15例出现磨玻璃样改变,11例出现片状实变影,14例出现条索样病灶,8例出现结节影.11例同时出现磨玻璃样改变、片状实变影和条索状病灶.10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具有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诱发因素的患者,临床上出现发热而不伴咳嗽、咯痰等症状,胸部CT显示局限件分布于双肺、多叶的磨玻璃样阴影和散在分布于肺野内的片状实变影以及条索状影相伴出现,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考虑到蠊缨滴虫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