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褚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精油特有的香气和抑菌性,使褚橙精油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但褚橙精油的水溶性差、且易挥发特性限制了其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和Span 80)为乳化剂,采用高速剪切的方法制备了褚橙精油O/W纳米乳液。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复配比、质量浓度以及乳化剪切速率对褚橙精油纳米乳粒径、ζ-电位、黏度、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探索了制备褚橙精油的优化工艺参数:当褚橙精油的质量浓度为5 g/dL时,Tween 80和Span 80复配质量比为1∶2,复合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3 g/dL,乳化剪切速度为12 000 r/min,所得乳液粒径为(135±0.76) nm,ζ-电位绝对值(30±0.36)mV,稳定性良好。研究发现,相比较于纯精油,褚橙精油纳米乳表现出更强的抑菌效果,说明将精油乳化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这为该精油的应用拓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迷迭香精油(Rosemary essential oil,REO)纳米乳,增强其稳定性并增加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REO成分,通过拟三元相图确定REO纳米乳的最佳制备工艺,以粒径和PDI为指标对其表征,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GC-MS分析共鉴定出45种成分,主要为烯醇类化合物;经筛选得出REO纳米乳的最佳制备工艺为:15.50%的聚氧乙烯蓖麻油,15.50%的无水乙醇,6.90%的REO以及62.10%的蒸馏水;REO纳米乳平均粒径为18.43±0.50nm,PDI为0.09±0.03;抑菌实验表明REO及REO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REO纳米乳,稳定性好,有较好的推广前景,为REO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肉桂精油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氧化特性,由于存在挥发性强、水溶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研究证实,纳米乳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精油的水溶性及稳定性。文章以壳聚糖与果胶为壁材制备肉桂精油纳米乳(cinnamon essential oil nanoemulsion, CON),并评价了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制备CON的最优参数:肉桂精油添加量为1%~2%,壳聚糖与果胶的体积比为1∶1,超声波处理时间为7.5 min,超声波功率为450 W;制备的纳米乳粒径分布在10~150 nm,分散性及稳定性最好;CON对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假单胞菌CM2(P.deceptionensis CM2)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00,0.250,0.125μL/mL,表明CON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该研究结果将为CON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茴香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芳香类植物,其精油具有抑菌和抗氧化等功效,但其水溶性和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以茴香精油微乳稳定性为考察指标,首先确定茴香精油微乳的最优配方,再对微乳的构型、粒径、分布形式、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当吐温-80+吐温-40∶丙三醇∶茴香精油=4∶2∶1.5和6∶3∶1时,可形成2种不同无限稀释型微乳,茴香精油呈类球状分布在微乳体系中,其粒径为28.39~30.92 nm,当水分含量>60%时,为稳定的O/W型微乳。通过比较茴香精油对DPPH自由基、·OH、·O2-的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发现微乳体系构建显著提高了茴香精油的抗氧化性。说明茴香精油的微乳化不仅解决了其溶解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还有效提高了茴香精油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抑菌圈直径试验筛选出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好的3种柑橘(佛手柑、甜橙、蜜柚)精油为油相,以吐温80为乳化剂,去离子水为水相,通过相转变法制备纳米乳.结果表明,3种柑橘精油纳米乳的配方:精油质量分数为6%、吐温80质量分数为24%、去离子水质量分数为70%,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乳平均粒径为10~20 nm,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深海鱼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的纳米乳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以深海鱼油为油相,采用表面活性剂复配法从Span-20、Span-80、Tween-20、Tween-80中筛选合适的乳化剂。结果表明:以Span-80和Tween-80体积比为19∶81的混合液作为乳化剂,以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当V(混合表面活性剂)∶V(深海鱼油)∶V(蒸馏水)=8∶2∶20时,所制备纳米乳为O/W型,其表观澄清透明,粒径范围在725 nm之间,多分散系数(PDI)范围在0.150.25之间。用三相图表示纳米乳的成乳范围。稳定性试验表明所制备的纳米乳离心后能保持稳定,但对高温不耐受,需25℃以下保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姜精油(Ginger essential oil, GEO)的稳定性和利用度,本实验室以酸改性凹凸棒为稳定剂、亚麻籽胶作为乳化剂、壳聚糖盐酸盐做壁材制备了姜精油纳米乳。本研究对姜精油纳米乳进行性质表征(包括形貌与形态、粒径分布、流变性、红外光谱、包埋率)并评价其结肠靶向和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姜精油纳米乳粒径呈正态分布,液滴平均粒径为329.6 nm,PDI为0.259,包埋率为91.26%±0.03%;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所制备姜精油纳米乳分散度良好,呈表面光滑的球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姜精油被包封进纳米乳中且化学组成未被破坏,纳米乳中各组分的结合方式为物理结合;姜精油纳米乳在4、25、40℃贮藏28 d稳定性良好;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姜精油纳米乳具有结肠靶向和缓释的性能。本研究为食品功能因子结肠递送体系的建立、以及后期姜精油纳米乳作为食品功能因子改善肠道健康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广藿香精油的稳定性及抑菌性,采用高能乳化法,利用吐温80、焦磷酸硫胺素和壳聚糖共同乳化广藿香来制备纳米乳液,并且分析广藿香精油纳米乳液的结构、粒径、ζ电位、多分散项系数。结果表明,刚制备的广藿香精油纳米乳液粒径约为89.5 nm;包封率为95.85%,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 d,广藿香精油保留率保持在85%以上;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证实了所制备的乳液的液滴为均匀的球形,且乳液中油滴分布相对均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广藿香精油被包裹在纳米乳液中;抗氧化实验表明广藿香精油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抑菌实验表明广藿香精油纳米乳液在7 d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相对比于纯精油,广藿香精油纳米乳液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抑菌性,因此在食品保鲜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相转变点法制备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研究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及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桔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同等浓度的D-柠檬烯纳米乳抑菌效果比甜橙精油的抑菌效果好,14%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1.7、14.0、9.7和9.0 mm,而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9.0、23.7、13.0和12.0 mm。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约为7.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作用较弱,其对这两种微生物的MIC均约为11%,对大肠杆菌的MIC介于7.7%~11%之间。甜橙精油和D-柠檬烯制成纳米乳液后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为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抑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压均质法,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乳化包埋鱼油制备鱼油纳米乳。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主要因素对包封率和吸光比(SRI)的影响,并以包封率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配方。同时以不同压力处理的鱼油纳米乳为对照,分别考察了4、25℃条件下鱼油纳米乳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乳清分离蛋白质量浓度25 g/L,鱼油添加量100 g/L,均质压力80 MPa,均质次数4次。采用最佳工艺配方制备的鱼油纳米乳的包封率为96.4%,SRI为0.113。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鱼油经纳米乳包埋可显著提高鱼油氧化稳定性,高压处理有利于提高鱼油纳米乳的稳定性,鱼油纳米乳在4℃的贮藏稳定性高于25℃的贮藏稳定性,80 MPa处理鱼油纳米乳经4、25℃放置30 d乳析指数分别为0、1.4%,鱼油纳米乳经25℃放置60 d后过氧化值及渗漏率分别为4.25 meq/kg、5.89%。  相似文献   

11.
12.
侯滨滨  李悦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2):187-188,192
以葵花籽油为介质,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了葡萄柚精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葡萄柚精油对葵花籽油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效果与添加量有关;当精油添加量达到0.1%时抗氧化效果就已高于0.02%BHT;添加了葡萄柚精油的葵花籽油应在低温避光条件下保存;α-生育酚对葡萄柚精油的抗氧化作用起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董曼  文红  黄亚平  张涛  范刚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358-363
精油纳米乳液具有高稳定性、高生物活性、高光学透明度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行业应用广泛。精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机制是通过向精油中加入适量脂质,增大分散相直径,降低奥氏熟化率。同时,脂质作为载体给香气提供环境使其不容易扩散,进一步延长纳米乳液香气物质的保留时间,从而提高精油的应用品质。本文综述了精油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表面活性剂对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脂质对奥氏熟化和香气缓释的作用及精油纳米乳液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旨在为研究精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机制及在食品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从而扩大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食物是一个复杂且营养丰富的体系,会给微生物生长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因而易使食品感染微生物而导致腐败变质。将植物天然提取物用于食物保鲜已成为近年来食品保鲜业界的研究热点,植物精油作为一种无毒、无害、纯天然的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抑菌防腐的特性,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巨大。但植物精油存在着极易挥发、水溶性差,对光、热、温度敏感等特性,使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综述了提高植物精油稳定性的四种方法微胶囊、微乳液、纳米乳和脂质体及其在果蔬、谷物类、肉类等食品保鲜中的应用,为植物精油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肉桂精油和中链脂肪甘油为油相、变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等乳化剂制备纳米乳液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乳液颗粒直径大小为指标优选高压均质法参数条件,Turbiscan浓缩体系稳定性分析仪分析纳米乳液粒径大小及稳定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乳化剂质量百分比20%,油相质量百分比10%,肉桂精油和中链脂肪甘油质量比1:3,均质压力为100 MPa,循环均质6次的工艺条件下可得到粒径大小为90~120 nm的水包油相纳米乳化液且颗粒大小一致,储藏过程中不出现上浮和沉淀等不稳定现象。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了出肉桂精油总含量的99.64%,再应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得出精油中主要的成分化合物有肉桂醛、肉桂酸、α-蒎烯、邻甲氧基肉桂醛、α-依兰烯和α-毕橙茄醇等未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添加83%(m/m)中链脂肪甘油在油相中有助于延缓乳化液中奥氏熟化现象,在低温条件放置15 d肉桂精油保留率保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17.
植物精油型空气杀菌清新剂的研制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纸片法评价了10种单方精油在4种不同溶剂系统中对5种指示菌的抑菌效果,经进一步的试管培养法和定量空气消杀效果评价,结合外观香气等感官指标评价,筛选出一个具有良好消毒效果、外观香气符合要求的植物精油型空气杀菌清新剂配方。研制的液体复方精油气味芳香,成本比单方精油低一半以上,当每立方米空间用0.1ml液体复方精油加热熏蒸0.5h,杀菌率达99.93%,初步实验表明,该消毒剂的刺激性较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的保护植物精油且控制其缓慢释放,本文以可可精油为原料,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剪切超声方法制备以OSA淀粉为固体颗粒稳定剂的可可精油Pickering乳液,并测定其抗氧化性及抑菌性。结果表明,精油中萜烯类占23.81%、酯类占20.41%,同时得到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为乙酸6.64%、2,3-丁二醇5.27%和乙酸乙酯4.64%。质量分数5%精油下乳液粒径为0.47 μm,Pickering乳液可以有效延缓精油的香气释放速率。可可精油经OSA淀粉包裹制备Pickering乳液后的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乳液在24 h后的DPPH·清除能力明显高于30 min时,ABTS+·清除能力在12 h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精油。此外,可可精油及Pickering乳液对两种食源性致病菌均具有较强抑菌作用。将可可精油制备Pickering乳液后可以有效降低精油在加工过程中香气的释放,提高其贮藏稳定性、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这为可可精油的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葡萄柚籽提取物(grapefruitseedextract,GSE)及其纳米乳(grapefruitseedextract nanoemulsion,GNE)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菌膜的抑制作用。方法:分析菌膜黏附菌数变化、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含量并进行微观结构观察,比较GSE和GNE对两菌菌膜(单种菌膜和混合菌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和已形成菌膜的清除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2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GSE和GNE可以抑制两菌单种菌膜形成时黏附菌和EPS产生,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更强。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copy,SEM)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所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变化也显示出GSE和GNE对两菌菌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GSE和GNE对已形成菌膜也有良好清除效果,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膜的清除作用更强,但混合菌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