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压正常者及高血压患者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对健侧上肢血压有无影响。方法:用水银柱血压计袖带阻断一侧上肢血流,建立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模型,测量血压正常组及高血压组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模型建立前、后对侧上肢血压。结果:血压正常组及高血压组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模型建立后对侧上肢血压与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模型建立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对血压正常者及高血压患者健侧上肢血压无明显影响,一侧锁骨下狭窄患者可按常规血压标准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3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超声检查,根据椎动脉的血流方向、频谱改变、峰值流速等判断其狭窄程度和病因,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均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双侧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方向及速度和频谱形态特点方面的比较,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三组。结果:3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2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7例。左侧19例,右侧11例。轻度锁骨下动脉狭窄8例,中、重度锁骨下动脉狭窄18例,闭塞4例。结论:使用彩色血流显像观察椎动脉的血流方向,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特点,可全面、综合分析判断锁骨下动脉内径的狭窄程度,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方法通过报道一例入住我科治疗的SSS病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行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随访3个月经彩超及多普勒血流图检查均未发现病变部位再狭窄,血流通畅良好。结论 SSS最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是安全准确的无创诊断方式。无症状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的SSS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2岁.因"腹部胀痛伴黑便18天"入院,既往有腹主动脉瘤、肝肾多发囊肿等病史.1年前发现胰头癌行"Rouxen-Y胆肠吻合术 脾切除术",术后常规化疗,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0岁.因法乐四联症于2000年行"法四症纠治术",体检时发现右颈部震颤感,但无脑缺血及心衰症状,当时未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2001年7月来我院就诊时,拟"右锁骨下动静脉瘘"收住入院.查体:右颈锁骨上区可扪及震颤感,有连续性吹风样血管杂音,右胸上部可扪及收缩期Ⅱ级杂音.  相似文献   

6.
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与动脉夹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强  宋铁鹰  孙晓立  苏现辉  侯凯 《临床荟萃》2007,22(20):1456-1459
目的通过对46例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的造影诊断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探讨动脉夹层与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的关系、病理特点及经股动脉-肱动脉逆行双路径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疗效、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46例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双路径诊断动脉夹层,采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双路径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技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患者46例。结果造影证实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动脉夹层并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38例,降主动脉内膜下出血(DebackeyⅢ)不典型型并发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8例,植入支架46枚,全部成功,仅4例发生短暂左上肢缺血;支架植入后,造影证实左锁骨下动脉血流方向恢复正常、左椎动脉血流方向恢复正常;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随访2周至12个月,证实支架位置恒定、血流方向正常、无再狭窄。结论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动脉夹层、主动脉内膜下出血可引起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而导致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经股动脉-肱动脉双路径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效果可靠、操作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7.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分别置入国产内支架6枚,进口内支架5枚,进口血管内支架选用Wallstent、Memotherm及Symphony,国产血管内支架类似Wallstent。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成功地完成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5例患者中的6条病变血管中置入6枚国产血管内支架,5例患者中的5条病变血管中置入5枚进口血管内支架,病变血管开放获得满意,上肢脉搏血压恢复正常,1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患者,因导丝穿破血管进入纵隔而放弃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6~39个月,其中1例置入血管内支架在5个月复查时出现再狭窄,经球囊扩张后16个月复查血管开放良好。结论 血管内支架可有效地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有望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锁骨下动脉盗血椎动脉颅内、外段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血管超声检查并经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锁骨下动脉中度(50%~69%)及以上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213例,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或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检测并记录椎动脉颅外段(V2段)和颅内段(V4段)的血流频谱形态,按照锁骨下动脉盗血程度经典3期分型(Ⅰ期隐匿型、Ⅱ期部分型和Ⅲ期完全型)对颅内外椎动脉血流频谱进行比较,并对相同盗血程度的颅内、外段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测值进行比较。 结果213例锁骨下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闭塞病变患者中颅内、外段椎动脉盗血程度相同者190例(89.2%,190/213),其中Ⅰ期盗血者52例(27.4%,52/190),Ⅱ期盗血者82例(43.2%,82/190),Ⅲ期盗血者56例(29.5%,56/190)。(2)进一步分析盗血程度相同的190例患者椎动脉颅内外段血流速度的差异性发现,无论Ⅱ期盗血者或Ⅲ期盗血者颅内段PSV和EDV测值均大于颅外段(P均<0.05),Ⅱ期盗血颅内段PSV和EDV测值均明显大于颅外段[PSV:(-44.0±23.1) cm/s vs (-32.9±21.1) cm/s,P=0.000;EDV:(20.1±10.9) cm/s vs (15.4±10.3) cm/s,P=0.005];Ⅲ期盗血颅内段PSV和EDV大于颅外段[PSV:(-81.7±30.0) cm/s vs (-68.2±47.6) cm/s,P=0.035;EDV:(-13.9±11.1)cm/s vs (-9.4±7.0) cm/s,P=0.05],而Ⅰ期盗血者颅内段和颅外段的流速测值并无明显差异[ PSV:(51.7±14.7) cm/s vs (49.9±14.3) cm/s,P=0.445;EDV:(22.4±7.2 )cm/s vs (19.8±6.1) cm/s,P=0.660 ]。(3)无论颅内段或颅外段,Ⅱ型盗血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颅内段30.2%,29/96,颅外段30.8,28/91)均高于Ⅰ型和Ⅲ型盗血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颅内段χ2=1.106,P=0.575;颅外段χ2=1.106,P=0.602)。颅内外盗血程度不一致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高于颅内外盗血程度一致的患者[39.1%,9/23>25.8%,49/190)。 结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时,椎动脉血流频谱反映的颅内外段盗血程度基本一致,但在Ⅱ期和Ⅲ期盗血时颅内盗血程度明显高于颅外。Ⅱ期盗血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相对高于Ⅰ期和Ⅲ期盗血患者。  相似文献   

9.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比较27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频谱特点,以及狭窄程度与盗血的关系等.方法 27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超声诊断以及相关检查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显示颈动脉、椎动脉、桡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的内径、内膜和血流方向及速度.结果 27例患者中,锁骨下动脉狭窄18例,内径1.0~4.4 mm,血流速度100~420 cm/s;9例锁骨下动脉闭塞,均引起完全性盗血.椎动脉及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患侧明显低于健侧,患侧椎动脉出现反向血流,桡动脉血流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和反向椎动脉血流有一定关系.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对完全性SSS做出诊断,部分性SSS可辅助于脉冲多普勒和束臂试验明确诊断.完全性和部分性盗血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患侧椎动脉反向血流和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取决于侧支循环建立的完善与否.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于建王洪新于波我科自1992年起,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对12例锁骨下动脉病变进行无创超声定位诊断,并与血管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本组12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2~75岁,...  相似文献   

11.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一例报告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畸形,临床发病率极低,容易误诊。近期我们收治1例,病初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48岁。因间断胃部不适10余年,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局限性隆起4天入院。患者间断胃部不适10余年,伴烧灼感,偶有反酸,无恶心、呕吐,无进食哽咽及进食时胸骨后疼痛,病情无明显进展。入院前4天在当地行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5cm处食管壁有一1.0cm×1.0cm大小隆起样改变,表面光滑,质软,广基底,胃底、胃体黏膜充血、水肿。食管隆起处活检报告为鳞状上皮增生,上皮下可见增生的平滑肌组织。入院查体无阳性发现。行上消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瘤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23例患者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瘤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13例,假性动脉瘤7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3例。所有患者于术前经过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显示主动脉夹层或假性动脉瘤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均小于1.5cm,并经过血管超声及CTA检查了解颈动脉、椎动脉及大脑Willis动脉环情况。随访6~12个月,分析临床效果。结果23例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术后左上肢平均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0-45mmHg)。18例患者左上肢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但运动感觉无受限。随访6~12个月,无神经系统症状发生,3例有左上肢轻度缺血和肌肉轻度萎缩。15例患者于出院后6个月接受CTA复查,发现破口完全封闭,假腔内血栓形成,均未发现支架移位和内漏。结论覆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瘤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是可行的,但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赵琳 《现代护理》2003,9(2):153-154
通过对16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左锁骨下动脉药盒植入术(PSPI)治疗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术前护士应熟悉PSPI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与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以保证手术质量和预防事故。术后着重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及做好栓塞后综合征的护理工作,泵内注药时须确保化疗药物注入血管内,防止皮下渗漏。另外还须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超声在锁骨下动脉(SCA)及椎动脉(VA)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观察32例患者SCA、VA支架术后狭窄血管处支架位置、支架内及远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支架内有无血栓及再狭窄等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支架置入术后超声示狭窄处血管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PSV、RI减低,100%狭窄改善,无一例≥50%的再狭窄发生。结论超声是评价SCA、VA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疗效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检测颈动脉正常的患者右锁骨下动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方法采用超声检测检查门诊、体检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无异常的286例参与者右锁骨下动脉是否有粥样斑块形成。结果根据弗雷明汉风险评分,43.7%的参与者为低风险,40.2%参与者为中等风险,16.1%的参与者为高风险。共有84例参与者(29.4%)在右锁骨下动脉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年龄在55岁及以上的参与者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55岁以下的参与者(χ~2=11.570,P=0.001),女性参与者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44.002,P0.001)。而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参与者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超声检查正常的参与者中,女性及大于55岁以上的人为右锁骨下动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蹼样改变的超声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收集锁骨下动脉有向其管腔内突出膜样结构(蹼样改变)的患者213例,共有217例蹼样改变(其中有4例患者有2个)。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锁骨下动脉蹼样改变发生的位置、长度、厚度、突向管腔内膜样结构中膜的长轴与锁骨下动脉长轴形成的夹角、膜对应部位有无斑块以及是否造成狭窄、盗血。结果 213例患者,共217例锁骨下动脉蹼样改变,右侧195例(89.9%),左侧22例(10.1%)。长度1.2~8.6mm,厚度0.5~1.9mm。锁骨下动脉膜样结构中膜的长轴与锁骨下动脉长轴的形成夹角,其中锐角0例、直角17例、钝角181例、平角19例。蹼样改变对应部位是否伴有斑块(不伴有斑块97例,伴有斑块120例)。狭窄的程度(无狭窄78例、蹼样结构造成轻度狭窄58例、中度狭窄3例、斑块与蹼样结构共同造成轻度狭窄65例,中度狭窄11例,重度狭窄2例)。盗血程度(无盗血196例,隐匿盗血15例,部分盗血6例)。结论 锁骨下动脉蹼样改变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锁骨下动脉蹼样改变筛查的首选方法,但需要对本病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及分支栓塞对肺结核大咯血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57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3例,行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分支栓塞;治疗组154例,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造影、锁骨下动脉分支栓塞。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3.2%和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有胸背痛或发热,无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出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66.9%和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严重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8%和2.9%,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骨下动脉分支栓塞可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缩窄引起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2岁,左上肢无脉,双上肢血压差明显,右上肢高压达23.6kPa、左上肢高压为5.85kPa,听诊在胸骨左缘上方闻及收缩期杂音,并有响亮之第二音。  相似文献   

19.
【病例】女,56岁。因反复发作性晕厥2年入院。发作均与上肢活动有关,每次发作持续1~2 min,后自然清醒,醒后无意识模糊、抽搐,无口吐白沫,无尿便失禁。否认糖尿病、癫痫病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时达180/100 mmHg,平时服用卡托普利,未监测血压。查  相似文献   

20.
【病例】 男 ,6 8岁。自觉左上肢沉重感、无力、发凉 2年 ,因不影响日常生活未诊治。就诊前 2个月多次在活动中、尤其是上肢活动加剧或转颈时突然倒地。发作时意识清楚 ,无语言及视力障碍 ,并能立即自行站起 ,无肢体活动障碍。 2年来常有耳鸣、头晕 ,且记忆力明显减退。查体 :意识清楚 ,表情自如。左上肢血压 80 / 6 0mmHg ,右上肢血压 12 0 / 80mmHg。左侧脉搏较右侧搏动明显减弱 ,双侧锁骨下动脉行经处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四肢活动自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心率 70 /min ,大致正常心电图。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