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辅助因子ARA55在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ARA55 mRNA与患者的临床特征(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PS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SYBR染料法)技术,对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ARA55mRN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前列腺癌患者标本中ARA55 mRNA均有表达,但表达量有所不同,T1~T2期和T3~T4期Ct值分别为20.57±0.20和16.33±0.31;Gleason评分≤7分和Gleason评分>7分的Ct值分别为23.13±0.13和17.13±0.19;PSA≤10μg/L和PSA>10μg/L的Ct值分别为24.70±0.27和17.21±0.34;内分泌治疗有效和无效的Ct值分别为23.82±0.21和16.71±0.32,前者和后者相比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A55 mRNA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特征(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PSA)显著相关,肿瘤分期越早、Gleason评分≤7分、PSA≤10μg/L及内分泌治疗有效的患者其ARA55 mRNA表达量越高。ARA55可能是前列腺癌预后的一个良好预测指标,对于指导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距离放疗是一种可以替代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和外照射治疗来处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但是 ,有报道表明放射物植入后有 1.5 %~ 2 2 %的患者发生尿潴留。作者评价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单纯采用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 (TURP)的比例和效果。1998年 5月到 2 0 0 3年 5月 ,6 0 0例临床分期为T1c( 6 8.4 % )和T2a( 31.6 % )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近距离放疗作为单一治疗方式 ,未联合其他辅助治疗。5 83例和 7例患者分别植入碘 12 5和钯 10 3粒子。除了前 17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的预设植入技术外 ,其余患者都采用实时的交互…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放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早期前列腺癌放疗可达到根治目的,疗效与前列腺癌根治术相近。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则以放疗为主,已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放疗也可取得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放疗具有疗效好,适应证广,并发症相对少和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高等优点。放疗的外照射一、常规外照射前列腺的放疗因20世纪50年代引入兆伏射线治疗技术后,已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Kuban等报告652例前列腺癌体外照射的疗效,10年无病生存率T1b66%,T2a57%,T3b、T3c48%,T3-429%;生化无病生存率(biochemical dis-ease-free su…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第六届泌尿生殖肿瘤系统会议在沈阳落下帷幕,与会专家对局限低危前列腺癌是否应该先行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再行根治性治疗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本文简要阐述了双方观点.正方(由贺大林教授、沈周俊教授和徐勇教授组成)观点:正方贺大林教授首先指出明确局限低危前列腺癌的概念十分重要,局限低危前列腺癌包括三个条件:PSA ≤10 ng/ml、Gleason 评分≤6、临床分期≤T2a期[1].2010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前列腺癌诊治指南进一步提出了局限极低危前列腺癌的概念,包括临床分期为T1a的前列腺癌和PSA≤10 ng/ml、Gleason 评分≤6、常规前列腺穿刺活检<3/12针阳性且每针阳性组织不超过50%、PSAD≤0.15 ng·ml-1·cm-3[2].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已成为男性第一位恶性肿瘤.Thompson等[3]报道2 950例PSA从未大于4.0 ng/ml、直肠指检未发现异常的研究对象行前列腺穿刺发现449例(15.2%)为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尿液中的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的改变来检测具有放射性膀胱炎的前列腺癌幸存者的膀胱中的血管损伤。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有放疗史的前列腺癌幸存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Luminex试验检测其尿液样本中的血管生成生长因子水平,通过HPLC测量尿肌酐水平。结果:有放疗史的前列腺癌幸存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均发生了改变,HGF和PLGF随放疗次数增加而增加,而VEGF则具有递减趋势;在接受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膀胱炎和血尿患者中HGF也增加,而PLGF和VEGF仅在放疗后第1年增加;血尿患者中VEGF升高;最后,有放疗史的前列腺癌幸存者的肌酸酐水平增加。结论:放射性膀胱炎是一种放疗后常见的膀胱疾病,尤其是癌症幸存者在盆腔放疗后常有患病的风险。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确定了3种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的变化与患有放射性膀胱炎的前列腺癌幸存者的膀胱血管损伤相关,如果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可以为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提供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很多前列腺癌患者都要接受放射治疗,一些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因放疗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ED)而烦恼。Kedia等应用西地那非治疗此类人群的ED收到良好效果。他们对21例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所致ED的患者应用50mg或100mg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从完成放射治疗到最初服用西地那非的平均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的试验性局部治疗是相对于成熟的前列腺癌局部治疗如根治性前列腺癌手术、放射线外照射以及近距离照射等治疗方法而言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前列腺癌试验性局部治疗方法主要有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冷冻治疗 (cryo-surgical ablation of the prostate,CSAP)和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这些方法治疗前列腺癌的共同特点是安全、微创,但其疗效与根治性前列腺癌手术和放疗相比,还有待更多的长期临床研究加以评估.前列腺癌的试验性局部治疗在临床上多用于预期寿命小于10年、不能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前列腺癌患者,也可作为已发生转移前列腺癌的姑息性局部治疗及前列腺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挽救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作者收集了前列腺癌同时行内外放疗后10年无瘤生存率的资料,并提出了标准的预后计算方法。研究包括:从1992-1998年,临床分期为T1、T2NxMo的前列腺癌患者1469例,没有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先在超声引导下行经会阴前列腺^125I粒子植入术,然后行外科放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三维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影像学检查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怀疑前列腺癌并行MRI及MRS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Pca)组、前列腺增生(BHP)组。观察两组患者MRS参数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e)/枸橼酸盐(Citrate,Cit)值(CC/C),并与病理Gleason评分(G)对照;评估MRS对Pca诊断效能,分析CC/C值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32例Pca的CC/C平均值为2.52±1.42,而52例BHP的为0.70±0.77(P0.01),MRS对前列腺癌诊断效率:灵敏度87.5%、特异度86.3%、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91.6%;G≤7患者CC/C平均值为1.81±1.09,G7患者为3.38±0.98(P0.01)。结论 MRS的应用有助于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且其参数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15例接受~(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内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9~80岁,平均年龄(76.4±6.9)岁。临床分期:T1N0M0期8例,T2N0M0期7例。Gleason评分≤6分11例,7分4例。1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介于10~20ng/mL之间,3例PSA10ng/mL。术后随访观察尿路及直肠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PSA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出现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8例,给予对症处理,4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未发现尿失禁及直肠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血清PSA 0.98~4.3ng/mL,平均(2.8±1.6)ng/m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后1年所有患者PSA均降至2ng/mL以下并维持在较低水平;随访1年到5年,患者均健在,生活自理。结论 ~(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PSA检测、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及病理活检,70%确诊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及放疗。局限性前列腺癌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100%。但肿瘤一旦突破前列腺包膜(T3及以上),病情可能迅速恶化,死亡率很高。因此,尽早区分并鉴别出这些高危人群,并及时给予处理,可有效避免肿瘤恶化的发生。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Gleason评分体系,结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对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指南推荐可选择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或根治性放疗两种非保守治疗方案。但遗憾的是,截止目前,仍没有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比较两者对治疗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差异,临床上更多取决于患者自身的选择。对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现有的资料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并在线发表,首次报道了对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根治术与根治性放疗相比患者总死亡率和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FIB在前列腺癌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珠江医院456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及322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纤维蛋白原(FIB)、Gleason评分、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值、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值、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f/tPSA)、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临床T分期(cT)、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骨转移、危险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浆FIB中位水平分别为3.52(2.97~4.35)g/L、3.12(2.61~3.45)g/L。前列腺癌组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血浆FIB水平与年龄、tPSA、Gleason评分、c T分期改变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肿瘤病理评分、临床T分期以及相关血清指标有密切关系,可以联合相关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预测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14.
碘-125放射治疗是许多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也会带来并发症,例如放疗后部分患者的性功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D)。对于放疗诱发的ED,口服西地那非是否有效呢?Raina R等人进行了相关研究[Urology,2003,62(6):1103-1108]。86名在1997~1999年间接受了碘-125植入  相似文献   

15.
放疗是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其会给患者带来包括勃起功能障碍(ED)在内的各种不良反应。对于此类患者,西地那非的效果如何呢?Merrick等对62例接受了前列腺近距离放疗并伴有ED的患者进行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经验。研究过程中记录患者年龄、病史,放疗和ED发病情况、辅  相似文献   

16.
正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主动监测、前列腺癌根治术与外照射放疗方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发现平均随访10年后,3组患者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而手术与放疗组的疾病进展与转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主动监测组。这些发现对于评估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HAMDY FC,DONOVAN  相似文献   

17.
临床局限型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术后有一部分会发生生化复发 ,生化复发是肿瘤继续进展并发生临床复发或转移的前兆。术后随访中检出生化复发患者 ,进行恰当的评估 ,可以筛选出高危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挽救性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检出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关系。方法对134例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5区13针系统穿刺活检。根据PSA水平分为PSA≤4ng/ml组(7例)、4ng/mlPSA15ng/ml组(48例)及PSA≥15ng/ml组(79例)。测量并计算前列腺体积(PV)及PSAD,分析前列腺癌检出率及不同PSA、PSAD水平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V及PSAD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总检出率为50.75%(68/134),前列腺患者共68例(前列腺癌组),非前列腺癌患者共66例(非前列腺啊组)。PSA≤4ng/ml、4ng/mlPSA≤15ng/ml及PSA15ng/ml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14.29%(1/7)、20.83%(10/48)及72.15%(5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4ng/ml时前列腺癌检出率随着PSA值的增高而上升。134例患者PSAD值为(1.09±1.72)ng/(ml·cm3),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5.59%(65/68),特异度为51.52%(34/66),阳性预测值67.01%(65/97),阴性预测值为32.99%(32/97)。4ng/mlPSA≤15ng/ml组中,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0.00%(8/10),特异度为71.05%(27/38),阳性预测值为42.11%(8/19),阴性预测值为57.89%(11/19)。前列腺癌组PSA及PSAD值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组(P均0.05),PV小于非前列腺癌组(P0.05)。4ng/mlPSA≤15ng/ml组中,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及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患者PSAD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0.05)。结论血清PSA及PSAD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有关,PSA15ng/ml应行穿刺活检,PSAD对4ng/mlPSA≤15ng/ml的患者是否应行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的新佐剂激素疗法 (NHT)可以减小前列腺癌的体积、降低临床分期 ,以利于手术切除 ;且有助于抑制术前或围手术期微转移病灶的扩散。与放疗 (RT)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RP)合用可以增强RT或RP的治疗效果 ,并显著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NHT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也有一些不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集团筛查和临床诊断发现的前列腺癌,探讨前列腺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441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临床组为门诊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22例;筛查组为同期23 183名50岁以上男性人群筛查发现的前列腺癌患者319例(均住院治疗);对两组患者年龄、直肠指检阳性率、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病理Gleason评分、分型及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等进行比较.结果 筛查组直肠指检阳性率为42.0%,低于临床组的79.5%.筛查组中PSA>20.0 μg/L的比例低于临床组.筛查组的中度分化腺癌占61.8%,高于临床组的29.5%,而低分化腺癌则相反.筛查组低于T2的患者比例为56.1%,T3以上患者比例为43.9%;临床组低于T2的患者比例为25.4%,T3以上患者比例为74.6%.发生局部及远处转移患者,筛查组26.0%,临床组46.0%.临床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占9.8%;筛查组根治手术占18.2%.结论 人群中筛查前列腺癌可以发现早期局限无症状的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