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茂菲氏滴管液面高度与排气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次性输液管普及于临床十余年。笔者在输液管排气方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并作了粗浅的探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药液的浪费。我们进行了15 0次输液排气的实验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采用江苏神力医用制品厂生产的 7#头皮针输液管 15 0副 ,输液管全长 180cm ;茂菲氏滴管 (下称滴管 )长度 5 5cm。液体全部使用生理盐水。1 2 方法 常规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 ,瓶口离地面高为 15 0cm。左手固定过滤器及输液器头皮针柄 ;右手倒转滴管 ,待液体流入 1/ 3、1/ 2、2 / 3液面时 ,立即顺转进行排气。各进行 5 0次 ,…  相似文献   

2.
冯丽鸿 《护理研究》2007,21(28):2609-2609
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取出输液器,关闭调速器,把输液器插入液体瓶内,将茂菲氏滴管倒置,松开调速器,当液体达到茂菲氏滴管1/2~2/3时将茂菲氏滴管与下端输液管倾斜约90度,松开调速器,调慢液体滴速,直到排尽空气。这样杜绝了茂菲氏滴管竖直排气法时液体下降速度过快、压力大而造成的小气泡。经临床使用,排气成功率达100%。茂菲氏滴管倾斜90度排气法@冯丽鸿!075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输液器胶管口径小,弹性差,输液过程如茂菲氏滴管(以下称滴管)下有长段空气时较难排出。在I临床上,通常采取以下排法,既分离针头,将空气从输液管末端排出,再接上针头,为探讨较理想的排出方法,现进行体外模拟试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彭小贝 《现代护理》2005,11(9):662-66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需向已连接病人的输液溶液中加另一种药的情况,为方便临床工作。现介绍一种新的加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空气下至茂菲氏滴管以下,两种排气方法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静脉输液中空气下至茂菲氏滴管以下216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输液管缠绕食指排气,试验组使用上拉输液流速调节器排气。结果上拉输液流速调节器排气成功率高,速度快,回血概率小,无堵管现象,护士手指无不适感。结论上拉输液流速调节器排气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排气效果好、节省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宝芬  蒋艳 《护理研究》2005,19(3):537-537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输液过程中有时由于更换药液不及时,使茂菲氏滴管(以下简称滴管)内液面继续下降,滴管下出现长段空气。以往常用指弹,挤捏或分离头皮针排气,前者费时费力,后者易污染接头处、浪费药液甚至有少量空气随头皮针进入体内,引起病人心理恐慌。在护理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一种快速方便的排气方法,经体外试验和临床应用,效果肯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张雪萍  邹翠兰 《护理研究》2009,(10):2562-2562
临床输液有时会遇到空气下滑至莫菲氏滴管以下,为了杜绝因输液不慎造成空气检塞等差错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迅速将莫菲氏滴管以下的空气及时排净。现介绍排除莫菲氏滴管下段空气的一种简单易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定量的无菌溶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1]。但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多数有2瓶(袋)或以上的液体,如果没有及时更换液体或操作不当,莫菲氏滴管下段的  相似文献   

10.
王国卿 《护理研究》2006,20(12):3261-326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如果操作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排气不易一次性成功,药液浪费多,甚至有时有小气泡随着液体输入病人体内。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反复实践,改进操作中的细节,可使静脉输液时排气一次成功。方法:将输液器针头尽量深地插入液体瓶塞中,若插入深度不够,可能造成气体屡排不尽。当茂菲氏滴管流入约2/3液体时,用一手拇指和食指紧捏挨着茂菲氏滴管下的输液器段,使其形成一个负压,然后将茂菲氏滴管下垂,这个负压形成的吸力使液体顺利流下,中间不会产生气泡,排气一次性成功,既省时又不浪费液体。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因输液管内径小,排气时内液面受输液瓶内压力驱动速度较快,易在管内残留气泡,延长操作时间。现介绍一种快速无气泡排气法,即拆开包装袋后,用右手取出输液器,用左手持头皮针取下输液针帽,右手把莫菲氏滴管口向上固定于右掌心,将输液针垂直插入瓶塞中央,让液体流入莫菲氏滴管,当液面超过滴管口时,用右拇指将滴管下端的输油管压下,阻断管内气流,再将莫菲氏滴管倒过来,放松右拇指让液体缓慢流入下端输油管,即可将管内空气完全排出。  相似文献   

12.
传统输液器终末滤器的设置.大大降低了输液微粒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但终末滤器的存在却加大了排气时的操作难度.即使将终末滤器倒转向上、缓慢排气也很难将滤器腔隙内的气体全部排出,有时输液过程中滞留于此处的气泡受到振动等原因,伴随药液一并进入人体内。若被病人或家属发现,势必增加病人心理或精神上的压力.甚至引发护患纠纷。为此,我们对传统输液器进行了改良。将终未滤器上移至茂菲氏管顶端处,并将改良输液器与传统输液器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春梅 《护理研究》2008,22(34):3164-3164
静脉输液排气是临床上最常见、最普通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能否及时、正确地输液,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痛苦程度甚至安危,进针前首先是要解决输液管的排气问题.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输液前输液器管道排气不能一次成功,这是有缺陷的操作方法导致的.传统的排气方法是挤压、弹击输液管或者分离输液接口重新排气[1].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输血器是临床、手术中最常用的一种快速补充药液、血液的工具。一次性输血器排气是最基础的护理操作,一次性输血器传统的排气方法是:将药瓶挂在输液架上排气,使莫菲氏滴管下半部分内存1/2—2/3液体,再排尽莫菲氏滴管以下管内空气,备输液、输血用。因为一次性输血器管腔较粗,当液体经过莫菲氏滴管往下时,液体流速稍快或轻微的震荡都会使管内产生大量气泡,易造成一次性排气不成功、浪费药液、延长手术前准备时间及影响急救。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排气是临床上最常见、最普通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能否及时、正确地输液,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痛苦程度甚至安危,进针前首先是要解决输液管的排气问题。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输液前输液器管道排气不能一次成功,这是有缺陷的操作方法导致的。传统的排气方法是挤压、弹击输液管或者分离输液接口重新排气。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而排气是输液操作中重要的一环,所占用的操作时间也较长,是一项最基础的护理操作技术。传统的排气法是将配制好的液体置于输液架或挂钩上,然后行常规排气;如果将已排好气的整套液路直接置于输液架或挂钩上,排气过程是在两手之间完成的,这种新的排气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兆苓 《护理研究》2010,24(1):56-56
排气是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临床输液排气时经常遇到不能一次排气成功的问题:①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壁上残留小气泡或管内存有空气柱,需要再次排气;②输液管终端过滤器内残留少量空气,空气会在穿刺成功后点滴时随液体进入血管,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和身体危害。经查阅资料及临床实践,改进后的排气方法获得了满意效果,明显提高了一次排气成功率和排气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一次性排气成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一次性输液器在包装袋内有一定的盘绕方式,是有规律的、一致的。我院一次性输液器均为山东威高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产品[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3660838号]。根据医嘱备好药品,遵循无菌原则消毒瓶口,将一次性输液器带字的一面朝下打开,  相似文献   

19.
传统输液器输液前排气法按教科书步骤[1]、改良排气法[2]、急诊静脉输液排气法[3]都必须对滴管进行挤压或倒置才能使药液平面达到茂菲氏滴管的1/3~1/2水平面,且挤压后的滴管内液面不易控制.为解决以上问题,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探索,但大多只是在使用方法上进行改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输液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山西护理杂志》2012,(3):581-58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而排气是输液操作中重要的一环,所占用的操作时间也较长,是一项最基础的护理操作技术。传统的排气法是将配制好的液体置于输液架或挂钩上,然后行常规排气;如果将已排好气的整套液路直接置于输液架或挂钩上,排气过程是在两手之间完成的,这种新的排气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