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在Liu混沌系统的第二式中增加一个反馈控制项的方法,构建一种新的分数阶变形Liu混沌系统,并用分数阶稳定性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实现法,可证明该系统的存在性;用数值仿真分析法研究分数阶数和反馈控制参数对分数阶变形Liu混沌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非线性耦合同步法,实现了阶数相同和阶数不相同两种情况下分数阶变形Liu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证明了该分数阶变形Liu混沌系统的可控性和可同步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Adomian分解法对分数阶Rabinovich超混沌系统进行仿真。从系统单参数变化下的分岔图、复杂度C0数值仿真分析了分数阶Rabinovich超混沌系统从周期到混沌所具有的动力学行为,运用双参数变化下的复杂度研究了系统分岔空间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分数阶混沌系统阶数q越大,系统复杂度越低。这种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使得学生能深入理解了分数阶动力学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Adomian分解法对分数阶Rabinovich超混沌系统进行仿真。从系统单参数变化下的分岔图、复杂度C0数值仿真分析了分数阶Rabinovich超混沌系统从周期到混沌所具有的动力学行为,运用双参数变化下的复杂度研究了系统分岔空间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分数阶混沌系统阶数q越大,系统复杂度越低。这种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使得学生能深入理解了分数阶动力学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类新的混沌系统及其混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了一个新的三维自治混沌系统,该系统含有四个参数,三个非线性项.通过理论分析和相轨迹图、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等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最后运用线性反馈控制法对新混沌系统进行控制,将混沌轨道控制到稳定的周期轨道,并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证实了所设计的线性反馈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借鉴知识管理理论和科学规范理论的视角,以杨振宁、李政道团队冲突为案例,从逻辑层面演绎了大学跨学科研究合作过程中的科学发现优先权冲突的成因及其结构方式。研究发现:学术竞争及其收益竞争是大学跨学科研究合作团队冲突的根源,不同要素主导着大学跨学科研究合作不同阶段的学术竞争,进而揭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合作过程中学术竞争的系统复杂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协作战略构造理论,提出了学术优先权系统构造、科学家行为理性构造、科学家长期合作构造等三种加强和改进大学跨学科研究合作界面波动的战略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基于AHP-CRITIC法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系统模型,文章首先阐述了理论基础,然后设计了高校教师绩效指标体系,接着建立了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系统模型,之后使用AHP和CRITIC法确定了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最后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Adams—Bashforth—Moulton方法和predictor corrector algodn瑚方法并结合分数阶稳定性理论,辅助以相图、脉冲响应曲线、分叉图等分析了Jerk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引入反馈控制法对系统进行控制,最终得到理想的结果,并将其应用于保密通讯。Matlab值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典型二阶系统,以串联RLC电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RLC电路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动态结构图以及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分析了系统的能控、能观性;介绍了阻抗法建立RLC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建立了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同时进行了单位阶跃响应与单位斜坡的响应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便于实现理论与仿真实验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构造了一个不同于Lorenz系统、Chen系统和Lu系统的三维连续自治混沌系统.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通过理论推导、数值仿真、Lyapunov指数谱、分叉图、相图、Poincare截面图和功率谱研究了这个类Lorenz混沌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并分析了系统在不同参数时复杂的动力学现象,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丰富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广受青睐的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出高校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行为的研究框架,用以解释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对高校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氛围与高校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行为、自我效能、结果预期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对参与产学研合作行为及结果预期有积极的影响,结果预期与高校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