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眶上神经痛是指眶上神经分布范围内(前额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在头痛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多见于成年人。为研究眶上神经痛的发生与副鼻窦炎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确诊的眶上神经痛196例,经拍X光片及眼眶CT检查后发现,患有不同程度上额窦炎、上颌窦炎或筛窦炎者169例占86%。副鼻窦炎是眶上神经痛发生的主要原因,眶上神经痛是副鼻窦炎的并发症,所以在治疗眶上神经痛的同时积极治疗副鼻窦炎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眶上神经痛是指眶上神经分布范围内(前额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在头痛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多见于成年人.我院确诊眶上神经痛196例,经拍X线片及眼眶CT检查后发现,16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副鼻窦炎,是眶上神经痛发生的主要原因,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检索21部针灸古代文献及1990年至2012年CNKI期刊数据库93篇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的现代文献,对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的取穴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古今取穴特点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眶上神经痛的规范用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63例林鹏志(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510120)图书分类号R246.6关键词神经痛/针刺疗法梅花针疗法眶上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笔者用电针为主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6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3例患者中,男23例,女40例。年龄...  相似文献   

5.
眶上神经痛表现为眶上神经所分布区域的阵发性疼痛,常由洗脸、用脑过多、劳累等诱发。我院自1079年以来,采用小针刀治疗30例取得满意疗效。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为眶上神经痛,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18~63岁;病程1天~16年;双侧发病者7例,单侧者23例。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眶上神经痛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眶上神经痛是眼科的常见症状 ,主要表现为攒竹部位疼痛。眶上神经为额神经较大的终末支 ,伴眶上动脉由眶上切迹或眶上孔离开眼眶 ,常在眶内分成内外支 ,又彼此吻合 ,支配额上、上睑及结膜。所以眶上神经痛 ,局部不红肿 ,疼痛重点在眶上缘。眶上神经位处表浅 ,可以在眶上切迹直接用手触到神经压痛 ,易受风寒刺激。副鼻窦与眶上神经的通道相邻 ,故副鼻窦的炎症 ,特别是额窦的炎症最易累及眶上神经 ,所以眶上神经痛临床比较常见。一般起病较急 ,可一侧单发 ,也可双侧同发 ,可阵发性发作 ,也可持续疼痛 ,常伴有眼球胀痛及前额、眶内、两颞疼痛。…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 1 999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应用DY -1型多功能眼病治疗仪脉冲针灸 (简称针灸仪 ,由西安华亚电子公司生产 )治疗眶上神经痛 3 6例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 3 6例单纯性眶上神经痛均是我院眼科门诊患者 ,主要症状为头痛、眼眶眉正中压痛 ,已排除眼部病变及头部病变。单侧眶上神经痛 3 0例 ,双侧眶上神经痛 6例 ,其中男 1 1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 46岁 ,平均年龄 3 1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1 2天 ,平均 6天。治疗取穴 :攒竹、鱼腰、阳白、睛明、丝竹空、迎香为主穴 ;合谷、中渚、印堂、承泣、太阳为配穴。患者…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94年,应用史雅文老师自拟专方眶上神经痛1~3号,对180例眶上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治愈率、复发率较常规封闭治疗均有较大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15例均为门诊患者,并经眼科全面检查,排除其它眼病,确诊为眶上神经痛者。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21例;年龄9岁~78岁。随机分为专方治疗组180例,对照治疗组135例。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用眶上神经痛1~3号治疗,方药组成;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白芷15g、甘草5g、银花10g、钩藤15g。失眠多梦者加远志、茯神、枣仁;气滞血瘀表现者加丹参、  相似文献   

9.
散偏汤配合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眶上神经痛为经常间断性一侧或双侧球周、眶周不明原因灼痛或隐痛,眶上切迹处有明显压痛,但眼球及其附属器无器质性病变,为眼科常见病。笔者自1998年4月~2004年4月,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运用散偏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眶上神经痛46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眶上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针刺联合阿是穴注射维生素B12加2%利多卡因,B组行眶上神经阻滞法局部注射维生素B12加2%利多卡因。观察2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针刺联合阿是穴穴位注射并发症少。结论针刺联合阿是穴注射治疗眶上神经痛操作简便,创伤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眶上神经痛是指眶上神经分布范围内(前额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大部分严重者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不能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是眼科门诊的多发病和难治病。2003年3月-2007年12月,笔者应用药线点灸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5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捣法治疗眶上神经痛的疗效,并与局部封闭法进行比较。方法46例(73只眼)眶上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针刺捣法治疗和局部封闭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针刺捣法治疗组有效率92.11%,局部封闭治疗组有效率97.1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捣法治疗并发症少。结论针刺捣法治疗眶上神经痛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张高发 《广西中医药》1996,19(5):11-11,13
<正> 眶上神经痛的病因尚未明了,故治疗上没有满意的方法。近年来作者根据眶上神经的解剖特点及中医理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眶上神经痛,取得较为确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病人中,男6例,女30例,男女之比为1:5。年龄最小12岁,最大72岁,中位数42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0年,中位数3年。诊断标准:眶上神经孔和枕大神经处压痛明显,患侧睑裂变小并有溢泪,睑结膜充血,视力下降1~2行;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颈椎横突偏向痛侧且有压痛;脑血流图见患侧血管紧张度增高或降低;颈椎X线示齿状突不居中,环齿间隙左右不对称。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眶上神经痛6l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间断性一侧或双侧球周、眶周不明原因疼痛、灼痛、隐痛、眶上切迹处有明显压痛 ,但眼球及其附属器无器质性病变 ,临床通常将此类疾患确诊为眶上神经痛。笔者以单纯中药治疗获得良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确诊为眶上神经痛的门诊患者61例 ,70眼。男20例23眼 ,女41例47眼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63岁 ,平均39岁 ;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2a。1 2检查项目体格检查无循环系统异常。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矫正视力、眼底、眼压 ,必要时做颅CT、脑电图、颈椎X线片。注意与颅内疾患、颈椎病作鉴别和除外副…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眶上神经痛是眼科常见病 ,是以患侧眶上缘及眶上神经分布区为主的疼痛。重者牵扯至患侧头颈部 ,不能抬头、视物不清、流泪、恶心呕吐、夜不能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穴位注射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此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中 ,男 9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2 2岁 ,以 30~ 4 0岁者居多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1a。全部病例均经眼科及神经科检查 ,诊为原发性眶上神经痛。1 2 治疗方法1 2 1 取穴 针刺组取患侧阳白透鱼腰、攒竹、太阳、头维、合谷、内庭…  相似文献   

16.
作者3年来用活血调肝法治疗顽固性眶上神经痛2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总治愈显效率为76.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攒竹穴埋针治疗眶上神经痛刘梅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蚌埠233000)眶上神经痛,中医称“眉棱骨痛”。病人常痛苦不安,求治心切。笔者从1984年以来采用攒竹穴埋针方法对96例病人进行治疗,取效较好,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先用7...  相似文献   

18.
激光照射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111例临床观察梁尚清,哉巧云,林稚红(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25001)主题词三叉神经痛/穴位疗法,激光/治疗应用,耳穴贴压我室自1990年以来,采用低功率激光穴位照射协同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1...  相似文献   

19.
经常间断性一侧或双侧球周、眶周不明原因疼痛、灼痛、隐痛、眶上切迹处有明显压痛,但眼球及其附属器无器质性病变,临床通常将此类疾患确诊为眶上神经痛.笔者以单纯中药治疗获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资料和方法4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年龄 2 2~ 63岁 ,其中女性 2 9例 ,男性 1 3例。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7年。左眶上神经痛 2 1例 ,右眶上神经痛 1 6例 ,双侧眶上神经痛 5例。患者均排除青光眼和屈光不正以及鼻窦炎等疾病 ,患者发病时前额及眉弓部抽搐样及刀割样疼痛 ,眶上切迹压痛明显 ,重者头痛剧烈 ,伴有恶心、眼胀、烦躁不安。发作后多有周身乏力、头晕、局部麻木感。多数发病往往与情绪有关 ,其中有 1 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史 ,有 4例曾有脑外伤后偶发轻度癫痫的病史。部分患者已经在不同医院或相关科室接受过中西医药物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