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石油地质条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充分展示了在塔里木盆地寻找特大型油气藏的广阔前景。通过对该区钻井,地质及化验分析和测试等资料综合研究后指出,三面逢源,油气供给充沛;孔,洞,缝是良好的储集网络空间;盖层叠合,层层封盖遮挡条件好;良好圈闭;断裂与储集层是油气运移通道;后期改造破坏较小,保存条件良好等等是形成塔河油田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不具有连续储集体的特征,依据现有的地质研究和地震横向预测技术很难真实地描述井间连通性,而对于塔河油田常规判断井间连通性的压力资料又较少,因此,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研究井间连通性的一种类干扰试井方法,并对塔河油田4区的S65井组进行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其结果较为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勘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塔河油田古生界碳酸盐岩超深层缝洞型油藏的勘探开发这一世界级的难题,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近几年来开展了深入,不懈的科技攻关,逐步形成了一套从三维地震成像处理到精细解释,碳酸盐岩储集层预测与评价,油气判别到储集层酸压改造,测试,完井技术以及欠平衡钻井技术,水平井,直井侧钻技术等一套适合于塔河油田古生界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勘探的方法技术系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套技术系列对其他地区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与开发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地球物理识别模式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埋藏较深,一般都在5300m以下,储集层主要为碳酸盐岩裂缝和溶蚀缝洞系统,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储集层横向预测困难,通过大量的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对比分析,探讨并建立了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地球物理识别模式,为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识别和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塔河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及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岩心和薄片观察,塔河南缘S69—S76井的亮晶鲕粒灰岩和藻粘结灰岩与其它地区的微晶灰岩、亮晶砾砂屑灰岩及微亮晶砂屑灰岩形成对比,因而早奥陶世的沉积格局分界线应西移到库南2井—满参1井一线。依据岩性、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古生物组合等标志,识别出下奥陶统有开阔台地相、台内浅滩相和台地边缘丘滩相3种沉积相类型;中上奥陶统为较深水陆棚相和潮缘沉积相。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将下奥陶统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两个二级层序;中上奥陶统划分为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低水位体系域。同时研究了层序和体系域的发育特征,初步确定了下奥陶统层序地层的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成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为岩溶作用、多期构造叠加及构造变形作用形成的缝洞型储集层,裂缝具有连通有效储存空间的桥梁作用.区分构造裂缝与非构造裂缝,结合塔河油田构造特征,并对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特征、分类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构造裂缝为塔河油田岩溶储层发育提供了流体运移通道,为油气的运移,特别是垂向运移提供了条件;非构造裂缝的存在改善了储层储渗性能,扩大了储层泄油面积.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的存在作为储层的有利影响因素,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碳酸盐岩储层开发提供有益参考,并可增加储层预测产量.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已经发现的储量中,88%储藏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其储集空间是相互不连接的与连接的网状溶岩内的孔隙.奥陶系储集层内不同位置的油、气、水特征明显,油田内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更增加了油气藏的复杂性.经过酸化压裂处理后,获得高产及商业油流的井可达总井数的75.9%.酸化压裂是塔河油田改善储集层内连通性、改造非生产井、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它具有类似储集层油田开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碳酸盐岩地层因裂缝和岩溶的发育,可成为优质储层,但同时碳酸盐岩地层又是最复杂的地层,具有极强的储层非均质性,在现有资料和技术条件下,难以明确判断井间的连通性,特别是针对复杂的碳酸盐岩油田,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提高对储层连通性的认识,该文总结了确定井间连通性的方法,提出注水见效对连通性的确定,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很好的反映缝洞单元内各井之间的连通性情况。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为一套缝洞发育的复杂储层。通过对该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资料的解释,结合对储集空间类型的分析,建立了各类储层的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储层孔隙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在该区多口井的实际应用,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试井曲线分类及其生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试井曲线分类,可以认识油藏的渗流介质类型,认识储集层发育的非均质性,同时把试井曲线类型与其生产特征相结合,为具有类似试井曲线的油井选择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藏地层压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油藏工程参数,而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所测得的地层压力中常出现前小后大的现象,给油藏工程分析带来许多困难。笔者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与油藏具体特点结合,通过原油在纵向上的重力分异现象推出油藏地层压力梯度也应随深度变化的思路,很好地解释了碳酸盐油藏地层压力前小后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动态连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大型碳酸盐岩裂缝和岩溶缝洞型油藏。油藏的储渗空间主要为规模不同的溶洞、裂缝带、溶蚀孔隙和微裂缝。油藏开发实践证实,油藏呈现出多缝洞系统、多压力系统、多个渗流单元的特征。针对储集层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动态信息分析油藏缝系统与洞系统之间连通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包括油藏压力趋势分析法、井间生产干扰分析法、流体性质差异分析法、井间干扰试井法和示踪剂法等),并结合塔河油田实际资料,进行了流动单元初步划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等效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储集空间多样,储集类型复杂,油藏模拟和动态预测难度大,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油藏数值模拟器很难模拟裂缝- 溶洞型双重介质系统。应用渗流力学基本理论, 建立了裂缝- 溶洞型双重介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裂缝- 溶洞型双重介质与裂缝- 基质型双重介质等效的数学表达式,为更好地应用现有的数值模拟软件来模拟塔河缝- 洞型油藏提供了依据。应用此方法,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一口油井进行了模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旗  魏芳 《油气井测试》2004,13(2):28-30
塔河油田的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多样 ,储集类型复杂 ,非均质性强 ,井况复杂。根据近几年对碳酸岩储层测试实际情况应用分析 ,总结出针对不同井况的测试系列—原钻具求产、地层测试、试井。对每种测试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碳酸盐岩储层测试技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岩溶缝洞型油藏,大型溶洞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目前单井注水替油已取得突破,但占储量80%的多井单元注水开发尚处于实验阶段。结合数值模拟和注水实践总结,开展了多井单元注水增油的机理研究,并初步总结出了“低注高采、试注判断连通实时调整、单元整体温和注水、井组差异管理”的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模式,在现场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塔河4区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岩溶和构造运动形成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为主。溶洞呈离散状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塔河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和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例举塔河4区S48单元7口井的生产动态干扰特征,由静态资料分析油藏的4种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溶洞型、裂缝型、缝洞组合型和致密岩块型。据此,提出井间洞连通、裂缝连通、复合连通和不连通4种井间连通模式。最后,由类干扰试井理论结合示踪剂扩散理论分析井间综合流量系数,初步定量表征井间连通程度。由此倡导,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析方法与挖潜措施需要结合井间连通模式和连通程度。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类型特殊、开发难度大,前期通过实施单井及单元注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随着注水量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大量剩余油富集在缝洞单元高部位,注水无法波及。针对此类剩余油,开展了注氮气吞吐驱油实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论证了注氮气能有效动用这部分剩余油。注入地层中的氮气与原油混合并发生重力分异,将高部位剩余油向下置换并采出,注入氮气在原油中溶解也能起到一定的降低原油黏度、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该项技术2012年开始在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展现场试验,已投产试验井123口,累计产油16.13×104 t,增油效果显著,验证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置换剩余油是一项可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对刻画缝洞储集体的空间分布、定量表征溶洞型储层非均质性以及精确计算该类油藏油气储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属于改造型储层,埋藏深、储层分布规律复杂、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多变等特点造成储层三维空间描述极为困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垂向岩溶分带、平面地貌分...  相似文献   

19.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岩溶古地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多期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岩溶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受控于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强烈程度明显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层序界面等时性研究古地貌,提出利用两个等时界面进行岩溶古地貌恢复。但仅仅利用钻井恢复的古地貌结果是不够的,同时针对目前塔河油田埋藏深、井点数据较少,不足以反映岩溶古地貌的细节,提出了地震和钻井资料相结合,采用ESE 方法(又称误差模拟) 研究思路再现古地貌。通过层序地层学和ESE 方法建立了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古地貌模型。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等,进而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区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