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入文 《河南中医》2014,(4):749-750
砭石根据其形状分为刃形砭石、锥形砭石、针型砭石、圆柱形砭石、类圆形砭石,其中刃形砭石包括锛形砭石、刀形砭石、剑形砭石、镰形砭石及其他有刃砭石。新石器时代早期砭石多是锛形、刀形,用以切开皮肉、排脓放血,晚期出现了针形、锥形、镞形等,用于刺破皮肉、排脓放血或浅刺、按摩体表。商周时期出现了专门按摩或熨贴体表的砭石及铍针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石、熨石更为多见,其形状也愈丰富,出土的砭石中有《黄帝内经》所述“九针”的圆针、锋针原形。汉代出土的砭石制作工艺更加复杂、精细,但出土的数量却较前减少,这很可能与金属针的盛行和取代有关。  相似文献   

2.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在旧石器时代末和新石器时代中,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石器(砭石)治病。商周以后,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针具的进一步改进,青铜针、银针、金针、铁针都相继问世,其种类也随之增多,古之“九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之产物。“九针”首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即镜针、员针、(?)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由于其针型各异,治法有别,进一  相似文献   

3.
浅说针灸器具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WB  Li SY  Xu QY  Zhang LJ 《针刺研究》2010,35(6):474-477
针灸治病离不开针灸器具,本文对针灸学历史上出现的针灸器具进行了系统考查和梳理,从针具、灸材与灸具、现代针灸治疗仪3个方面入手,考查了针具由砭石、骨针、金属针等发展至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的革新历程,并全面叙述了不同时期施灸材料与辅助器具的应用与不断改进,以及现代电针仪、灸疗仪的创制经过与使用特点。由此,较全面地理清了针灸器具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4.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的历史可能较祖国医学其他学科都较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相当于“砭石”一类的针灸工具产生。而火针是针灸学治疗方法中的重要一种,是针与灸的结合,李时珍对火针的应用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火针的论述主要见于《本草纲目》。兹将笔者学习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药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作为祖国传统医药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学的针灸器具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而且种类繁多,使古老的针灸医学增添了新的内容,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刺法方面在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针具是石针,即“砭石”,作为针刺器具,治疗各种疾病。随着人类生产的进步,人们逐渐创用由骨针到金属针。早期的金属针是非常粗糙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趋于精制化.其经历了铜、铁、金、银、合金等不同的阶段,直至目前被不锈钢所取代,并且促进了针刺  相似文献   

6.
<正> 针灸的原始工具是砭石,从砭石—九针—毫针一直至今天各种针具和针灸仪器的创制,显示了针具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历程,同时也展示了针灸学术理论、治疗经验和方法、技巧的不断创新、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针灸学术理论发展的进程中,导致其重大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原因恰是针具的改革和突破。以下仅就针具演变与针刺手法和理论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浅谈以下几点。1.有什么样的针具,就有什么样的操作手法和理论,针具演变对针灸学术理论发展有导向性影响。我们曾考证过砭石的形状特征与砭石刺法的特点,证实了砭石刺法主要是直刺急出,或纵向切割而达排脓、放血的效果,绝不可能深刺、留针,也无捻转提插之必要。所以砭石虽是最原始的针具,但它作为一种排脓放血的  相似文献   

7.
针灸学是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自然科学相适应的整体医学模式,在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1世纪对中医针灸学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只有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针灸学走进各个科室,治疗各种疾病。中医针灸学的发展,永远是历史的延续性与变异性(创造性)的辨证统一,在深入继承的基础上,广泛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西为中用、药为针用,向“针治百病”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8.
《内经》中有其丰富的治则和治法内容,特别是有许多非药物疗法的论述对后世非药物疗法的研究和发展有深远意义。1刺血疗法《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有“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灵枢·玉板》中有“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针之所取也”。砭石是经磨制成锥或楔  相似文献   

9.
<正>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锐利的石片刺人体一定部位来治疗疾病。所以针法的原始工具是石质的,称为“箴石”、“砭石”。针刺疗法就是在砭刺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探讨砭石刺法的特点对于进一步研究针刺手法及其理论的发展演化规律,将有一定裨益。“砭石”的形成、发展及用途从大量的史料证明,针灸疗法起源于我国的原始社会,相当于考古学上的石器时代。《山海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公元二世纪,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砭,以石刺病也。”也就是说,砭石,即尖锐锋利的小石片,刺压或刺破人体体表某部来治疗疾病。南北朝全元起曰:“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镜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为石针”。可见砭石在当时就是刺病用的石器。从出土文物来看砭石有石质,有玉质,有天然的,有磨制的,所以它的发展是随着使用在不断的按人们意志来磨制,在治疗应用方  相似文献   

10.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总结唐和唐以前医学发展的成就,纂著了我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千金翼方》《以下简称《翼方》),两方合称《千金》。《千金》针灸学有许多震古烁今的重大研究新成果,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是针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针刺法的论述较前有所发展,仅考述于后。一、针具《内经》有“九针”,《千金》皆沿用之。但常用的针分两类,即“白针”、“燔针”。白针包括毫针、锋针、铍针及大针。燔针是指火针,火针亦是锋针。《翼方》卷29针灸下日:“九针最妙”。《…  相似文献   

11.
针灸溯源--九针的起源、运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砭石作为九针的雏形,已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用途,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为金属针具的出现提供了物质与技术条件,由砭石到九针历经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九针的起源地并不局限在某一地域,形成了多极化态势,不断地完善形成了九针的定制.  相似文献   

12.
李宏 《中国针灸》2004,24(7):487-487
“中国针灸学会第二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于2 0 0 4年4月2 8日在京召开,历时3天,于4月30日胜利闭幕。本次会议是为振兴和发展祖国医学瑰宝———砭石疗法而举办的。会议由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筹备组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开发促进会砭石疗法委员会、北京海奥思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共有来自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韩国2 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李维衡、世界针联副秘书长王宏才、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马纯芳、《中国针灸》杂志副主编刘炜宏、中国针灸学会学…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技术之最古而可考者,莫过于“砭石”。这是直可上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因以石制器,遂将其生产工具的成果,经过不断的改进而成为施治(外治)疾病的医疗器材。迨进入铜器时代乃至铁器时代,始知以金属为之,故是时灵枢所称“九针”,灿然齐备。金属针普遍使用之后,“砭石”之制遂废。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于石  相似文献   

14.
中华自古有奇术。砭石疗法的出现便是中国古人非凡的养生智慧的生动体现。砭石疗法是中国古代应用石制工具进行医疗保健的医术。砭石又冠古代五大医术(砭、药、灸、针和导引按跷)之首。我的恩师程宣猷先生,是国学专家,今年已  相似文献   

15.
砭石疗法与现代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砭石疗法是新石器时代发明的。从公元前500年到秦汉时代,中国古代医学之大成《内经》记载,以砭石为首的针、灸、药,导引按跷五大支柱构筑了辉煌的中医学殿堂。到三国时代,华佗精通针、灸、药,发明麻沸汤,开展外科手术,在导引术指引下,创立了五禽戏,惟独没提到砭石疗法。正如东汉学者服虔称:“季世复无佳  相似文献   

16.
砭石被认为是最早的针具,为现代针具的雏形,砭石的起源与发展象征着针刺的起源。从古代文献记载中发现砭石多源于山东境内,扁鹊、伏羲氏最早以石治病;现代文献研究表明砭石起源于东方,尤其是山东沿海一带,与古莒文化区有密切联系,亦有学者认为针砭的起源与浙江、河南、河北、甘肃等地有一定的关系;考古发现山东地区出土大量针砭文物,其次为湖南,且从中出土的砭石形状丰富,而河南、河北、内蒙古、江苏、上海、江西等地也有少量砭石出土。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17.
《本草纲目》零散地记载了不少有关针灸学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和总结,以突出李氏的针灸学思想:1、究“砭”源,释“砭”之奥理;2、针刺强调“子母补泻”;3、倡火针以扩大治疗范围;4、汇明以前灸法之大全;5、施灸重视用地道药材陈年“蕲艾”;6、创“雷火神针”灸法;7、搜民间之经验,倡“幼科第一捷法——灯火灸”。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首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于 10月 2 0~ 2 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筹备组主办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开发协会砭石疗法委员会协办。砭石疗法也称砭术 ,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 ,它与针、灸、药、导引和按跷并列为中医的五大医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砭石疗法的记载 ,古代名医扁鹊就是应用砭术的能手。东汉以后 ,由于种种原因 ,砭术逐渐失传。 2 0世纪 90年代 ,在国内一些地质学家和中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开发和研制了以泗滨浮石为主的新砭石…  相似文献   

19.
传统针灸刀疗法治疗疼痛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针灸刀疗法之渊源在“帝王世纪”中就有“神农尝百草 ,伏羲制九针 ,以拯夭枉”的记载 ,仰韶文化时期已有石镰 (又称砭石、砭镰、石针 ) ,到殷商、西周时期 ,发明了冶金技术后 ,即青铜时代 ,砭石 (石针 )就过渡到金属针。在《黄帝内经·官针篇》就有九针治病的记载。战国时代的扁鹊、后汉时代的名医华佗 ,都善于针术 ,且内外科兼施并用 ,九针既是针刺用具 ,又是外科手术工具 ,针与刀不分 ,合为一体 ,多为共同使用。古人制针九种 ,长短粗细不等 ,形状各异 ,有呈针形 ,有呈刀形 ,用途分为 :破皮肤肌肉 ,引流放痈、破血管泄血等等。从九针形…  相似文献   

20.
略论针灸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 ,其历史最为悠久的恐怕还得首推针灸。从最早使用砭石治病算起 ,大约距今已有 50 0 0多年了。  针的前身是砭石。尽管砭的造型多种多样 ,有尖状的 ,有圆形或椭圆形的 ,然而以尖状为主 ;其治疗作用亦多种多样 ,包括刺治、放血、按摩、热烫等等 ,而刺治是最主要的。《说文》 :“砭 ,以石刺病也。”根据此一定义 ,砭即刺病之石针。砭 ,亦称砭石 ,针石或石 ,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把人类运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时代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为旧石器时代 ,后一个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历时约二三百万年 ,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