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韦海旭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631-1632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20例,按肝硬化情况分为两组: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代偿期组予HRTEO,失代偿期组予HAKEO,两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均予积极护肝治疗,密切监测肝功。结果 20例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抗结核治疗总好转率85%,仅1例死亡。结论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各72例,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4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常规、脾脏长径、厚度、门静脉主干直径(MPV)的变化情况。结果:代偿期肝硬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脾脏长径、厚度、MPV均明显减少,PLT、WBC升高,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脾脏及血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症有一定疗效,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脾功能亢进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进展期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进展期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行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55例行TACE联合内科保守治疗(TACE+保守治疗组);比较2组24 h止血效果和死亡原因的差异。结果 TACE+保守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治疗后24 h内出血停止的比例分别为83.6%和64.1%(P0.05),在死亡原因及中位生存期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进展期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行TACE治疗虽然近期止血效果优于内科保守治疗,但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占药源性肝病的首位^[1]。肝硬化合并肺结核时用药非常困难。常规短程化疗易造成肝功能急剧衰竭。我院结核科自2003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肝硬化合并痰菌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26例。现将26例患者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2年的疗效。方法对初治的慢性乙肝32例(慢性乙肝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10例(肝硬化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1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应用ADV治疗2年,治疗前和治疗后每3个月检测Au等生化指标及HBVDNA等病毒学指标。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ADV治疗1年和2年时,3组ALT的复常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时慢性乙肝组HBVDNA水平下降的中位数为5.9log10 U/ml,肝硬化代偿期组为6.2log10 U/ml,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为2.9log U/ml。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在治疗6个月后的病毒学应答比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代偿期组差。结论接受ADV治疗2年的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毒学应答差。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气分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气分析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7例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气分析资料。结果2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缺氧表现,4例患者出现立位性缺氧表现,11例患者感轻度胸闷;在36例存在酸碱失衡的患者,慢性肝衰竭组存在单纯酸碱失衡9例,两重酸碱失衡10例,三重酸碱失衡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存在单纯酸碱失衡8例,两重酸碱失衡7例。两组患者在酸碱失衡的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以碱中毒为主。慢性肝衰竭组中比例较高的三种类型依次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8.1%)、呼吸性碱中毒(23.8%)和代谢性碱中毒(14.3%),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比例最低(4.8%)。失代偿期肝硬化组中比例较高的三种类型依次为呼吸陛碱中毒(46.7%)、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6.7%)和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0.0%),代谢性碱中毒比例最低(6.7%)。结论慢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存在酸碱失衡和低氧血症,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并及时对症治疗对此类患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雷迪帕韦(Ledipasvir)-索非布韦(Sofosbuvir)治疗丙肝肝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株洲市中心医院自购药物治疗的80例株洲市丙型肝硬化患者,HCV-RNA水平≥80 IU/m L,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属于A级,将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给与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定量分析患者血清中HCV-RNA水平,检测患者病毒学应答情况。分析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接受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后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有效率均为100%,其中肝硬化代偿期组HCV-RNA转阴率(71.05%)高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66.67%),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EVR、ETVR和SVR均发生改变,比例均高于85%,治疗后两组PC III和H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4.76%和7.89%,包括2例疲乏,1例头痛,1例恶心和1例腹泻。结论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丙肝肝硬化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联合丹参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嗪联合丹参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48例疗效观察莱芜市人民医院(271100)匡乃家,薛国梅我们用川芎嗪和丹参联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4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93例经确诊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联合治疗组48例,男36例、女12...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用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100mg/d口服,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在1年治疗结束时肝功能恢复情况及HEV DNA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死率8.57%,对照组为16.67%。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9例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霉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并以221例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例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霉菌感染患者中,医院感染72例(91.1%),院外感染7例(8.9%)。临床诊断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2例,慢性重型肝炎53例,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24例。经治疗好转18例(22.78%),无效25例(31.65%),死亡36例(45.57%)。在霉菌感染发生前,有47例临床诊断细菌感染,并分离出G-杆菌18株(60.0%)、G^+菌8株(26.67%)。感染部位以腹腔居多,其次是肺、血液等。分别有65例和44例患者曾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霉菌感染以曲霉菌为主,感染部位多见于肺部(64.65%),予抗真菌药物后有效24例(30.38%),无效55例(69.62%)。结论重型肝炎及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霉菌感染患者以医院感染为主,抗霉菌治疗疗效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丙肝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丙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50例肺结核合并丙肝患者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喷丁、链霉素,乙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方案为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肺结核治疗效果、肝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两组相比,甲组患者更优(P0.05);甲组患者肝功能经治疗后15例肝功能恢复正常、8例轻度肝损伤、2例中度肝损伤,乙组患者肝功能经治疗后10例肝功能恢复正常,7例患者肝功能轻度损伤,5例患者中毒肝损伤,3例患者重度肝损伤。两组相比甲组患者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无统计学差异,且两组在不良反应类型上也无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丙肝患者,采用异烟肼、利福喷丁、链霉素三联抗结核药物合并丙肝病毒清除药物及保肝药物效果较好,可为临床应用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美能)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并存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初治肺结核并存慢性乙型肝炎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美能;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为46.7%(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率、明显改善率分别为40%和56.7%,对照组为26.7%和46.7%,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少。结论美能在初治肺结核并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能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HRZE/4HR方案对患不同慢性肝病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5年8月住院期间收治的147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B超检查提示同时患有慢性肝病者(脂肪肝、肝硬化等)为观察组(136例);未患肝病者为对照组(1339例).结果 观察组有57例(41.9%)出现了肝损害,其中脂肪肝12例(60.0%),肝硬化7例(87.5%),慢性酒精性肝病6例(35.7%),慢性乙型肝炎9例(45.0%),慢性血吸虫病肝8例(50.0%),肝血管瘤或肝囊肿10例(26.3%),肝内胆管结石5例(25.0%).对照组出现肝损害138例(10.3%).观察组肝功能损害比对照组严重.观察组经护肝治疗肝功能的恢复也比对照组慢.结论 2HRZE/4HR方案对各类慢性肝病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害较大,发生较早,恢复较慢.应尽量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同时给予有效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4.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家英  彭浩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81-1082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7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利福喷丁组和利福平组,两组均服用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利福喷丁组(37例)加用利福喷丁治疗,利福平组(37例)加用利福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结果利福平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8.92%)明显高于利福喷丁组(8.11%)(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应优先采用含利福喷丁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对老年免疫功能低下的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64例老年免疫功能低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方案基础上,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结果治疗2月末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及空洞治疗有效率,血清白蛋白,CD4+T淋巴细胞数,CD4+/CD8+T细胞;治疗6月末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及空洞治疗有效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能明显改变老年CD4+T淋巴细胞低下的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病变的吸收和痰菌的阴转速度,对结核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合并HB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肝损害的发生与处理。方法将823例结核病患者分为不伴HBV感染(A组)、HBsAg阳性/HBV DNA阴性(B组)、HBsAg阳性/HBV DNA阳性(C组和D组)。A、B、C三组均采用抗结核治疗,D组在抗结核治疗前1周即加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分析肝功能损害发生的特点。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8.1%、32.1%、65.4%和29.2%,C组与其余三组比,相差显著(x2=16.97,P0.001);A组、B组、C组和D组患者半月内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5.7%、22.2%、70.6%和14.3%,C组与其余三组比,相差显著(x2=67.66,P0.001)。结论抗结核治疗合并HBV DNA阳性的结核病患者肝损害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肝损害程度重。及时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肝损害发生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17.
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nti-tuberculosis therapy on liver func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liver function by two treatments of anti-tuberculosis. METHODS: Forty-seven TB 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 and 170 TB patients without HBV inf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HPBE(S) and HLAMKO treatment groups. Liver function tes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s were performed once in 2 wk or monthly, and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rate of hepatotoxicity occurred in 26 (59%) TB patients with HBV during anti-TB treatment, higher than that in 40 (24%) TB patients without HBV. Hepatotoxicity occurred in 66 out of 217 pati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liver dysfunction was 46.1% in HPBE(S)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LAMKO group (12.7%) (P<0.01). CONCLUSION: TB patients with HBV should choose HLAMKO treatment because of fewer hepatotoxicity.  相似文献   

18.
杭正凤  殷杰  彭程  王小雁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851-1853
目的 预防性保肝治疗对抗结核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科接受住院治疗的322例单纯肺结核及伴有HBV携带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损害出现的时间、年龄、损害程度与HBV感染的关系.结果无论是否携带HBV,接受预防性保肝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保肝治疗组;〉60岁的结核病人肝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肺结核伴有HBV携带患者肝损害比率明显高于非HBV携带肺结核患者.结论 高龄、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是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高危人群,预防性保肝治疗能减少抗结核治疗中肝损害的发生,利于顺利完成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19.
药物性肝损害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具有药物性肝损害高危因素患者采取提前干预措施(适当调整强化期化疗方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及强化期痰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且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肺结核患者243例。对比观察采取与未采取提前干预措施2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痰菌转阴率。结果采取干预措施126例,其中出现肝损害11例(11/126,8.7%),非干预117例,其中出现肝损害42例(42/117,35.9%),对比2组肝损害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2个月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62.7%(79/126)和64.1%(75/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发生药物性肝损害高危险因素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如老年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营养不良、脂肪肝、嗜酒者等,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应提前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调整强化期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