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31I-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复发性B细胞淋巴瘤9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对常规放化疗较敏感 ,但易出现复发及耐药。单克隆抗体美罗华 (Rituximab)的成功应用成为淋巴瘤治疗领域最重要的进展 ,但仍有部分无效。将单抗与细胞毒性放射性核素连接 ,利用单抗特异性靶向作用和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β射线的内照射效应 ,可大大提高治疗的反应率和缓解率。自 2 0 0 1年 10月以来 ,我们应用13 1I 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复发性B细胞淋巴瘤 9例 ,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男性 6例 ,女性 3例 ,年龄 4 5~ 5 9岁 ,平均 5 3岁。 9例均为经多次放化疗后复发的…  相似文献   

2.
在抗HBxAg人/鼠嵌合抗体基因构建及表达成功后,进行了放射免疫显像研究,以评价在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导向活性。^131I标记嵌合抗体,经腹腔注射1,5,7天后行裸鼠人肝癌模型放射免疫显像,于第7天作组织分布测定,并以单区抗体及原鼠源抗体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标记抗体注入后2天即获肿瘤阳性显像,第7天更清晰,此时嵌合抗体,单区抗体,抗HBx单抗及对照组的瘤/肝放射性比值分别为2.8,2.44,  相似文献   

3.
4.
^131I—抗胃癌单抗在胃癌患者体内的动态分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31I抗胃癌单抗在胃癌患者体内的动态分布观察邓敬兰周润锁张裕民周绍娟陈敏林国成彭勇秦云才杨思齐已证实131I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G7)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癌效应〔1,2〕。为此,我们用131IMG7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前试验,比较...  相似文献   

5.
对^131I治疗分化好的甲状腺癌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1)I治疗分化好的甲状腺癌之我见马寄晓分化好的甲状腺癌转移灶如有吸131I功能,应用131I治疗则具有独特的价值.本刊1995年第1期发表了有关论著,现就以下几方面加以讨论.一、术后残余腺体组织用131I消除的理由约有200%~30%甲状腺?..  相似文献   

6.
7.
^131I对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每个患特异性基因决定的个体辐射敏感性不同,使得每个接受^131I治疗的患对治疗的反应不一,因而疗效差异较大。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剂量治疗才可以提高^131I治疗的效率,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通过目前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些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Fas/FasL、Bcl—2等)与细胞凋亡和射线诱导凋亡的联系,使对凋亡基因表达产物的体外监测成为可能。也许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使我们在^131I治疗过程中实现对不同的个体给予恰当的个体剂量。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受甲状腺吸碘率、有效半衰期、甲状腺质量、抗甲状腺药物等众多因素影响,^131I治疗的预后情况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关于~(131)I治疗分化好的甲状腺癌的几个问题唐谨131I治疗分化好的甲状腺癌(welldifferentiatedthyroidcancer,DTC)已有50年历史,国内已逾30年[1].其疗效已为国内外所公认[2~13].分化好的甲状腺癌生长缓?..  相似文献   

10.
11.
患者男性,37岁,因左侧腰背部及左侧腋下皮肤包块7个月于2004年6月22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12月始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腰背部皮肤肿物,直径约1cm×1cm,不活动,觉有明显触痛,与皮下粘连,表面无渗出,局部皮肤无红肿。后同一肿物明显增大,触痛加重,未诊治。2004年3月始发现左侧腋下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131I标记B细胞淋巴瘤Fab抗体(131I-Fab抗体)在荷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体内的分布和放射免疫显像效果.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经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的B细胞淋巴瘤Fab抗体的免疫活性.以Iodogen法对Fab抗体和CD20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对照)进行131I标记.标记物经尾静脉注入荷瘤裸鼠后2,4,8和24 h分别进行显像,并测定荷瘤裸鼠体内主要组织的放射性分布.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Fab抗体和131I-Fab抗体均能与Raji细胞膜抗原结合,结合率>87%.显像结果显示131I-Fab抗体在注入荷瘤裸鼠体内8 h即可使肿瘤清晰显影,24 h基本被清除.131I-CD20单抗注入后24 h肿瘤可见放射性浓聚.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在2,4和8 h 131I-Fab抗体组肿瘤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1.37±0.28),(1.84±0.13)和(2.21±0.15)%ID/g,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3±0.06),(0.62±0.08)和(1.46±0.24)%ID/g;F=52.22,278.42和29.00,P均<0.05],24 h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44±0.07)和(3.56±0.66)%ID/g;F=89.7,P<0.05].2,4,8,24 h 131I-Fab抗体组肿瘤/非肿瘤组织放射性(T/NT)比值分别为(0.22±0.03)~(5.44±0.31),(0.43±0.11)~(21.01±3.97),(1.09±0.07)~(20.28±2.77),(1.12±0.02)~(10.29±1.78);而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0.04±0.01)~(3.10±0.29),(0.11±0.05)~(7.99±1.81),(0.48±0.06)~(23.55±1.69),(2.32±0.34)~(33.23±6.83).结论 131I-Fab抗体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活体定位准确高效、显像早和清除快速等优点, 对临床放射免疫显像诊断B细胞淋巴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D80单克隆抗体4E5的131I标记及标记产物131I-4E5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为B细胞淋巴瘤的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Iodogen法对4E5进行131I标记,以三氯醋酸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化纯,并对131I-4E5的免疫活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131I-4E5和4E5对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131I-4E5的标记率为(78.3±2.4)%,放化纯为(95.7±1.8)%,比活度为0.58 MBq/μg,放射性浓度为3.90×1010 Bq/L.131I-4E5加入血清中放置3d后,放化纯仍>90%.131I-4E5与Raji细胞的最大结合率为(36.06±2.63)%;131I-4E5对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的细胞杀伤效应明显强于低剂量组:放射性浓度为1.48×1010、7.40×109、3.70×109、1.85×109和9.25×108 Bq/L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52.98±5.19)%、(46.29±2.80)%、(41.05±4.83)%、(33.68±3.79)%和(17.89±2.78)%,F=33.882,P<0.001;4E5组(质量浓度为20.0、10.0、5.0、2.5和1.25 mg/L)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2.98±3.99)%、(30.88±3.98)%、(27.14±2.05)%、(20.35±4.38)%和(8.42±1.05)%,131I-4E5组显著高于4E5组(t=5.290、5.489、4.596、3.986和5.515,P均<0.05).结论 Iodogen法131I标记4E5标记率和放化纯高,标记物稳定性好;131I-4 E5可与Raji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发挥杀伤效应,为以B细胞淋巴瘤CD80为靶点的放射免疫显像及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估算1 31 I 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chTNT)肿瘤治疗中肿瘤和主要器官内照射吸收剂量。方法  9例肿瘤患者 ,单次静脉注射1 31 I chTNT按体重 (2 9 6± 3 7)MBq kg后测量各时间点血、尿样放射性 ,并采用连续 (配对 )显像结合CT扣除周围组织本底的方法估算各时间点全身、肿瘤及主要器官放射性 ;将原始数据转换为百分注射剂量 (%ID) ,用一室或二室模型拟合时间 放射性曲线 ,求单位累积活度 ,采用医用内照射照射吸收剂量 (MIRD)方法将其输入Mirdose 3软件 ,求得全身、肿瘤和各主要器官的平均总吸收剂量。结果 肿瘤平均总吸收剂量为 (8 2 8± 2 6 5 )Gy ,瘤 非瘤比值为 3 95± 1 5 5。结论 该注射剂量难以满足抑制肿瘤生长的要求。为姑息性抑制肿瘤生长 ,有必要多次重复给药。  相似文献   

15.
吸碘率曲线下面积与Graves病^131I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31I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的疗效与吸碘率曲线关系以探讨确定个体化给药剂量的可能。材料和方法:152例应用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根据疗效被分为治愈组和未愈组,比较两组间年龄、甲亢病史、甲状腺重量、血清游离T4、131I治疗剂量、24小时吸碘率以及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等。结果:两组间患者在甲状腺重量、甲亢发病时间、服药剂量、血清游离T4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未愈组患者年龄小于治愈组,两组间24小时最大吸碘率间无明显差异,但治愈组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2.6±18.1)明显小于未愈组(81.5±15.4,P<0.005)。所有131I治疗患者的24小时最大吸碘率(88.2±12.5)明显大于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5.8±17.6,P<0.001)。结论:Graves病患者吸碘率曲线下面积较24小时最大吸碘率更能够反应甲状腺组织的摄碘功能,可能是用来指导给药量计算的更好参数。  相似文献   

16.
乳腺B细胞恶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女 ,5 0岁 ,已婚。因发现右乳包块 5d于 2 0 0 1-0 2 - 2 5入院。患者病程中无发热 ,盗汗 ,乏力 ,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 :双乳大小基本对称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无乳头溢血、溢液及乳头凹陷。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 3cm× 4cm大小包块 ,边界不清 ,质中 ,无压痛 ,不活动。腋窝及其余部位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钼靶X线摄片示 :右乳内上象限局限增生 ,考虑恶变。B超示 :右乳内上象限距皮 1 0cm处见一大小约 3 0cm× 2 8cm× 2 2cm实质占位包块 ,形态不规则 ,边缘呈蟹足样 ,周边血流丰富 ,考虑为乳癌。CT示 :右乳片絮状及结节状软组织…  相似文献   

17.
18.
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B-cell lymphoma,PCBCL)是一组起源于皮肤并常常只局限于皮肤的独立疾病。由于PCBCL预后好,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近年PCBCL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放疗、联合化疗、免疫治疗,以及这几种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131I—MIBG在异位和(或)恶性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CT或其他景像学方法定位诊断异位和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常有本研究对25例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诊断为异位和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的患者行^131I-间位碘代苄胍定位显像,部分病例与CT和B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术和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治疗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频消融(RFA)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肺癌病灶局部控制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全身不良反应、对肺癌有较高局部控制率等优点,但对于瘤体负荷较大的肿瘤病灶(如肿瘤直径3 cm以上)治疗风险大、疗效欠佳.以变性和(或)坏死的肿瘤细胞核抗原作为结合靶点的新型放射免疫治疗即131I标记的基因重组肿瘤细胞核单抗的肿瘤坏死治疗法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然而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治疗肺癌的完全缓解率低.RFA扩大了肿瘤坏死区而有效增加了 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结合的靶点,故RFA联合 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治疗可望明显提高对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