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米膨润土复合体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膨润土利于插层的结构特征。膨润土纳米改性的机理是插层剂阳离子与膨润土层问阳离子的离子交换作用,离子交换的动力学过程主要由插层剂溶液向层间扩散的速度控制。纳米土的改性效果与插层剂的种类、用量及阳离子的交换条件如交换温度和时间等密切相关。选择有机阳离子盐作为插层剂对钠型膨润土进行直接插层改性,制得了纳米膨润土,探讨了纳米复合体在钻井液中的应用,分别测试了纳米复合体的降滤失及增粘性能。结果表明,纳米膨润土在降滤失、增粘等方面已显示出优异性能,且其在钻井液体系中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技术制备了高黏度插层型FA367/膨润土纳米复合增黏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功率对FA367/膨润土纳米复合增黏剂水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其最佳微波制备条件:微波辐射时间为1min、辐射功率为195W。在此条件制备的纳米复合增黏剂黏度最大,与物理混合法制备的复合增黏剂相比,其在1min时测得的旋转黏度提高了50%。同时用XRD表征了该纳米复合增黏剂的插层结构,用TGA测试了该纳米复合增黏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FA367/膨润土纳米插层结构的存在明显提高了FA367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钠基膨润土插层改性,制备不同改性剂含量和不同改性剂成分的有机膨润土,并以此为稠化剂制备润滑脂,考察润滑脂的锥入度和压力分油,研究改性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规律。文章讨论了膨润土的改性过程和膨润土润滑脂的稠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添加量的增加,膨润土层间距增大,改性剂分子在膨润土层间区域的排列从双层平卧变化为倾斜双层结构。当改性剂分子在膨润土层间区域的排列方式为倾斜单层结构时,即改性剂添加量为120-140mmol/100g,润滑脂的性能最佳。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改性膨润土,制备得到膨润土润滑脂的稠化性能、胶体安定性、抗磨性能和减磨性能均得到提高,最佳混合摩尔比为1:1。  相似文献   

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烯烃纳米结构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将经阳离子交换反应处理的层状硅酸盐与胺类分子及氧化硅前驱物复合得到其复合体,再将Mg(OR)2引入其层间结构,得到柱撑结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经焙烧后制备表面积200m^2/g以上,纳米结构孔径2nm-6nm的催化剂载体,载体用于载负四氯化钛、烷氧基钛等催化剂,在烷基铝助催化作用下进行乙烯或丙烯聚合.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酰胺类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沅治  孙金声  苏义脑 《油田化学》2006,23(3):273-276,222
综述了丙烯酰胺聚合物(共聚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前言中指出了油气钻采领域应用这类材料的前景。扼要介绍了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的丙烯酰胺聚合物纳米微粒。重点介绍了丙烯酰胺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原理,包括蒙脱土晶体的层状结构、有机化处理的蒙脱土和插层方法及近期合成的多种这类纳米复合材料如纳米复合材料型水凝胶、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等。最后介绍了专为油气钻采研发的3种纳米材料:乙酸铬交联聚丙烯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型水凝胶,可用于油田堵水调剖;具有核-壳结构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蒙脱土纳米微粒,可用作钻井液处理剂;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型凝胶,可用作钻井堵漏剂。图2参30。  相似文献   

6.
以膨润土为原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对其进行有机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测试了膨润土与有机膨润土的结构,分析了改性前后膨润土的结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CTAC成功插入膨润土的晶层间,层间距明显增大,达到了纳米级分散。将有机膨润土用于制备丙烯酸共聚物类无机-有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膨润土有机改性时不同CTAC用量对复合树脂吸液率的影响,在CTAC用量为35%时,有机膨润土复合树脂的吸水率最大为695g/g,而膨润土复合树脂的吸水率只为432g/g。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链长的季铵盐为改性剂制备了4种改性膨润土,采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等手段对制得的改性膨润土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剂链长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天然膨润土相比,季铵盐改性膨润土层间距均有所增加,季铵盐改性剂的碳链越短,改性膨润土层间距越小,BET比表面积越大,对苯酚和柴油的吸附性能越好。膨润土经过改性后,层间距由1.257 nm增加到1.803 nm,BET比表面积由20.6 m2/g增加到83.5 m2/g,耐热温度由670℃提高到780℃,对苯酚水溶液的吸附率可达98%,对柴油的吸附能力最高可达到天然膨润土的1.6倍。  相似文献   

8.
聚烯烃/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贺爱华  胡友良 《石油化工》2002,31(12):1028-1031
综述了聚烯烃/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聚烯烃/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物理力学性能。这类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采用溶液插层、熔融插层及原位插层聚合等方法来制备,并且根据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可以分为剥离型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和插层型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分散相的纳米尺寸效应,因而在强度、耐热性、气体阻隔性、阻燃性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电导率、导热系数高的无机材料膨胀石墨对聚酰胺6进行原位复合改性,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膨胀石墨进行表面改性,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改善石墨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制备出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等综合指标优良的PA6/膨胀石墨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微观形态的测试与表征,研究了尼龙/膨胀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结构以及导电、增强机理,并且对原位插层复合反应的原理在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石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有所提高,石墨的微孔结构有助于原位插层复合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用电导率、导热系数高的无机材料膨胀石墨对聚酰胺6进行原位复合改性,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膨胀石墨进行表面改性,提高石墨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改善石墨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制备出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等综合指标优良的PA6/膨胀石墨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微观形态的测试与表征,研究了尼龙/膨胀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结构以及导电、增强机理,并且对原位插层复合反应的原理在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石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有所提高,石墨的微孔结构有助于原位插层复合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