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津市人口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王秀娜  肖致美  刘彬  陈魁 《西北人口》2015,(2):92-94,100
运用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化指数、罗伦斯曲线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天津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区县人口总数差异较小,但各区县人口密度差异巨大;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指数为0.3893,集中指数为0.0390,人口分布集中化趋势明显;人口罗伦斯曲线表明全市4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占土地面积不足2%的行政区域中;天津市全局Moran’s I为0.4591,人口分布格局具有很强的空间正相关性;根据天津市人口密度、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并耦合天津市市情,将天津市人口分布格局划分为三环结构。  相似文献   

2.
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笔者谨将其归纳为十大趋势和三大特征,以方便读者的应用.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分、能源、矿产等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响人口分布的直接因素——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口的迁移。由此,便从总体上规定了人口的宏观分布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人户,一般都居住在他们从业的地点。古代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所有人户也总是居住在他们从业的地点或被迫劳动的场所,而未从业的家属老幼也多半与家庭的从业者居住在一起受其抚养或瞻养。因此,我们说人口的地理分布是职业的地理分布的共生相。 人类社会职业可分为经济的与非经济的(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两大类。一个社会中从事非经济职业的人口比重取决于这个社会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上客观地存在着的社会剩余劳动率(即该社会所能提供的全部剩余劳动时间占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时代愈是向古代推移,在经济领域内劳动或活动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就愈大。而且非经济性职业中又有不少是与经济职业配合或为其服务的。所以,在我们了解的历史时期内,人口的分布基本上与经济职业的地理分布一致。而各种经济职业的地理分布(以下简称“经济分布”)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人口死亡率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第五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比较性分析,描述与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不同区域分布的人口群体死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死亡水平的地理分布具有"东高西低,中部地区差距大"的特点,死亡水平较高的人口群体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和部分中部地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牧区高于城镇。并就影响死亡水平的社会环境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民族构成是人口的社会构成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民族构成与民族人口的分布历来是人口普查的重要项目,也是人口研究领域中的一项基本课题。民族构成与分布虽属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却又紧密结合。所谓民族构成和分布,我们认为系指某一时期在一定的行政区划或特定地域范围内定居的各个民族的组成,各个民族人口的数量、比重及其集聚与扩散的状况。从时间和空间运动形态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来看,它反映了民族演变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安徽省划分为“皖江”、“皖北”及“其他”三大区域,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基本单位,运用 GIS 方法和手段分析了“五普”到“六普”期间安徽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性以及区域劳动人口分布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等.研究发现,安徽省地区间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存在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劳动人口产业结构分布错位等现象.最后提出安徽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口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一个带生命周期假说的经济动态模型全面考察了人口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该模型是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与人口模型、索洛增长模型的有机结合 ,并且纳入了寿命预期、收入预期、非预料死亡、遗产继承、社会养老保险等内容。模型的基本思想来源于戴蒙德的世代交叠模型。我们由模型研究发现 :死亡率表 (年龄别人口死亡率 )下降导致储蓄率上升。这是对“人口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降”这一流行观点的重要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在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及以成都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西部开发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分圈层对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对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地理联系率来衡量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在区域上的匹配程度.找出成都市圈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人口、社会和经济特征@李红卫~~  相似文献   

10.
人口在城市地域空间的聚集和增长过程,是城市化初期与中期最明显的表征。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已进入后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而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正进入加速发展的中  相似文献   

11.
人口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作为生产者消费者的统一体而实现的,创造社会财富和实现经济效益又主要要通过在业人员的劳动所取得的。深入研究白银在业人口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认识其内在的联系,以期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人口发展的规律,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北京人口规模过猛、过快的增长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因此,对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讨论从未停止。然而,北京人口规模的过快膨胀仅是一种表象和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北京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导致的居住与就业的错位。为此,在详细探讨北京城市内部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性演变基础上,深入揭示北京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的根源,最后,为北京制定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政策,实现人口与经济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宁夏人口经济压力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分析是深入探索空间特征的重要技术,因此作者利用空间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宁夏人口经济压力分类及其分布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表明,宁夏人口经济压力从北部向南部逐渐增大,在空间分布关系上人口经济压力呈现明显的组团模式,北部区域以银川为核心呈低—低关联模式,南部区域以原州区为核心呈高—高关联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疆人口分布状况是在新疆这一“特殊”干旱区基础上,受经济、自然、社会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从整体看,地广人稀、平均人口密度为8人/平方公里;实质上,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形状呈向东开口、环绕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两个串珠状马蹄环形。如果通过位于东北角的木垒镇和位于西南一隅的皮山镇划一直线(图[1]),称之为木垒—皮山人口分界线,它将新疆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两大地域。本文旨在综合分析两大地域的人口、经济、和自然状况,阐述新疆人口水平分布规律及其合理性,探讨未来人口分布和生产力布局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 苏联地域辽阔,国土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6,而人口只有2.76亿(1985年)。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这样一个大国,它的人口分布状况如何?有哪些特点?形成这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造成地区间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 一、苏联人口地区分布的主要特点苏联是一个人口分布极其不均的国家。从整体看,其欧洲部分和乌拉尔地区面积不到全苏的一半,却集中了80%的人口;而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尽管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这里的人口却不到全苏人口的20%。从人口的垂直分布看,苏联习惯地把欧洲部分称为西部,把西伯利亚和远东称为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1990年("四普")、2000年("五普")、2010年("六普")的人口普查资料,首先对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职业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也分析了不同时期省际人口的迁移原因变化以及多个因子对省际迁移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数以上的省际迁移人口所从事的职业为生产运输类,且从事此类职业的省际迁移人口更愿意迁入高收入的东部沿海地区.此外,迁入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城镇化水平、收入和消费)、就业结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人文发展指数的"拉力"作用是影响省际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马宁 《西北人口》2014,(1):125-128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在一定时期持续处于低生育水平,虽然对控制人口的绝对数量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人口和社会问题,例如:对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对人口红利的影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等.这些日益显露出来的问题.在某个领域某个阶段已经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伴随着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可以预计将来还会出现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59~1961年间由于重大政策失误等原因,中国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减少,人口分布出现了不正常的显著变动。本文对该时期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形势,尤其是粮食生产和供应形势,以及与此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进行了定量的差异分析,总结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变动特点,并简要评价了这种变动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来看,我国城市人口比例(20.6%)不仅显著低于世界水平(38.6%),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26.8%),更不能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7%)相比。由此可映示出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