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有三种根本性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三种生产是伴随人类始终并缺一不可的,而劳务生产则是从这三种生产中派生出来,对人类并非具有根本性的社会生产。根本性生产是使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并使人与其他动物相根本区别的独特性社会生产。在其他拙文中,我已经运用生产劳动理论对根本性人类生  相似文献   

2.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现实思考陈恒平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离不开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生产劳动,也离不开人类主体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教育。对整个人类而言,生产劳动和教育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是缺一不可的。研究表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特殊的意义、地位和作用。体育运动性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体育运动直接参加劳动力的再生产;体育运动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物质需要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既作用于人体,又作用于社会,既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又能振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出发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创立了以劳动本体论为基础的劳动哲学体系,实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哲学的革命。马克思劳动哲学将劳动工具纳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进行考察,揭示了劳动工具作为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手段的本质,认为劳动工具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客体性,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阐明了劳动工具的制作与改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创造劳动工具是人类真正属人活动开始的标志,而劳动工具的改进不仅提高劳动生产力,也改变着物质生产劳动组织形式、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劳动工具机械化的社会历史影响进行了专门分析,认为劳动工具的机械化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使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劳动效率快速提高,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更丰富的物质基础,机械化劳动工具取代强体力劳动,为减轻劳动者劳动强度以及妇女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机械化劳动工具被资本家垄断,致使劳动主体异化,劳动财富的创造者成了无产阶级。马克思把劳动工具的发展演化与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演进统一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阐发了劳动工具发挥社会历史作用的具体路径,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说过:“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藩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就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即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的学说指明,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统一。实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现代化,必须有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与之相适应,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现代化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因此,为了更快地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一人口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它和物质资料生产一样,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人类通过新、老世代更替来实现自身的不断更新和延续,就是人口的再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总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物质资料再生产从低级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曾认为技术是人巧妙地创造出来的劳动手段。它不仅直接为社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工具,而且为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提供了认识手段。从认识论角度来分析,技术手段是主体(人)与客体(自然界)的中介因素;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它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从科学知识的整体性来考察,通过技术科学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系成一个统一的体系。认真地分析研究技术革命和技术科学的发展变化对认识论的影响和作用是当代探索技术革命与哲学新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很简单,没有学校和什么高等教育。远在五千年以前,居住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人群一我们的祖先,已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三个阶段。尽管当时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非常简单,但它也需要用教育来推动人类物质生产和人的再生产。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原始社会的教育还没有从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它是围绕着生产劳动实践进行的。为了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他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制造  相似文献   

9.
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的历史是自己创造的.恩格斯指出:“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马克思也曾指出:“这全部所谓历史不外是人类经过人的劳动创造了人类”.而且,“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也就没有人类自身;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劳动发展史,是生产主体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不断地改造客体世界使之适应主体需要的社会实践史.美学,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以审美经验为中介来研究美、美感、艺术和审美教育的内在联系与一般规律的科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它以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为依据,通过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导向、营造环境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劳动幸福权是每个人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源和基础。[1]劳动生产出物质文化产品,满足着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创造了富裕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在劳动创造美好富裕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实现着人的劳动幸福权这一初始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幸福权就是人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哲学依据;而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目标追求的“共同富裕”则与劳动幸福权的实现同频共振,是人的劳动幸福权实现的最终样态。  相似文献   

12.
实践是人在其一定意识作用下的实行.实践不只是物质活动,实践不只是运用手和足.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都是相对于一定意识的实践.实践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更在于创造了一个文化世界、意义世界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原本和普通动物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当人类产生了"自我",把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人类在通过精神参与的劳动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物和创造新的物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从精神方面在占领自然,使整个自然成为自己的精神属地。人类的精神产品,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和以自身的活动显示的精神产品。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如:作为工具和机器系统的精神产品,绘画、雕刻等艺术产品,书籍、杂志、传媒等各种文化视听物,此外,人把自己的生物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以人自身的活动形态显示的精神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物化了的客观形式,如语言符号等;另一种是人的纯粹的精神生活行为,如各种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4.
社会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两大类,这两类再生产过程,都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人口再生产是指人口不断更新,世代不断更替,人类自身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这种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过程,微观上是指家庭人口的世代更替和不断延续的过程,称为家庭人口再生产;宏观上是指总人口的不断更新,世代不断更替,人类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过程,称为社会人口再生产。无论是家庭人口再生产或者社会人口再生产,从人口的二重属性考察,都是生物学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生物学过程是人口再生产的自然基础,社会过程是人…  相似文献   

15.
造福价值转化为造福资本是造福资本积累, 其实质是“带来造福价值的价值”的再生产与“自主劳动者联合劳动创造物质福利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统一。与造福资本积累紧紧相联的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产物——社会财富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产物——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生活的统一, 是社会财富积累和社会全体成员富裕幸福积累的统一。这种社会主义积累有其特定的客观存在的历史趋势, 也和造福资本积累一起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我院开设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讲座》中一个专题报告的摘要。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认为广义的社会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生产,而且包括人类自身生产;这两种生产的比例,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比例。作者还对人类本身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规律,以及有关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这一论断揭示了教育与劳动能力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指明了教育可以发展人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教育不仅具有社会政治意义,而且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认真学习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学习马克思有关教育的经济意  相似文献   

18.
我们首先可以认为,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提高劳动质量的要求,劳动文化的拓展,这都取决于其在生活过程中的意义。物质或精神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其维持生计的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生活范畴。人类生产力、技能和特性的形成、发展和分化,社会关系和传统教育的拓展,价值的创造,以这些形式及其具体历史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劳动,始  相似文献   

19.
<正> (一) 物质生产劳动与商业劳动同属于经济范畴。但物质生产劳动与商业劳动相比,它们的对象、性质、任务、劳动的有效成果及其产生的对社会的影响,则各不相同。前者直接使用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为社会创造价值,提供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决定  相似文献   

20.
艺术起源的“三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艺术的起源,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主体——客体关系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果这么做,我们就会发现,艺术起源与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再生产以及人类生理心理欲望的表达有关。具体来说,艺术起源与人的生理心理欲望的表达、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这三种因素相联。艺术起源于这三种因素,简言之,艺术起源于“三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