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此次投资膨胀的特点 2003年以来我国投资率处于高位增长时期,如果使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生产法GDP的比率计算投资率,近年来我国投资一直处于高位水平,2003-2005年我国投资率分别为41%、44%、49%,2006年上半年投资率仍高达46%。  相似文献   

2.
1993年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年,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的一年。初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1500万亿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率37%左右,如果扣除因投资品价格高于综合价格的因素和外商投资因素,投资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下同)仍高达33%左右,比以前年份的投资率高出4—5个百分点。投资率的明显增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  相似文献   

3.
当前投资的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我国投资在2002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31.6%,加快5.5个百分点,为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今年以来的投资特点是全面加速。从地域看,大部分地区投资加速增长。从主要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部明显快于去年同期。按相关指标推算,今年一季度投资率(投资率={固定  相似文献   

4.
当前投资领域问题突出: ——投资规模居高不下。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8.6%,投资率达39.7%,是80年代以来的最高年份。1994年投资增长幅度虽回落了约30个百分点,但固定资产投资率仍将达到38%。在建规模依然偏大,据测算,1994年仅国有单位在建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就达到了40000亿元。过大的投资规模和旺盛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扬,推动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重庆经济》2004,(3):7-11
重庆自2000年跨入本轮经济周期扩张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率和资本形成率逐年攀高,2002年双双越过50%,经济增长贡献度也达到90.7%。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5%,增速创近年新高。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来看,当前投资高速增长,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但由于民间投资没跟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不升反降。自1997年开始,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速度就慢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1998年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更是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个百分点,相应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也由上年的47%降为27%。据估计,今年上半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将比集体和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10个百分点左右。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投资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出炉的统计数据看,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关系有所调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减缓,消费增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新增投资数量较大、基数较高,因而今年投资增速比去年仅仅降低7.7%,不会大幅改变投资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较低的问题仍将存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宋小佳 《开放潮》2004,(4):29-29
近年来,福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但是,经济运行中却出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偏低、投资率偏高的不协调现象。2000~2002年,福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平均为4.9%,其中:2000年为2.5%,2001年为5.5%,2002年为6.8%,远远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在华东地区居倒数第一位;而同期投资率2000年为  相似文献   

9.
投资进入全面高涨时期。2003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投资增长26.7%。扣除投资品价格上涨因素,全社会投资实际增长可达22.3%。根据可比价计算,2003年的投资增长仅次于1985年的26.7%、1992年的25.3%和1993年的27.8%。2000年-2003年,我国全社会投资增速逐年加快,年度增速分别同比提高3.5个、3.5个、4.1个和4.7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46.6%,高于1993年投资过热时期10多个百分点。近两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GDP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2001年,投资增长贡献率为46%.2002年就迅速上升至。70%,而2003年更创记录地达到120%。当前,投资增长贡献率已远远高于1985年(43%)、1988年(33%)和1993年(57%)的投资过热时期。经济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依赖性显著增大。由于投资增长大幅度超前于经济增长,造成近年来宏观投资效率趋于下降。2003年,我国宏观投资效率仅为0.43,低于1993年的0.49和1985年的0.51。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点,一是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比重较大,投资增长机制仍不完善,二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十分紧密,很大程度上成为宏观政策的调节手段,三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生特点突出,可持续性和自主增长能力不足。投资变动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市场因素、资金来源因素、投资预期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最后分析了投资发展面临的形势。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the dynamics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 northern regions and the main factors of its rapid growth before the crisis and sharp decline in the crisis period. The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regions to the growth rate of investment in the entire economy of the North is determined, and the territorial structure of investment by sectors and types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ain sources of financing and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investment are investigated. An evaluation of the tendency towards investment and the investment attractiveness of northern region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2.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自19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制度、资金和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与全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新疆在投资数量和投资效益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实现“十一五”时期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采取创新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调整投资结构等措施,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农民是农村投资的主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2006年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资料,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投资结构、投资方向等做了分析,针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梁永  岳阳  贾丽华 《科技和产业》2013,13(3):100-104
以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变化为视角,利用1980—2010的年度统计数据对经济增长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结论:经济增长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是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变化的原因之一,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变化仅对短期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通过经济增长使偏离的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实现合理回归以及通过合理的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促进经济快速增长都可成为政策调控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大量研究表明,投资是实现我国经济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不同投资的性质决定了其效果和影响的层面相差很大,文章认为投资发生地的不同也将导致投资的效果有所差异.本文利用计量手段,定量的经验分析了我国1990-2010年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经济增长这两大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更具有滞后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总效应更强的结论,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其主要的劳动手段,固定资产的投资间接得影响到了一个经济体的产出。本文通过模型间接的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研究了其对GDP的影响.从计量经济学的检验结果看无论是公有经济还是个体经济对GDP都存在线性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固定资产投资对一国社会总产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各省市1996~2004年间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影响。从地区间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由此提出了中国现时期应该采用"因地制宜"方针制定教育投资政策,实现各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三大产业就业影响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敬桂  徐飞 《特区经济》2010,(1):286-288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能够直接和间接地带动就业。文章主要从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即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与自筹资金和其他这四种资金形式出发,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的影响。得到自筹资金和其他对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显著,国内贷款对第二产业带动效应显著。并在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投资不仅是新疆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转变及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梳理和回顾,并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应关注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化率相关性——以重庆直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玫 《改革与战略》2008,24(8):104-107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重庆市直辖十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化率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经济形式中,对城镇化率影响最大的是集体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城镇化率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