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腺嘌呤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Wister大鼠58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和三七总皂苷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和三七总皂苷组大鼠,手术切除左侧肾脏,而假手术组手术取出左侧肾脏,剥离深包膜但不切除肾脏.模型组、尿毒清组、三七总皂苷组以腺嘌呤180mg/kg灌胃,并同时给予尿毒清和三七总皂苷治疗,实验在第2周和第4周时称重,并留取24h尿液.第4周末处死大鼠,留尿、取血测定尿、血Ca2 、P3-及Scr、BUN,取肾组织称重、福尔马林固定,并进行肾组织染色.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七总皂苷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明显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血Ca2 、P3 (P<0.05),提高血RBC、Hb水平,降低血清Scr、BUN(P<0.05),减少肾组织中腺嘌呤结晶的沉积,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结论:三七总皂苷通过减少腺嘌呤性大鼠肾组织中腺嘌呤结晶的沉积、降低P3-,提高Ca2 、RBC、Hb水平,改善肾功能,从而对腺嘌呤性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尿毒清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尿毒清片对大鼠腺嘌呤CRF模型的影响并与原剂型比较,为其临床应用和剂型改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大鼠腺嘌呤CRF模型。给药(尿毒清片剂和颗粒剂)后,观察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血液学及生化,肾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两种剂型均能降低血BUN,Scr,改善电解质水平,升高RBC,Hb,HCT,减轻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 尿毒清片剂与颗粒剂治疗肾衰大鼠同样有效。在改善贫血症状方面。尿毒清片剂优于颗粒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悬针疗法刺激肾俞穴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肾功能、贫血及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悬针组,每组10只。采用腺嘌呤混悬液灌胃法制作慢性肾衰模型,药物组和悬针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采用灌胃尿毒清药液、悬针疗法刺激肾俞穴进行治疗,造模及治疗为期4周。造模及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7的表达。结果:悬针组的RBC、Hb、HCT显著提高(P0.05),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Scr、BUN显著降低(P0.05)。结论:悬针疗法能明显改善贫血状态,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增强肾脏功能。提示无痛无创的悬针疗法确实通过外气调整发挥了经穴脏腑的直接调理效应。  相似文献   

4.
真武汤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并通过观察真武汤对肾脏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影响,探讨真武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肾切除加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治疗组予真武汤9.8,2.45g.kg-1 ig,对照组予尿毒清溶液ig。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测肌酐(Cr),尿素氮(BUN),钙(Ca2+)、磷(P3+),肾脏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PASM染色、Masson染色、Sirius Red染色、Mallory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HE染色进行肾小管间质病变半定量分析,PASM染色、Masson染色、Sirius Red染色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图像分析。结果:在肾间质纤维化面积、肾小球系膜积分吸光度等方面,真武汤高、低剂量组的作用优于模型组和尿毒清组,P0.05。真武汤高、低剂量组在肾间质中Ⅰ,Ⅲ型胶原分布面积等方面的作用与模型组比,P0.05。结论:真武汤具有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抑制Ⅰ,Ⅲ型胶原纤维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病一号方及其总皂苷对肾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洛丁新组、肾病一号方组、总皂苷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作UUO大鼠模型,造模14 d后收集24 h尿液,采用双缩脲法测定24 h尿蛋白含量(24 h UP)。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取肾组织行HE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病一号方组和总皂苷组大鼠肾纤维化明显改善,TGF-β1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一号方及其总皂苷能明显改善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达到肾脏保护的作用。肾病一号方总皂苷可能是肾病一号方防治肾纤维化的药效学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肾康宁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Smad2、P-smad2及SAR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腺嘌呤灌胃21 d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正常模型组和(按1 ml/100 g体质量给予生理盐水经口灌服)氯沙坦组,慢肾康宁高、中、低剂量组。于治疗第30天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行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Western blot检测Smad2、P-smad2及SARA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Scr、BUN和24 h MTP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各治疗组Scr、BUN和24 h MTP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慢肾康宁高剂量组与氯沙坦组Scr、BUN和24 h M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Smad2、P-smad2蛋白显著下降,SARA蛋白显著升高;慢肾康宁高剂量组SARA蛋白显著高于氯沙坦组(P <0.05)。结论 慢肾康宁可降低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Scr、BUN,减少24 h MTP,具有肾功能保护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化瘀方及其拆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分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益肾降浊化瘀方组、补肾健脾组、益气活血组、化湿祛浊组。造模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指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中HGF、TGF-β1及CTGF的表达。结果:1益肾降浊化瘀方组Scr、BUN水平明显低于补肾健脾组、益气活血组、化湿祛浊组、模型组;益肾降浊化瘀方组与尿毒清组无明显差别;2益肾降浊化瘀方组HGF表达明显高于补肾健脾组、益气活血组、化湿祛浊组、模型组;益肾降浊化瘀方组TGF-β1及CTGF表达明显低于补肾健脾组、益气活血组、化湿祛浊组、模型组;益肾降浊化瘀方组HGF、TGF-β1及CTGF表达与尿毒清组均无明显差别;3各组TP、ALB水平与空白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结论:益肾降浊化瘀方可能通过调节HGF、TGF-β1及CTGF在肾组织的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苏合剂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生化指标、病理形态学及血管活性物质AngⅡ、ET-1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组(肾苏合剂)、西药组(苯那普利)和模型组。于造模后及治疗3、6周分别检测血清BUN、Scr、TP、ALB和24hTP、NAG、GAL。实验6周末采用光镜和电镜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及肾脏超微结构变化;采用放免法检测血管活性物质AngⅡ和ET-1。结果:①中药组血清BUN、Scr、24hTP、NAG、GAL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其中,在降低血清BUN、SCr方面,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②光镜与电镜均显示,中药组大鼠肾小管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西药组与中药组病理改变基本相同。③中药组肾组织中AngⅡ、ET-1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肾苏合剂能明显减轻腺嘌呤大鼠模型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阻抑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降氮煎剂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的肾功能的作用及其对尿酸的影响。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他大鼠皆用腺嘌呤灌胃法来复制慢性肾衰竭的模型。将尿毒清作为对照组,按照体重层次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清组(给予尿毒清颗粒)及实验组(给予降氮煎剂),治疗14 d后,测试每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肾组织URAT1表达的水平。结果①实验组SCR、BUN、UA明显低于尿毒清组及模型组(P<0.05);②实验组肾组织URAT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尿毒清组及模型组(P<0.05),而尿毒清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降氮煎剂可以显著降低Scr、BUN、UA及肾组织URAT1水平,具有改善肾功能及独立降低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复康对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复康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复康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0只。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别给药治疗21d后处死大鼠,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Scr、BUN的变化,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BMP-7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S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提示造模成功;肾复康组、缬沙坦组血Scr、BUN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1),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复康组、缬沙坦组肾组织BMP-7表达较模型组增多(P0.01),2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复康能改善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肾组织BMP-7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三七总皂苷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胶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小鼠肺纤维化肺组织胶原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18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组,每组3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持续到处死动物的前一天。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20、60、30mg.kg-1.d-1,强的松组为0.56m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d、14d、28d随机处死10只,取肺组织进行HE,Mallory染色,并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三七总皂苷可降低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胶原的含量,减轻肺组织纤维性增生。结论:三七总皂苷可通过降低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胶原含量而发挥治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禹  邵海宇  王琦 《中国中医急症》2020,(4):649-652,661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结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脑屏障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灸组、PNS+针灸组4组,每组各15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血管,而不插入栓线,针灸组及PNS+针灸组大鼠术后给予针灸治疗,PNS+针灸组大鼠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尾静脉注射PNS,连续治疗7 d。比较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血脑屏障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脑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结果术后24 h各脑卒中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术后7 d针灸组、PNS+针灸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PNS+针灸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各组大鼠左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含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脑卒中组大鼠右脑组织EB含量、含水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其中针灸组与PNS+针灸组大鼠右脑组织EB含量、含水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PNS+针灸组大鼠右脑组织EB含量、含水量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各脑卒中组大鼠脑组织PI3K、AKt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针灸组以及PNS+针灸组大鼠脑组织PI3K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PNS+针灸组大鼠脑组织PI3K表达显著高于针灸组(P<0.05);而模型组、针灸组以及PNS+针灸组大鼠脑组织Ak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S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具有显著的血脑屏障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学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 seng,PNS)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miRNA-466b及调控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转录后水平探讨PNS抗凋亡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NS治疗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PNS治疗组于术前4 h,术后第1天和第2天分别肌肉注射PNS(1.429 mg·g-1),采用TUNEL,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情况,检测miRNA-466b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和Bcl2L13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NS治疗组可明显减少心梗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P0.05);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miRNA-466b表达与假手术组没有明显变化,而经PNS干预后miRNA-466b表达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心梗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PNS则能明显下调模型组大鼠Caspase-3表达(P0.05,P0.01),同时急性心梗大鼠造模后Bcl2L13和Caspase-9的mRNA和蛋白变化不明显,而PNS干预后则能显著下调Bcl2L13和Caspase-9的表达(P0.05,P0.01)。结论:PNS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RNA-466b表达,下调Bcl2L13,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来发挥拮抗凋亡、保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tem-leaf Total Flavonoid,SST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STF组。SSTF组大鼠于术前1周灌胃不同剂量的SSTF(17.5mg/kg/d、35mg/kg/d、70mg/kg/d),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bis,MDA)含量。结果:SSTF可以抑制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并显著降低MDA含量,使乳酸脱氢酶释放减少,提高SOD的活性,上述指标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ST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凝血酶的影响,探讨其对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观察6、24、48、72 h及7 d 5个时间点。采用尾壳核注入胶原酶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治疗组给予三七总皂苷腹腔注射,每日1次,采用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检测48 h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和凝血酶凝结时间(TT)。结果各时点模型组脑含水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6 h时点外,治疗组各时点与模型组和治疗组比较,脑含水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I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T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通过下调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FIB含量及TT达到治疗脑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外基质破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NS组及依达拉奉组,连续给药4天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0min,再灌注24h后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11oproteinase-1,TIMP-1)在脑组织的表达;脑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后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织织MMP-9表达增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IMP-1表达无显著性变化;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NS可显著升高脑缺血再灌注后TIMP-1蛋白表达,降低MMP-9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NS可显著降低MDA和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对SOD、NOS活性和GSH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外基质破坏及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阿霉素(ADR)复制模型。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纽、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和三七总皂苷组。实验第10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观察PDGF—BB蛋白及mRNA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组可以降低24h蛋白定量,明显降低Cho,TG,(P〈0.05);明显提高Alb和TP的水平(P〈0.05);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BUN和Scr(P〈0.05)。PDGF—BB表达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胞浆,其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PDGF—BB蛋白及mRNA在肾组织的过度表达,进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8.
马占强  葛明 《河南中医》2012,32(9):1140-114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组,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补肾活血组以补肾活血方按临床成人剂量的7倍给药,即0.5 g/kg,按照大鼠体质量以0.01 mL/g的剂量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时予以蒸馏水灌胃,按照大鼠体质量以0.01 mL/g的剂量灌胃。各组大鼠造模结束第2天开始给药,1次/d,连续处理4周。结果:补肾活血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介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之间;补肾活血组大鼠的海马CA1区细胞数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的海马CA1区细胞数。结论: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VEGF水平、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蒙医温针组、针刺组、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模型组5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各组在造模成功1 h时进行治疗,1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给于治疗。各组大鼠在术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测脑组织VEGF水平和脑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结果: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蒙医温针组与各组比较脑组织VEGF含量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蒙医温针组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医温针有改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和减轻脑水肿、降低脑梗死体积作用。蒙医温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早期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