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婷 《现代保健》2010,(36):137-138
目的 对单独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2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应用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组),另一组在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基础上再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素(B组).期间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剂量、次数及撤机时间.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所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剂量、次数减少,撤机时间缩短.结论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量.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肺泡功能发育不全导致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引发的疾病,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针对该病采取从产前预防至发病治疗的综合防治策略,包括产前保健管理、产后维持新生儿状况稳定、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支持治疗和相关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3.
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国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78-4579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引起,多发生在早产儿,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固尔苏是从猪肺中分离出来的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萎缩的功能。我院2004年开始应用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Curosurf)治疗早产儿呼吸  相似文献   

4.
卵磷脂,脑磷脂对肺泡巨噬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磷脂、脑磷脂对肺泡巨噬细胞膜的影响刘保连,张国高我们利用体外细胞实验技术研究了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份卵磷脂和脑磷脂对石英尘作用下肺泡巨噬细胞膜性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肺泡巨噬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为解释矽肺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12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进行治疗,以期能提高基层对HMD诊治成功率。 【方法】 对2006年9月-2011年11月镇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以上患儿均给予全面监护等保健,其中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进行治疗的86例患儿为实验组,其余未使用Ps治疗的38例患儿为对照组。 【结果】 86例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者为82例,有效率为95.35%,无效者(包括死亡及放弃治疗)为4例;38例对照组有效者30例,有效率为78.9%,无效者8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预后有一定疗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尽早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于肺泡II型上皮细胞产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危重急症.近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报道日渐增多[1],但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患儿肺部X线的变化情况的报道很少.现收集我院2003~2004年NICU收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发生RDS 40例,其中PS加呼吸机治疗20例,单用呼吸机治疗20例,对各个不同时期肺部X线表现进行评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氧化性气体对肺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维持正常肺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高浓度氧、臭氧、二氧化氮等氧化性气体既可通过直接作用破坏表面活性物质的组分和结构,引起肺功能障碍,又可损害肺泡Ⅱ型3,引发脂质过氧化,释放活性氧化谢产物等,进一步干扰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和功能,加重肺损伤,本就氧化性气体对肺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肺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是肺表面活性蛋白之一,对髓磷脂合成和表面活性物质形成不可缺少,在肺表面活性物质正常功能发挥中起着关键作用。SP-C对生后呼吸的适应和调节至关重要,且能减轻炎症反应。SP-C缺陷与肺部疾病发病相关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P-C参与了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新生儿期严重的肺疾病,如肺间质性病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这些疾病直接影响新生儿患病率与生存率。目前有关SP-C遗传缺陷研究更是少见,本文就SP-C的功能,正常分子结构、遗传缺陷及分子病理,遗传缺陷与肺部疾病发病的关系,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以及SP-C调节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SP-C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 新生儿肺透明胰病(NRDS)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萎陷,导致肺组织缺氧、渗出,透明膜形成,阻碍肺泡气体交换。本病多见于早产儿,常于生后12h发生,其特征性表现为低氧血症。临床上由于NRDS患儿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另一个侧面,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鼠矽肺发展过程中,肺Ⅱ型细胞、肺表面活性物质病理形态改变与BAL中DPPC含量关系,认为注入石英粉尘后,肺泡Ⅰ型细胞受损、肿胀、破坏,Ⅱ型细胞增生、增殖、变形与肺表面活性物质DPPC含量变化有着一定关系。并讨论了DPPC对矽肺发病过程作用机理,提出检测BAL中DPPC含量对评价早期病变的意义,对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提出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杨东梅  冯宁  王义  宋利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50-435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产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 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所致,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危重疾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早产儿的生命,此病患儿可在新生儿后期并发慢性肺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影响患儿生存质量。因此,及时有  相似文献   

12.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覆盖在肺泡内面,具有稳定肺泡作用的物质。根据生物化学的鉴定,其化学成分,脂类占表面活性物质的85%,其中卵磷脂占脂类的75%,在卵磷脂中,以三棕榈基卵磷脂(DPL)含量最高,是卵磷脂的主要成分。除脂类外,尚含有蛋白  相似文献   

13.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尤其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胎龄呈负相关.本病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肺不张,肺液运转障碍,导致肺毛细血管-肺泡通透性增高,渗出性增强,从而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三凹征等临床症状.本病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因此基干本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本研究进行了机械通气与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的肺泡里面衬着一层表面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卵磷脂,并有少量鞘磷脂和其他物质。它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和防止肺泡萎陷的作用。正常胎儿在临产前才有足量的肺表面活性剂,早产儿多因此种物质不足,致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和死亡。因而对于阻碍肺发育的环境因子,有必要明确它对肺泡里面活性剂有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多见于早产儿,其原因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致,占早产儿死亡原因的50%-70%。近年来PS替代治疗已经大大降低了新生儿NRDS的发生率及所致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现将我院新生儿科运用PS预防和治疗NRDS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通过无创CPAP呼吸机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来本院治疗2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患儿为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两组均通过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然后对照组通过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通过无创CPAP治疗,比较...  相似文献   

17.
吸入尘粒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入尘粒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的作用谢尔凡,杨宗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系统是维持正常肺功能的基础。肺泡表面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远大于体表面积。吸入尘粒中直径小于1μm者可到达肺泡,通过直接作用于肺泡表面细胞外PS使其失活;干扰细胞内、外PS代谢,使其...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又称肺透明膜病,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早产儿肺泡Ⅱ型细胞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所引起,病死率极高。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就我院在2003—2006年对收治的19例极低体重儿使用PS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雪 《现代养生》2014,(10):103-10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 R D S)又名肺透明膜病(H M D),主要见于早产儿,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而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其病理特征为肺泡至终末支气管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  相似文献   

20.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支气管清洁中的重要性现已尽人皆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藉呼吸运动从肺泡移向细支气管,然后沿着表面张力升高的方向扩散,顺着支气管树向气管移动。表面活性物质除在支气管纤毛处发挥作用以防止粘液凝固、干燥和粘着外,对清除肺内粉尘颗粒可能亦有重要意义。当粉尘处于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