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际钢联(IISI)提供的数据,1993年世界连铸钢产量及连铸比再创新水平,连铸钢产量达4.96亿吨,与1992年相比净增0.30亿吨,增长6.4%;连铸比由66.2%提高到70.0%,上升了3.8个百分点。实际上,自1984年以来,世界连铸钢产量和连铸比指标一直都在持续稳定地增长,连铸钢产量年平均增幅达6.7%,9年累计增长1.862亿吨;连铸比由44.2%提高到1993  相似文献   

2.
二今明两年连铸重点工作 1995年和1996年既是“八五”和“九五”衔接的两年,也是最终实现2000年连铸比达到70%以上关键的两年。部党组决心把1995年作为“连铸年”,实现连铸比45%的目标,1996年连铸比达到50%的基本目标也必须实现。根据1995年钢产量达到9600万吨的目标,我国1995年连铸坯产量必须按照4320万吨的要求来安排,力争生产4500万吨连铸坯。也就是说1995年的连铸坯增长量要和1994年一样继续大幅度地超过钢产量的增长。如果1996年钢产量按1亿吨考虑,则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际钢联提供的数据,1994年世界连铸钢产量由93年的5.04亿吨增加到5.26亿吨,净增0.22亿吨,增长4.4%;连铸比由93年的69.8提高到73.5%,上升了3.7个百分点,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4.
“八五”是我国钢铁生产取得辉煌成绩的五年。从1993年起,我国不仅在钢产量上已成为世界第二产钢大国,年均钢增长量近540万吨;而且在连铸的发展上,“八五”期间也已初步形成了发展速度与技术水平同步增长的趋势,连铸坯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近580万吨。连铸坯的年产量分别在1992年、1994年、1995年以2428万吨、3685万吨和4377万吨连续超过意大利、韩国、德国的连铸坯产量,成为世界第三位的连铸生产大国。连铸比也由1990年的22.3%增至1995年的46.9%,年均增长4.92个百分点。我国连铸生产建设队伍不断壮大,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八五”努力,已能自主设计、制造除异型坯连铸、大圆坯连铸以外的各  相似文献   

5.
国外信息     
《连铸》1997,(5)
一九九六年世界各地连铸钢产量及连铸比序号国家(地区)l、,_卜._、_~一.1。 1995连铸比佳岁口国家(地区)连铸产量 (万吨)连铸比 (%) 1995连铸比月岁口国家(地区)卜十七叔,台二且卜十云么口川 1995连铸比连涛严重 (万吨)庄讨比(%)〕王节矛厂~里巨(万吨)J岌匕协f卜L (%)}J勺夕J勺  相似文献   

6.
1980年美国连铸钢产量2600万吨(为日本的1/3以下),连铸比20%。进入80年代,美国钢铁联合企业大力建板坯连铸机,使连铸  相似文献   

7.
1987年全国连铸坯产量724.43万吨,约欠产25万吨(计划750万吨)。连铸比为12.93%,连铸机作业率35.52%,连铸坯合格率99.17%,比上年下降0.01%。  相似文献   

8.
国内动态     
《连铸》1998,(3)
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虽地处我国西北边陲,连铸起步较晚(第一台连铸机1993年8月开始热调),但连铸生产、建设发展很快,后来居上。 1997年3月二钢(2×12t转炉车间)实现全连铸。1997年共产连铸坯71.75万吨,比上年增加12.86万吨,增长21.84%,企业连铸比90.16%(2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湖南涟钢三炼钢厂连铸发展概况以及实现全连铸存在的问题,並提出了在其钢产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实现全连铸改造配套的主要措施。通过三年来组织实施,该厂的钢产量、连铸比和技术经济指标均得到大幅度提高,超过了原来预定目标,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可望在1994年上半年实现100%连铸。  相似文献   

10.
<正> 2002年,我国钢产量达到破记录的1.82亿吨,一年增长了3000万吨,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增长幅度,在世界钢铁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此之前,前苏联曾于1989年产钢1.63亿吨,打破了世界产量最高记录;而钢产量年增长幅度最大的则是1973年的日本,这一年较上年增加了2200万吨,达到本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我国连铸生产继续保持了与炼钢生产同步高速增长的好势头。据初步统计,年连铸比接近40%,连铸坯产量约3650万吨。今年连铸生产的特点之一是历史上第一次从年初起就一直保持着铸坯增长绝对量大大超过粗钢增长量的势头。在今后连铸比大幅度增长的条件下,这种趋势将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另一个特点是连铸生产水平普遍  相似文献   

12.
《连铸》1997,(1)
崇利制钢有限公司1~#连铸机1995年设计,当年动工兴建并于当年11月份热试成功,年内生产合格连铸坯9000余吨。1996年转入正式生产,截止9月份累计生产合格铸坯82981吨,连铸比由年初20%左右上升到50%以上。1~9月份综合连铸比为44.53%,顺利达到年设计能力10万吨水平。 1~#连铸机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三明钢铁厂从西德引进一台三机三流70~150mm方坯连铸机,已于1983年4月8日投产。1983年连铸坯产量为4.51万吨,1984年连铸坯产量为11.23万吨,连铸比达到坯46.02%,1985年连铸坯产量为14.27万吨,连铸比达到60%;1983年试拉130t70mm  相似文献   

14.
相关行业     
今年我国钢产量将超过2.1亿吨据权威经济部门预计,今年我国全年钢产量将超过2.1亿吨,进口钢材将超过3000万吨,产量和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2002年我国产钢1.8亿吨,在上年增长18.7%的基础上又增长19.7%,相当于美国和日本钢产量的总和。2003年上半年,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钢铁工业增势不减,铁、钢、材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8%、21%和17.4%。同时,进口钢材增长57.9%。2003年钢材价格逐渐走出1999年的低迷状态,开始全面回升。2003年1季度钢材价格继续上涨,在4月中旬价格达到高点后出现下跌,但在6月份至7月份,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再次出现了明显的反弹上扬…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连续铸钢作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最迅速的一项技术,正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世界接近一半的钢产量采用连铸方法生产。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于1985年12月10-14日在上海首次举办了“上海国际连续铸钢讨论会”。世界各主要设计、制造连铸机的公司如瑞士康卡斯特、西德曼内斯曼、奥地利奥钢联、日本日立造船以及国内一些主要连铸生产、科研单位如武钢、上钢三厂等单表1列出了世界主要产钢国的连铸比。据康卡斯特公司1985年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拥有各种连铸机442台(1331流),生产能力已超过3亿吨。为了提高我国连铸技术水平,缩小与  相似文献   

16.
一进步很大,差距不小 1991年我国连铸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连铸坯产量达3685万吨,比上年净增619万吨,连铸比达40.3%,超过了原38%的计划目标;全连铸分厂(车间)又增加了10个,达到24个,共拥有铸机59台,总能力1155万吨/年分别为全国铸机台数及能力的28%和26%;新增连铸机35台,增加连铸坯生产能力658万吨/年。此外,在单流年产量及新建铸机的达产速度方面均有提高,在产品品种、质量上亦有所发展,显示了连铸的全面发展和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我国连铸生产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全年连铸坯产量超过3000万吨,在钢产量年增长800万吨的基础上,连铸比增长了4个百分点,达到了34.4%,年净增产量600多万吨。1993年又有重钢七厂,昆钢三炼钢,唐钢一炼钢三个单位实现了全连铸生产。总的看1993年我国连铸得到了长足进展。近一两年来,从生产上看很多企业连铸机在达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不少工厂达产率已达到150%以上,甚至达到200%。铸机的单流产量也明显提高,如首钢二炼钢八流小方坯连铸机流年产量达到8.75万吨,韶关钢厂二流小方坯连铸机流年产量达到10.1万吨。另外在连铸生产组织方面,很多工厂积累了新经验,不但在技术上,建设上,同时在生产组织上,均积极贯彻落实“以连铸为中心,炼钢为基础,设备为保证”的方针,卓有成效。而且正在以“全连铸为方向,炼钢一炉外处理一连铸三位一体组合优化”为目标,进一步推动连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94年,邯郸钢铁总厂的连铸生产又上新台阶,全年连铸坯产量比1993年净增44.4万吨,总量达182万吨,连铸比由1993年的85.58%上升到90%,在地方骨干钢铁企业中,其连铸坯产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国内动态     
《连铸》2001,(4)
连铸生产简讯 1)2001年1~2月全行业连铸坯产量累计已近2000万t。由此可以预计2001年全年连铸坯产量将达12000万t,连铸比将达90%。连铸比>90%的企业将超过上年的87家(预计 93家左右);连铸坯产量>100万 t的企业将超过上年的40家(预计42家以上)。 2)大连钢铁集团正新建一座 40t AOD 精炼炉和一台小方坯连铸机,将于2003年上半年建成。至此,我国十家老特  相似文献   

20.
杜厚益 《钢管》2006,35(4):48-48
俄罗斯第一大钢管生产集团——钢管冶金公司2006年上半年的钢管发运量达到145.9万t,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3%;钢产量为110.79万t,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6%。此外,该公司向用户提供的商品钢材及连铸坯数量达到31.98万t,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