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伟 《商周刊》2012,(15):8-8
在选秀节目过去十年已经做烂的中国,突然冒出一档《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征服了观众,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个引进《Thevoice》版权的节目在中国定位为“大型励志类专业音乐评论节目”,突出了“励志”和“专业”两个特征,第一季在浙江卫视公映后被认为传递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2012年,在各种电视选秀节目让观众疲惫的情况下,一档音乐选秀节目突然杀岀来,让观众眼前亮,成为了今年电视节目中最大的“黑马”,说的就是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 实际上,类似的节目模式并非中国原创,而是从外国引进的舶来品.《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模式是由荷兰著名制片人原创, 《荷兰之声》在荷兰播出之时,便创下300万的收视奇迹, “盲选”的新颖选拔模式与导师的专业程度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郭群 《新经济》2013,(23):120-120
不可否认,2013年是竞技类节目的“大跃进”之年,特别是音乐竞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最美和声》、《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等等等等,表面上看是一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画卷,虽然各个荣耀升空,风光无限,却是满天放“卫星”,真正经得起观众考验的,寥寥无几,而几十档类型相似的竞技类节目,是同质化严重的巨大浪费。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妨碍老牌选秀节目,湖南卫视的“超快”系列之《快乐男声》依然话题多多,也无法阻挡去年的轰天雷《中国好声音》在收视上的持续热播,虽然较去年相比,该节目的质量趋势堪忧。今年则有北京卫视推出的《最美和声》,犹如一颗秘密研发的原子弹,瞬间如蘑菇云般腾空在公众面前,引爆了全民关注,也引发了业界“狼来了”般的惊恐。  相似文献   

4.
葛晓剑 《江南论坛》2008,(12):54-55
中国电视媒体有个通病——跟风,在“选秀类”、“谈话类”节目风潮过去之后,“服务类”节目大行其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节目也开始大浪淘沙,为什么同样是服务类节目,有的红火、深受老百姓的信任和喜爱,而有的则举步维艰呢?究其原因,主持人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每15秒广告费50万元,收视率超过4%,选手出场费高达30万元……这些数据证明了“中国好声音”这个引进荷兰《The Voice》版权的歌唱类选秀节目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6.
张健 《江南论坛》2021,(4):56-57
2013年5月25日,无锡广播电视台《作风面对面》第一期电视直播开播,使得无锡广电成为全国最早开办舆论监督类节目的城市台之一.8年过去了,节目影响力越做越大.究其原因就在于其“精准把握”这四个字,同时始终坚持“监督”+“服务”.“监督”是节目的根本和手段、“服务”是节目的内核和目的.对于《作风面对面》而言,“监督”的过程其实就是“服务”的过程.过去节目更多的是培育好“监督”这块土壤,如今在这块土壤上要思考更多的是怎么样树起“服务”这面大旗?从关注作风建设转变到为民排忧解难上,通过节目的介入解决老百姓面临的实际困难,继而反问到职能部门,是否在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上、在办事流程审批环节上还存在不足,促进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制度流程,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树立公信力,最终形成“服务”的大循环.  相似文献   

7.
《商周刊》2011,(12):106-109
当地时间5月25日。美国最资深的脱口秀节目《奥普拉·温弗瑞秀》(The OprahWinfrey Show)播出了最后一集。这也标志着“奥普拉-温弗瑞秀”从此将告别观众。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在节目的最后含泪告别观众。面对自己做了25年、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节目的终结,这位“脱口秀女王”并没有浓郁难解的留恋之情,她表示自己要微笑着离开,“因为我已经没有一点遗憾。”  相似文献   

8.
“抖扛”节目是安徽省杂技团精心培养、致力打造的一个精品节目。该节目曾在国内、外大型杂技比赛中摘金夺银,不仅为我省、也为中国杂技争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9.
2007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从年初就能看出娱乐的霸主地位。尽管许多人质疑“真人秀”节目在内地的寿命,但“红楼梦中人”、“快乐男声”等同类节目还是热闹开场。而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在韩国依旧有着高收视率的娱乐节目《X—MAN》的主动停播。仅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中韩娱乐节目的一种理念差异:我们是在迎合观众,当一种节目形式颇受欢迎时,大家就蜂拥而上;韩国电视是在创造观众,当一种节目形式已经存在时间太长时,就主动改变,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0.
金丹 《经济月刊》2012,(10):176-176
百家讲坛有句广告语,“坛坛是好酒”。而好酒也不甘落后,在这四五十分钟的节目里,反复登场。广告画面唯美,意境悠远。千年文化酿成了一坛坛的老酒。而坛子里飘出来的,是醉人绵长的书香和酒香。关于酒的起源,实在是说不清楚,版本诸多。各大酒厂,都能把自家酒的来历说得神乎其神。  相似文献   

11.
《商周刊》2012,(3):9-9
近日,阿里巴巴CEO马云参加了美国知名主持人查理·罗斯的脱口秀节目。马云在此次节目上谈论了有关阿里巴巴及其企业哲学的三个方面,并将这些称作他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谈话节目“平民化”风格返起之时,《对话》节目义无返顾地走了一条“高、大、洋”的路子。为什么敢冒这个险?节目编导早通过反复专家论证.确立节目宗旨为:“真诚的开放性、观念的先锋性、交流的争论性、多元的并存性的融合”,将目标受众定位为“关注经济改革动态并具有决策能力的社会精英人士”,聚焦于新闻人物、企业精英、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投资者等成功人士,为这些精英阶层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交锋思想的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正确定位 众所周知,节目主持人这个电子时代的宠儿发源于美国。1952年随着美国“电视天才”唐?休伊特将“最后一棒”形象地引进电视传播领域,随着沃尔特?克朗凯特以资深记者的老到将“最后一棒”隆重推出与成功尝试,加上大众喜爱的传播媒介电视的发扬光大,节目主持人从此开始了在电子传媒上飞速地、超国界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国有三亿多少年儿童,无论是媒体人还是家长都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少儿节目对儿童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少儿节目现状出发,发掘现有节目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少儿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提出了改进对策,从而找出了一条少儿节目科学、创新发展的畅通道路。  相似文献   

15.
王新 《时代经贸》2010,(10):259-260
电视谈活节目,是指通过人际交往中自然交谈方式实现大众传播的特定功能的节目样式,是最接近生活原生态的节目,通常由话题、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4个因素组成。其中,主持人是谈话类节目现场调度、营造氛围、掌控节奏的关键,同时也是媒体与受众双向交流、沟通、契合的最直接和真正的“桥梁”、“纽带”与“中介”。  相似文献   

16.
湖南卫视火爆养生节目《百科全说》近日霉运连连,因其邀请了宣称“喝绿豆汤、生吃长条茄子可治疑难杂症”、“生吃泥鳅可去虚火”的张悟本。从6月7日起,《百科全说》就将暂别荧屏,被《智勇大冲关》取而代之。湖南卫视解释说是正常的节目调整,可坊间都说是因为张悟本的“乌鸦嘴”。  相似文献   

17.
樊纲 《经济导刊》1994,(6):43-45
如何搞“人工增雨”"经济沙龙"专栏主持樊纲我们这次还是要谈点有关"公共物品"与政府职能的话题。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前几天播出了一个节目,讲"人工增雨"的事,说是一个旱区搞人工增雨,老百姓都很拥护,花钱少,效果好;当地政府也支持,甚至动用了"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芳鸣 《经济师》2008,(5):60-61
随着我国各种选秀节目的盛行。“粉丝”应运而生。“粉丝”因和消费拉上关系,自然就出现了“粉丝经济”。“粉丝经济”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发展,甚至对拓展职业市场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能把“粉丝经济”的发展完全建立在利益诉求上。  相似文献   

19.
陈庆贵 《经济改革》2009,(12):48-49
年终岁尾,不少地方党委政府又在高唱“四季歌”中的“冬季歌”.“万人评政府”便是其中的重要节目之一,因为群众满意度的高低,关乎地方的政绩乃至官员的升迁。  相似文献   

20.
冯叶 《经济师》2009,(9):74-75
美国的“电视选秀”节目极具特色,而以代表平民选秀的系列节目更吸引了众多美国民众。在这类节目中,科学的核心价值理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把握受众心理,运用各种节目制作手段则为节目注入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