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情况,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审核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作用,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针对医院PIVAS为内科病房开展工作,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分别抽取2013年7~12月(A组)及2014年1~6月(B组)的住院用药医嘱中各抽取4000份,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A组不合格医嘱有377份(占医嘱9.43%),B组住院用药医嘱中,不合格医嘱有94份(占医嘱2.35%)。结论:通过医嘱审核,临床药师在PIVAS的工作中,将控制不合理用药关口前移,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了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常见的不合理配伍,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对我院临床各科静脉药物配置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有用药医嘱的120000份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出不合理用药医嘱3200份,医嘱合格率为97.33%(116800/120000)。其中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药品剂量超量、药品溶媒选择不合理、多药物配伍不合理、药品应用时间安排不当等。结论:临床药剂师通过静脉药物配置,可及时纠正药物配置中出现的不合理配伍现象,有效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导致的不良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为临床药师审方提供参考,保证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6月份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的不合理医嘱主要包括溶媒选择、药物剂量、配伍及给药途径等方面的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在药物合理使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临床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处方及改善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PIVAS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溶媒用量、给药次数及间隔时间、用药剂量、药物配伍禁忌、溶媒选择、给药途径等。结论药师通过对临床医嘱审核及干预,静脉用药医嘱得到了有效规范,PIVAS的建立为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提供了技术平台,对药品调配质量和静脉用药安全、促进临床药学发展、增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颖芳 《现代医院》2013,13(9):75-76
目的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住院医嘱的用药情况和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2012年第4季度静脉输液药物配置中心输液处方315028张的配伍、合理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315028组医嘱中425组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总组数的0.13%。包括配伍不舍理、溶媒不合理、溶媒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录入错误。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协同医师制定合理化用药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干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1月-2019年5月阳江市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500份医嘱处方纳入对照组,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把相关干预举措用在2019年6月-2020年5月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500份医嘱处方中,视为观察组,分析两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用药途径错误、超剂量用药、溶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当四个方面;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只有加强干预措施,才可有效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是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苗鸿颖  黄晓静 《职业与健康》2013,(22):3043-3046
目的分析天津市某医院静脉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选取该院静脉调配中心2012年1—8月的静脉用药医嘱共计527189张,根据药品法定说明书和相关药典知识审核医嘱分析不合理情况。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409张,不合格率为0.078%。不合理用药有配伍禁忌9.54%、超剂量用药(13.20%)、溶媒错误(24.45%)、药物浓度错误(37.65%)、用药频次错误(8.31%)、给药途径错误(1.22%)、医生笔误(5.62%)。结论审核处方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整个工作的核心部分,通过审核静脉用药医嘱,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修改医嘱,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加强药师审方意识,提高静脉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采纳率,使静脉用药更合理、规范,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品管圈PDCA十大步骤,七大管理手法分析PIVAS不合理医嘱主要类型,降低PIVAS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提高不合理医嘱采纳率,并进行持续探讨与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PIVAS 不合理医嘱采纳率由改善前56.16%提高至82.50%,目标达成率97.37%。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PIVAS不合理医嘱采纳率,还增强了药师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了药学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平台,对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和干预,提高用药医嘱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服务的6个病区用药医嘱中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医嘱明显减少,用药医嘱合理性大幅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过对用药医嘱干预,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设置与管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参照澳大利亚静脉药物配置标准建设,借鉴美国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的理念进行管理,集中配置细胞毒药物、全合一静脉营养液、普通静脉输液。静脉药物配置强调无菌操作,医嘱审核强调药物使用的适宜性、配伍的合理性。在实践中,注重环境和设备管理、人员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合理用药规范及医嘱评估标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6,(7):1006-1009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及干预成效,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12月PIVAS审方中记录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及干预成效分析。结果我院主要存在浓度检测、溶媒限制、用法用量、相互作用四类不合理用药情况,但我院干预方式成效明显。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存在部分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审方药师可有效地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预防及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1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PIVAS),是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对人员、房屋设计、卫生、管理和标准操作的要求,集中对静脉用药实行无菌配置,对减少和避免配伍禁忌,控制不溶性微粒,避免输液反应,保证药品质量。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等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新的亮点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6,(8):1208-1210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的调配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2015年医院PIVAS出现的各种类型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PIVAS主要差错按人员分为药师因素、医师因素和护师因素,具体为不合理医嘱、医嘱传递差错、审方差错、摆药差错、配置差错等,对各类差错实施相应改进措施后,各个环节的差错明显减少。结论规范并持续改进PIVAS操作流程可减少差错的发生,有利于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格处方的发生类别及药师干预效果。方法 对2022年1—12月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不合格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分类。结果 统计每月的不合格处方数,发现在药师的干预下,不合格处方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全年1114张不合格处方中,有682张属于医嘱提交错误,占比最高,为61.22%;其次为溶媒的选择和用量不适宜,有239张,占比21.45%。结论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不合格处方较多,药师干预有利于降低不合格处方的发生率,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医院药师的职能,提升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药师通过审查医嘱,参与临床用药过程,开展临床药学.结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为医师、药师、护士联系、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实现了医药护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治疗体系,达到了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的.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为医院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促进了医院药学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肿瘤化疗输液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记录的肿瘤化疗药物50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219例不合理用药,包括电脑录入、给药剂量、溶媒选取不当、用量失误等情况。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在审方时,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促进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药师为主体加入PIVAS,参与临床药物使用的优越性。方法对本院开展PIVAS前2009年6月~2009年12月与开展PIVAS后2010年6月~2010年12月记录在案的处方缺陷、药品质量管理、为临床科室节省的工作时间进行归纳分类比较。结果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后处方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总缺陷发生率从1.1%下降至0.1%;药品出现质量管理类缺陷的几率由7%减少至1%;临床科室节省了28%用于冲配药物的时间。结论开展PIVAS,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工作,严把审方、摆药、配置、复核关,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药物配置质量,实施药品安全管理,促进了药物使用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力资源效益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经济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8年10月1-3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VAS接收的全部静脉用药医嘱及对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干预结果,分析PIVAS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产生的药品资源、人力资源节约情况。结果2018年10月1-31日PIVAS药师共审核用药医嘱412782组,其中不合理医嘱1967组,占0.417%,包括不规范、不适宜及超常医嘱等类型。通过PIVAS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及时纠正医师用药医嘱错误,节约了药品资源及护理工时。结论PIVAS进行用药医嘱审核对于保障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9.
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设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怡 《现代医院》2010,10(2):110-111
介绍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开展的情况,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设,将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管理,改进临床药学服务,更好地发挥了药师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述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在胃肠外营养(PN)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在PN实施过程中,从设备环境及专业优势方面阐述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作用. 结果: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从设备环境与配置、药师审方、药学质量监控、药学咨询及药品管理等多环节的支持上,体现出在PN安全用药实践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结论: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多重支持为病人安全、高质量的PN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