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浅谈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条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目前,出生缺陷是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山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工作,把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列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之首。1999年实施了“山东省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综合技术示范工程”。 一、建立优生技术网络 国家计生委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围绕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责,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群众需求变化和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的要求,组织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生殖道感  相似文献   

2.
出生缺陷监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获取基于人群的出生缺陷相关数据信息。方法:以社区人群为基础,采用政府领导管理为主导;以区(县)为监测点,统一的监测方案,建立监测队伍三个技术要点为支撑的"一加三"出生缺陷监测模式,并在重庆市试点区/县进行示范研究。结果:建立了基于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的出生缺陷人群监测体系,2005年~2006年在试点区(县)进行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获得了区域性的出生缺陷有关信息。结论:充分利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的优势,将出生缺陷监测与日常生殖健康服务紧密结合,建立基于社区人群的、长期的、动态的出生缺陷监测体系,获取全面、详实的出生缺陷发生信息,为政府制定科学、可行、经济、有效的出生缺陷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县级农村免费孕前优生检查,探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新模式。方法:主要在乡镇、村级计生服务网络宣传发动,或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人员宣传发动或县妇幼保健院婚前保健门诊动员初婚或再婚符合再生育计划夫妇参与。结果:2011年7-10月,参加孕前检查人数为1374人,高风险人群154人,取得了初步成效。结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满足了农村育龄群众生育健康聪明孩子的要求,是促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有效尝试。孕前优生检查是促进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的第二道防线,建立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优质服务,群众参与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出生缺陷干预服务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 自1999年11月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推出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三级网络建设方案以来,河北省迁西县计划生育局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施步骤,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作用,使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市在出生缺陷预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模式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无锡市出生缺陷预防正在从传统模式向新的模式转变,初步形成了以公众优生教育为先导、以营养干预和三项优生筛查为重点、以社区为基础的出生缺陷预防基本框架,创建了计生一卫生联手优势互补的新服务模式,逐步健全了多部门参与、具有有效运作程序和工作机制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该体系建立在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基础上,由大众传媒一新婚孕妇学校一服务场所一社区相结合的多层次优生教育网络,优生筛查样本收集、检测、报告和处理网络,以及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信息收集和出生缺陷监测网络等组成。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孕前优生检验室建设为基础,依托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孕前优生保健服务,使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是第一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区,自2010年实施项目试点开始起,注重强化区、镇、村三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以规范开展项目为主线,在做好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的同时,做好孕情随访保健、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和生殖保健服务,促进了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源县位于广东省的东部,是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高发区,以往对地贫的干预只是在小范围被动进行,缺乏有效的群体效应。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我们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优势,在本地区新婚待育人群中进行地贫干预模式的研究,逐步建立了本地遗传与优生宣传服务体系和出生缺陷监测、干预体系,对提高服务对象优生意识,减少和避免地贫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重点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水平,探讨出生缺陷筛查干预的新模式。方法:利用日趋完善、初具技术水平及规模和具备优生咨询及群体筛查等技术实力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对龙岗区10个镇(街道办)的人口出生缺陷进行筛查干预,建立一个大面积人群筛查-高风险夫妇产前诊断-医学建议-选择性流(引)产的体系,并发挥其正常功能。结果:干预后育龄人群对有关出生缺陷知识及基线答对率(83±3.6)%比干预前(42±6.5)%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探讨目前既经济又有效的人口出生缺陷筛查干预模式,对降低龙岗区出生缺陷(尤其是重症缺陷)患儿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正> 湖南省宁乡县人口130多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工作排在全国前列,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政策,1995年3月在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成立优生遗传检测中心,正式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建立县、乡、村三级出生缺陷干预网络,以网络联系育龄群众,围绕宣传教育、遗传咨询、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开展工作。经过8年多的艰苦努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三级联动网络工作逐步规范,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宁乡县计划生育工作向优质服务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服务的提供和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从服务提供的角度,提出改进服务细节的建议。方法:采用定量、定性研究方法,对云南省红河州7个试点县为期3年的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项目实践,了解目前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育龄夫妇对这些服务的了解程度、利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收集现场的有关数据。结果:7个县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具备了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的相关工作基础和条件,3年中有超过40%的目标人群接受了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其中健康教育率为73.14%,叶酸增补率为41.63%。以全面实施三级干预的1个县为例,2005年6月~2006年12月共计出生婴儿5151人,参加队列研究的4058人,占出生人数的78.78%,项目筛查出了部分有生育出生缺陷儿风险的目标人群,通过积极干预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结论:通过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建设,健全技术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咨询,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促进育龄群众对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钟春琍  周强  杨元  李蔚  喻芳  潘钦瑞  马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95-2498
目的:调查了解贵州省8县内共82个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及服务现状,探寻改进的对策。方法:通过访谈、问卷、现场调查等方式对技术干预前后服务机构出生缺陷干预能力的比较,评价技术干预对增强技术服务能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①贵州8县计生服务机构规模偏小,服务人员数量少,学历不高,普遍缺乏出生缺陷干预知识;各服务站均开展健康宣传教育、遗传咨询和一些优生检测工作,但大部分机构由于缺乏技术力量和设备,未能广泛开展优生检测项目,总体服务能力不高,服务量较少;②在项目推动下,服务机构获得技术设备配置、技术指导及培训,其出生缺陷干预能力显著增强、工作状况明显改观。结论:通过科研项目开展循序推进新技术引入推广和实验室建设,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人员服务能力的培训,是当前最有效提高和促进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有力措施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育龄夫妇中开展出生缺陷预防教育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育龄夫妇健康教育效果的调查分析,探寻贵州省农村依托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开展出生缺陷预防的宣教模式.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贵州省内4个项目干预县和4个对照县中抽取计划妊娠和已妊娠的育龄妇女及其丈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比较他们在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的变化分析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县育龄夫妇...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宝安区出生缺陷社区干预效果的调查评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对育龄妇女进行KAP调查,评价已开展的出生缺陷社区干预效果,探讨适合社区推广的预防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和干预手段。方法:利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552名已婚未育妇女的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基线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育龄妇女对导致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单项知晓率较基线提高了14.3%-43.5%,知道3种以上的致畸因素的百分比提高了44.8%;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为通过医生或计生干部宣传教育和阅读相关书籍,所占比例分别为61.6%和21.6%;83.3%的妇女听说过产前筛查项目,其中98.7%愿意在孕期参加有偿的产前筛查;产前筛查在妊娠妇女中的知晓率达到了97.7%,其中77.8%的妊娠妇女参加了筛查。结论:通过社区干预,育龄妇女在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证明在计划生育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开展的出生缺陷社区健康促进的新模式是一种可行的预防出生缺陷的社区综合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不同户籍人群出生人口特征,为进一步完善浦东新区妇幼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控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利用出生医学信息登记系统的监测数据,分析对比浦东新区流动入口与户籍人口的出生特征。结果:流动人口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19.67,剖宫产率为43.87%。流动人口巨大儿率(7.93%)低出生体重率(3.23%),均高于户籍人口(6.48%、2.37%),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报告率(10.51‰)高于户籍人口(9.89‰)。结论:应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男女平等观念及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并为他们提供可及性高的妇幼保健和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6.
张宏  霍正浩  刘兰  王风兰  张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01-2003
目的:探讨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政府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和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5个行政市22个市县(区)在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所有婴儿进行入户调查,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8.72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发烧(OR=1.116)、孕早期服用抗生素(OR=1.559)、孕妇异常生育史(OR=1.281)、近亲结婚(OR=17.328)、早产(OR=1.147)、汉族(OR=1.471)、常住地为农村(OR=1.311)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生缺陷干预应从加强婚前健康教育、避免近亲结婚、提倡婚前检查、做好孕早期防护和加强产前检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出生缺陷现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0个乡镇作为项目点进行基线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6.33%的服务对象通过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获得优生优育知识;41.60%的服务对象做过孕前TORCH实验室筛查,8.79%做过唐氏筛查;32.94%使用了叶酸增补剂;出生缺陷前3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性脑积水。结论:出生缺陷应以预防为主,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加强孕前一围孕期保健,开展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病种及顺位,为“甘肃省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基线资料。方法:根据甘肃省地理特点及经济状况,按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4个县的40个乡为调查点。以调查点2001年1月1日-2002年1月1日出生的婴儿为调查对象(包括死产、活产)。由受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从县、乡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妇幼保健站、私人诊所及接生员处获取初级资料,进一步入户调查婴儿出生的情况并填写出生缺陷登记表。出生缺陷病种以医院诊断为准。结果:甘肃省出生缺陷率为16.4‰,出生缺陷病种顺位依次为:神经管畸形7.07%0、低出生体重儿4.98%、四肢畸形2.09%0、唇腭裂O.80‰、唐氏综合征0.48%0。出生缺陷儿中男性18.55%0,女性13.9%0,不同县出生缺陷病种顺位不同。出生缺陷病死率为47.06%,归因出生缺陷死亡比为49.0%。结论:甘肃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全国属较高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