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稠油油藏受边底水的束缚和制约,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直井常规开采出砂严重、含水上升快、储量动用程度低、油藏采收率低等突出问题。针对边底水稠油油藏存在问题,开展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开发技术研究,进一步改善油藏开发效果。通过深化油藏地质研究,剖析制约油藏开发的主要因素,应用先进的油藏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并优化设计了热采水平井的...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开采技术使开采底水油藏的采收率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在水平井开采中,底水油藏水锥进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油井被水突破后,油井会大量出水,影响开采,甚至会导致淹井,使整个油井报废。因此使用必要的井下施工技术来延缓和控制底水锥进是十分必要的。研究了水平井底水脊进的机理,提出能够延缓水平井底水锥进且具有后期堵水功能的井下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3.
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机理的物理模拟实验中,底水易于点状锥进,可视化玻璃因应力集中而易炸裂.通过改进水平井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实现底水连续推进及全景可视化油水运动过程监测,实验结果反映了底水油藏水平井的见水特征.建立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尺度的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得到的结果与物理模拟实验有差异.通过在数值模拟软件中设置门限压力(THPRES)及采用交错循环设置法进行平衡分区,实现附加阻力在数值模拟中的等效处理,最后得到的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实验一致,在含水率、采出程度等指标上实现了较高精度的拟合.  相似文献   

4.
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位置的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底水油藏中水平井的合理位置是确保水平井高产稳产、延长无水采油期的关键所在。利用镜像反映及势函数的叠加原理,在获得底水油藏中任意一点的势函数后,得到了底水油藏中水平井底势差和水平井的产量方程,由此研究影响水平井产量、临界产量及见水时间的因素,通过研究获得了底水油藏中水平井的合理位置,为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底水油藏水平井的合理位置多目标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底水油藏水平井垂向位置是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利用有限Fourier正弦变换和源函数理论求解三维稳态渗流方程,得到了圆柱形底水油藏水平井的产能、临界产量和见水时间公式。以水平井垂向位置为决策变量,建立了以其产量、临界产量和见水时间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水平井在底水油藏中的合理位置约为油藏厚度的4/5。这为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实现水平井的稳产及延长无水开采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底水油藏水平井三维物理模型,研究了标准水平井以及不同井身轨迹水平井底水驱过程中的出水规律。从底水驱水平井开采的理论研究入手,建立了统一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表征出水规律的无量纲参数团—底水驱出水准数。通过建立的水平井三维物理模型的底水驱室内实验结果验证了底水驱出水准数的准确性,为底水油藏水平井实际开采过程中出水部位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出水部位开展相应的治理工作,延缓水平井底水突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松滋油田红花套组构造的分析,发现该区块可能存在两种油藏类型:单一底水油藏和边底水油藏。分别就边底水油藏中的直井及水平井开发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比较,优化其中较有优势的直井开采技术,得出了智能开关找堵水和建立水底隔板等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直井开采采收率,增加油井的无水产油期。  相似文献   

8.
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见水后生产动态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平井技术是开发底水油藏、延长油井见水时间与提高底水油藏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水平井见水后的动态预测与控制是这项技术的难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的简化物理模型,并从此模型出发经过推导与简化得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见水后动态生产规律的预测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结合华北任丘油田水平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与应用。从实例预测对比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预测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平井技术开采底水油藏能够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但同时又出现了底水脊进现象,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在水平井下衬管、盲管和管外封隔器(ECP)组合的管柱完井时,对水平井完井进行分段优化来调整水平井的流人剖面,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跟端附近出现的端部效应,减缓可能出现的底水脊进。在出水的情况下,通过压力检测,发现出水层位,...  相似文献   

10.
在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中,生产压差通常会影响到底水的锥进速度,进而影响到油藏采收率.为了实现定量分析,从物质平衡原理和渗流力学理论出发,结合底水油藏程-范临界产量公式,综合考虑多个参数对临界生产压差的影响,推导出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的临界生产压差计算公式.运用此公式对渤海X油田底水油藏水平开井发实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的临界生产压差与油层有效厚度、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到油水界面的距离均成正相关关系,而与地层原油黏度、垂向渗透率系数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后期注水开发油田的多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建立了油田状态的微分动态模拟,并由此进行预测,得到了通过油田整体状态变量研究其单一状态变化趋势的新方法。并对国内HL注水开发油田进行了试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深水完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深水完井的显著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深水完井方法。结合当今深水油田典型的深水完井案例,探讨深水完井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蛇曲井是一种新型复杂结构井,生产井段存在较大的纵向起伏,井筒流动特征既不同于普通水平管,也不同于水平井.研究了蛇曲井井筒流动特征,对蛇曲井微元段和孔眼段的流动进行了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和动量定理,建立了裸眼完井和射孔完井方式下蛇曲井生产井段的井筒压降预测模型.在定产量和定井底流压两种工作制度下,给出了蛇曲井生产井段的压降预测方法.应用所建预测模型和水平井的水平段压降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某裸眼完井蛇曲井生产井段的井筒压降,结果表明:蛇曲井生产井段井筒压降不能用常规水平井水平段的压降模型计算,蛇曲井生产井段井筒压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潜水完整井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确定渗透系数“ K”和抽水影响半径“ R”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环状布置井点系统的水面曲线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两相非达西椭球渗流特征线解与差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开采油气田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技术。它生产时在地层中激发旋转椭球三维渗流, 即形成以其端点为焦点的共轭等压旋转椭球面和双曲面流线族。基于旋转椭球的概念和等价发展圆柱面的思想,建立了油水两相非达西椭球三维渗流数学模型。它属于具有活动边界的非线性问题。分别运用特征线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得到了( 可动)含油(水)饱和度分布和活动边界的变化规律。为水平井注水开发低渗油田的数值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还研究了非活塞驱替理论。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分别讨论了启动压力梯度和注入率对含水率、( 可动) 含油( 水) 饱和度分布、水驱油活动边界变化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案例为井点降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引岗黄水库水二期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在降水方式上通过现场实际确定采用深井、大口径深井井点降水,在方案比选上,采用了井点总数少、井点总进深小、降水周期短、降水费用少的方案,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储集层含水饱和度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与传统的测井综合解释与数字处理方法相比较,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适用性,它勿需传统测井综合解释与数字处理方法所需的各种建立在试验之上的非精确的测井解释公式,只需知道测井原始数据和求解的实际数据,而在进行求解参数预测时则只需知道测井原始数据即可。这为复杂地层以及其它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测井解释和数字处理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油井产出的污水经浓缩等加工处理制成密度在1.0~1.4m/cm3间的清洁盐水压井液的方法及应用情况.经实验检测和现场应用证明,这种盐水压井液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无伤害优质压井液.  相似文献   

19.
在井距较小的底水油藏中,井间干扰现象往往影响油井见水时间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势函数叠加原理,提出考虑井间干扰影响的底水油藏油井见水时间预测方法,探讨井间距离和邻井产量等参数对油井见水时间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井间距离越小、油井产量越大,则井间干扰越大、油井见水时间越早;邻井产量和井距对油井见水时间的影响程度随着井距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稠油底水油藏地质研究及水平井调整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东部油田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油藏类型大部分为复杂断块油藏,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羊三木油田三断块NgI油组是一个复杂断块稠油底水油藏,投入开发近30年,目前采出程度不足8%,开发效果一直较差.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搞清储层及剩余油在三维空间展布的基础上,提出三断块NgI稠油底水油藏,采取钻水平井加密与钻直井加密相结合,并配合一定的油水井措施整体挖掘油藏潜力的井网调整策略.羊H1井的钻探成功,为下一步的调整、挖潜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同类油藏的开发调整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