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巴基斯坦位于全球成矿区划的特提斯成矿域东段,与我国的班公湖—怒江、冈底斯铜多金属矿带同处一个成矿带上,矿产资源丰富。本次研究充分利用遥感技术优势,采用多平台卫星遥感数据,对巴基斯坦重要金属成矿带开展遥感地质解译、蚀变信息提取及综合分析,优选出了7个战略选区,圈定了可供优先开展地质工作的4处找矿有利地段,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地质矿产信息。  相似文献   

2.
基于RS和GIS的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西陆域作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获取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业活动占地情况、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情况等客观数据,综合自然地理、基础地质等相关资料,选择14个评价因子,采用网格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严重影响区、较严重影响区、一般影响区、无影响区,为政府部门整治矿山地质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提供技术支撑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特殊地带,也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资源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区域。国内外学者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海岸线变迁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从海岸带概念、遥感卫星基本知识、遥感数据获取、遥感解译方法和遥感技术在海岸带地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并对今后基于遥感的海岸带地质环境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曹妃甸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曹妃甸野外调查与研究中,通过综合使用8种卫星10种类型的遥感数据源,分析不同类型数据的图像特征,结合野外验证,对地表环境现状及变化、海洋悬浮泥沙分布与变化、地面沉降变化速率、潮间带特征等展开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研究发现,Landsat卫星数据良好的历史延续性和光谱特性使其可以有效应用于地表环境变化、海岸线变迁、悬浮泥沙和潮间带特征等多项研究中;综合使用多源数据可以填补监测周期,提高地面沉降、海岸线特征等调查的精度;加强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潮间带特征的应用研究对开展潮间带调查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研究为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海岸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新疆矿山环境遥感监测成果综述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发挥遥感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中的优势,采用多类型、多时相遥感数据,在充分分析监测区矿产开发状况、矿山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矿山辅助设施、道路、矿堆、矸石及地裂缝、采空塌陷等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特征出发,运用计算机自动分类和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新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遥感调查与监测, 获取了全区矿山开发中土地占用与损毁、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以及恢复治理状况等方面丰富翔实的基础数据,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与不同矿种、不同开发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新疆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再次显示了遥感技术为矿山管理“一张图”工程做贡献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张振生  郭庆十 《西北地质》2003,36(C00):217-220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叙述了遥感解译的内容、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提出了应用遥感方法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的思路并指出了其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地质大调查已实施近5年了,几年来遥感技术作为大调查的高新技术方法支撑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西部找矿的前期地质工作和水环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了充分发挥遥感的技术潜力和进一步推动遥感技术的深入和广泛应用,及时总结遥感地质工作经验,找出进一步遥感技术应用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以来,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一带一路"地区地质条件、资源禀赋特征,以及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前期基础,提出了创新地学领域合作机制、地学合作填图、合作开展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现状利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共建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创新地学人才培养机制等合作构想,以期推进地球科学创新发展,实现"一带一路"能源及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共赢,共享人类社会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自然资源事业对遥感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通过遥感先行开展先行观测、先行探测、先行监测,强化自然资源数据的获取,提高调查的精度和速度,遥感技术正在促进自然资源调查程序和方式的转变.本文围绕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体系的新变化,提出了遥感先行的理念、目标及发展方向,认为:1)遥感先行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可实现对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全尺度的调查监测;2)通过遥感技术方法体系的创新、遥感产品的转化应用等,可发挥遥感技术在矿产、生态、水、土、灾害等调查监测中的重要先行作用;3)"天-空-地"一体化的遥感综合观测技术是推动中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精准快速调查和全球尺度环境问题监测的最佳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结合常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对云南昭通地区煤层的聚集、赋存规律进行了总结,最终圈定了12个含煤远景区,为该区进一步开展煤炭资源勘查提供了靶区。本次在高山峡谷区成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煤炭资源调查评价,为今后在类似地区开展煤炭资源调查评价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矿山遥感监测主要成果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四川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开展了矿山遥感监测工作,构建了“遥感数据源选取—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信息提取—野外验证—图件制作”相对完整且较为成熟的矿山开发遥感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以卫星光学遥感数据为主、航空光学遥感数据和雷达数据为辅,并采用无人机遥感图像; 在正射纠正、几何配准、数据融合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结合有关资料建立矿山开采面、矿山建筑、排土场、尾矿库、选矿厂、滑坡和泥石流的遥感解译标志; 采取以目视解译为主、计算机自动提取与目视解译相结合、辅以野外验证的方法进行遥感解译; 建立以遥感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GIS定量评价方法,实现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采用矿山遥感监测与传统地质环境调查技术相结合方法,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区划研究。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包括: ①首次建立了省域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本底数据库,为实现矿山开发环境动态监测和国土资源空间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②监测成果已在矿产卫片执法、矿山环境治理和矿产资源规划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四川省矿政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③开展了矿山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与探索,形成了适应川西南山区的矿山遥感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尔善地区位于兴安岭成矿带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东乌旗早华力西褶皱带(Ⅱ2)内。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铅、锌、银、铜、金、钼多金属等重要矿产的资源。本次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取得显著的地球化学普查信息为基础、以勘查地球化学理论、区域成矿理论和遥感地质理论并结合已有物化探成果为指导,在综合分析研究调查...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野外遥感地质矿产查证工作特点,研究设计基于北斗一号/GPS双模手持终端的野外遥感地质矿产查证系统。该系统一方面可进行野外遥感地质矿产查证的相关业务工作,如遥感影像及矢量图的加载显示、添加编辑查证点、控制点片采集等;另一方面,野外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北斗一号卫星模块,回传定位及其他信息至管理中心,便于进行作业管理,并为野外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的赋存和埋深是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内容。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快、综合成本低、观测尺度大等诸多优势。基于遥感的地下水资源评估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也是遥感应用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回顾总结了遥感技术在评估地下水赋存和埋深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评估技术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因子模型评估法、多因子综合模型评估法、重力卫星数据评估法3种。得出以下结论①地下水遥感评估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模型方法更加多样,精确度不断提高,可以作为传统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辅助手段;②遥感评估地下水赋存的研究发展迅速,但针对地下水埋深信息的评估研究进展相对缓慢;③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地下水资源遥感评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西昆仑大红柳滩-俘虏沟地区,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标准影像图制作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突出相关控矿要素和矿化信息,开展地质矿产遥感解译;利用ASTER数据开展矿化蚀变有关的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配合适量的野外调查验证,发现了4种极具找矿前景的矿化带类型:①大红柳滩(含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带1处;②大红柳滩层控型铁多金属矿化带1处;③俘虏沟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热液脉型铁、铅、银、铜矿化区1处;④俘虏沟层控型含铜铅锌银的菱铁-赤铁矿矿化带4处;通过遥感综合分析,圈定遥感找矿靶区11处,其中A级遥感找矿靶区5处、B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C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为后续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规划部署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依据。因此,高分遥感技术在西昆仑地区矿产地质综合调查中作用显著,可实现找矿工作的快速突破,值得在相同或类似区域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的赋存和埋深是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内容。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快、综合成本低、观测尺度大等诸多优势。基于遥感的地下水资源评估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也是遥感应用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回顾总结了遥感技术在评估地下水赋存和埋深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评估技术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因子模型评估法、多因子综合模型评估法、重力卫星数据评估法3种。得出以下结论: ①地下水遥感评估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模型方法更加多样,精确度不断提高,可以作为传统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辅助手段; ②遥感评估地下水赋存的研究发展迅速,但针对地下水埋深信息的评估研究进展相对缓慢; ③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地下水资源遥感评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五龙沟地区1:5万遥感信息找矿勘查与靶区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五龙沟地区开展15万遥感信息找矿勘查与靶区预测研究,是以矿化蚀变的遥感异常提取为主线,结合成矿源场、成矿位场遥感信息的解译,通过遥感与地质、矿产、化探等多源信息的空间集成和综合分析,进行15万遥感岩石地层-构造-蚀变岩填编图与遥感找矿预测,优选出了13处新的找矿靶区.经有关地勘单位野外实地检查,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在地学里应用最广泛的是地质填图和矿产资源调查。随着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遥感地质找矿在遥感应用领域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结合遥感技术,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及其在矿产资源开发预测中的应用,并以实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与层次分析法的金属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甲乌拉铅锌矿区遥感调查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地质背景、矿山活动、地质灾害等多方面,建立了包括15个评价指标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GIS平台运用网格法构建评价单元,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划分,得到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区域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经济建设、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地学发展的需求分析,提出了进行精细地质研究的必要性,诠释了精细地质的概念及其技术体系。认为精细地质是以先进的技术方法和高灵敏度的测量仪器,对地质体进行精确细致的研究,形成先进、精确、实用的成果,达到提高地学科研与调查水平,高效服务经济建设的目的。精细地质的技术体系包括遥感、物探、化探、钻探、同位素测年、空间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通过空中地表地下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调查,完成对研究对象的精细研究。通过物探、遥感、同位素测年、化探等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精细地质研究中的发展应用状况分析,以遥感技术为例,阐述了进行精细地质调查研究的可能性,展望了精细地质在矿产资源勘探、地学研究、环境保护、国防建设、地质灾害调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