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叶培顺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5):111-113
在嵌入式系统里基于ARM的嵌入式处理器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移植操作系统是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前提和基础,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比较复杂。针对嵌入式Linux在s3c2440上的移植目的,通过将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到S3C2440处理器的目标板上,提出了嵌入式Linux移植的方法与具体实现过程。编译生成的内核在嵌入式系统中运行稳定,制作的根文件系统可以通过Ramdisk方式正常加载进内核。结果证明方法可行,同时对于开发其他类型的嵌入式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ARM微处理器与Linux的结合逐渐在嵌入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描述了将Linux移植到基于ARM$3C2410微处理器的目标板上的方法与技巧,介绍了一套实用的针对表决器系统嵌入式平台的Linux移植方法,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创建,Bootloader的编译,Linux内核的修改、配置和编译,Cramfs文件系统的制作等。移植后的Linux内核大小可以控制在700kB以下,既保留了很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又成功得到了“瘦身”,减小了嵌入式平台上应用软件的开发难度,大大降低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嵌入式Linux移植的方法和过程。给出了嵌入式开发环境下基于硬件平台ARM9的bootloader、Linux内核移植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可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研究提供操作系统层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前,嵌入式系统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基于ARM内核的微处理器,被使用在Linux嵌入式系统中,具有内核精简、代码开放、易于移植等优点,因而应该广泛。本文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系统的概念和软硬件组成,并对系统平台的开发构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灏  杨海波 《现代电子技术》2014,(14):132-134,137
嵌入式系统启动代码的分析与移植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的移植是整个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分析嵌入式系统架构以及相应开发流程的基础上,结合温湿度控制功能需求,采用ARM S3C2440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底层启动代码与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向应用层提供底层服务功能,编译出的U-Boot与Linux内核。最后进行了系统测试,在ARM平台上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6.
陈明义  王纬 《电子科技》2009,22(10):82-84
主要介绍了以Atmel公司的AT91RM9200为核心的ARM硬件平台,以及U-Boot和嵌入式Linux2.6.20内核在此平台上的移植与实现.经实验,移植后的U-Boot以及内核在此开发平台上运行稳定.基于AT91RM9200的嵌入式ARM开发平台的实现无论对教学实验、还是对产品开发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的无线网卡设备驱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Link无线网卡在嵌入式Linux下的驱动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医用伽马相机和小型SPECT设备的手持数据采集系统.首先搭建嵌入式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对Linux内核进行剪裁,然后研究网络驱动工作原理,利用D-Link无线网卡对通用无线网卡的驱动进行修改和交叉编译,最终移植到ARM平台上,建立嵌入式无线局域网.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Linux在ARM芯片上的移植。首先介绍ARM微核在嵌入式系统中发展的趋势,然后在分析S3C2410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从准备移植环境BootLoader vivi移植、Linux2.6.14移植、YAFFS2文件系统的移植,一直到根文件系统的建立的全过程。按提供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很方便地建立一个ARM Linux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9.
基于嵌入式系统开发以及3G相关技术,采用ARM+Linux作为软硬件开发平台,充分利用了ARM以及Linux系统丰富的软硬件资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嵌入式Linux的3G无线视频终端。在软件设计上,采用了Linux的Netfilter架构与socket结合的方法,引入内核缓冲机制,达到了将数据包获取功能由用户态转入内核态,实现了数据包在Linux内核态的获取及高效转发,并且解决了3G模块因拨号延迟与视频服务器产生速率不匹配所造成的数据丢包问题,同时在嵌入式Linux下为3G模块开发了驱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Intel PXA255处理器的Linux裁剪与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将Linux内核裁剪并移植到Intel XScale系列目标板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目标平台及其在Linux操作系统下的交叉编译环境,其中,重点介绍了Bootloader的功能以及基于特定处理器的内核裁剪与配置过程.这种裁剪和移植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程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Linux系统是嵌入式视频处理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介绍了一种实用的Linux移植方法,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设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Linux移植体系,包括交叉编译环境创建、BootLoader设计、Linux内核移植以及LCD、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并以TMS320DM6446为开发平台,实现了Linux在其上的移植,为实时视频处理应用开发提供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实现工厂、交通等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设计采用DM900芯片和CC24300为主实现通信,核心部分主要包括ARM中央控制平台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创新之处在于融入了物联网技术并巧妙地移植移植U-Boot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编译内核配置。按照系统的整个工作软件流程图进行了试验和联调,符合原设计目标,系统具有扩展性,通用性和能与其他监控设备无缝连接等性能,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需要,可为其他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M920T的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在ARM920T的开发板上实现嵌入式Linux系统的实例,介绍了该系统各个部分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引导加载程序、内核、文件系统和用户程序开发。  相似文献   

14.
王伟  李春明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5):180-183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指纹识别技术尤为突出。设计了以ARM9为核心的硬件平台,并进行了嵌入式Linux内核的移植,结合硬件特点,将优化后的指纹识别算法作为应用程序移植到软硬件平台。实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算法效率和精确度较高,在嵌入式生物识别技术应用领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高性能CCD相机数据采集的方法,给出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相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并以ARM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结合千兆光纤传输模块设计出嵌入式服务器平台,通过移植Boa服务器和编写CGI程序实现了图像数据的远程采集和高速传输.  相似文献   

16.
AFPGA芯片中嵌入处理器的硬核或软核,构成片上可壕程系统(SoPC)。对于专门的处理器体系结构,为了能够在源代码级别上对操作系统进行定制,以提供实时服务,一般采用将Linux内核进行剪裁并移植的方法。本文给出了在Xilinx Virtex4的PowerPC硬核环境下移植Linux内核的过程,并通过Vjrtex ML403开发板进行原型验证,以展示操作系统内按移植的整体思路以及各环节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Linux的嵌入式信息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一个基于该方案的信息终端系统应用实例的实现过程。通过对嵌入式信息终端进行硬件功能设计和扩展,阐述了在该嵌入式终端设备上实现Linux操作系统移植、SQLite数据库协议扩展以及信息交互服务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920T的嵌入式网络应用平台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嵌入式系统与以太网技术融合发展将是嵌入式技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针对目前网络应用的特点,提出了基于AT91RM9200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构建嵌入式网络应用平台的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该平台各个部分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包括硬件模块、引导加载程序、嵌入式Linux内核和根文件系统。为基于ARM的嵌入式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搭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平台,对于网络通信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