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中乙醇和乙醛对Na+、K+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人工方法配制一定乙醇和乙醛浓度血清,并与酒后患者血清一起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Na+、k+浓度,观察不同乙醇和乙醛浓度对Na+、K+结果的影响.结果乙醇浓度为0.99%时(浓度为体积比),Na+升高4.5%,乙醇浓度为1.96%时升高11.4%,乙醇含量为4.76%时,Na+值太高而无法检测;乙醛对Na+测定结果较小影响,乙醛含量为0.34%时Na+值升高1.8%,含量为0.68%时升高6.3%,含量为0.85%时升高12.8%.含量为1.7%时升高至25.6%.乙醇和乙醛含量升高均对K+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无影响.结论乙醇和乙醛是Na+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对酒后患者可用酶法或火焰分光光度法代替离子选择电极法作Na+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2.
对128例正常临产妇和127例非妊娠妇女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进引了测定,结果显示正常临产妇血清TP、ALb含量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ALP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与非妊娠妇女进行比较,三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中乙醇和乙醛对Na+、K+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人工方法配制一定乙醇和乙醛浓度血清,并与酒后患者血清一起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Na+、k+浓度,观察不同乙醇和乙醛浓度对Na+、K+结果的影响.结果乙醇浓度为0.99%时(浓度为体积比),Na+升高4.5%,乙醇浓度为1.96%时升高11.4%,乙醇含量为4.76%时,Na+值太高而无法检测;乙醛对Na+测定结果较小影响,乙醛含量为0.34%时Na+值升高1.8%,含量为0.68%时升高6.3%,含量为0.85%时升高12.8%.含量为1.7%时升高至25.6%.乙醇和乙醛含量升高均对K+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无影响.结论乙醇和乙醛是Na+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对酒后患者可用酶法或火焰分光光度法代替离子选择电极法作Na+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娩期妇女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7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55例,在分娩期进行健康宣教,并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过度紧张、恐惧、焦虑时产妇分娩方式均无影响,其中2例因胎儿宫内窘迫改变分娩方式,2例因胎住异常改变分娩方式,其余151例均正常分娩,有1例因子宫颈裂伤引起产后出血,无新生儿窒息.[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解决了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疑感,减轻了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充分发挥产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产妇顺利正常分娩,预防和减少母子危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妇在正常分娩过程中神经肽、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分析结果了解其与正常分娩疼痛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正常分娩产妇分别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三组实验组的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P物质、β-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含量。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检测指标在各实验组的关系。结果50例正常分娩产妇血清中的P物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860g/ml、160pg/ml和166pg/ml,三组P物质水平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β-内啡肽的平均含量分别是3.20ng/ml、3.52ng/ml和2.85ng/ml,三组β-内啡肽水平不同(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巴胺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83pg/ml、216pg/ml和116pg/ml。三组多巴胺水平明显不同(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分娩后分别与分娩时、分娩前比较,产妇多巴胺的含量后者均明显升高愀0.011结论正常产妇血清神经肽P物质在分娩过程中无显著变化;神经肽β-内啡肽和神经递质多巴胺存在异常,动态观测产妇血清神经肽、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正常分娩疼痛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样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血清K+、Na+、Cl-测定的影响。方法取44例健康体检对象的新鲜血样标本8~10mL(无溶血、脂血、黄疸),并凝固离心分离血清。在6个无盖和有盖的样本杯中分别加入200μL血清。按不同的时间点分别从原始管、有盖杯、无盖杯中取样测定K+、Na+、Cl-含量,统计K+、Na+、Cl-测定值。结果标本放置原始标本管内,放置2h内对K+、Na+、Cl-结果检测无影响;放置2~4h检测结果与即时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将样本加入无盖样本杯后再放置集中检测的方式,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采用将样本加入有盖样本杯后再放置集中检测的方法对K+、Na+、Cl-结果的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结论血样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血清K+、Na+、Cl-测定有明显影响,最佳方法是采用将样本加入有盖样本杯后再放置集中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妇在正常分娩过程中神经肽、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分析结果了解其与正常分娩疼痛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正常分娩产妇分别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三组实验组的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P物质、β-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含量。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检测指标在各实验组的关系。结果50例正常分娩产妇血清中的P物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860g/ml、160pg/ml和166pg/ml,三组P物质水平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β-内啡肽的平均含量分别是3.20ng/ml、3.52ng/ml和2.85ng/ml,三组β-内啡肽水平不同(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巴胺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83pg/ml、216pg/ml和116pg/ml。三组多巴胺水平明显不同(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分娩后分别与分娩时、分娩前比较,产妇多巴胺的含量后者均明显升高愀0.011结论正常产妇血清神经肽P物质在分娩过程中无显著变化;神经肽β-内啡肽和神经递质多巴胺存在异常,动态观测产妇血清神经肽、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正常分娩疼痛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蔡蕊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35-13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子宫瘢痕状态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的子宫瘢痕状态进行B超检测分级,评价子宫瘢痕修复情况、手术指征及妊娠并发症,选择安全分娩方式.结果:本组160例产妇中Ⅰ级瘢痕子宫78例,经阴道自然分娩66例、再次剖宫产12例;Ⅱ级瘢痕子宫47例,经阴道自然分娩或助产分娩25例、再次剖宫产22例;Ⅲ级瘢痕子宫35例,适时行计划剖宫产术.结论:初次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行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周艳  刘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880-3880
目的 调查分析正常妊娠妇女血清肌酐水平与健康非妊娠妇女血清肌酐水平的情况,并设置正常妊娠妇女血清肌酐水平参考区间.方法 采用碱性苦味酸比色法测定我院154例正常妊娠组妇女和260例健康非妊娠组妇女的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 正常妊娠妇女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健康非妊娠妇女血清肌酐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健康非妊娠妇女的血清肌酐水平,健康非妊娠妇女的血清肌酐正常参考区间已不适应于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判断标准,提示临床医生分析妊娠妇女肾功能变化时应结合多项相关指标甚至多种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考虑,以便及时制定正确合理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正常足月妊娠胎盘、蜕膜中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含量,探讨两者在产科凝血中的作用;检测正常足月产妇及胎盘早剥产妇母血及脐血中的TF、TFPI含量,探讨其对凝血和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38例正常足月妊娠产妇的血浆、胎盘、蜕膜中TF、TFPI含量;同时检测38例正常孕产妇及28例胎盘早剥产妇分娩前24h内血液及分娩即刻脐血中的TF、TFPI含量。结果正常足月妊娠胎盘、蜕膜中的TF含量均显著高于血浆中的含量,胎盘中的TFPI含量显著低于血浆中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产妇的血浆TF含量、脐血中的TF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分娩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产妇的血浆TFPI含量、脐血中的TFPI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分娩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早剥产妇母血、脐血中TFPI/TF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F和TFPI是体内重要的凝血和抗凝血因子,在产科凝血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妇女产前分娩恐惧、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影响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产妇选择阴道试产(TOLAC),84例选择剖宫产(ERCS),分别应用分娩恐惧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评估TOLAC和ERCS产妇的产前分娩恐惧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TOLAC产妇分娩恐惧、对孩子健康恐惧、对疼痛伤害恐惧等得分显著低于ERCS产妇(P<0.05);TOLAC主观支持评分显著高于ERCS(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恐惧、医师分娩建议为影响孕妇选择TOLAC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妇女医护人员应给予其科学、适合的分娩方式建议,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减轻产妇分娩前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鼠窒息后肾组织Na+、K+-ATPase、TNF-α和NO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Na+、K+-ATPase、TNF-α和NO在新生鼠窒息后肾组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只7~10日龄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窒息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制成常压窒息模型.在窒息30 min复氧120 min时,并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单一试剂法和定磷法检测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含量、Na+、K+-ATPase活性.结果窒息后复氧120 min时,肾组织TNF-α、NO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Na+、K+-ATPase活性下降(P<0.05),且Na+、K+-ATPase的改变与TNF-α和NO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8和-0.72,P<0.05),TNF-α和NO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4,P<0.05).结论窒息后肾组织Na+、K+-ATPase活性下降,其机制可能与TNF-α、NO造成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择2011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10例产妇。以是否有流产史作为标准将产妇分为无流产史的对照组50例和多次人流后再次妊娠分娩者的观察组60例。对两组产妇心理压力、过期妊娠、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胎盘残留等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同时探讨多次人工流产后对再次妊娠妇女健康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多次人工流产)心理压力、先兆流产、早产、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多次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会增加围产期风险。多次人工流产再次妊娠妇女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极高,临床需提高重视,通过健康宣传教育尽可能降低人工流产率,也可通过提高人流技术的操作细致性及安全性,确保妇女在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妇女甲状腺功能临床检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研究组选取750例妊娠晚期妇女,对照组选取430例非妊娠育龄妇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妇女的5项甲状腺功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研究组妇女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患甲状腺疾病的妊娠晚期妇女游离甲状腺素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促甲状腺素和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水平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妊娠育龄妇女,甲状腺功能检测对于妊娠晚期妇女身体健康和顺利分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IKAP模式(信息-知识-观念-行为模式)护理干预对双胎妊娠妇女分娩结局、负面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6例双胎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8例),所有产妇均接受常规产检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给予IKAP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负面情绪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的顺产率(71.05%)高于对照组(44.74%),剖宫产率(28.95%)低于对照组(55.26%)(χ~2=7.14,P=0.01),2组产妇顺产的分娩孕周、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组护理后1周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双胎妊娠妇女的顺产率,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莎  姚辉  艾洪武  游上游 《检验医学》2005,20(3):227-229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钠离子(Na+)、游离钙离子(Ca2+)含量的变化与HIE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脑脊液Na+、游离Ca2+水平.结果 中、重度HIE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Na+、游离Ca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P<0.01),而轻度HIE组和治疗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脊液Na+、游离Ca2+水平虽有降低,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1、P>0.05).13例中、重度HIE组的急性期患儿治疗后恢复期与治疗前比较,脑脊液及血浆游离Ca2+上升幅度明显高于Na+,其中血浆游离Ca2+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脑脊液游离Ca2+.结论 HIE患儿病情越重脑脊液中Na+、游离Ca2+越低,反之病情好转,脑脊液Na+、游离Ca2+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产期妇女不同时期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非妊娠期及围产期妇女不同时期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在非妊娠期妇女明显低于早、中、晚孕与妊娠足月待产妇女(P均<0.01),也低于足月妊娠临产妇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妊娠妇女较早孕妊娠妇女明显升高(P<0.01),晚期妊娠妇女有所下降;而临产妇女较足月妊娠待产妇女明显降低(P<0.01),产后妇女明显低于妊娠不同时期(P<0.01).结论:妊娠期妇女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较非妊娠期升高,且随孕期的发展而变化,参与妊娠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围生期妇女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围生期妇女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和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57例正常妊娠妇女分娩前后、2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6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正常妊娠组妇女分娩前血清NT-proBNP浓度为(69.1±44.3)ng/L,分娩后血清NT-proBNP浓度为(138.8±110.6) ng/L,均比对照组(43.2±27.9)ng/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分别为(247.6±162.8)ng/L和(1 836.3±1 126.4)ng/L,比正常妊娠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围生期妇女血清NT-proBNP水平不同于正常育龄未孕妇女,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对早期发现围生期妇女心功能异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采集40例门诊就诊者的静脉血标本各4ml,并分注入普通试管及肝素锂抗凝管中各2ml,把分离后的血清和血浆用OLYMPUS 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常规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T、AST、GGT、ALP、AMY、CHE、CK、CK-MB、ADA、LDH; TBil、DBil、TBA、CHO、TG、ApoA、ApoB、UR、CR、UA、TCa、Mg++、P+++、Na+、CL-、β2-MG、ALB、PA、CO2等29个项目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GLU和TP的结果显示血浆略高于血清(P<0.05),K+的结果血浆明显低于血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统计分析发现TP、K+结果可以在做校正后发出报告.结论 肝素锂抗凝血浆可以代替血清进行临床常规的生化检验.  相似文献   

20.
现将卡孕栓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5-03~2005-11在我院正常分娩的非高危妊娠产妇240例为实验组,取同期分娩相同情况的产妇16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一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