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181例疑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检测,采用10点加前列腺癌可疑灶定点穿刺活检术.结果 181例中检出前列腺癌80例(44.2%),前列腺增生63例(34.8%).前列腺炎36例(19.9%),前列腺结核1例(0.6%),前列腺平滑肌瘤1例(0.6%).T-PSA水平>20μg/L组的前列腺癌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随着T-PSA水平的升高,Gleason评分增加(P<0.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10点加定点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高,对T-PSA>20μg/L的疑诊前列腺癌患者活检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对PSA增高伴直肠指检阳性和/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回声的临床可疑前列腺癌的患者6针随机改良法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PSA>4.0ng/mL伴直肠指检阳性和/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异常回声的临床可疑前列腺癌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针随机改良法前列腺穿刺活检.即在外腺、病变可疑处、血流丰富处顺时针方向重点取材6条组织,将活检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3针前列腺穿刺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4例PSA增高的临床可疑前列腺癌的患者中,穿刺活检病理结果59例为前列腺腺癌,45例为前列腺增生.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穿刺活检阳性率100%,前列腺腺癌检出率56.7%(59/104).与13针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39%(20/5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与传统的经直肠超声引导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相比,对PSA增高伴直肠指检阳性和,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回声的临床可疑前列腺癌的患者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针随机改良法穿刺活检,在减少了穿刺针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保证了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前列腺疾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直肠超声引导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及手术治疗,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改良13点穿刺法和标准6点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分析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结果 82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26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术诊断为前列腺癌,54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此80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相符,另2例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而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改良13点穿刺法和标准6点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分别为97.6%(80/82)和84.1%(69/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所有接受改良13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5种不同前列腺穿刺活检方式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2年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住院病例239例,分别采用经会阴6点、手指引导6点、经直肠超声引导6点、5区13针(13点)和6+4(10点)5种不同穿刺活检方式分组。比较5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方式的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比按年龄、直肠指检(DRE)结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直肠超声(TRUS)情况分组后的相关结果。结果 5种不同穿刺方式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530,P>0.05);5组血尿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7,P<0.05),其中5区13针组的血尿阳性率分别高于6+4组和超声6点组(P<0.005),手指6点组血尿阳性率高于6+4组(P=0.005)。按不同年龄和PSA水平分组后,PSA>20μg/L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高于<10μg/L和10~20μg/L组(P<0.012 5);>80岁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也高于<70岁组(P<0.025);同时DRE阳性和TRUS可疑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也均高于阴性组(均P<0.05)。而各分层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国内临床就诊人群,初次穿刺活检者采用10点的前列腺扩充穿刺即可,部分临床局部进展或前列腺体积较小者,采用6点穿刺足够诊断需要。对未细分穿刺人群简单的统一采用12点以上的穿刺方式不应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SA密度(PSAD)和游离/总PSA比值(F/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1例前列腺增生和22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SA和游离PSA。所有患者经直肠腔内B超测出前列腺体积,求得PSAD,用t检验比较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的PSA、PSAD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SA:46.3±33.8μg/Lvs7.04±6.91μg/L,P=0.000021;PSAD:1.43±1.21μg。L-1。ml-1vs0.14±0.15ng。ml-1。ml-1,P=0.000055)。两组的F/TPSA比值无显著差异(0.18±0.11vs0.22±0.18,P=0.34)。结果 PSA和PSAD是鉴别前列腺癌的良好指标,对于PSA可疑者,PSAD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本组游离/总PSA比值不能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5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10—2012—12—20560例初次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穿刺结果及穿刺后并发症情况做相关分析。结果:560例穿刺患者平均年龄(67.34±9.75)岁,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水平为(8.41±33.45)μg/L,平均前列腺体积大小为(64.52±35.47)mL,穿刺结果为前列腺癌214例(38.2%),前列腺增生65例(11.6%),前列腺增生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PIN)I128例(22.9%),PINII~Ⅲ35例(6.3%),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伴慢性炎症96例(17.1%),腺泡状横纹肉瘤1例。穿刺术后119例出现肉眼血尿(21.3%),尿频、尿急和尿痛18例(3.2%),直肠出血3例(0.5%),急性尿潴留15例(2.7%),发热10例(1.8%),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15针系统穿刺法穿刺阳性率高,并发症少,是诊断前列腺癌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4~10μg/L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及与年龄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仁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PSA 4~10μg/L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计算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各年龄组、病理分级与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本组213例PSA4~10μg/L患者中,穿刺活检阳性患者50例,阳性检出率23.5%。穿刺阳性患者PSA(8.11±0.53)μg/L,穿刺阴性患者PSA(6.55±0.62)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75, P<0.001)。<60岁、60~69岁、70~79岁、≥80岁4个年龄组穿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5.88%、17.28%、28.71%、42.86%,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检出率增长明显(χ2趋势=9.046, P=0.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检出率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6, P<0.001)。4个年龄组穿刺活检阳性患者Gleason评分≥7分患者分别为:1例(100.0%)、5例(35.7%)、13例(44.8%)和4例(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期在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PSA4~10μg/L患者中,前列腺穿刺阳性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检出率也相应增高,年龄可以作为PSA4~10μg/L低水平患者前列腺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中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的前列腺体积(PV)与穿刺阳性率和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至今诊断明确的前列腺癌共计419例,将其中346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的病例与同期430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但未诊断前列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癌症组与非癌症组相比,高PSA病例较多(P<0.05).两组中,前列腺体积大于60ml(16.8% vs 36.3%)和PV小于40ml(29.5% vs 15.3%)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直肠指检或经直肠超声检查有阳性发现的病例比差异较明显(65.0% vs21.4%).两组间PS-A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0 7 ng/ml2(0.013 5~58.107 8 ng/ml2) vs0.503 5 ng/ml2(0.015 5 ~12.850 1 ng/ml2).癌症病人中PV大于60ml的病例与PV小于等于60ml的病例相比,不同Gleason评分的病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呈负相关,也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呈负相关.6针穿刺活检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李小鹏  何鑫  姜珏  王华  李杰 《现代肿瘤医学》2015,(15):2187-218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疑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行前列腺活检,在经直肠彩色超声扫查基础上系统活检,同时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对可疑病灶增加活检针数。结果:在54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仅弹性成像结节加穿的穿刺阳性18例(33.3%,18/54),仅系统穿刺法阳性14例(25.9%,14/54),两种方法均阳性22例(40.7%,22/54);采用系统穿刺法和弹性成像结节加穿法的阳性率分别为40.8%(40/98)及36.7%(36/9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2)。98例患者共穿刺1132针,其中系统穿刺法980针,弹性成像共在69例患者中发现异常目标,共穿刺152针。经病理证实,阳性针数为169针,总穿刺点阳性率为14.9%(169/1132);系统穿刺点阳性率为10.9%(107/980);靶向穿刺点阳性率为40.8%(62/152),弹性成像结节加穿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系统穿刺法(P<0.0001)。结论: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确定活检的目标,提高超声引导前列腺活检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74例疑为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结节声像图特点,而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74例患者中,前列腺癌49例,前列腺肉瘤1例,前列腺增生22例,前列腺增生伴上皮肉瘤2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安全可靠的方法,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