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取决于选择合理的起终点,并应有客流规模和效益,要有速度和时间目标。提出线路长度不宜大于35km、最短不宜小于15km的限制,并提出对超长线路的概念和运营要求,以及线路规划的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2.
超长无缝线路铺设方法的研究北京铁路局保定工务段杜俊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钢轨胶接接头、锰钢辙岔与钢轨的焊接、无缝道岔以及先进的养路机械等先进技术的出现之后,超长无缝线路应运而生。它是当今世界无缝线路最新铺设方法。近年来,我国超长无缝线路也有了较快发...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正在设计和施工的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路越来越多,通过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路分布概况、列车速度目标值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超长线路速度目标值选取要考虑的因素及注意事项,为相关领域内的设计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超长轨道交通线分期建设及运营方案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想通过一条或几条轨道交通线路解决城市内的各种交通需求,故在线网规划阶段就将线路设计为超长线路,超长线路不仅会增加项目的建设成本,而且会对运营组织、服务效率、运营效益等带来较大影响,合理制定超长线路的分期建设及运营方案可以减少其带来的诸多弊端。超长轨道交通线路分期建设方案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解决现状交通问题、引导城市发展、完善轨道交通网络、车辆段及停车场规划用地布局等因素进行统筹分析论证后确定。超长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方案的确定应以客流预测结果为基础,分析线路两端客流量及出行特征,综合考虑列车满载率、能耗、运营成本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雷磊  罗霞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4):12--1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长度超过50km的超长线,以及分期工程初期线路长度较短的线路,这些线路在运营时可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从需求特征出发,分别对超长线和较短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线路超长,各线段的需求特征、功能定位和客流量级有较大区别,给线路的系统选型、运营组织均带来困难。而较短线不能满足出行需求,将使客流量和运营效益受到很大影响。最后提出一般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在15~35km较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两方面介绍南京长江大桥铁路引桥铺设超长无缝线路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一是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的更换 YZ— 型桥枕施工环节控制 ;二是根据超长无缝线路单元轨条结构特点 ,确定相应的钢轨焊接顺序和铺设方法。两者使无缝线路铺设后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截至2016年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进行了统计,给出了2016年我国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有轨电车的运营线路长度和运营车站数,并按运营线路长度进行排名.对2016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及敷设方式构成进行了分析.同时,就2006-2016年中国内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每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数及敷设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截至2015年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进行了统计,给出了2015年中国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有轨电车的运营线路长度和运营车站数,并按运营线路长度进行排序.对2015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及敷设方式构成进行了分析.同时,就2005年至2015年中国内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每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及敷设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内地及港台地区截至2014年底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进行了统计。给出了2014年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运营线路长度排序,对2014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及敷设方式构成进行了分析。同时,就2004年至2014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这10年间我国内地每年新增运营线路、线路长度及敷设方式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常乘火车的人、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列车有时运行得又平又稳,偶尔才能听到车轮撞击钢轨的声音,然而有时列车却不停地震动,车轮不断地与钢轨撞击,发出“嗒嗒,嗒嗒,嗒……”令人心烦的声音。有铁路常识的人知道,前者列车是运行在无缝线路上,而后者却是运行在普通的短轨线路上。普通线路与无缝线路、超长无缝线路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普通短轨线路的弊端 在一般的线路中,每节钢轨的长度为25米(此为工厂轧制标准长),铺设过程中用接头联结零件将钢轨逐根连接起来。因此,这样的线路每隔25米钢轨就有一个断开点,此处预留了一定宽度的轨  相似文献   

11.
用三大理念构建高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近几年的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线路设计等前期工作中,通过践行"人文、科技、绿色"三大理念,构建集约、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取得初步成效.采取构建第二环线、创新郊区线的衔接原则、引入快线系统、完善换乘条件、做好交通衔接等措施,优化线网功能,以乘客服务为本,提高服务水平.在指挥调度、车辆基地、综合通信、界面标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路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的超长线路相关问题,从需求特征分析出发,对超长线规划中可能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的市区线与郊区线进行了区分;归纳了市域轨道交通线与市区线的多种衔接方式.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的列车运行模式,提出了多种交路方案,以供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的运营组织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环线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国内某些城市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修编过程中关于是否需要设置环线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在广泛、翔实的数据分析和国内外相关城市案例剖析的基础上,就城市轨道交通环线的规划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讨论,包括环线的类型、功能、设置条件、长度与规模、设置形式等。对城市轨道交通环线的规划,应遵循城市自身发展规律,既要充分认识环线的特殊性,又要服从整个轨道网络的系统性,不能为了具备环线而设置环线。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的因素.以相对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模型,研究速度、站间距、客流密度对线路长度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平均站间距与经济效益均呈抛物线关系,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常见组合情况下效益-平均站间距-长度关系曲线图,并举例论述了采用跨站运营时需满足的跨站客流量.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投入大、运营费用高,因此大家对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效益期望也越来越多,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增值效益作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融资途径。香港的成功经验激励着大家对"轨道+物业"发展的追求。但鉴于政策、规划管理体系、轨道建设运营制度等众多约束因素,国内城市轨道交通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实施艰难无比。通过项目实例研究,从规划、轨道财务、市场等全景角度探讨轨道交通TOD的协调框架和策略,目的是促进"轨道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与城市、轨道财务、市场三者协调发展,使得轨道TOD发展理念下"轨道+物业"模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内大城市轨道快线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快线规划目标与建设效果不一致的问题,通过梳理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建设情况,以深圳地铁 11 号线为例,从快线对城市空间结构、沿线职住与开发的影 响以及快线网络连通性、快线建设标准与效果等方面进行剖析,得出结论:11 号线的建设运营推动城市西漂, 优化沿线用地性质,强化组团连接,加速网络融合,实现中心城区与机场 30 min 通达,发挥快线对城市的融通发 展作用。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建设应与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相匹配,与城 市开发建设同步,快线应重视网络衔接,快线建设标准亟待完善并应具有约束性,这为深圳以及其他城市轨道交 通快线建设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初步规划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IM)的信息化、参数化和可视化优势,能够为工程设计和方案比选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平台。以Infra Works BIM平台为基础,对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用的技术路线,实现了基于Infra Works的城市轨道交通地形规划设计、三维场景创建和线路规划设计。研究成果也为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设计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合理长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合理长度是轨道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线网的规模,是公共理财观念在线网规划中的应用。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合理长度为15~35km”的讨论,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一体化、都市交通一体化、线路直达性及新理财观念等方面,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合理长度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筹备是为了使新建线路顺利投入运营,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对运营各项业务进行的前期筹划和准备工作。新建线路运营筹备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总结国内行业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筹备模式进行探讨,并从人员筹备、运营参与建设和建章立制三个方面,介绍了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的运营筹备工作,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新建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筹备工作提供一种思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