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粉尘随处可见,是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品[1],粉尘虽然微小,但影响巨大,主要体现有:一方面,粉尘会使加工车间的工作环境受到污染,从而对车间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另一方面,粉尘还会影响车间的机械加工设备的运行以及加工产品的质量。为了减少粉尘污染,本文针对机械加工过程中粉尘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矿山企业粉尘控制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是矿山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粉尘所造成的尘肺病不但给国家与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严重威胁矿工的健康与生命,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随着矿山粉尘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发展,矿山企业粉尘控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对矿山企业粉尘控制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呼吸性粉尘监测体系示范工程》项目,主要研究地质勘探呼吸性粉尘监测技术和地质勘探作业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与分级管理技术方法及其标准与规范体系的制定。l研究呼吸性粉尘监测体系,保护地勘职工安全健康为了控制地质勘探行业粉尘危害,几十年来,地质勘探行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积极采取和研究粉尘监测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地自行业粉尘危害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尘肺病仍是对地勘行业职工危害性最大的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干粉尘危害治理,不同的粉尘监测…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部门也提升了对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治理的重视程度。对呼吸性粉尘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降低矿井内部施工人员吸收粉尘的程度,降低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对施工人员的危害。在对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产生分布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当前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现状和治理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工业生产的门类增多,加之劳动组织和劳资关系概念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职业危害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突出。尽管多年来党和国家非常关注这个问题,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问题的严重程度仍有增无减,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职业危害(据有害因素分布情况)仍然是粉尘危害最为严重,职业病的名次排列,尘肺仍是名列前茅。一、粉尘危害的现状(1)受粉尘危害的人数日益增多。据199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达1400万人,由于现行的统计办法只规定统计县级以…  相似文献   

6.
粉尘污染不仅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性,而且对生态平衡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引起灰场粉尘污染的根本原因以及有效的几项治理措施,并简要分析了粉尘污染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我国玻璃钢工业发展迅猛,从事玻璃钢生产的企业有3000多家,接触玻璃钢粉尘人员20多万,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玻璃钢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解玻璃钢粉尘的致病性,我们用玻璃钢粉尘对大鼠进行了18个月的实验研究,探讨其对大鼠肺脏致纤...  相似文献   

8.
粉尘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由固体材料通过机械作用产生的,也有一部分粉尘是由于物质的不完全燃烧、爆炸和物质被加热时产生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形成溶胶等。一句话,在大自然中,各种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最终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粉尘。当空气中的粉尘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多方面的危害。如对人体健康,生产及其产品质量,大气环境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目前世界各国把它列为主要的职业危害之一。为了控制职业粉尘的危害,党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颁布了…  相似文献   

9.
工业粉体下落过程粉尘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与维也纳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共同确定的实验方案,在实验室开发并设计了一套自由下落装置,研究粉体下落过程中粉尘的排放特性。通过实验主要测定下落高度、空气湿度和质量流量对粉尘排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下落高度和空气湿度对粉尘排放均有影响,且空气湿度对粗粒子的排放影响较大,对细粒子影响较小;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粉尘产生率逐渐减小,但质量流量的增加也会增加粉尘浓度,加重了对工人的危害。建立了影响因素与粉尘产生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经检验,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可以应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定量评价粉尘产生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长以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染问题成为人们日常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粉尘颗粒污染是重要的城市污染物之一。由于粉尘颗粒污染对人体危害较大,对人们的心血管、呼吸道和皮肤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尤其是抵抗力较差的儿童和老人。本文首先对粉尘颗粒污染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污染治理方法,希望能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所帮助,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空气环境。  相似文献   

11.
浅谈粉尘粒度与危害李美阳粉尘是人们生存环境中一种接触机会较多,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污染物质。因此,我国对粉尘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加强对污染源防尘措施的监督管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以呼吸系统吸入为主。按其粒径大小,可到达呼吸器官不同深度。人的机...  相似文献   

12.
粮食加工、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但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也会损坏机械设备,更为重要的是粉尘爆炸成为粮食加工储运企业的安全隐患,危及着人类的生命和生产的安全.本文对粮食粉尘的爆炸过程、特点及爆炸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阐明了粮食粉尘爆炸控制的指导思想,在实际中应采用综合措施,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具体可分为惰化、控制粉尘浓度、防止产生点火源的预防措施和泄爆、爆炸遏制、隔爆防护措施两大类;同时对粮食粉尘爆炸的防治技术及粮食中转筒仓防尘防爆技术的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1 概述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粉尘对机体的毒性强度 ,而粉尘毒性的检测分析则是确定其毒性强度的重要依据之一。现代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 ,不但为研究粉尘的危害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 ,而且也为认识和评价粉尘的毒性开阔了视野并展现了良好的前景。近些年来药理、毒性、生物环境及劳动卫生等领域内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人们正从粉尘—纤维化 (尘肺 )这样的模式中走出来 ,向粉尘—毒性 (对机体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影响 )迈进。许多年来劳动卫生工作者一直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对成千上万种生产性粉…  相似文献   

14.
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房屋装修业的发展室内污染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简述国内目前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主要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危害,污染特点的基础上: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主要室内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着重说明其各自的特点与利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环境危害因素日渐增加。这些危害因素包括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农药、有毒气体、化学致癌物以及生物因素等。接触上述危害因素,对呼吸系统可产生多方面的损伤,如鼻炎、气管支气管炎、哮喘、气道阻塞、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过敏性肺炎、尘肺,甚至肺癌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聚丙烯装置造粒系统改造后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防护点。方法:对改造后的造粒系统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确定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采用定点及个体的采样方式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工作场所的噪声、个体粉尘、电离辐射及高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定点粉尘检测结果为26.05~29.33mg/m3,超出国家限值要求。结论:确定了噪声、粉尘为该系统改造后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治理以降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维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地矿部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也受到较大的冲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使部门内的计划任务不断减少,大量的富余人员需转向其他行业。为发挥本部门的优势,目前全国各地矿局、厅多数建有非金属加工厂,如膨润土加工厂、珍珠岩厂等有粉尘危害的企业,为国家和单位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安排了一部分富条职工。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车间所产生的粉尘危害十分惊人,有时超过国家标准几十至数百倍。若不采取措施治理,矽肺病的发生和增加在所难免。下面仅从河南某队非金属加工厂的粉尘情况看该行业粉尘危…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显得愈来愈严重,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一种高毒性,持久性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危害显得尤为严重。本文主要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以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综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了应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石灰生产系统中粉尘产生的原因,着重介绍了布袋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从而在源头上控制了粉尘给职工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煤炭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煤炭运输在世界水上货物运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许多现代化专用码头应运而生。这些煤码头的建成投产,促进了各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可能造成严重的煤粉尘危害。研究、发展煤港煤粉尘的防治技术,控制、减轻煤粉尘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