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二氧化钛(Ti O2)含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非等温冷结晶和熔融结晶性能。结果表明,与纯PET相比,在二氧化钛含量小于2.4%时,消光PET的冷结晶动力学常数Zc基本不变,半结晶时间t1/2略有减小;随着二氧化钛含量的增加,熔融结晶动力学常数Zc逐渐增大、半结晶时间t1/2逐渐减小,结晶速率加快;Avrami指数n先逐渐增大,当二氧化钛含量达到2.4%后又减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烯烃弹性体(GMA-g-POE)作为增韧剂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研究了GMA-g-POE的加入对PET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MA-g-POE含量的增加,PET/GMA-g-POE共混体系拉伸强度逐渐降低,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逐渐增加,当GMA-g-POE质量分数超过1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趋于稳定,当GMA-g-POE质量分数超过10%时,共混体系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变不大;GMA-g-POE的加入使PET的冷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度增加,最大结晶温度升高;随着GMA-g-POE的含量的进一步增加,PET/GMA-g-POE共混体系的冷结晶温度、最大结晶温度变化不大,但结晶度有所降低;GMA-g-POE的加入使PET从单一熔融峰变为两个熔融峰,分别为248℃和242℃左右,且随着GMA-g-POE含量的增加,两个熔融峰位置不变;GMA-g-POE的加入导致PET/GMA-g-POE比PET的微卡软化点(VST)升高,但GMA-g-POE含量较高时,其VST则又略有下降;当GMA-g-POE含量较高时,PET/GMA-g-POE共混体系缺口断面较粗糙。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酞菁蓝复合材料。分析了酞菁蓝用量和冷却速率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酞菁蓝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晶体尺寸变小,晶粒数目增多,结晶温度提高,结晶速率增大。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降低。当酞菁蓝质量分数为0.75%时,明显改善了PET的力学性能,同时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锑(Sb)钛(Ti)复合催化剂,在300 L反应釜中合成半消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Sb/Ti复合比的PET在195~210℃的等温结晶性能,并对PET的常规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催化剂中Ti含量的增加,PET的等温结晶速度先快后慢,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时,PET等温结晶速度最快,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0%时,PET等温结晶速度最慢;当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大于50%时,PET切片开始变黄;随着催化剂中Ti含量的增加,PET的冷结晶温度逐渐升高,熔融结晶温度先升高后降低,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时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5.
PET的非等温冷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PET升温过程中的热性能。结果表明: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θg和冷结晶峰温θc随升温速率提高而上升,PET的分子质量分布导致了热转变的起始温度和峰顶温度的差异。PET冷结晶的结晶动力学常数Zt,Avram i指数n随升温速率提高而上升,半结晶时间t1/2随升温速率的提高而下降,说明PET的冷结晶速率随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面接枝和聚合改性的方法,分别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基硅烷(GP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纳米二氧化钛(TiO_2)进行表面修饰,通过熔融共混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PS- TiO_2和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TiO_2纳米复合材料,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利用不同动力学模型对其结晶过程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未处理的纳米TiO_2提高了PET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而经表面接枝的GPS-TiO_2和PMMA-TiO_2对PET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表面特性的纳米TiO_2降低了PET的结晶度,但经表面接枝后的纳米TiO_2其影响程度减弱;用Jezi- omy法和莫志深法处理PET/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PET,PET/PMMA-TiO_2,PET/ TiO_2,PET/GPS-TiO_2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7.
以特性黏数为0. 64 dL/g、二氧化钛(TiO_2)质量分数为0. 3%的半消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TiO_2质量分数为50%的消光母粒为原料,采用熔融复合纺丝法制备了不同TiO_2含量的皮芯结构防透视PET纤维,同时制备了单组分圆形防透视PET纤维,并在喷水织机上织成平纹织物;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以及织物的防透视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中TiO_2含量的增加,单组分防透视PET纤维的断裂强度逐渐降低,而皮芯结构防透视PET纤维的断裂强度所受影响不大; TiO_2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纤维的热稳定性;当纤维中TiO_2质量分数低于6. 0%时,单组分圆形防透视PET纤维织物的防透视效果要优于皮芯结构防透视PET纤维织物,但单组分圆形防透视PET纤维中TiO_2质量分数为6. 0%时,因受到可纺性的限制其织物的透光率(30. 4%)已达到极限,而皮芯结构防透视PET纤维中TiO_2质量分数可进一步提高至8. 4%,其织物在550 nm波长处的透光率可达27. 4%。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相容剂钛酸四丁酯[Ti(OBu)4]含量、聚乳酸(PLA)含量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LA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探讨了共混物的熔融和结晶行为,并对其结晶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Ti(OBu)4含量为PLA的4%(质量分数,下同)时,PET/PLA共混物的相容性良好,但当PLA含量超过30%时,共混物出现相分离;PLA的加入使PET的结晶峰变窄,结晶速率增加,且结晶峰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PLA的加入使PET的晶粒尺寸大幅减小,晶粒数目大幅增加,结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齐聚物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不同齐聚物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结果表明:随齐聚物含量的增加,PET的熔融结晶温度向低温偏移,过冷度增大,结晶热焓增加,结晶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相同的结晶温度下,随着齐聚物含量的增加,PET的结晶温度区域逐渐变宽,半结晶周期增大,结晶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一种高效成核母粒,研究了该成核母粒对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6 %(质量分数,下同)的成核母粒时,GF增强PET复合材料的起始结晶温度比纯PET高24.8 ℃,结晶温度范围比纯PET扩大了66.3 ℃,冷结晶峰基本消失,可在70 ℃的模温下进行注塑;同时探讨了螺杆组合对GF增强PET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杆前段的剪切太强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通过优化螺杆组合,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GF增强PET复合材料,其热变形温度为228 ℃,拉伸强度159 MPa,弯曲强度235 MPa,冲击强度101 J/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