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朱博  王进美  刘可欣 《合成纤维》2019,48(10):26-30
为了探讨三维卷曲涤纶对汽车用过滤材料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五组不同纤维原料配比的对照试验,利用干法针刺技术制备了面密度为300 g/m~2、针刺密度为500刺/cm~2的涤纶针刺过滤材料,对过滤材料的孔径分布和平均孔径大小进行了相关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一定含量的三维卷曲涤纶与常规涤纶进行混纺有利于改善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并且随着三维卷曲涤纶含量的增加,过滤材料的断裂强力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过滤材料的过滤孔径逐渐向大孔径分布。依据各组性能测试,综合评判分析得出三维卷曲涤纶与常规涤纶最佳质量比为30∶70。  相似文献   

2.
液体过滤材料过滤精度表征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隔板最大孔径仪测试玻璃纤维滤纸最大孔径,采用多孔性材料分析仪测试滤纸的平均流量孔径,探讨液体过滤材料过滤精度与最大孔径、平均流量孔径的关系及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聚丙烯(PP)纺粘布(简称纺粘布)为支撑层、PP熔喷布(简称熔喷布)为中间滤层、静电纺聚乳酸纳米纤维布(简称电纺布)为表面滤层,制备三级密度梯度结构复合滤料(简称三级梯度滤料),以纺黏布和熔喷布制得二级密度梯度结构复合滤料(简称二级梯度滤料),借助自动滤料测试仪等研究了滤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纺粘布、熔喷布和电纺布的纤维平均直径分别为19.58,2.89,0.71μm,平均孔径分别为76.80,12.02,2.52μm;在纤维层单位面积质量相近的情况下,随着纤维平均直径变小,滤料平均孔径变小,纤维直径和滤料平均孔径的变动幅度基本一致。三级梯度滤料的平均孔径为2.12μm,孔径分布为0.89~4.40μm;与二级梯度滤料相比,三级梯度滤料孔径范围变窄,平均孔径下降了80.5%,在气体流量为32L/min时,对空气动力学质量中值直径为0.26μm的NaCl气溶胶的过滤效率达到99.2%,过滤效率提高了66.7%,三级梯度滤料综合过滤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密度梯度滤料的阻力具有加和效应,约等于各纤维层阻力之和,密度梯度滤料的过滤效率不具有加和效应,主要取决于过滤效率最高的纤维层。  相似文献   

4.
徐超  徐艺冬  金江 《硅酸盐通报》2014,33(6):1314-1318
采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以多晶莫来石和硅酸铝两种纤维为原料的纤维过滤材料,研究了材料中两种纤维比例和加热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SEM表征材料中纤维之间的相互粘结及成孔情况,同时采用压汞仪和热膨胀仪分别分析了材料的孔体积和孔径分布、热膨胀情况.结果表明:当多晶莫来石纤维含量在90%时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为8.65 MPa;经过800℃加热处理后,纤维材料的抗弯强度、在1m/min的风速下过滤阻力和气孔率分别为8.65 MPa、92.21 Pa和72.35%;材料中纤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相互贯通的气孔,孔径主要分布在30~100岬之间,其中孔径为30~80 μm之间的孔占总孔体积的57.05%;材料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81×10-6K~1.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真空旋转抽滤成型工艺,以莫来石纤维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温气体净化 用陶瓷纤维过滤材料,研究了纤维浆料搅拌时间和烧结温度对纤维膜材料性能的影响,评价其 过滤及热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纤维膜浆料搅拌 2 h 时,在 1000?C 下烧结可以制备出过抗 压强度为 4.75 MPa、透气阻力 95 Pa、气孔率为 85%、平均孔径为 70 ?m、显微结构均匀的纤维 膜材料,其除尘效率可达 99.99%,且具有良好的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讨论75dtex/96f涤纶超细FDY纺丝生产中纺丝温度,组件过滤精度,拉伸温度,拉伸倍数等工艺参数对毛羽的影响。为减少毛羽,纺丝温度应比常规纺丝提高3~5℃,纺丝速度降至4100m/min以下,并提高组件过滤精度等。  相似文献   

7.
《合成纤维》2017,(7):30-33
系统研究了不同形貌结构的再生涤纶的保温效率。研究表明:线密度为0.8 dtex的再生涤纶的直径为12~14μm,线密度为1 dtex的再生涤纶中空纤维的直径为13~20μm,中空再生涤纶的直径分布较宽,而非中空纤维的纤维直径分布更窄;在相同线密度下,开松后纤维的保温率比未开松纤维的高;在切断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线密度越高,相同填充量下纤维的保温性能越差;保温填充材料越少,填充切断长度越短的纤维,越有利于保温性能的提升,而纤维长度越长,填充材料越多的保温效率也更高;在相同填充量情况下,中空纤维比非中空纤维具有更高的保温率;此外,开松后的纤维具有更优良的保温效果,且保温材料填充量达到80 g左右时,充填量基本达到饱和,继续添加试样,会造成纤维之间互相挤压,反而对保温效果不利。  相似文献   

8.
通过液喷侧吹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乳酸(PLA)微纳米纤维和PLA/聚丙烯(PP)熔喷复合过滤非织造材料,探讨了液喷工艺参数对PLA微纳米纤维直径和分布的影响,并对不同制备条件下的PLA/PP复合过滤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透气性及过滤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PLA溶液质量分数为7%,风压为0.3 MPa,接收距离为35 cm,挤出速率分别为15,20,25 m L/h的条件下,可获得直径分别为0.98,1.02,1.12μm的PLA微纳米纤维。当液喷侧吹时间为30 min、挤出速率为20 m L/h时,PLA/PP复合过滤非织造布的透气性下降了52.48%,而过滤阻力、断裂强度和过滤效率分别提高了22.79%,94.51%和46.84%,其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熔喷法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膜的制备工艺参数对膜纤维直径、平均孔径和力学性能的的影响,包括主机转速、热空气温度、热空气压力、接收距离和接收辊转速,研究结果表明,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熔喷膜耐碱性优异,是进行特殊液体过滤的潜在理想材料。通过熔喷法可以制备出适用于液体过滤的分离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制备高效低阻的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醋酸(CA)不同质量分数、不同纺丝时间的CA纳米纤维膜,研究了CA质量分数和纺丝时间对CA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透气性、过滤性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CA质量分数和纺丝时间的增加,CA纳米纤维膜的透气率先减小后增加,过滤效率和阻力压降均先升高后降低,当CA的质量分数为12%,纺丝时间为60 min时,透气率达到247.67 mm/s,水接触角104°,过滤效率为99.94%,阻力压降为238.14 Pa,此时品质因子达到最大数值为0.030 95 P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