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60岁。主因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伴胸骨后疼痛3个月就诊。X线检查:食管中上段可见8cm管腔粘膜破坏、中断,钡剂通过受阻;其下方右前斜位食管前壁可见2.5cm×2.5cm囊袋状阴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相隔3cm,食管左前斜位可见2.scm半圈形充盈缺损,边缘清楚锐利,钡剂通过困难。X线诊断:食管中段癌并发食管憩室及食管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1岁。因进食时胸骨后灼痛1个月,于1996年11月6日收入院。食管钡剂造影:食管中段相当于T6水平以下见一长约3.8cm卵圆形充盈缺损。边缘较光滑,管壁柔软,光滑,粘膜无明显破坏,钡剂通过梗阻。诊断:中段食管商。于同月11日在全麻下行剖左胸探查术,术中发现病灶位于T6以下,大小约4cm×3cm×2cm,质韧,管壁柔软,无浸润周围组织,区域淋巴结未见肿大。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颈段吻合术,术后切开肿瘤见呈鱼肉状,质实,边界较清楚,有假包膜存在。术后恢复顺利。病理诊断:食管腺泡状横纹肌肉瘤。讨论食管模纹肌肉瘤来源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3岁。90年6月下旬进食干饭出现梗噎,感胸骨后疼痛,持续1 min~2 min消失。自觉食物在下胸骨后受阻,伴暖气,呃逆。继之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仅能进半流质。1990年7月入院,食管吞钡检查示:相当于T_6水平处有8.0cm充盈缺损,粘膜破坏,病灶向食管腔内凸出,局部管腔扩大,僵硬,蠕动消失。稀钡尚可缓慢通过。纤维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9cm处可见从食管壁向腔内突出肿瘤,表面有约5cm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性,31岁。因间断吞咽困难15年于1986年4月4日人院。查体:消瘦,体重’okg,浅表淋巴结不大。食管造影示:责门部呈鸟嘴样狭窄,以上食管高度扩张,直径gcm,有大量储留,粘膜未见破坏。肌注阿托品ling,30分钟后钡剂大量排出。诊断为责门失弛缓症,行经腹Heller手术,术后恢复顺利,可进普食。术后3年再次出现吞咽不畅,逐渐加重。于1989年3月来院就诊。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可见长约10cm不规则充盈缺损,粘膜破坏,钡剂通过受阻。食管镜检查:距门齿25cm处食管腔变窄,粘膜破坏,可见菜花状肿物突起,质脆…  相似文献   

5.
王仲安 《四川医学》2010,31(5):690-690
1临床资料 例1(一代),男,78岁。10年前有轻微吞咽不适,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近来加重,上腹饱胀,反酸,呃气,来院吞钡检查:食管中上段显示移位,并见一约8.9cm长的弧形压迹,压迹旁约6.5cm-3.9cm的梭形充盈缺损,边界清楚,光滑锐利,上段钡剂通过受阻绕流而下,管壁张缩自如,病变对侧管壁扩张,显示“环形征”。切线位瘤体与食管壁交界处钡剂形成清楚锐角,由于管壁增宽变扁,亦见“涂抹征”。粘膜皱襞展平和挤压,对侧粘膜有聚扰征象。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6岁。于1980年4月感胸闷胀、进食有噎感。5月12日行食管钡餐造影,见食管上段,相当于锁骨水平,管壁左后缘有一外压性压迹,边缘光滑,长1.5cm、深0.7cm;右前斜位显示为1.3×0.7cm圆形充盈缺损,前后壁影线完整,缺损之前方粘膜走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男性,45岁,因间歇性吞咽受阻半个月余,经当地行钡餐检查,发现食管中段外压性移位、狭窄,而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病人从无咳嗽,胸闷气短,更无咳血及痰中带血等现象。入院后经复查胸片,除左下肺纹理稍增强外,其余肺野清晰。肺门及纵隔均未见肿块阴影。再次行食管钡剂造影检查,仍显示食管中段、主动脉弓下缘可见食管左后壁明显限局性压迹,直径约6.5cm。纤维食管镜检查,距门齿27cm食管左后壁可见压迹,粘膜表面光滑,食道受压长度约为5cm,因此术前诊断为“食管平滑肌  相似文献   

8.
1病历报告患者,男,68岁。1996年1月开始进食午饭胸骨后梗噎不顺,3月后吞咽困难逐渐加重,仅能进食稀饭,遂来我院检查。食管镜:镜入距门齿25~27cm处见局部管壁僵硬,右后壁绕食管约1/2周环粘膜破坏,呈深浅不一之溃疡,边隆如堤,伴结节状增生,质硬。刷片检到鳞癌细胞,咬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X线食管钡剂造影显示食管中段长约4cm呈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管壁僵硬,扩张受限,粘膜破坏明显,提示食管中段癌(增生型)。于1996年4月22日在我院胸外科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胃食管颈部吻合。术中见:食管中段3cmX4cmX…  相似文献   

9.
收治食管慢性炎症误诊为食管肿瘤病人12例,均行手术切除。患者年龄28~69岁,平均为51岁。临床症状有进食噎、疼痛、异物感、呕吐等。X线表现为:食管狭窄、充盈缺损、龛影、管壁僵硬、软组织阴影、憩室。X线诊断为食管癌10例,平滑肌瘤2例。有4例行CT检查,表现为管壁增厚、粘膜不整。12例行15次内镜检查,为病变周围粘膜充血、小溃疡、肿瘤结节。全部活检为慢性炎症。术前诊断为食管肿瘤,术后手术标本病理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10.
食管类癌是一种罕见的食管肿瘤。我们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 患者男性,52岁。进食梗噎感3年余,加重伴胸骨后疼痛1月余。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约8cm长的不规则粘膜充盈缺损,局部可见软组织阴影。食管拉网涂片可见癌细胞。诊断为食管中段癌于1991年4月在全麻下行肿瘤根治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类癌(局部表现为伴神经内分泌低分化癌)。术后随访至今情况尚好。例2 患者女性,60岁。进食吞咽阻挡感半年余加剧1月于1991年11月入院。钡餐检查:食管上段粘膜充盈缺损,管腔狭窄,管壁僵硬,病变长约3.5cm。食管拉网找到鳞癌细胞。诊断为食管上段癌在全麻下行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根治,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食管类癌伴局部鳞癌。术后恢复良好治  相似文献   

11.
病例1 患者女性,60岁。主诉2个月前出现进食梗噎感伴胸骨后烧灼样疼痛,逐渐加重,近半月只能进流质。于1998年3月20日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X线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中下段梭形膨胀性充盈缺损,粘膜完整,长约8cm。胃镜见距门齿约32cm处食管粘膜隆起,无破坏,活检未找到肿瘤细胞。6月3日在全麻下经左胸手术探查,见肿瘤位于食管中下段,周围轻度侵润,与粘膜下层粘连较重,表面呈结节状。考虑有恶性肿瘤的可能,遂行中下段食管切除,胃代食管弓上吻合术。切除肿瘤体积为6cm×3cm×3cm,鱼肉样。病理报告:食管中下段平滑肌肉瘤,低度恶性,上下切缘无瘤细胞侵润。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化疗1a共8次,随访5a未见复发转移。 病例2 患者男性,7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近10d只能进流质于2000年9月7日入院。3个月前行钡餐及胃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0d前再次钡餐见食管下段长约 5cm弧形压迹,食管腔狭小,粘膜未见破坏。胸部CT见食管下段肿物,与心包界限不清。2000年9月12日全麻下经左胸探查,见肿块  相似文献   

12.
癌肉瘤可发生于子宫、乳房、甲状腺、食管、喉和肺等脏器,以食管为最多。文献中有关食管癌肉瘤的报道,多着重于组织学和发生学。本文将近年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例食管癌肉瘤,就其X线特征性表现作一分析和讨论。 [例1] 男性,36岁,因进食后胸骨后有闷胀不适及梗塞感,近2月来逐渐加重,于1980年8月来院就诊。一般情况佳,体检及化验无异常。食管钡餐造影见中段有3×6cm的腔内充盈缺损,表面不甚光整,局部显著扩张,但腔壁无僵直及龛影(图1,见插页4),稠厚钡剂仍可缓慢通过,稀薄钡剂经此段时可见包绕肿块流下。肿块上方食管蠕动正常,管腔无扩张。X线诊断为食管癌。食管拉网涂片找  相似文献   

13.
例 1,男 ,5 6岁 ,因误食鸡骨 ,感咽下疼痛 2h于 1995年 6月 15日收入院。检查见一般情况好 ,心肺腹部无异常。胸骨上切迹处压痛 ( ) ,转颈时稍有疼痛 ,吞咽时疼痛加剧。X线钡餐透视示食管上段第一胸椎平面处见钡剂充盈缺损。诊断为食管异物。立即在局麻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按正中位 ,插入食管镜 ,于食管入口下约 3 5cm处见食管右侧壁粘膜粗糙 ,发红 ,局部颗粒状隆起。触之易出血 ,随之用活检钳钳取病变粘膜送检 ,并清理病变深层粘膜。向下推进食管镜约 2cm ,见一鸡骨异物横嵌于食管内 ,用异物钳钳住 ,连同食管镜一起退出。手术顺利 ,…  相似文献   

14.
食管平滑肌肉瘤是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今将我院1988年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男,61岁。间歇性吞咽不畅伴胸骨后烧灼痛10个月,加重10天,于1988年10月22日入院。食管钡剂造影:平第5~6胸椎处,管腔内约8cm×3cm 大小的梭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略示分叶,食管粘膜皱壁受压移位,病变处食管呈梭形扩  相似文献   

15.
例1:女,57岁,因中上腹不适伴胸骨后烧灼感1月,来我院门诊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发现食管上段有一直径约3cm的半球状充盈缺损,黏膜光滑,胃窦部黏膜粗乱,诊断为食管上段占位性病变,胃窦炎。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于第三天,行胃镜检查。胃镜发现:食管距门齿18cm处之后壁可见一蓝色的球缺状隆起,底面直径约1.8cm,高出黏膜约0.5cm,粘膜表面有一纵行的搔痕样糜烂,基底清晰,用胃镜前端侧压隆起,呈囊性感;诊断为食管上段静脉瘤。胃镜  相似文献   

16.
<正> 例1,患者,男性,22岁。1989年12月因左上腹部胀痛,反酸,食欲不振半月来我院门诊做胃肠钡餐透视发现胃体大弯显示一乳头状“龛影”向腔外凸出,约2.5cm 直径,边缘光滑,口部呈颈状,胃内粘膜皱裂未见异常,该乳头状影可随体位而改变,缩小排空钡剂。诊断:胃大弯憩室.胃镜下见胃大弯向外缺损凸出的憩室,颈部有粘膜通过.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5 7岁 ,进行性吞咽困难 2月 ,伴胸骨后烧灼感 ,无咳嗽、咳痰、胸闷、心慌及发热等症状。查体无阳性体征。食管X线钡剂造影显示 :食管下段近贲门处粘膜欠规则 ,内见 0 .4cm× 0 .5cm大小龛影 ,钡剂通过该处时受阻 ,病变区约 5cm。X线胸片示右肺下野内带见约 2cm× 2 .5cm椭圆形密度增高影 ,边缘整齐可见分叶 ,密度均匀。初步诊断 :右肺下野及食管下段双重原发癌。颅脑CT及腹部B超检查未见转移灶。 1995年 4月 8日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经右第 7肋床开胸探查 :胸腔内无粘连及胸水 ,右肺下叶内基底段有一肿物约 2cm…  相似文献   

18.
食管憩室合并食管癌1例熊壮患者,男性,68岁,有高血压病史30年,胸骨后隐痛不适20余天,黑便3天。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食管钡餐:吞钡后,于食管中段气管分叉处见一约2.5cm×2.5cm大小憩室。憩室尖部呈钝圆形,其中间可见一黄豆大小充盈缺损区,...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食管中段结核1例赵泽良,杨绍福,马顺然(附院胸外科)病人.女.15岁,学生。因吞咽困难1月,无结核中毒症状,门诊以食管中段癌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无阳性体征发现。食管吞钡造影:平胸六锥体处可见食管右侧壁明显充盈缺损和不规则小龛影.蠕动...  相似文献   

20.
患者:熊某,女性,34岁,农民,以主诉进食后间断胸骨后疼痛三年,逐渐加重而来我院就诊,经食管钡餐检查,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而住院。食管钡餐检查: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纤维胃镜检查:进镜距门齿22cm处,食管后壁偏右侧可见一扁平隆起,该隆起约有1.5×0.5cm大小,粘膜色泽正常,蠕动正常,且可见搏动。于隆起处咬检,病理结果:少量鳞状上皮慢性炎细胞浸润,诊断:食管平滑肌瘤。行开胸肿瘤病灶切除术,术中发现食管并无肿瘤存在,经术中内镜检查:食管内隆起仍存在,通过食管松解后隆起消失,最后发现该隆起是从主动脉弓的后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