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CHF患者分成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 ,测定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 6个月后血浆ET 1、CGRP水平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 (2 0例 )进行对照。结果 CHF患者血浆ET 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 1) ,血浆CGRP则明显降低 (P <0 .0 5 ) ;卡维地洛组治疗后血浆ET 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血浆CGR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 1、CGRP水平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ET 1有降低作用 ,对血浆CGRP有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ET )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及其在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42例CHF患者血浆ET及CGRP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的血浆ET和CGRP分别为 (5 0 .83± 7.5 0 )pg/ml及 (5 6 .77± 16 .0 6 ) pg/ml;CHF患者的血浆ET和CGRP分别为 (5 9.71± 17.2 6 )pg/ml及 (46 .5 2± 12 .2 9)pg/ml,与对照组比较 ,CHF患者的血浆ET显著增高 ,CGRP显著降低 ,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经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 ,心功能改善后 ,CHF患者的血浆ET降低 ,CGRP升高。结论 CHF患者的血浆ET含量增高 ,CGRP含量降低 ,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与治疗前相比 ,心力衰竭纠正后 ,ET降低 ,CGRP升高。提示ET和CGRP在CHF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 CH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日3次,疗程24个月。治疗前后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进一步改善CHF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40例 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2 0例 )和复方丹参滴丸组 (2 0例 )。疗程 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GMP-14 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及其抑制物 (PAI-1)水平。结果 两组 UA患者治疗后 GMP-14 0含量、PAI-1活性均明显降低 (P<0 .0 5 ;P<0 .0 1) ,t-PA活性显箸升高 (P<0 .0 5 ;P<0 .0 1)。复方丹参滴丸组降低 GMP-14 0和升高 t-PA的幅度高于常规治疗组 (P<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 (EH)合并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 (ET)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 6 0例老年EH +ACI患者血浆CGRP和ET浓度 ,求出ET/CGRP比值 ,并与 31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结果 EH +ACI患者血浆ET浓度以及ET/CGRP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 5 ) ;而CG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 5 )。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浆CGRP浓度明显降低 ,而ET明显升高 ,且失去了CGRP和ET的正常平衡 ,这对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ET)和血小板α-膜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的影响.方法 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9例)和复方丹参滴丸组(8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硝酸酯类、美托洛尔(或钙拮抗剂)及阿司匹林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连用8周.观察统计两组治疗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1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自拟的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值,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和 GMP-140水平的变化.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均有明显减少,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降低程度比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 两组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段的偏移,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和GMP-140水平均明显减低,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氨肽苷对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方法 HF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血浆CGRP、E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3.9%)(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浆ET浓度、ET/CGRP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均<0.05);治疗组血浆ET浓度下降、LVEF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肌氨肽苷能纠正HF患者CGRP与ET的失衡,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患者60例 ,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 ET)和降钙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变化 ,以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保护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临床资料 :按 WHO制订的诊断标准选择 U AP患者 90例 ,随机分成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 ( A组 ) 60例 ,  相似文献   

9.
叶季鲜  李红梅  黄静  杨春姣  李敏 《心脏杂志》2001,13(3):188-189,192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内皮素 (ET)与高血压病之间关系。方法 :放射免疫方法检测 2 5例正常人和 36例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前后血浆 CGRP和 ET浓度 ,同时测量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结果 :1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CGRP浓度低于正常人 ,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 ;ET浓度高于正常人 ,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2有效降压治疗后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CGRP浓度回升 ,ET浓度下降 ,CGRP/ ET比值明显升高。结论 :血浆 CGRP和ET浓度失衡可能是高血压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效降血压可能与 CGRP和 ET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同时检测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浓度,求出ET/CGRP比值,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浆CGRP和ET浓度以及ET/CGRP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和P<0.01)。提示在CHF时血浆CGRP和ET浓度均增高,且失去ET和CGRP的正常平衡,这对CHF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浆内皮素 (ET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方法 测定 60例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血浆ET 1、CGRP的变化 ,2 5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 患者血浆ET -1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CGRP则低于正常组。卡维地洛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 ;血浆ET -1水平降低 ,CGRP水平升高 (P <0 0 5)。结论 卡维地洛可有效控制血压 ,并有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浆ET 1,升高血浆CGR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60例老年EH+ACI患者血浆CGRP和ET浓度,求出ET/CGRP比值,并与31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结果 EH+ACI患者血浆ET浓度以及ET/CGRP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CG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浆CGRP浓度明显降低,而ET明显升高,且失去了CGRP和ET的正常平衡,这对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血管活性物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及药物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对原发性高血压 (EH)的影响及药物干预。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比色法测定了合用卡托普利和尼群地平治疗的 6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组 ) ,在治疗前、治疗后 4周及治疗终点的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神经肽 Y(NPY)和神经降压素 (NT)的浓度水平 ,并与 5 0例健康者 (正常对照组 )对照。  结果 :长期治疗后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压明显下降 ,左心室肥厚逆转 ,心脏舒张功能改善 ,尿蛋白排泄量下降 (P<0 .0 0 1) ,同时 ET、NPY浓度明显下降。 NO、CGRP、NT明显升高并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P<0 .0 0 1)。  结论 :血浆 ET、NO、CGRP、NPY、NT的浓度变化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联合应用卡托普利和尼群地平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而达到降压和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溶栓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 :将 4 5例AMI患者根据溶栓情况分为常规治疗组、溶栓未通组和溶栓再通组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组患者梗死后不同时间 (4、6、8、10、12、14、2 4、16 8h)的血浆CGRP和ET水平。结果 :溶栓再通组血浆CGRP和ET峰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和溶栓未通组 (P <0 .0 1) ,且峰值出现时间提前 2h。结论 :AMI患者溶栓再通后CGRP和ET峰值提高 ,且时间提前 ,CGRP和ET可作为溶栓再通和评价梗死范围的一种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浆脂联素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浆脂联素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素系统和血管活性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肾素 (RA) -血管紧张素 (AT) -醛固酮 (AL D)系统 (RAAS)及心房钠尿肽 (ANP)、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等血管活性肽的变化。方法 :放射免疫方法检测 96例健康老年人和 10 4例老年 EH患者血浆肾素活性 (PRA) ,AT ,AL D,ANP,ET,CGRP浓度。结果 :1两组 PRA,AT ,AL D浓度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P<0 .0 5或 P <0 .0 1) ,但老年 EH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 (P<0 .0 5或 P<0 .0 1) ;2健康老年人各年龄组的 ANP,ET和 CGRP无明显差异 (P>0 .0 5 ) ;老年 EH患者血浆 ANP,ET浓度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高 (P<0 .0 5或 P<0 .0 1) ,CGRP浓度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减低 (P<0 .0 1) ;各年龄组老年 EH患者血浆 ANP,ET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 (P<0 .0 5或 P<0 .0 1) ,CGRP浓度均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 (P<0 .0 5或P<0 .0 1)。 3老年 EH患者血浆 AT 与 ANP,ET呈正相关 (r=0 .6 0 ,0 .79,P<0 .0 1) ,与 CGRP呈负相关 (r=-0 .5 9,P<0 .0 1)。结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生理状态下传统的 RAAS的作用减弱 ,更多的是血管活性肽(ANP,ET,CGRP)参与心血管活性的调节 ,老年 EH患者缩血管肽 ET的活性增高、舒血管肽 CGRP活性减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观察72例EH患者(EH组)用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ET和CGRP浓度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非洛地平治疗6周后,EH组血压和血浆ET浓度明显降低,NO浓度和CGRP明显增高(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和CGRP浓度升高,ET浓度降低,对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及其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将 118例 CAG患者 (CAG组 )分为 5型 :肝胃不和型 2 6例 ,脾胃虚弱 (含虚寒 )型 38例 ,脾胃湿热型2 4例 ,胃阴不足型 18例 ,胃络瘀血型 12例。 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为 CSG组 ,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放免法检测空腹静脉血 ET、CGRP含量。结果 :1CAG组血浆 ET水平明显高于、而 CGRP水平明显低于 CSG组和对照组 (均 P <0 .0 1) ;CSG组血浆 ET水平高于对照组 ,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2轻、中、重度 CAG患者之间血浆 ET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血浆 CGRP含量除中、重度 CAG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外 ,其余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3CAG各中医证型血浆 ET、CGRP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0 .0 1) ,ET含量由低向高及 CGRP含量由高向低的顺序是 :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 4 CAG患者血浆 ET与 CGR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 14 ,P <0 .0 5 )。结论 :血浆 ET、CGRP可能参与 CAG的病理生理过程 ,其含量的变化与萎缩程度有关。ET、CGRP水平可以  相似文献   

19.
陆文权 《内科》2012,7(5):477-478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PI常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1次/d;PPI加量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PPI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组给予奥美拉唑20nag,1冼/d,另外加服复方丹参滴丸。4周后,对每组患者进行胃镜复查,观察消化性溃疡愈合情况。结果PPI加量组与PPI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组的溃疡治愈效果明显优于PPI常规治疗组,但PPI加量组与PPI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组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I加量治疗法与PPI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内源性纤溶活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两组用药时间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活性及浓度。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周后,患者血浆PAI-1活性及浓度下降(P〈0.05),t—PA活性及浓度含量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t-PA和PAI-1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地调控改善冠心病患者内源性纤溶活性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