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尽管临床上保守的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等治疗方法的不断提高,但都无法逆转梗死期坏的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2.
烧伤是由热源引起的皮肤外伤性破坏,烧伤后瘢痕的形成及汗腺的丧失等是目前临床治疗尚未解决的难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抗炎、分泌等生物学功能,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对治疗烧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基质中存在的非造血系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已成为国内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BMSCs的概念提出、生物学特性、培养、鉴定,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包括应用中药进行的诱导分化、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再生医学等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细胞培养法进行BMSCs的分离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 原代大鼠BMSCs培养24 h后镜下观察大部分细胞已经贴壁,传至第三代,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螺旋样排列.经过约2 d的适应期,3~7 d进入对数生长期,7 d后进入平台期;成骨细胞诱导18 d,茜素红染色可见明显钙结节,成脂肪细胞诱导2周后油红O染色可见明显脂质沉淀.结论 全骨髓贴壁细胞培养法操作简单、快速,可以获取形态均一、纯度较高的BMSCs.  相似文献   

5.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主要有骨髓,外周血,脐带脂肪组织,外周血,胎盘羊水,其他部位如胰腺、胎肝、胎肺、骨肌腱、乳汁等[1]。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和定向分化能力、免疫抑制作用和趋化性、组织修复、体内移植基因治疗等作用。干细胞研究已经取得较多成果,无论在实验室还是临床研究,在使用时,干细胞代次的选择都是首先考虑的。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各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生物学特性的异同,仍无定论[2]。故专门就实验室和动物实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体脑脊液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体脑脊液为诱导剂,体外诱导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从形态学、免疫组化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诱导后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自体脑脊液诱导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呈现神经干细胞改变,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表现相应的特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结论 白体脑脊液能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7.
杜博 《中国实用医药》2013,8(4):251-252
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入人体内,并不会引起排斥反应,并且该干细胞还具有多向分化的优点,在医学领域中,这种干细胞被广泛应用。本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及肿瘤耐药进行分析,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耐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以干细胞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组织工程学则为组织器官的修复与替代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组织工程学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高浓度的功能相关的活细胞种植于天然的人工合成的支架上.使之植人人体后能够形成新的有功能的组织,来制造、保存或修复失去的组织功能。其中种子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成为组织工程学中的重要环节。理想的种子细胞应具有容易获得,容易体外培养增殖,长期传代不改变生物学特征,抗原性小.  相似文献   

9.
10.
现就间充质干细胞 (MSCs)的特征及其对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MSCs的来源MSCs因其形状呈成纤细胞样最初被称为成纤细胞样—集落形成单位 (CFU—F)。近来 ,由于来自于骨髓基质具有支持诱导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功能 ,所以被称为骨髓基质细胞(BMSCs),又由于B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它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肌细胞等[1],因此又被称为间质粗细胞 ;而在有的文献中亦称间充质干细胞或骨髓基质来源的干细胞等。2BMSCs的表型特征由于CFU—F细胞在全骨髓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全反式维甲酸(ATR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Ficoll分离骨髓中单核细胞,贴壁培养,观测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用含ATRA、bFGF、EGF的条件培养基对培养的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的贴壁细胞具有典型的BMSCs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结论 ATRA联合细胞因子具有诱导BMSCs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引入大鼠皮肤损伤的治疗中,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皮肤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体外完成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扩增和传代;大鼠的分组并建立皮肤损伤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注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创面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 KGF)蛋白的表达;建模后连续创面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建模后3 d、7 d、14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1.95±8.11)%、(56.25±4.96)%、(79.85±5.44)%,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的(12.11±4.87)%、(30.24±1.53)%、(58.51±6.52)%( t=4.693、3.853、2.559,均P<0.05)。建模后14 d,实验组与对照组KGF蛋白的Western Blot条带显示结果显示实验组创面组织中的KGF蛋白表达较高;观察HE染色后的皮肤组织切片发现,建模后14 d实验组小鼠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引入大鼠皮肤损伤的治疗,可以促进大鼠皮肤损伤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瑞舒伐他汀在体外水平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凋亡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猪BMSCs,取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瑞舒伐他汀(0.001、0.01、0.1、1.0μmol/L)干预组。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抗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瑞舒伐他汀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01~0.1μmol/L)可促进BMSCs增殖,抑制其凋亡,在0.01~1.0μmol/L内增加BMSCs VEGF和bFGF的分泌(P<0.05);当瑞舒伐他汀浓度升高至1.0μmol/L时则未见促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猪BMSCs增殖,抑制其凋亡,并对VEGF和bFGF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获取高纯度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 )方法以及通过形态学观察BMSCs在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自分化现象。方法应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鉴定培养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其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结果原代末期及传代的BMSCs呈均一长梭形生长,第三代荧光抗体染色CD29,CD90阳性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阳性,BMSCs在未加任何诱导剂时培养30d时发生了自分化现象。结论贴壁培养法是一种有效的获得高纯度BMSCs的方法,在体外培养时BMSCs可发生自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宋丹妮  蒋绍艳  史玉朋  常宏 《中国医药》2011,6(9):1110-1112
目的 建立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方法 应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测定细胞生长曲线,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取第3代细胞分别加入成骨、成脂诱导剂并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Von Kossa染色鉴定成骨能力,以油红O染色鉴定成脂能力.结果 获取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呈均一成纤维细胞样,并呈集落样生长.传至第3代细胞纯度可达97%以上,其细胞表型CD29、CD44、CD105、CD166呈阳性表达,CD34、CD80、CD86呈阴性表达.经成骨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Von Kossa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后细胞油红O染色呈现阳性.结论 应用全骨髓贴壁法可以分离培养出高纯度的大鼠bMSCs,培养的细胞扩增迅速、生物学特性稳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体外分离扩增bMSCs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合成成骨生长肽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促成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合成成骨生长肽(sOG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BMscs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sOGP,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3种主要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骨钙素]的表达,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LP、Ⅰ型胶原的表达及钙质的沉积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sOGP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能促进各成骨标志物的表达,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OGP在10^-9mol/L浓度组促成骨的作用最强。结论sOGP能促进入BMSCs向成骨方向转化。这种促成骨能力与其浓度密切相关,以10^-9mol/L浓度促成骨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大鼠骨髓,采用密度离心法和全骨髓贴壁法联合培养并结合传代获取、纯化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抗原CD29、CD90及CD34的表达。CCK-8法测定第1、3代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经全骨髓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联合培养,所得到的原代细胞形态呈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接近融合状态时可呈现均一的长梭形,排列规则。传至第8代时,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其形态宽大畸形,呈树枝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分离的细胞CD29的表达率为94.97%,CD90的表达率为88.50%,CD34的表达率为2.23%。CCK-8法显示第3代细胞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BMSCs是骨组织工程的优良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表达红荧光(DsRed)重组腺相关病毒,研究腺相关病毒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转染效率。方法DsRed目的基因经酶切插入载体质粒pAAV-MCS,构建重组质粒pAAV-DsRed。磷酸钙法转染AAV-293细胞获取重组腺相关病毒。将AAV-DsRed体外转染原代培养的兔BMSCs,分析其转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AAV-DsRed,获得腺相关病毒AAV-DsRed,并感染兔BMSCs。结论腺相关病毒能够转染BMSCs并表达外源基因,具有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丹参素和克伦特罗为干预药物,观察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梯度密度法分离和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8只兔子随机被分到空白组、丹参素和克伦特罗组。观察形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样集落数目。并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法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流式分析法鉴定。结果和其它浓度相比,浓度为10ug/ml的丹参素和浓度为1.0ug/ml的克伦特罗有较大生成成纤维样集落数目能力。结论丹参素和克伦特罗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为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材料和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贴壁法和分阶段更换培养基的方法分离纯化BMSCs,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结果显微镜下BMSCs贴壁生长后呈梭形,形态均一,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代BMSCs高表达CD34、Sca-1,不表达CD45。结论本实验方法能简单高效的获得高纯度BMSCs,且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适用于对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