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慢性肺心病的康复治疗渐受重视。我们自 1994年以来 ,对在我科住院的部分老年肺心病患者出院后进行了对症和康复治疗 ,现选择资料完整者 6 4例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4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出院的缓解期慢性肺心病患者共 32例 ,为康复治疗组 ,年龄 6 0~ 78岁 ,平均6 2 .7岁 ,男 2 0例 ,女 12例。另选同期 32例缓解期慢性肺心病患者为对照组 ,年龄 6 0~ 79岁 ,平均 6 3.8岁 ,男 18例 ,女 1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7年全国慢性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   方法 对照组在肺心病缓解期间行常规的对症治疗 ,…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容易出现空腹血糖增高。我科自 1999年至 2 0 0 1年收治了 5 1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其中出现空腹血糖增高有 11例 ,约占 2 1.5 7%。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既往无糖尿病史 ,均符合慢性肺心病加重期诊断标准。年龄在 6 0~ 75岁 ,平均 70 .5岁 ;男性 10例 ,女性 1例 ;肺心病病程 5~ 12年。1.2 实验室检查  11例患者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空腹血糖多次检查平均 7.0 mmol· L- 1 ,其中有 1例 10 .9mmol·L- 1 。1.3 结果  11例患者在急性期缓解后 ,除 1例空腹血糖复查后异常被诊断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变,本文采用左右心功能同步检测仪,对61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同步左右心功能测定,并讨论其临床意义。 1 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选择:随机抽取1991年5月—1992年2月住院慢性肺心病患者61例,男46例,女15例,年龄36—85岁,平均67岁。入院时临床心功能Ⅱ-Ⅳ级,诊断符合我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活性在慢性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和特异性抗体对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表面特异蛋白CD41、CD62P(P选择素)的表达进行研究,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1.对象:(1)肺心病组:2000年10月~2003年9月住院诊断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2.12岁±3.36岁,均除外胸廓和原发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肺心病,并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本文收集住院肺心病患者156例,探讨心电图Ptfv_1异常与肺心病预后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15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108例,女性48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4.8岁。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全部病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除外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及其它心脏疾患。  相似文献   

6.
1997年3月至2002年7月,我们对11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现报告如下,并探讨其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一般资料:本组116例均为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其中男65例,女51例;年龄48~79岁,平均为65岁。本组116例均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其血钾、钠、氯、钙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本文选择57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作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并发呼吸衰竭时的护理对策,从而改善其生存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收住院58例老年性肺心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性26例,年龄61-82岁,平均65.4岁。凡被受选对象均符合1977年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住院的65例肺心病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分析了肺心病的营养状态,并观察了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肺心病的治疗作用。一、实验对象和方法1.实验对象:肺心病组65例,男45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0±7.8岁。有10年以上病史,均符合1977年全国慢性肺心病修订诊断标准,都为肺心病的急性加重期(下简  相似文献   

9.
按197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对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综合治疗加蝮蛇抗栓酶)及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各30例.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60岁以下16例,60~70岁14例.原发病:支气管哮喘(10例),慢性支气管炎(18例).均有中等度或明显紫绀,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出现酸碱代谢失衡,其发生率达84%~99%[1],且类型复杂,变化较大,如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肺心病的疗效。为了提高对肺心病住院患者酸碱失衡的认识,现将我院1995年7月~1996年12月间住院的78例肺心病的血气(234例次)变化进行回顾分析,对某些问题加以探讨。对象和方法检查对象78例肺心病患者均为住院病人。肺心病的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7例,年龄42-87岁,平均64.7岁;女性41例,年龄39-83岁,平均60.2岁。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血气标…  相似文献   

11.
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低渗血症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常合并有低渗血症,临床常被忽视,往往将肺心病出现意识障碍误认为呼吸衰竭引起,忽略了水电解质平衡失衡、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的低渗血症,为大家重视该问题,现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肺心病合并低渗血症的患者3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30例患者占同期住院的142例肺心病患者的21.1%,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5 8.9)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均为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0例,支气管哮喘8例,支气管扩张2例。长期营养…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进行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1990~1994年住院慢性肺心病人220例确诊为伴有冠心病31例,肺心病史均在5年以上。肺心病诊断按1977年大连肺心病专业会议标准诊断,冠心病按WHO诊断标准诊断。发病年龄45~80岁,男26例,女5例。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ET)、心钠素(ANF)与肺心病肺血管异常收缩、肺动脉高压形成有关。我们测定了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患者及对照组血浆ET和ANF含量,探讨其在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形成中的意义。对象与方法肺心病组35例,均按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标准诊断。其中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49~71岁。肺气肿组24例,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56~68岁。以上两组均系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对照组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46~65岁。为同期住院患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结核…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心病可以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但对耳听力功能有何影响,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对住院的18例慢性肺心病临床缓解期患者检查了双耳听力功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的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标准。全部患者均处于临床缓解期,血气分析检查基本正常。18例中男17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病因变迁,探讨老年慢性心衰的防治对策. 方法 从住院病历数据库中检索出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出院的老年慢性心衰住院病例4760例,以6年为一时间段分成A组(1993~1998年)和B组(1999~2004年),再以60~69岁,70~79岁和≥80岁分为3个年龄段,比较分析2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病因学和病死率的变迁. 结果 (1)病因、诱因或伴随疾病构成比的变迁:B组高血压比例均高于A组,心律失常比例均低于A组;B组60~69岁和70~79岁年龄段糖尿病比例高于A组;B组60~69岁年龄段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比例低于A组;B组70~79岁年龄段心肌梗死比例高于A组,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比例低于A组.B组男性和女性心肌病比例低于A组;B组男性糖尿病比例高于A组,风心病比例低于A组;B组女性肺心病比例低于A组.B组与A组相比,肺炎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变化.(2)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变迁:B组60~69岁和70~79岁年龄段均有显著性下降,男性组也有显著性下降. 结论 近6年来,老年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的病因、诱因或伴随疾病构成比中,高血压和糖尿病增多,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减少;肺炎无显著变化;住院期间病死率下降;其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心病患者伴肾衰时血浆强啡肽含量变化的研究郝建,丛勤滋,刘克玲,张安成,林莲初,王成海病例选择:门诊体检3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A组),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60~68岁。选45例住院的慢性肺心病均按我国1977年肺心病诊断标准确诊。根据病情...  相似文献   

17.
1991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蝮蛇抗栓酶3号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肌病(下称肺心病)100例,经与同期常规治疗的100例比较,疗效显著。1.临床资料:两组肺心病患者均按197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标准诊断。治疗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31~70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发病特点、疗程、症状及体征与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肺心病合并绿脓杆菌感染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自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呼吸科共收治肺心病257例次,其中型呼吸衰竭、°~°心衰(重症肺心病)121例次,经痰菌培养及临床证实为绿脓杆菌感染者24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一、对象  全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其中重症肺心病合并绿脓杆菌感染者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45~82岁,平均68.2岁,住院天数18~1176日,平均58.5日。  二、肺心病合并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1.发热、咳嗽、咯痰、肺部罗音、白细胞和/或中性分叶核…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心病合并症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典型慢性肺心病251例,其中有合并症者83例,现就其合并症做如下分析。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83例均为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最后导致肺心病而住院患者,其中男55例,女28例,年龄39~81岁,平均57.5岁。病程5~10年29例,11~15年37例,16年以上17例。住院当时有合并症者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病,急性加重期常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液呈高凝状态,病死率高.我们采用桂哌齐特注射液对78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我院住院的老年肺心病患者78例,诊断均符合我国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男性29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74.7±5.6)岁;对照组39例,男性2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72.3±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