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和认知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环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部分区县公务员吸烟行为和对烟草的认知情况以及办公场所控烟环境进行调查。结果成都市827名公务员吸烟率为25.4%,其中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47.5%,女性公务员为2.9%。吸烟率在不同年龄间、学历间、职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务员对吸烟危害的认知情况和控烟态度整体较好,不吸烟者认同率高于吸烟者。公务员对于肺部疾病与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关系知晓率较高,但是其他疾病与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关系知晓率较低。45家机关单位办公场所控烟环境整体较好。结论成都市公务员群体控烟工作开展较好,应加大公务员人群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及重视,创建无烟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2.
烟草使用已成为导致全球可预防性残疾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烟草危害人体的途径分为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被动吸烟指不吸烟者每周平均有1d以上吸入烟草烟雾超过15min[2]。被动吸烟又称为"二手烟"或"环境烟草烟雾"。被动吸烟不存在安全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岛市成年吸烟人群吸烟量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吸烟量的影响,为改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青岛市2006年参加国际戒烟竞赛吸烟者吸烟状况及吸烟心理原因(采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调查237名吸烟者,每日吸烟(17.51±7.47)支,其中每天吸烟>20支的重度吸烟者占45.15%.RRSQ问卷8个分量表中得分最多的是"镇静"(6.388±2.240)分,"刺激"(6.000±2.370)分,"享乐"(5.717±2.312);有烟草依赖倾向的吸烟者5个社会心理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无烟草依赖倾向者(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心理意象"和"辅助"分量表得分与每日吸烟量呈负相关,"瘾"和"镇静"分量表得分与每日吸烟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心理因素是影响成年吸烟者吸烟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赵静  张芙蓉  孟晶 《预防医学论坛》2011,(12):1101-1103
[目的]探讨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吸烟相关知识、态度以及二手烟的情况。[方法]对聊城市辖区内8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97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吸烟状况和相关的知识和行为。[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吸烟率为42.10%,全部为男性。年龄组21~、30~、40~、50~岁的吸烟率分别为18.57%、19.22%、18.58%、4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烟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8.78%。吸烟者很少在工作中吸烟,吸烟的位置主要在办公楼以外的区域。被动吸烟率为59.11%。[结论]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男性吸烟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建无烟疾控中心需要更多的努力。而对烟草相关知识的认识相对较高,但仍需要加强有关烟草危害的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5.
吸烟危害及控烟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烟危害病又可称烟草相关病 ,是由一种吸食烟草的陋习所引起的极为常见的以损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为主的慢性疾病 ,它不是一种疾病 ,而是一系列疾患的总称谓[1] 。现已公认其相关疾病有 :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冠心病以及消化系统溃疡病、侏儒症及不孕症 ,孕妇吸烟可致胎儿流产、早产、畸形、低体重儿 ,婴儿被动吸烟体质下降、智力损伤等 ,因此 ,吸烟不仅能引起吸烟者的身体危害 ,而且还严重影响着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1 “吸烟危害病”的致病因子烟草如同其他植物一样含有碳、氢、氧、氮和矿物质等 ,其主要化合物有含氮化合物、有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山东省公务员吸烟及被动吸烟相关的行为、对烟草危害健康的知识、对控制吸烟政策的态度,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和广饶县随机抽取公务员,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务员现在吸烟率为29.3%.重型吸烟者占33.5%,调查对象成功戒烟率为7.0%,93.8%的吸烟公务员在上班时吸烟.公务员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知率较低,危害认知不够全面.对餐厅和酒吧全部禁烟的支持率较低,分别为60.6%和35.1%.结论 山东省公务员人群吸烟率较高,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知率较低,对在公共场所全部禁烟的意识不强,需要加强对公务员人群的控烟宣传.  相似文献   

7.
1 吸烟危害概况WHO将吸烟称为 2 0世纪人类的瘟疫。人类 35 %的癌症和 85 %的肺癌与吸烟有关 [1 ] ,除癌症外吸烟还导致多种严重疾病[1 ] 。据统计 ,每年约有 35 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至 2 0 2 5年将增至每年 10 0 0万 ,其中 70 %的死亡在发展中国家 [2 ] 。吸烟者5 0 %的死亡发生在中年 ,平均使吸烟者的期望寿命减少 2 2年 [2 ]。抵销烟草业及其相关产业带来的所谓经济增长 ,实际上烟草的使用造成全球每年 2 0 0 0亿美元的净损失 [2 ]。中国是最大的香烟消费国 ,不包括被动吸烟的人数已超过 3亿 [2 ] ,占世界吸烟总数的 31% ,是香烟的最…  相似文献   

8.
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及卷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也称为"非自愿吸烟",或"吸二手烟"[1].有研究已证实接触烟草烟雾会造成死亡、疾病和功能丧失[2-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及消费国,二手烟暴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4].目前我国人群中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并每年导致10万人死亡[3].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减少公共场所被动吸烟,创建无烟环境成为我国控烟工作的一大挑战.为了解大学生对被动吸烟的认知情况、态度及行为,为进一步进行控烟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针对广州市大学生人群对被动吸烟KAP现状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城乡疾病监测点居民被动吸烟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山东省居民被动吸烟现状 ,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1999~ 2 0 0 0年在山东省 10个疾病监测点按照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进行入户调查。 [结果 ]调查 90 99人 ,不吸烟的 5 913人 ,其中 45 95 %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不吸烟者被动吸烟率 ,女性为 49 75 % ,男性为 3 6 2 9% (P <0 0 1) ;城市为 5 0 40 % ,农村为 43 90 % (P <0 0 1)。重型被动吸烟占被动吸烟者的 64 45 % ,男性为 5 4 62 % ,女性为 67 2 7% (P <0 0 1)。 69 78%的被动吸烟者在家中被动吸烟。 [结论 ]调查人群被动吸烟率较高 ,家中是主要的被动吸烟场所 ,应加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 ,使家长知晓在家中吸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省公共场所吸烟与被动吸烟状况、公众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与态度、本省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情况,为制定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西宁、格尔木市及乐都县部分公共场所的公众采用拦截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在599名被调查者中,吸烟率为38.7%,男性吸烟率为66.9%,女性为7.1%,被动吸烟率为72.2%。58.3%的被调查者家中任何地方都能吸烟,72.7%的被调查对象常去的娱乐场所内吸烟不受任何限制,48.9%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场所中任何地方可以吸烟;父母吸烟孩子更容易得哮喘或呼吸道疾病的知识知晓率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无差异,其他的均为吸烟者的知识知晓率低于非吸烟者,吸烟者支持公共场所禁烟的比例也低于非吸烟者。结论本次调查的公共场所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严重,公众对吸烟的危害认识程度不足;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但缺乏相应的控烟政策及支持性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结核病医院医务人员有关吸烟的知识、态度、行为的情况及其吸烟状况,为结核病医院制定实施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5月,对陕西省某结核病医院28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229人中,吸烟的59人,总吸烟率为25.76%。吸烟率,男性为57.14%,女性为2.29%(P〈O.01);业务科室人员为17.57%,非业务科室人员为40.74%(P〈O.01);学历高中及以下者为37.18%,大专及以上者为19.87%(P〈O.05)。59名吸烟者中,52.54%从未有过戒烟尝试。调查的229人中,对吸烟危害大部分知识点的认知率〈85%,吸烟与疾病关系认知率大部分〉70%;55.46%的人认为医院应全面禁烟,愿意帮助病人戒烟的占62.88%。[结论]某结核病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率较高,对控烟的知识、信念、行为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彦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96-2097
[目的]评价疾控中心人员吸烟行为与控烟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全体在职职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现在吸烟率下降2%。知晓吸烟危害平均分提高7分。大部分人员通过宣传海报获取控烟知识。赞同中心全面禁烟提高18.5%。干预后有69.6%的职工认为大部分职工遵守吸烟规定。被动吸烟现象有所改善。[结论]提高疾控人员在控烟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建立控烟长效机制和控烟监测工作,将控烟工作纳入业务考核中。  相似文献   

13.
高建梅  张海燕  郑维华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86-2087
目的评价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2009年对被选取的302名医务人员开展控烟干预,并于干预前后进行控烟效果的问卷调查,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通过1年的环境、政策、健康教育等控烟干预,在医院内随意吸烟行为有明显改进,医务人员控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吸烟态度有明显改变,干预前后吸烟率略有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入点进行控烟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手段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能力,但其效果要继续巩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烟草危害相关知识的知晓、态度及其行为状况,为医疗机构控烟工作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2011~2012年,对大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抽取部分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649人,吸烟率为18.34%。吸烟率,男性为48.60%,女性为3.45%(P〈0.01);外科医生为47.47%,内科医生为17.43%,护士为2.61%,医技人员为26.92%,行政后勤人员为20.41%(P〈0.01);A医院为24.33%,B医院为10.00%,C医院为16.41%(P〈0.01)。119名吸烟者中,上班时间吸烟在楼外面的占32.77%,在走廊上的占17.65%,在办公室的占11.76%,在洗手间的占18.49%,在其他地方的占19.33%。调查的649名医务人员中,知道世界无烟日的占45.79%,知道吸烟可导致肺癌的占62.56%,知道尼古丁替代疗法的占30.05%;接受过戒烟方法和技巧的培训的占47.15%,认为有必要主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占84.59%,临床工作中遇见患者吸烟时经常进行劝阻的占13.25%。[结论]大连市医务人员吸烟率较高,没有很好地为吸烟患者提供戒烟和劝阻服务。  相似文献   

15.
董亚男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6):451-452,461
目的 调查北京市通州区某镇政府工作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通州区某镇、村二级政府工作人员221人进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36.7%,肥胖率27.1%,饮酒率71.0%,吸烟率38.5%,锻炼率52.9%,高血压患病与肥胖、饮酒、吸烟呈正相关。结论 普遍开展高血压知识教育,重点对男性、镇政府领导班子、村委会人员开展“平衡膳食,戒烟限酒”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吸烟状况及相关知识、态度情况,为开展全面禁烟工作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5~6月,对商南县卫生局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862人进行吸烟状况调查,并对其中460人进行控烟相关知识、态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862人,吸烟率为20.88%,从不吸烟的占72.85%,以前吸过现在已戒的占6.27%。现在吸烟的180人中,愿意戒烟的占91.11%。吸烟率,男性为39.21%,女性为0.00%;18~30岁为10.92%,31~40岁为18.82%,41~50岁为29.67%,51~60岁为33.98%,>60岁为36.36%(P<0.01);县级人员为8.96%,乡镇人员为26.70%,村级人员为45.93%(P<0.01)。调查460人,对烟草相关知识、控烟法规以及吸烟、被动吸烟可致疾病全部知晓的282人,占61.30%,其中县级人员为70.49%,乡级人员为59.25%,乡村医生为25.68%(P<0.01);96.08%支持卫生系统率先开展全面禁烟,其中县级人员为99.02%,乡级人员为96.30%,乡村医生为83.78%(P<0.01)。[结论]商南县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总吸烟率处于一般水平,控烟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男性吸烟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青岛市医院工作人员吸烟状况与控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无烟医院的创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6~8月,对青岛市5所市级医院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970人中,现在吸烟的占9.34%,原来吸烟已戒烟的占2.84%,从不吸烟的占87.82%。现在吸烟率,男性为27.31%,女性为0.31%(P<0.01);临床人员为8.99%,非临床人员为10.57%(P<0.01);<30岁的为1.60%,30~45岁为8.73%,>45岁为19.25%(P<0.01);高中及以下学历者为9.55%,大学、专科学历者为8.3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为11.65%(P<0.01)。调查者中,96.35%、79.54%、81.93%、96.19%的人认为吸烟会导致严重疾病、会导致中风、会导致心脏病、会导致肺癌;认为本单位不应允许室内吸烟的占95.93%,95%以上认为医院、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工作场所、大学室内不应该吸烟,84.87%和79.34%认为饭店和咖啡吧、酒吧室内不应该吸烟。[结论]青岛市市属医院工作人员现在吸烟率不高,控烟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无烟医院今后的工作重点,除了做好医务人员的教育外,行政和后勤人员的教育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2015年度上海市公务人员戒烟大赛的1年随访效果,探讨复吸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保持戒烟干预效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阶段性戒烟成功者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戒烟大赛1年随访复吸率为19.70%,79.49%的复吸者在戒烟后2个月内复吸,受教育程度为复吸的危险因素。复吸主要原因为吸烟朋友的压力、烟瘾发作。【结论】本次大赛1年随访复吸率处于较低水平,戒烟效果良好。受教育程度为复吸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宜宾市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重点人群男性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医生、教师和公务员982人进行调查,描述其中525名男性的吸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525人中吸烟者191人,吸烟率36.4%,影响3类人群中男性吸烟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工龄、职称、相关知识、相关态度等因素。结论宜宾市医生、教师、公务员中男性吸烟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在医生、教师和公务员这3类重点人群中开展控烟工作,广泛宣传烟草相关知识和戒烟技能,努力降低其吸烟率,尽量减少对其他人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