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众多的检泵井中,因管杆偏磨而施工的井占了相当的比例,这样既影响了原油生产,也增加了作业量,浪费管杆。为了防止管杆偏磨,目前最有效、最实际的方法就是在抽油杆上加扶正器,因此正确认识扶正器,合理使用扶正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有杆抽油举升方式具有成本低、管理维修简便、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所以在我国各个油田一直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侧钻井、定向井等大斜度井不断增加,更容易出现杆管偏磨问题.本文基于实际井眼轨迹的抽油杆力学方程,编制了防偏磨工具施工安装软件,并进行了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螺杆泵采油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近年来,大庆油田螺杆泵采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近6000口井,在我厂就有将近1400口.但近年来却出现杆管磨损日趋严重的问题.针对螺杆泵井杆管偏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螺杆泵井杆管磨损的原因,杆管磨损除了泵举升井液和流道问隙的影响外,还有杆柱震动和扶正嚣布置方式的影响.对螺杆泵井抽油杆柱进行分析并求解了螺杆泵井抽油杆柱在传递扭矩过程中产生的横向位移,确定了扶正器的安装位置.为了监测螺杆泵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判断故障原因.挖掘油井潜力,保障设备安全、可靠、有效地工作,提高螺杆泵井科学管理水平,有必要开展螺杆泵杆管偏磨的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层气井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碳纤维抽油杆的性能和原理,选择性的对部分煤层气井进行了碳纤维抽油杆替代钢制抽油杆的试验,同时总结了碳纤维抽油杆的试验情况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指出了碳纤维抽油杆在煤层气排采中的优点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锥螺纹抽油杆的螺杆泵井中,抽油杆螺纹脱扣是井下作业施工常遇到的故障之一.结合螺杆泵采油的工艺特点和锥螺纹抽油杆的工艺特性,本文应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锥螺纹抽油杆的脱扣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脱扣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近年来第一采油厂抽油杆更换和修复情况,并到国内抽油杆修复厂家进行考察,了解并基本掌握了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抽油杆修复工艺,在系统地分析国内现行旧抽油杆各种修复工艺的基础上,我厂研究了一种旧抽油杆修复工艺,并建立了PLC自动化流水修复线,这种新工艺流程为:分选、表面预清洗、却接箍、校直、中频感应加热清洗、杆头探伤、杆体探伤、修扣、超音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抛九强化、打标记、涂漆包装、验收入库.经过修复后,旧D级抽油杆的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等性能指标达到工艺型超高强度杆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应用抽油杆减震器前后上下载荷的变化、不对称循环应力的变化、上下电流系统效率的变化情况、功图图形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抽油杆减震器在现场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的19口井,在未使用抽油杆减震器之前平均每年作业1.5井次(包括返工),2004年这19口井共作业23井次,现场鉴定情况19井次为杆断,自2004年4月使用抽油杆减震器后,只有2口井检泵作业,鉴定结果杆断1口,脱节器爪断1口,年少检泵21井次,节省作业费用42万元,同时避免因泵况异常导致的产量损失420吨,每吨原油按1200元计算,获经济效益50.4万元,这19口井全年获经济效益134.4万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应用抽油杆减震器前后上下栽荷的变化、不对称循环应力的变化、上下电流系统效率的变化情况、功图图形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抽油杆减震器在现场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的19口井,在未使用抽油杆减震器之前平均每年作业1.5井次(包括返工),2004年这19口井共作业23井次,现场鉴定情况19井次为杆断,自2004年4月使用抽油杆减震器后,只有2口井检泵作业,鉴定结果杆断1口,脱节器爪断1口,年少检泵21井次,节省作业费用42万元,同时避免因泵况异常导致的产量损失420吨,每吨原油按1200元计算,获经济效益50.4万元,这19口井全年获经济效益134.4万元.  相似文献   

9.
抽油杆卡死井在检泵作业中因人工倒扣安全系数低,作业中往往采取大力硬拔的措施施工,这样抽油杆因受到过大的拉力作用,其性能发生一定的变化,轻者杆体出现塑性变形,性能降低,重者抽油杆严重弯曲直至断裂.抽油杆液压例扣装置是专门的倒扣工具,与现有的液压钳配合使用,可以安全的倒开被卡死的抽油杆,避免作业中因采取措施不当造成的抽油杆损坏,减少质量隐患,降低油井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0.
定向井剖面设计 定向井的剖面设计工作,作业人员必须提供靶点水平位移和提供井口、及方位角与靶点的坐标位置,计算出方位角和水平位移。还要通过资料查找地理位置和井身结构等情况。设计资料。设计人员应根据定向井不同的钻探情况对设计井的井身剖面类型、钻井液类型、完井方法等进行合理设计,以利于快完整洁、优质、快速钻井。同时,尽可能利用方位角的变化规律,统计出方位漂移率。还要根据层倾角度、岩性稳定性,PDC钻头具有方位的趋势,进行确定设计的角度。以此不断提高投资效益,达到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11):45-45
1 技术简抽油杆介 柔性连续抽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该技术优势在于:优化了油井抽汲参数,设计出合理的柔性连续抽油杆柱。柔性连续抽油杆克服了常规钢抽油杆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没有接箍,使抽油杆事故大大减少,并消除了活塞效应;2)可连续进行起下作业,简化了作业工序,节省了作业时间,可大大减少停产时间和起下作业的劳动量;3)柔性杆重量轻,可大大减小抽油机的载荷,降低抽油杆的工作应力,此外,由于杆柱是柔性的,减轻了杆柱与油管壁之间的摩擦与磨损。因此,总的能耗大大减小;4)由于柔性杆柱没有凹凸或突变表面,杆柱结蜡现象大大减少;5)柔性杆柱弹性较好,可产生较大的超冲程,增加泵的产液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第三油矿水驱抽油机井抽油杆断裂事故增多的现象,结合现场断杆井的统计情况,对断裂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含水上升、参数大、油井结蜡等因素影响会使抽油杆内产生的最大应力超过抽油杆许用的最大应力值而产生疲劳破坏,并依此提出预防和减少断裂事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位移井技术是一项实施难度极高的钻井技术,其技术难点涉及到井眼净化、井壁稳定、润滑与减摩等几方面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都与钻井液技术密切相关,但仅仅依靠提高钻井液技术又无法完全解决相关问题。2010年1-10月份,我们利用研究出的针对大位移定向井的钻井液技术完成了11口水平位移超过1000m的大位移定向井的钻井液技术服务工作,从施工结果采看。该钻井液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大位移定向井在井眼净化、井壁稳定、润滑防卡以及油层保护等方面的难题。所有施工井在复杂和事故方面均得到明显降低。所有并电测一次成功率达到73%。与2009年施工的12口大位移定向井技术参数相比较均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影响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失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质量、制造工艺、承受载荷、井况、作业施工、运输和储存等几个方面。为防止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早期失效,应严把产品进货质量关;正确选择油井;按应力范围图进行杆柱设计;按要求作业施工;完善生产管理措施。此外,建议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柱采油的井下泵工况诊断与分析技术,确保抽油设备高效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漏失并采用常规冲砂工艺进行冲砂成功率低的问题,研究设计了漏失井冲砂工艺管柱。该;中砂工艺管柱由上下2个自封式双皮碗封隔器、油管、空心抽油杆、空心抽油杆笔尖、限位筛管笔尖等组成。在;中砂过程中2个自封式双皮碗封隔器和油管始终封闭全部油层射孔井段,阻止冲砂液漏失进入地层,充分利用油、套环空和油管、空心抽油杆之间的环空通道,使冲砂液携带井筒内的砂子返出地面.  相似文献   

16.
由于采油定向井轨迹控制要求油顶和油底25米靶心距双中靶,施工中既要考虑油顶油底中靶,也要考虑油顶油底间各小层中靶,靶区为垂直圆柱体,以往三段制剖面设计不能满足要求,将原来三段制(直-增-稳)剖面设计改为五段制(直-增-稳-降-稳)剖面设计.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合理设计定向井剖面,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鄂北地区自开始开发以来经常断钻铤事故.本文根据钻铤断口特征、地层特性,运用力学原理对井筒内钻柱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分析出断钴铤的原因,提出采用中和点加扶正器稳固钴柱的方法解决断钻铤问题,在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好的解决了断钻铤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对风机润滑方式、水处理工艺、LB-40型炉后链刮板除渣机从动轮轴承座进行了改造,对链条炉排加装了扶正器,CZL型除渣机主动轮处安装移动板房,通过技术改造,改善了职工的操作环境,降低了维修成本,确保了锅炉的正常供热。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当前油田生产中采油机械设备庞大,而且经常发生抽油杆断脱和偏磨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HCQY-Ⅰ型采油机械。该机械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组成,能够自动诊断、自动报警、自动调整参数。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典型的三低油田,原油物性相对较差,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含水逐年升高,原油性质也发生很大变化.加上油管和抽油杆服役年限的增长,造成抽油杆偏磨断脱和油管漏失的比例逐年增加,油井有效检泵周期缩短,上检率和综合返工率较高.不仅在人力和资金上造成浪费,而且严重影响生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采油区造成油井偏磨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目前现有技术和现场实际对油井偏磨进行综合治理.通过2年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偏磨造成检泵的井数比例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