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416例高血压患者检测心室晚电位(VLP),结果左室肥厚(LVH)组VLP阳性率10.80%(19/176),显著高于无LVH组3.33%(8/240),高血压病VLP阳性率虽低于冠心病组,但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提出高因压病ⅡⅢ期左室肥大后,发生间质纤维化和肌溶小灶,灶性坏死,灶性纤维化,瘢痕形成等是其产生VLP的要能机制,并探讨了高血压伴心律失常与VLP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28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心室晚电位检查,阳性率为50%,急性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检出率,下壁心肌梗塞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者VLP阳性率为50%,陈旧性心肌梗塞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者VLP阳性率为46%。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室晚电位(LP)与梗塞部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关系,以及LP对心肌梗塞(MI)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和猝死的预测作用。方法:用晚电位记录仪对168例MI患者进行检测和随访分析。结果:本组MI患者中LP的阳性检出率为27%,多壁MI组LP阳性率明显高于前(间)壁MI组(P<005),VT/VF和猝死患者的LP阳性率明显高于无VT/VF患者(P<001),MI伴心功能不全者LP阳性率明显高于有MI但心功能Ⅰ级者(P<001)。结论:LP与MI范围的大小、心脏的功能状态以及VT/VF或猝死有密切关系,但陈旧性MI发生猝死可能与LP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50例陈旧的心肌梗塞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了心室晚电位检测。结果发现:(1)OMI患者VLP阳性率为22%(2)VLP检测OMI有非持续性室速者其阳性率为75.0%,而无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17.4%,两者相比,差异十分显著;(3)VLP阳性与梗塞部位、室性早博、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用nm23多克隆抗体对62例颊癌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有转移组阳性率为31.0%(9/29),无转移组的阳性率为57.6%(19/33);病理分级I级的阳性率为59.4%(19/32),Ⅱ级为37.5%(6/16),Ⅲ级为21.4%(3/14);患者生存年限少于3年、3~5年和5年以上的阳性率也有逐渐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26).结果表明,nm23表达水平与颊癌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陈思伟  蒋作锋 《广东医学》1997,18(5):295-297
观察6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肌酶谱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结果VLP阳性15例,阳性率23.1%,心梗2个壁以上患者占阳性者60%(共9例);心肌酶谱的CPK、GOT、LDH和HBD与VLP阳性组比较,P值均〉0.05,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VLP阳性组中CPK峰值与VLP三项指标中的QRST和D40呈正相关,而酶谱的其余三个酶的峰值与VLP三项指标相关性较差。提示CPK峰值对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有  相似文献   

7.
测定300例3~12岁正常儿童心室晚电位(VLP)。正常值:(1a)T-QRS:3岁~组<87.30ms,5岁~组<93.76ms,7岁~组<98.15ms,9岁~组<102.74ms,11~12岁组<106.00ms;(1b)T-QRS与STD-QRS时间差:7岁以下组<8ms,7~12岁组<9ms。(2)T-QRS中D40:3岁~组<30ms,5~12岁组<35ms;(3)T-QRS中V40>25μV。上述(1a)或(1b)、(2)、(3)三项中任何二项异常为VLP阳性。心肌炎并早搏32例,VLP阳性4例,均有短阵室速,阳性率12.5%。单纯心肌炎58例,VLP阳性2例,阳性率3.5%。单纯早搏30例,无1例阳性。  相似文献   

8.
池传福 《铁道医学》1997,25(4):210-211
目的 评估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第1周和第12月检测184例AMI患者(溶栓组78例,非溶栓组106例)的VLP。结果 溶栓组和非溶栓组VLP阳性率第1周分别为17.95%和33.96%(P〈0.05),第12月分别为7.69%和17.92%(P〈0.05)。溶栓组中冠状动脉再通组52例,未再通组26例,VLP阳性率第1周分别为11.54%和3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地高辛素标记的乙肝病毒DNA探针(HBVDNA-Dig)杂交技术检测了49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46份血清标本中的HBVDNA。结果表明:PCR检出乙肝病人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比斑点杂交高(P<0.05)。在21例同时检测了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的病人中,肝组织HBVDNA阳性率为57.1%(12/21);血清阳性率为61.3%(13/21);两者总阳性率为80.9%(17/21),说明用PCR同时检测肝组织和血中HBVDNA,可明显提高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心率变异性(HRV)、QT离散度(QTcd)和心室晚电位(VLP)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4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7例正常人分别进行HRV、QTcd以及VLP联合测定,观察上述诸值的变化与心衰程度及心脏事件(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关系。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的HRV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QTcd明显延长(P<0.01),VLP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心衰程度越重,上述诸值的变化越显著(P<0.05,P<0.01)。心衰组中,25例发生心脏事件者与17例非心脏事件者比较,HRV、QTcd及VLP阳性率的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敏感性最高的是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VLP,有效性最高的是QTcd。3项指标组合后综合分析,则随着异常项目的增加,其特异性、有效性、阳性预测值及相对危险性均更高。结论HRV、QTcd及VLP对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若同时测定,综合分析,其预测价值更高、更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各种心血管疾病与心室晚电位(VLP)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心脏病患及200例正常人进行心室晚电位检测,分组比较,以探讨心脏病组VLP检出阳性率。结果:心脏病组VLP阳性率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心肌梗塞、不明原因室性心律失常高于其它心脏病组;下壁心肌梗塞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塞(P〈0.05)。结论:VLP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ELISA法检测了60例抗-HCV阳性病人血清中IgE,其中21例检查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抗-HCV阳性病人IgE含量(0.869±0.938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286±0.355mg/L),两组比较,t=5.96,P<0.01,有显著性差异;T细胞亚群21例CD4(45.54%±4.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90%±0.71%),CD8分别为23.45%±3.81%和21.53%±5.21%,两组相近。  相似文献   

13.
将急性心肌梗塞(AMI)蝮蛇抗栓酶静脉治疗组(VAE组)51例与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治疗组(UK组)38例相比较,冠脉再通率分别为39.22%(2Z/51)与60.53%(23/38)(P<0.01);5周病死率分别为9.80%(5/51)与7.89%(3/38)(P<0.01);出血率分别为13.72%(7/51)与13.16%(5/38)(P>0.05);QRS记分分别为3.12±0.42与2.79±0.39(0.05>P>0.01);CK峰值分别为248.73±31.22U与219.68±23.16U(0.05>P>0.01)。显然,UK组疗效明显优于VAE组。推荐UK的适宜用量为150万U30分钟内静脉滴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部分人群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以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eed PCR)对血清HGV RNA进行检测。结果 HGV RNA阳性率在血液透析患者及丙型肝炎病人中分别为5.5A%(11/31),19.0%(19/100),显著高于自然人群1.3%(1/80)及职业献血员5.80%。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1991年11月 ̄1992年4月武汉市武昌区甲型肝炎流行期间体检人员2501例,进行了甲型肝炎抗体IgM(抗HAV-IgM)的检测,抗HAV-IgM的检测用ELISA法,抗HAV-IgM阳性率为21.2%,其中男性为21.8%,女性为20.4%,两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1.5 ̄10岁年龄组中男孩40.0%显著高于女孩30.6%;21 ̄50岁随着年龄增大阳性率逐渐增高,50岁以  相似文献   

16.
1989~1994年对广东省12个实验动物繁育和应用单位的普通级小鼠和大鼠进行病毒监测。结果:小鼠鼠痘病毒血清抗体的阳性率为0.62%(6/963),鼠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3.48%(11/316),仙台病毒抗体阳性率2.28%(4/175);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均为阴性(0/953)。抽检大鼠861只,EHF抗体阳性率6.5%,受染的单位较多,占2/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方法分别于第1周和第12月检测184例AMI患者(溶栓组78例,非溶栓组106例)的VLP。结果溶栓组和非溶栓组VLP阳性率第1周分别为17.95%和33.96%(P<0.05),第12月分别为7.69%和17.92%(P<0.05)。溶栓组中冠状动脉再通组52例,未再通组26例,VLP阳性率第1周分别为11.54%和30.77%(P<0.05),第12月分别为1.92%和19.23%(P<0.05)。上述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静脉溶栓能降低AMI的VLP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1989~1994年广东省12个实验动物繁育和应用单位的普通级小鼠和大鼠进行病毒监测。结果:小鼠鼠痘病毒血清抗体的阳性率为0.62%(6/963),鼠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3.48%(11/316),仙台病毒抗体阳性率2.28%(4/175);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均为阴性(0/953),抽检大鼠861只,EHF抗体阳性率6.5%,受染的单位较多,占2/3。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TO)、细小病毒B19与异常生育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实验组207例怀孕及有异常妊娠史妇女的血、宫颈分泌物,流产物和羊水中CMV、TO和B19DNA;对照组210例正常孕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CMV、TO和B19DNA。结果:实验组CMV、TO和B19DNA阳性率分别为16.91%(35/207),11.11%(23/207),和9.18%(19/207)。对照组CMV、TO和B19DNA阳性率分别为5.24%(11/210)、3.33%(7/210)和1.90%(4/210)。两组之间有十分显著差异(P<0.01)。结论:孕妇感染CMV、TO和B19与异常生育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柯萨奇β组病毒感染性心肌炎血清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检测23例病毒性心肌炎和66例健康人血清CBVI-6型多价和单价抗体。结果心肌炎组柯萨奇β组病毒(CBV)多介抗体阳性率52.2%(12/23),健康人组为25.5%(17/66),两者差异显著(P〈0.05);83.3%(10/12)CBV感染性心肌患者的单价抗体水平〉1:12800,以该效价作为阳性判断值,则CBV2,CBV3和CBV5单价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2/1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