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模拟教育为平台提升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全  张培莉 《护理研究》2009,23(24):2180-2181
近年来,医学模拟教育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医学教学,正逐渐成为我国临床医学教学改革中具有广泛前景的教育模式.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构建了先进的护理实训中心,以模拟教育为平台强化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逐步完成护理基础课向临床实践、单向技能向综合能力、模式化思维向集成创新思维、护理本科生向职业护士的转换,更好地完成护理本科教学任务,提升护理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医学护理学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模拟教学被广泛应用到了医学护理教育中.介绍了利用模拟教学对实习前的护理本科生进行综合模拟培训的做法,以及对以后开展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临床教学模拟医院为平台实施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注重培养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以及医师职业精神、社会科学、健康经济学、医学信息管理和人际交流技巧等。山西医科大学以GMER圾其评价方法为出发点,对医学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将GMER七大领域要求融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临床教学模拟医院,通过改善教学条件,优化课程结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全方位调整,强化素质培养;改革管理体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使之成为施行GMER的良好基地。临床教学模拟医院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操作能力为目的,融入职业素质训练,强化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推广GMER教育理念,最终使学生逐步完成医学基础课向临床实践、单向技能向综合能力、模式化思维向集成创新思维、临床医学生向职业医生的转换,更好地完成临床医学教学任务,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与世界医学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   

4.
比利时鲁汶大学护理本科教育有一定特色,相比于集中式的实习,该校对于护理本科生采取交叉式、分阶段式的实习模式;要求护理本科生参与硕士、博士在临床的科研课题,以此完成毕业设计;同时,规范护理本科后教育,以帮助护理本科毕业生完成向专科护士的过渡。该文介绍了鲁汶大学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类型、学分要求、课程设置与临床实习、科研要求、本科后教育,并从开始临床实践的时间、团队合作科研能力的提高、规范护理本科后教育方面提出启示,以期对我国本科护理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护理教学改革促进理论与临床实践无缝连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提高成效。方法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采用案例教学、仿真模拟教学等方式,突出人文教育,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培养护理专业本科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结果护理专业本科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对其核心能力和实际工作表现满意度高。结论加强核心能力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  相似文献   

6.
病情观察能力是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胜任力之一。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经过前期研究论证,在护理本科阶段开设了病情观察课程。该课程综合理论教学、病情模拟问诊、模拟实践训练、高仿真情境模拟、临床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从多角度进行护理本科生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从护理角度进行病情观察能力以及体现现代护理以人为中心要求的教育内容改革与建设。课程已开设并实施7年,运行良好,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正>医学模拟教育旨在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操作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1]),近年来其以操作安全、可反复练习、对患者无危害等优点成为医学教育的主要训练方式,在国内已具备一定规模~([2])。模拟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护理课程中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转化~([3]),其独特的优势为护理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美国国家护理局联合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State Boards of Nursing,NCSBN)在全国范  相似文献   

8.
本科生临床能力培养实践是向临床医师过渡的重要关键环节。本研究在分析影响本科生临床实习特点基础上,探索本科生临床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方法,实行临床实习导师制,在不同学科临床教学基地,使理论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以满足理论对临床实践的要求,解决目前临床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形式,完成临床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的计划,提高本科生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适应临床教学需要发展医学模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辉全  曾志励  刘媛航  卢冬梅 《护理研究》2008,22(12):1116-1117
"Miller金字塔"把医学教学分为知识的记忆、知识的理解融会、能演练临床思维及技能、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技能4个阶段,它形象地说明了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由知识积累到临床实践训练的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目标[1].临床实践教学是完成对医学生临床思维、技能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重要环节,加大实践技能训练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随着医科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生、护士执业许可制度的建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病人维权意识的明显增强,临床实践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医学模拟教育的适时引入将是一种极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Miller金字塔”把医学教学分为知识的记忆、知识的理解融会、能演练临床思维及技能、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技能4个阶段,它形象地说明了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由知识积累到临床实践训练的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目标。临床实践教学是完成对医学生临床思维、技能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重要环节,加大实践技能训练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随着医科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生、护士执业许可制度的建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病人维权意识的明显增强,临床实践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医学模拟教育的适时引入将是一种极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的重新修订,我校在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围绕护理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学校实训-社区实践-医院实习"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三位一体的联合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教育、情感教育、人文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提升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量表对12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内外向、神经质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精神质、掩饰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82±0.67)分;内外向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神经质、精神质与临床实践行为呈负相关。结论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对其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护理教育者可根据其人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大学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综合性大学培养宽口径、应用型、面向21世纪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本"的应用型本科护理教学体系,强化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该培养模式的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的思想和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教学方法改革,通过角色互动、案例讨论、合作学习深化了护理本科生理论知识的内化质量;建立了模拟病房、新型多媒体互动实验室等临床实践基地,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合护理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实现全面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高素质、综合型高级护理人才的目标创建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思维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教育与科研》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其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对2005级76名和2006级96名五年制护理本科生采取以思维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前后分别采用WGCTA量表测量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6个月后对2006级护理本科生进行1次重测。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教学前后护生的综合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技能得分提高(P0.05),教学结束后,2006级护生的两次评判性思维技能测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思维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提高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8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149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医学统计学教学,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模式,包括组建教学师资、制订教学大纲及实施教学方案。教学完成后,比较两组护理本科生的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本科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良好,护理本科生的医学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端模拟系统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阶段性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逐渐受到重视。如何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将护生培养成优秀的护理人才,已是当前护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06年我院引进美国METI公司生产的代表目前最高端医学模拟培训技术的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一脐(human patients simulator)和ECS(emergencyca.resimulator),  相似文献   

17.
胡菁  万文洁  刘娜 《全科护理》2022,20(2):273-276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对实习前高仿真模拟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校大学三年级189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实习前开展高仿真模拟教学,采用模拟教学设计量表、模拟教学实践量表、学生学习满意度和自信心量表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本科生对高仿真模拟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评价较高。学生对模拟教学有较高的学习满意度和自信心。结论:高仿真模拟教学可有效地衔接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护理本科生对此教学方法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混合式教学背景下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心理弹性与评判性思维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0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自主学习量表、中文版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问卷、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对采用混合式教学的28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心理弹性得分分别为(231.89±29.03)分、(106.35±14.43)分、(156.59±24.84)分,评判性思维对心理弹性的总效应系数为0.343,间接效应系数为0.146,95%CI为0.060~0.218;直接效应系数为0.197,95%CI为0.163~0.230。结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心理弹性均处于中等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在评判性思维与心理弹性间存在中介作用。教师应通过优化混合式课程教学,强化临床实践与人际关系等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通过影响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构建依托胜任力理念的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体系是顺应当代医学发展规划的新举措,本文总结了哈尔滨医科大学以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创新意识的优秀医学人才为教学目标,通过以优化的课程设置为核心,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平台,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为关键,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保证,构建依托胜任力理念的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临床实践能力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的11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以中等居多,自我效能感以中等偏高居多.一般资料中影响实践能力总分的因素有专业态度、患者的信任度对护生心情程度的影响和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态度.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了解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有助于护理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和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