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至阴穴矫胎机理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至阴穴矫胎机理之我见济南市中心医院(250013)史静指导王秀英关键词至阴穴,矫正胎位,机理研究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发现枕后位、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谓之胎位不正。以至阴为主穴矫正胎位的临床报道很多,本文试就此穴矫胎机理略述己见。l肾与胎产肾为先...  相似文献   

2.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之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近30年来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的临床治疗方法、时间、疗程、疗效以及其判定标准,阐述了矫胎的实验研究机理并结合其发展优势作一评述和探讨,旨在为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之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近30年来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的临床治疗方法、时间、疗程、疗效以及其判定标准,阐述了矫胎的实验研究机理并结合其发展优势作一评述和探讨,旨在为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之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操作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操作示范330006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王龙章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原单侧轮换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作用缓慢,影响疗效。笔者通过实践,正确运用双手同时艾灸左右两侧至阴穴矫正胎位三十余例,安全可靠。操作方法:孕妇仰位平卧于...  相似文献   

5.
艾灸矫正胎位成功率与胎儿自转率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艾灸至阴穴矫正常胎位,过去已有大量的临床报导,均认为有一定疗效。然而,在产科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孕妇的胎位异常,不经任何处理,也可自然回转成正常胎位。因此,在艾灸后胎位被矫正的病例中,就可能包含有一部分胎位自然转正的病例。胎位自然回转率究竟有多高,艾灸后的胎位转正病例数中自然转正者约占多少,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导。为此,我们对艾灸转胎率与胎儿自然回转率作了对比观察,以期进一步说明艾灸至阴穴对矫正胎位的实际价值。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凡是妊娠28~32周,无病理情况的臀位孕妇,均列为观察对象。随机将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艾灸至阴穴配合自拟的转胎方矫正胎位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隔姜灸至阴穴矫正胎位臀先露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灶金 《新中医》2003,35(8):59-59
目的:观察隔姜灸至阴穴矫正胎位臀先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胎位臀先露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疗组每晚睡前隔姜灸至阴穴、对照组白天隔姜灸至阴穴,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睡前隔姜灸至阴穴可以明显提高矫正胎位臀先露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艾条熏穴转胎136例311400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院周玫美,徐强华胎位不正是妇科中的常见病,以往纠正胎位均采用膝胸卧位的方法,孕妇往往半途而废,效果不很理想。近年来我们根据失圣的经验,在针灸至阴穴矫正胎位的启发下,用艾条熏穴的方法,通过辨证论治,配合足...  相似文献   

9.
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一分许处,系足太阳膀胱经井穴。笔者76年以来,对69例单胎臀位胎位(以下称臀位)采用艾柱悬灸双侧至阴穴进行矫正,获得较好疗效。其中怀孕28周以上11例,34周以上58例,最大年龄35岁。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艾灸至阴穴的基础上,配合当归芍药散加减矫正胎位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脉冲电疗仪刺激双侧至阴穴矫正胎位3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冲电疗仪刺激双侧至阴穴矫正胎位380例山西省临猗县第二人民医院(山西044102)王有谦,李妙兰,张世杰我院自1987~1992年采用脉冲电疗仪刺激双侧至阴穴矫正胎位3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组为妊娠33周~分娩前的孕妇3...  相似文献   

12.
至阴贴压王不留行籽矫正胎位150例临床观察赵伯平(陕西省宜川县医院理疗科,716200)自1987年以来,笔者在耳穴贴压疗法的启发下,采用王不留籽至阴穴贴压矫正胎位240例,随访1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50例中,年龄最小22岁。最...  相似文献   

13.
曾治一青年孕妇,胎位不正,兼有头晕、颈项拘急,血压140/90毫米汞柱。用艾条灸至阴穴矫正胎位,治疗1次后,患者觉头脑清爽;治疗10次,胎位转正,头晕、颈项拘急消失,血压降至120/80毫米汞柱,这一偶然事,提示至阴穴能降血压。此后,用此穴治原发性高血压五、六十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取双侧至阴穴,斜刺,针尖向上,刺入1~2分,采用提插捻转手法,间歇10分钟运针一次,留针30分钟。  相似文献   

14.
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为胎位异常,而胎头位置异常最多见为持续性枕横(后)位,概因胎头以枕横或枕后位衔接,在分娩下降过程中,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而位于母体骨盆侧方或后方,其原因有胎头俯屈不良、宫缩乏力、头盆不称、前壁胎盘、膀胱充盈等,必要时需阴道手术助产或剖官产。临床报道显示,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效果良好,但治疗难产的相关报道较少。笔者采用艾灸至阴穴治疗持续性枕横(后)位难产,收到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灸至阴穴治胎位不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针刺及艾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疗效颇佳,兹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嘱孕妇解松腰带,坐在靠背椅或仰卧床上。针刺、艾条灸两侧至阴穴15-20分钟。每天1-2次,早晚各1次,一般晚上施治效果较好,6次为1疗程,至胎位转正后为止。案例:何××,女,25岁,经产妇,1986年11月5日就诊。主诉胎位不正。怀孕8个多月,经当地医院检查及B超确诊为胎横位,做膝胸卧式,其效不佳,遂来求治。笔者针刺艾条至阴穴1次,并嘱孕妇每晚用艾条灸至  相似文献   

16.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的作用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针灸文献中有记载,认为胞系于肾,至阳穴为足太阳膀肽经之井穴,与肾相络,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的作用。故灸至阴穴有使表里经络相平衡,矫正胎位的功效。妇女怀孕6个月后,每半个月作1次产前检查,8个月以后,每周作1次产前检查,以防出现异常现象。若在7个月以上发现胎住不正(横位或臀位),须立即加以转胎,以免难于纠正,致使临产时出现难产。用通经脉、顺胎位之法。通常取至阴穴,运用灸法,促使胞宫收缩正常,以恢复胎儿的体位,两侧同时进行艾灸15~ZOmin,温灸时要求患者松开腰带,以半仰卧半坐的体位,伸出双脚,每日…  相似文献   

17.
至阴穴对胎位转正的影象学观察——附72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至阴穴转正胎位过去虽已有报道,但病例较少,并未作影象学客观记录。为了进一步肯定该穴转胎作用,我们作了729例的治疗观察,分别以多种穴位处理方法作比较,并以超声和 x 线摄片作为分析资料的依据。现将其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取得肯定效果的基础上 ,我们试用针刺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 1 5例 ,针后胎位均转正 ,针刺后最短 1 5min转为头位 ,最长 3天转为头位 ,效果令人满意 ,现介绍其方法如下。治疗方法治疗前孕妇排空小便 ,松解裤带 ,屈腿仰卧 ,取双侧至阴穴 (该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小趾趾甲根外侧角一分许 ) ,局部以酒精棉球消毒 ,用短针直刺一分许 ,留针 1 5min。每隔 5min捻转 1次 ,捻转时 ,手法不宜过重 ,需让孕妇哈气 ,放松腹肌以利胎儿转动。上法可每日 1次针刺至阴穴矫正胎位方法介绍@李冬梅$山东省临朐县中医院!262600 @李连芹$山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膝胸卧位纠正胎位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采用膝胸卧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艾灸至阴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5%。对照组有效率为41.6%,治疗后比较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至阴穴结合胸膝卧位矫正胎位异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膝卧位和艾灸至阴穴纠正臀先露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门诊查为臀先露者随机分为 2组 ,以 2种不同方法纠正胎方位 ,对其疗效及对胎儿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胸膝卧位与艾灸至阴穴纠正臀先露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胸膝卧位组脐带缠绕、胎死宫内的情况明显高于艾灸至阴穴组(P <0 .0 5 )。结论 艾灸至阴穴法优于胸膝卧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